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28772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温热、升腾;

c土爰稼穑:

生化、承载、受纳;

d金曰从革:

清洁、肃降、收敛;

e水曰润下:

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3)五行的相生和相克:

(4)五行的相乘和相侮:

a相乘:

有两种情况(太过和不及);

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

b相侮:

反克有两种情况(太过和不及);

按五行相克次序相反方向发生;

c《素问?

五运行大论》: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

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a相生关系的传变: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方面;

其中母病及子的病情交浅,《难经经释》:

“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

子病犯母时病情较重,《难经经释》:

“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比甚”;

b相克关系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方面;

其中相乘时的病情较重,“所不胜,克我也。

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扶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

相侮时的病情较浅,“所胜,我可也。

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

(3)用于诊断和治疗

用于诊断:

色脉相合:

为顺证;

即青弦赤红,黄缓白浮,黑沉乃平;

色脉不合:

为逆证,即已见其色,不得其脉;

得克则死,得生则生。

用于治疗:

按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

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按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

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

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

抑强,扶弱;

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

抑木扶土、培土治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藏象

一、概述

1.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

六节藏象论》;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

五脏与形体诸窍连接成一个整体;

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

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环节。

3.五脏的生理特点:

生化和储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的生理特点:

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满也”;

奇恒之腑的特点:

藏阴精而不泻,异于腑。

二、五脏

(一)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方面;

a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为血之府”;

“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b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为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2)主神志:

即心主神明,心藏神。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2、心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喜: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2)在液为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4)在窍为舌: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外候,舌为心之苗。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二)肺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

a肺主一身之气,首先体现于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

其次体现于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

b肺主呼吸之气,指肺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实现体内外的气体交换。

(2)主宣发和肃降:

a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

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即“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

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的开合,将津液化汗液排出体外。

b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吸入清气;

二是将清气和精微向下布散;

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3)通调水道:

“肺主行水”;

“肺为水之上源”;

(4)朝百脉,主治节:

a“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与皮毛。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b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肺主呼吸;

二是调节全身的气机;

三是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四是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2、肺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忧:

忧和悲同属肺志;

(2)在液为涕:

涕有润泽鼻窍的作用;

(3)在体和皮,其华在毛:

(4)在窍为鼻:

“鼻为肺之窍”;

“喉为肺之门户”;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三)脾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

a运化水谷: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b运化水液:

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水肿的发生均与此有关;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主升清:

一是将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

二是维持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3)主统血:

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

2、脾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思:

思虽为脾志,但与心主神明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

”之说;

(2)在液为涎:

唾液中较清晰的称作涎。

(3)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脾主身之肌肉。

”“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

(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四)肝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

表现在四个方面;

a调畅气机:

有肝失疏泄和肝气生发太过两端病理变化。

b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协调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分泌和排泄胆汁。

c调畅情志:

是调畅气机所派生出来的。

d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调理冲任二脉来实现。

(2)主藏血:

包括两方面;

a贮藏血液:

制约肝阳升发太过;

防止出血。

b调节血量:

特别是外周血量。

(3)肝藏魂:

“随神而往来者,谓之魂。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2、肝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1)在志为怒: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故气上矣。

(2)在液为泪: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肝主筋,“爪为筋之余”;

“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4)在窍为目: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

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五)肾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素问?

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天癸”即是随着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

(2)主水:

指肾在津液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肺的宣布、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至全身。

(3)主纳气:

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2、肾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1)在志为恐:

恐为自知,惊为不自知。

(2)在液为唾:

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称作唾,唾为肾精所化。

(3)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脑为“精明之府”,脑为“髓海”;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指肾中精气主骨生髓的具体体现。

“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

(4)在窍为耳及二阴: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三、六腑

1.七冲门:

《难经﹒四十四难》:

“七冲门何在?

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

2.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贮存和排泄胆汁

胆汁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主疏泄控制和调节。

胆汁直接有助于消化,故为六腑之一,因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功能,且藏精汁,与胃肠有别,故又属奇恒之腑。

3.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

胃为太仓,胃为水谷之海;

胃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方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

玉机真脏论》: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

胃者,五脏之本也。

(2)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

“浊气在上,则生瞋胀。

4.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盛和化物: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泌别清浊: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将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

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

三是吸收大量的水液,故曰“小肠主液”。

“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

5.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传化糟粕。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大肠的传导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亦与肺的肃降有关,还与肾的气化有关,故有“肾主二便”之说。

6.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贮尿和排尿功能。

膀胱的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7.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三焦“有名而无形”、三焦为“孤府”。

(1)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

(2)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三焦气化。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3)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a上焦:

“上焦如雾”、“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b中焦:

“中焦如沤”、“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c下焦:

“下焦如渎”、“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四、奇恒之府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1.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a“脑为髓之海。

”、“诸髓者,皆属于脑。

”、“头者,精明之府。

”b“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c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谓“脑为元神之府。

”d清代汪昂《本草备要》:

“人之记性,皆在脑中。

”e王清任把忆、视、听、嗅、言等功能节归于脑。

f中医学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

2.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女子月经的来潮和胎儿的孕育主要有三方面的生理因素:

a“天癸”的作用:

天癸的至与竭是月经来潮与否的前提条件。

b冲任二脉的作用: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c心肝脾三脏的作用:

心主血,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统血。

五、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

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是积于胸中的“宗气”。

(2)心与脾:

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3)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故表现在血液和精神情志两方面。

(4)心与肾:

主要是水火阴阳之间的关系。

“心肾相交”、“心肾不交”;

肾的阳虚水泛,能上凌于心,而见水肿、惊悸等证,称为“水气凌心。

(5)肺与脾:

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方面: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上病及中”“培土生金”

(6)肺与肝:

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

肺主降而肝主升对于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7)肺与肾:

主要表现于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此外,肺与肾之间的阴液也是相互滋生的。

(8)肝与脾:

首先是肝的疏泄和脾的运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次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机运行等方面有密切关系。

(9)肝与肾: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以相互化生,故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

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有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排精方面;

此外,肝肾阴阳之间也有关系。

(10)脾与肾:

“脾阳根于肾阳”,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2.六腑之间的关系:

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

“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六腑以通为用”、“腑病以通为补”

3.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

(1)心与小肠:

心火下移小肠,小肠有热上炎于心。

(2)肺与大肠:

肺的肃降与大肠的传导相互影响。

“气虚便秘”

(3)脾与胃:

概括为“脾为胃行其津液”。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4)肝与胆:

胆汁的排泄与肝主疏泄有关;

此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

(5)肾与膀胱: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4.气血津液

一、气

1.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2.气的生成:

来源于并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3.气的生理功能:

a推动作用: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b温煦作用:

“气主煦之”、“气实者,热也;

气虚者,寒也。

”c防御作用: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d固摄作用:

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e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4.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1)气机: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包括升、降、出、入四种。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2)气机调畅: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如平衡失调,即叫“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有:

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结、气闭。

5.气的分布与分类:

(1)元气:

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其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2)宗气: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

宗气以清气和谷气为主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有二:

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

二是冠心脉以行气血。

(3)营气:

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常常营血并称。

营气主要来自水谷精气之中的精华部分有营养和化生血液两方面作用。

(4)卫气:

是运行于脉外之气主要有水谷精气之中的慓疾滑利部分组成。

其主要功能有三:

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

三是调节控制腠理开合、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灵枢?

本藏》: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

二、血

1.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血的生成:

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3.血的功能:

(1)营养和滋润作用:

“血主濡之”。

(2)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4.血的运行:

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

血液循行的动力通过心主血脉、肺助心行血,肝主疏泄而体现出来。

固摄由脾统血和肝藏血的功能调节。

此外,血液充盈,寒温适度,脉道通利,心气充沛均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三、津液

1.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使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和液的不同:

“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

其流而不行者,为其液。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来源于水谷,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布于全身。

3.津液的功能:

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气和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概括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和血为气母。

2.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和津能载气

3.血和津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5.经络

1.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2.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脉: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2)络脉:

十五别络、浮络、孙络。

3.十二经脉:

a名称:

b走向和交接规律:

c分布规律:

d表里关系:

e流注次序:

f循行部位:

4.奇经八脉

(1)含义:

(2)生理作用:

一是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二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三是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的关系较为密切。

(3)督脉、冲脉、任脉均起于胞中,称“一源三歧”;

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能约束纵行诸脉;

阴跷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络诸阳。

5.经别

(1)循行特点:

离、入、出、合。

(2)生理功能:

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位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加强体表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加强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

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加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与心的联系。

6.别络

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

共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

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

分布于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

加强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体表联系,同时加强人提前、后、侧面络脉的统一联系。

7.经筋:

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体系,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

8.皮部: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

9.经络的生理功能:

a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b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c感应传导作用。

d调节机能平衡。

10.经络学说的应用:

a阐释病理变化。

b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药物归经理论和“引经报使”理论。

6.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

1.病因分类的发展

2.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

辩证求因

3.六淫治病的特点:

a多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

b可单独致病,也可相兼致病。

c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

4.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a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b风行主动,风性善行而数变。

c风为百病之长。

5.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寒性凝滞。

c寒性收引。

6.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c暑多挟实。

d易扰心神。

7.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a湿性重浊。

b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c湿性粘滞。

d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8.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a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b燥易伤肺。

9.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a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b火易耗气伤津。

c火易生风动血。

d火易致肿疡。

e火易扰动心神。

10.疠气: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11.七情内伤

(1)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2)七情致病的特点:

一是直接伤及内脏;

二是影响脏腑气机;

三是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

a怒则气上: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b喜则气缓: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

”c悲则气消: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d恐则气下:

临床见二便失禁。

e惊则气乱:

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f思则气结: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12.饮食

a饥饱失常: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

”b饮食不洁。

c饮食偏嗜。

生气通天论》:

“味过于酸……”《素问?

五脏生成篇》:

“多食咸……”

13.劳逸损伤

(1)过劳:

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2)过逸:

“久卧伤气”

14.外伤

15.痰饮

(1)基本概念:

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无形之痰”

(2)形成:

与肺脾肾三脏及三焦关系密切。

(3)病证特点:

痰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故有“百病皆有痰作祟”。

饮有“痰饮、眩饮、溢饮、支饮”

16.瘀血

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一是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致血行不畅;

二是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致血离经脉。

疼痛、肿块、出血。

17.结石

二、发病原理

1.邪正与发病:

a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b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c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2.内外环境与发病:

7.病机

一、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a虚实的概念: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b虚实错杂:

因虚致实、由实转虚。

c虚实真假:

“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包括正胜邪退及邪盛正衰。

此外,若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邪去而正气不复等,则是疾病转为慢性或留有后遗症的主要原因。

二、阴阳失调

1.阴阳偏胜:

a阳偏胜:

阳盛,其病机特点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阳盛则热”、“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阴虚b阴偏胜:

阴盛,其病机特点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即阴盛则阳虚。

2.阴阳偏衰:

a阳偏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