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8109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

B.散文危机是由散文本身日益增强的边缘化和公共化造成的。

C.散文危机表现为散文作者日渐减少,散文的文体特征日渐模糊。

D.作者缺乏独立的思想背景,不能真正理解散文的要素,不具备散文写作的品质,是散文危机形成的根本之所在。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项不合文意。

文章开头说“散文写作再度兴起,在本质上源于当代汉语写作的危机和汉语写作中的思想危机”,而不是说“散文危机源于当代汉语写作的危机和汉语写作中的思想危机”。

属于偷换概念。

B项与文意相反。

文章第二段开头“散文的危机并非因为它日益增强的边缘化和公共化”。

C项也与文意不合。

因为文中说“究竟有多少人写作散文并不重要,究竟有多宽的文体疆域并不重要”。

2.下面对当下散文现状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精神上缺少与现实的对应关系,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底线在散文中消失。

B.一些散文作者文字漂亮甚至动人,但缺乏独立的思想背景。

C.当下散文正走着往回走、往后看的路子,回到历史、回到乡土、回到童年,实现精神的重建。

D.与自然和生态关系疏远,人文情怀从散文中退出,散文中没有了名士、绅士、隐士。

选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中说“散文可以回到历史、回到乡土、回到童年,但所有的往回走或往后看,都应当是精神的重建而不是精神的消费”,这里说“应当是精神的重建”,意即期望实现精神的重建,不能说“实现精神的重建”。

3.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散文能直接表达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审美观,而许多虚构的文学样式就不具有这一功能。

B.与现实的关系明确,立场鲜明,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都是散文作者必须具备的要素。

C.拷问自我灵魂,考证生命历史,构建精神家园,都可以通过文化大散文中的历史叙事得以实现。

D.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复杂性的增加,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日渐疏远,与自然、生态对话的散文也就越来越少。

选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文中说“与虚构的文学样式相比,散文更直接地表达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审美观”,由此推断“虚构的文学样式”也可以“直接表达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审美观”。

B项错误。

文中说“一个作者在写作中和现实是构成紧张还是松散或是暧昧的关系并无合法性问题”,据此,“与现实的关系明确”不是散文作者必须具备的要素。

D项说“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日渐疏远”是缘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复杂性的增加”,属于无中生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闲读梧桐

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

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

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

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

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

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

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

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

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

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

于是无眠,想起家信。

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

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

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

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

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

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

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

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

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

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

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

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

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

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

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

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枝挺干。

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

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

而风又奈你何,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

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

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

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寞,也不为暴风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到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亲的细腻,增加了主题的厚度。

C.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功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选C A项,错在“它只是感到寂寞”,原文中说“梧桐的寂寞”“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

B项,“表现了母亲的细腻”,原文中没有这一层意思。

D项,“从容豁达”不是外祖父所具有的特征。

5.文章题为“闲读梧桐”,作者读到的“梧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5分)

答:

 

参考答案:

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或:

身躯高大,树冠繁茂)。

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花开花落,有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

6.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

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父的异同点。

(6分)

相同点:

①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②都经历了“暴风”的吹打。

不同点:

梧桐有顺从、糊涂的一面,外祖父却缺少从容淡泊的大度。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罗本岛:

黑暗的岁月

纳尔逊·

曼德拉  

我们每天早晨5点30分被狱警叫醒,他总是在走廊头上敲着铜铃喊:

起床!

尽管我们5点30分起床,但是直到6点45分才让从牢房里出来,我们在这段时间打扫牢房,并卷起我们的席子和毯子。

牢房里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卫生间。

当被允许走出牢房的时候,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走廊头上的洗涤槽内彻底清洗马桶。

有那么几个月,早饭由普通监禁区的囚犯负责送到我们的牢房。

早饭是玉米片粥,是用玉米加工而成的食物。

普通囚犯笨手笨脚地把玉米片粥舀到碗里,然后,从牢房栅栏门递进牢房。

几个月后,我们的早饭被改用旧金属圆桶送到院子里,然后我们用简易的金属碗自己盛。

我们每人发了一袋被叫作咖啡的饮料,实际上只是一种烤煳了的玉米粉而已,可以用热水冲着喝。

在监狱里伙食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说,有色人和印度人的伙食比非洲人的伙食好,不过差别并不大。

当局总是说我们的伙食是均衡的,也的确是均衡的——介于不可口与不能吃之间。

伙食是我们许多次抗议的原因,但是,在那些日子里,狱警说:

“伙计,你们卡菲尔人在监狱里吃的比在家中吃的都好!

在吃过早饭后,我们都要站在牢房外面接受检查。

之后,我们就在院子里砸石子,一直干到中午,中间也不休息。

如果我们慢下来,狱警们就会喊着让加快速度。

中午,监狱里会响起午饭的铃声。

对于非洲人,午餐有煮玉米,即煮粗玉米粒。

印度人和有色人的午餐则是玉米片,或玉米饭。

午饭后,我们一直工作到下午4点,当狱警们吹响刺耳的哨子的时候,我们要再一次排队报数和接受检查。

然后,我们被允许有半小时的洗漱时间。

走廊头上的洗澡间里有两个海水淋浴喷头,一个咸水水龙头和三个用来洗澡的大电镀金属桶。

没有热水,我们只能站或蹲在桶里用咸水打打肥皂洗掉一天的灰尘。

外面很冷的时候,用冷水洗澡不怎么舒服,但是我们洗得还是很开心。

有时,我们边洗边唱,这样感觉水就不那么凉。

在那些日子里,这是我们唯一能说话的时间。

4点30分,走廊头上响起的咚咚的敲门声意味着晚饭已经送来了,我们通常在牢房里吃。

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份玉米片粥,有时,玉米片粥里面有少量的胡萝卜、卷心菜或是甜菜,但少得可怜。

一旦吃上一种蔬菜,通常是连续几周都吃同样的蔬菜,直到胡萝卜或卷心菜不再新鲜或者发霉,我们彻底吃够为止。

每隔一天,我们的粥里面会有一小块肉,通常多数是软骨。

晚餐时,有色人囚犯和印度人囚犯每人有一块面包和一块人造黄油。

通常认为,非洲人不喜欢吃面包,因为面包是“欧洲食品”。

我们通常得到的食物比本来规定的那点不多的食物还要少。

晚上8点,值班狱警就命令我们睡觉。

在罗本岛上从来不喊着让关灯,因为我们牢房里的带网罩的灯泡白天黑夜都亮着。

(摘编自谭振学译《勇者曼德拉自传:

漫漫自由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链接:

曼德拉出身于南非泰姆布贵族家庭。

他的父亲既是泰姆布国王的参事,也是姆卫佐部落的酋长。

曼德拉9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长大后,曼德拉来到约翰内斯堡,在这里,曼德拉先后干过金矿保安、律师事务所学徒、律师。

在入不敷出的艰难困苦中,他边谋生,边学习,依靠坚忍不拔的毅力,顺利通过了南非大学考试,随后,他又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

这为他后来兴办律师事务所创造了条件,也为他从事反对黑人专制和白人种族隔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从事律师工作期间,曼德拉目睹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野蛮和黑暗。

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南非人民的解放事业,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1944年,曼德拉参加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并参与组建了“非洲人国民大会青年团”。

1961年,曼德拉创建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军事组织——民族长矛军。

为应对南非独裁政府要取缔非洲人国民大会组织,曼德拉起草了著名的“曼德拉方案”,该方案在后来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曼德拉参与领导了一系列反对种族歧视、种族压迫和种族迫害的斗争。

南非白人独裁政府对曼德拉及其他“非国大”党人的迫害和镇压也逐步升级。

曼德拉曾经多次被逮捕关押,直至1964年6月被判处终身监禁。

曼德拉在监狱里度过了27个春秋,其中在罗本岛监狱里就被关押了18年。

即使是在极其艰难的监狱生活中,曼德拉也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他把监狱里的斗争看作整个南非反对种族歧视、种族压迫和种族迫害斗争的一部分,把监狱变成了与白人独裁政府作战的战场和学习的课堂。

有人甚至把罗本岛监狱称作“曼德拉大学”。

1993年10月,曼德拉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谭振学,《曼德拉自传》译者)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曼德拉所在监狱的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这里有席子和毯子,他们起床后,还有足够的时间打扫卫生,清洗马桶。

B.曼德拉所在监狱里的饮食条件也可以,吃玉米片粥,有时,玉米片粥里面有少量的胡萝卜、卷心菜或是甜菜,还有小块肉,每人还有一袋咖啡,用热水冲着喝。

C.曼德拉从事律师期间,目睹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野蛮和黑暗,所以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南非人民的解放事业,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D.外面很冷的时候,尽管用冷水洗澡不舒服,但是曼德拉他们洗得很开心,并且边洗边唱,因为只有在那个时候,他们才是自由的。

选C A项,“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不当。

B项,“饮食条件也可以”不当;

“每人还有一袋咖啡”也不当,原文说“实际上只是一种烤煳了的玉米粉”。

D项,“他们才是自由的”不当,原文说“唯一能说话的时间”,不等于自由。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每天砸八九个小时的石子,中间只有一个吃午饭的时间,对罗本岛监狱里的这种“劳动改造”,曼德拉并没有抱怨,平静地接受了这些。

B.因为面包是“欧洲食品”,非洲人并不喜欢吃面包,所以,罗本岛狱方给曼德拉等非洲囚犯准备的晚餐里并没有面包和黄油这样的食物。

C.曼德拉被囚禁27年,却从未放弃反对南非种族歧视、压迫和迫害的斗争,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并实现了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的梦想。

D.曼德拉在描述自己的囚徒生活时,情节一点儿也不曲折,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平淡的文字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种坚毅、顽强的不屈精神。

E.曼德拉有着贵族家庭的出身和青年时期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耳闻目睹种族隔离制度的野蛮和黑暗,逐渐明确并坚定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选DE A项,“没有抱怨,平静地接受”的说法同原文不符;

B项,原因解释错误;

C项,“实现了……梦想”的说法原文没有根据。

9.曼德拉在一系列反对种族歧视、压迫和迫害的斗争中有哪些重要活动?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

①1944年,曼德拉参加了“非洲人国民大会”,并参与组建了“非洲人国民大会青年团”;

②1961年,曼德拉创建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军事组织——民族长矛军;

③曼德拉起草了在后来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著名的“曼德拉方案”;

④1964年,曼德拉被判处终身监禁,在监狱里度过了27个春秋,他把监狱变成了与独裁政府作战的战场和学习的课堂。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韩邦奇,字汝节,朝邑人。

父绍宗,福建副使。

邦奇登正德三年进士,除吏部主事,进员外郎。

六年冬,京师地震,上疏陈时政阙失。

忤旨,不报。

会给事中孙祯等劾臣僚不职者,并及邦奇。

吏部已议留,帝竟以前疏故,黜为平阳通判。

迁浙江佥事,辖杭、严二府。

宸濠①令内竖②假饭僧,聚千人于杭州天竺寺,邦奇立散遣之。

其仪宾③托进贡假道衢州,邦奇诘之曰:

“入贡当沿江下,奚自假道?

归语王,韩佥事不可诳也。

”时中官在浙者凡四人,王堂为镇守,晁进督织造,崔

主市舶,张玉管营造。

爪牙四出,民不聊生。

邦奇疏请禁止,又数裁抑堂。

邦奇闵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作歌哀之。

堂遂奏邦奇沮格上供,作歌怨谤。

帝怒,逮至京,下诏狱。

廷臣论救,皆不听,斥为民。

起山东副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入佐院事,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

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至山西,为政严肃,有司供具悉不纳,间日出俸米易肉一斤。

居四年,引疾归。

中外交荐,以故官起督河道。

迁刑部右侍郎,改吏部。

拜南京右都御史,进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致仕归。

三十四年,陕西地大震,邦奇陨焉。

赠太子少保,谥恭简。

邦奇尝庐居,病岁余不能起。

邦靖药必分尝,食饮皆手进。

后邦靖病亟,邦奇日夜持弟泣,不解衣者三月。

及殁,衰绖蔬食,终丧弗懈。

乡人为立孝弟碑。

(选自《明史·

韩邦奇传》,有删改)

[注] ①正德二年,宁王朱宸濠贿赂宦官,密谋起兵。

②内竖:

指宦官。

③仪宾:

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孙女婿、曾孙女婿、玄孙女婿的统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B.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C.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D.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选C 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句子,然后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句中,“姑息”为“事”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

“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是“命”的内容,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

综上,选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除”有任命官职的意思,例如“除臣洗马”;

“除”在文言文中与“迁”“拜”“授”等意思相同。

B.“疏”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或“奏议”。

C.“刑部”为六部之一,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其主官称为刑部尚书。

D.“庐居”也称“庐墓”,指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在其墓旁搭盖小屋居住服丧的行为。

选A “迁”是官职变动,与“除”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邦奇为人耿直,敢于直言进谏。

京师发生地震之后,邦奇上书指出了当时政治上的弊端,违背了皇帝的心意,没有得到回复,后来还因此遭到贬黜。

B.韩邦奇恪尽职守,遇事明察秋毫。

他任浙江佥事时,识破了宁王朱宸濠的奸计,遣散了聚集在杭州天竺寺的假和尚,严词拒绝了朱宸濠仪宾假托进贡借道衢州的请求。

C.韩邦奇为民请命,同情关心百姓。

王堂等四名宦官的爪牙四处搜刮,弄得民不聊生,韩邦奇上书请求对他们加以禁止,并作诗表达对宦官为害百姓的忧虑。

D.韩邦奇以孝悌为重,兄弟感情深厚。

他因病不能起床时,得弟弟周到照顾;

后弟弟病重,他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三个月,弟弟死后,他穿丧服,吃素食。

选B B项,“遣散了聚集在杭州天竺寺的假和尚”理解错误,应是遣散了假装给和尚施舍粥饭而在杭州天竺寺聚集的上千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给事中孙祯等劾臣僚不职者,并及邦奇。

译文:

(2)至山西,为政严肃,有司供具悉不纳,间日出俸米易肉一斤。

(1)恰逢给事中孙祯等弹劾不称职的官吏,一并涉及韩邦奇。

(得分点:

“会”“劾”“及”各1分,大意2分)

(2)韩邦奇到山西后,处理政务严谨有法度,有关部门的官员进献的用品他都不接受,他自己每隔一天拿出俸粮换一斤肉。

“严肃”“间日”“易”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韩邦奇,字汝节,是朝邑人。

父亲韩绍宗,福建副使。

韩邦奇考中正德三年进士,被任命为吏部主事,后晋升员外郎。

六年冬天,京师发生地震,韩邦奇上书指出当时政治上的过失。

违背了皇帝的心意,皇帝未予答复。

恰逢给事中孙祯等弹劾不称职的官吏,一并涉及韩邦奇。

吏部已经商定留用韩邦奇,皇帝最终因为之前那篇奏疏的原因,把他贬为平阳通判。

(后来)任浙江佥事,管理杭、严二府的事务。

宁王朱宸濠派遣宦官假装给和尚施舍粥饭,在杭州天竺寺聚集了上千人,韩邦奇立即遣散了他们。

朱宸濠的仪宾假托进贡借道衢州,韩邦奇质问他说:

“到京城进贡应当沿江而下,要从何处借道?

你回去告诉宁王,我韩佥事是不可欺骗的。

”当时在浙的宦官共四个人,王堂为驻军防守,晁进督管织造,崔

主理市舶,张玉掌管营造。

他们的爪牙四处搜刮,百姓都无法生活下去了。

韩邦奇上书请求对他们加以禁止,又多次遏制王堂。

韩邦奇忧心于宦官搜刮富阳的茶鱼为害百姓,作诗哀叹。

王堂于是上奏说韩邦奇阻止对皇上的供给,写诗埋怨、非议。

皇帝发怒,把韩邦奇押解到京城,关进了监狱。

朝中大臣上书阻止,皇帝都不听取,最后韩邦奇被罢官为民。

后被任为山东副使,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察安抚宣府。

进京协助管理都察院的事务,升任右副都御史,巡察安抚辽东。

当时辽阳发生兵变,侍郎黄宗明说韩邦奇一向很有威严和声望,请求给他见机行事的权力,让他迅速前往平定叛乱。

皇帝当时正实行姑息政策,没有答应,命韩邦奇与山西巡抚任洛调换官职。

韩邦奇到山西后,处理政务严谨有法度,有关部门的官员进献的用品他都不接受,他自己每隔一天拿出俸粮换一斤肉。

过了四年,告病回乡。

朝廷内外不断有人推荐,他又以原有官职出来督察河道事务。

后来任刑部右侍郎,改任吏部。

被任命为南京右都御史,提升为兵部尚书,参与协助朝廷的军政大事。

退休回乡。

三十四年,陕西地区发生大地震,韩邦奇在地震中丧生。

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恭简。

韩邦奇曾经在墓旁结庐服丧,病了一年多不能起床。

他的弟弟韩邦靖送药一定分而先尝,饮食都是亲手送上。

后来韩邦靖病重,韩邦奇日夜守着弟弟哭泣,三个月不解衣休息。

弟弟死后,他穿丧服,吃素食,一直到守丧完毕也不懈怠。

乡人为此立了孝悌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