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青春励志 中国梦实践者06非遗传承人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7898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青春励志 中国梦实践者06非遗传承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青春励志 中国梦实践者06非遗传承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青春励志 中国梦实践者06非遗传承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青春励志 中国梦实践者06非遗传承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青春励志 中国梦实践者06非遗传承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青春励志 中国梦实践者06非遗传承人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青春励志 中国梦实践者06非遗传承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青春励志 中国梦实践者06非遗传承人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青春励志 中国梦实践者06非遗传承人Word文件下载.docx

“在40多度的高温环境下烹饪,第二天后背脱下一层皮,我们只能咬着牙坚持。

”他回忆道,“我们工作场所全在露天,主家第二天中午开席,头天傍晚就开始在灶上忙碌。

厨行是个勤行,没有勤就什么都没有。

  厨子舍的传承 不仅是营生更是信仰 

  “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技艺,主要包括压桌、蒸菜、汤菜、炒菜四大类,各种菜点150余种,并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享誉京城。

因多种菜肴从落坐到起坐在25分钟左右,所以称为“流水席”。

比较有名的糖卷果、驴打滚、艾窝窝、杏仁豆腐等,这些都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佳肴。

“这些小吃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得地道,没有点功夫是做不精致的。

”舍增泰介绍说。

  如此快的翻台速度和菜品精致度的高标准,对于灶的要求就非常严格了,因此宴席所用的灶都是由主家提前备好砖和黄泥,由厨子根据宴席的需要砌出单眼灶、多眼灶。

“厨子舍”砌的灶有独到之处,根据宴席需要砌出单眼灶、多眼灶,火候由泥来控制,被称为“舍家灶”。

现在北京城除舍家之外已没有人有此绝技了。

  对于舍增泰来说,做饭不仅是营生,更是信仰。

“我一直坚持自己筹备所有食材,不去使用半成品。

只有把握住原料,才能做出最纯正、最健康安全的清真传统饮食。

”他说,“这么多年来,我们也没有门脸,也没有广告,能让我们走下去的就是手艺和口碑。

  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清真味道

  从1985年开始,舍增泰在学习做菜的同时主动去研读一些书籍,包括食物食材的历史和药膳的搭配运用。

“父亲去世以后,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阅读书籍和文献。

从历史、文化、营养学各个角度去研究食材。

让每一道菜都可以有据可循,具有理论知识的支撑。

”舍增泰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在家宴请宾客甚至制作“流水席”的需求越来越少,而且这种精雕细琢的“慢工艺”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也比较受阻。

“厨子舍”的传承发展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舍增泰目前打算通过开店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厨子舍”,并且学习、传承它。

  “我们这个职业是很穷的。

”舍增泰打趣说道,“我现在也在想办法让店面与大家早日相见。

  说到让更多的人了解“厨子舍”,舍增泰说,他很幸运代表祖国,在2013年赴沙特阿拉伯王国展示中国传统烹饪技艺。

更让他开心的是,他的菜品受到当地人的热烈欢迎。

舍增泰说,多年来也不乏有人表示愿意与他合作开餐厅,他都婉言谢绝了。

“我不想靠我的手艺赚大钱,只想要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能让‘厨子舍’继续完整地传承下去,是我作为传承人的使命。

  如今,“厨子舍”有了第六代传人,即舍增泰的女儿舍鸥和侄子舍闻。

舍增泰跟着父亲学手艺,从厨工到临灶用了十年,他现在同样严苛地要求女儿和侄子。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省,只有这样,才能像我父亲一样‘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

现在的舍增泰在教授后代的同时,也在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阅读并把自己的所学所感编写成书。

“我现在已经写了十几万字了,希望可以把它传给后辈,这是我这一生最可贵的财富。

”(中国青年网记者 田昕禾)

“龚扇”传承人龚倩:

一双妙手诠释责任担当

2020-03-2516:

24:

  “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在四川省自贡市,一户龚氏人家可以把坚硬的慈竹变成一把扇,名曰龚扇,扇面薄如蝉翼、亮似绫绸。

这把扇可不简单,它曾被慈禧太后视如珍宝,赐名“宫扇”,曾被郭沫若误以为素丝织锦,赞其“巧夺天工,世之少有”,也曾被作为珍贵礼品馈赠外国元首。

  如今,龚扇第五代传人龚倩二十年如一日,作出了各式各样的龚扇作品,上展出,拿奖项,驰名中外。

“龚扇制扇技艺”于2008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把小小的龚扇,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龚倩讲述了她和龚扇的故事。

  竹虽有竹节 却不止步 奋进

  140多年前,龚爵五编织出第一把龚扇,从此龚扇技艺代代相传,生于龚氏家族的龚倩注定与龚扇结缘,龚倩从小对龚扇耳濡目染,五六岁就开始接触这门技艺。

  “龚家人就必须爱、必须学这门技艺。

”这是龚家的祖训。

选竹子是制作龚扇的第一道工序,制作龚扇需要没有疤痕和虫蛀的一年生慈竹,竹节必须达到1尺8寸5以上,一根竹只留取中间几节。

11月份是采慈竹的最佳时机,龚倩六七岁时就跟着父亲进山选竹,她回忆:

“从早上六七点进山,一直到晚上六七点才能把竹子选好,有时带点干粮,有时挖地瓜来充饥,渴了就喝山泉。

  “为了祖业,龚倩是下了苦功夫的。

”龚倩妈妈说,“龚倩15岁就独自进深山砍竹,为了保持竹子新鲜,砍回来的竹子都要浸在水里。

四川的冬天很阴冷,龚倩一大早起来,从水里取出竹子,练习劈竹子,手上经常生冻疮。

”妈妈看了非常心疼。

  选竹只是第一步,完成一把龚扇需要选材、划篾条、刮竹丝、编扇面、绷扇五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考验着制作者的细心和耐心。

  刮竹丝前,要用一天左右时间磨刀,看似简单的一步,龚倩却觉得是最难的。

刀刃不达标,就刮不出所需的竹丝,这一步是基础,也是关键。

反复练习,龚倩不仅心生疲倦,还总受皮肉之苦,经常把手指磨破。

但龚倩明白忍过了磨难,以后才可以游刃有余。

  显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要求的工具刮出的竹丝也不会差,竹丝要达到0.01至0.015毫米的厚度,细到一根头发丝的七分之一,竹丝越细,同样规格的扇面所需竹丝越多,图案就越清晰、逼真,一个扇面大概需要数千根竹丝编织。

  编扇面有人字编、点字编两种编法,利用不同编法和竹子表皮颜色呈现出不同图案效果,完成一个扇面要两个月。

龚倩说:

“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喘一口粗气都可能让上千条细丝乱作一团,若是一个地方编错,就要从已经完成的进度里撤下其中一根,再将新的竹丝重新编进去,每一步都要经过多次练习。

  “一天晚上,龚倩在练习编扇子,遇到一个不会编的地方,不顾天色已晚,她执意要去爷爷家请教。

编起扇子来很有她爸爸那股拼劲儿。

”妈妈回忆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看着山水人物、飞禽走兽、书法花卉活灵活现于扇面,龚倩成就感满满。

  竹载文传世 任劳任怨 担当

  经过十余年的磨练,龚倩17岁时可以独立编织一把龚扇,并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把龚扇作品《芭蕉侍女》。

“当年在很多人的指导下历时一个月完成的作品,现在看来略显稚嫩,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

”在一次次实践中,龚倩的技艺不断提升。

她创作的《红线盗盒》、《前出师表》等竹编制品纷纷走出去并获奖,受到很多手工艺品收藏者的喜爱。

  然而,龚倩发现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仍鲜有人耳闻,龚倩说自贡市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龚扇,她深知宣传并传承这项传统技艺的责任之大。

  龚扇技艺最初是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

第四代后,既传女又传外姓。

2000年,龚倩创办了自己的工厂,招收了50多名学徒工,现在,工厂里只有6名员工,龚倩解释:

“一个零基础的新手,至少要历经一年的培训,才能正式上手编织,很多人还没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放弃了。

  如今一把龚扇定价上千元,主要作为收藏品,为了拓宽高端藏品市场,龚倩开始创新竹编制品,作成玩具、装饰品等,作为文创产品销售,产品多元化后不仅销售额提升,还把龚扇广泛地宣传出去。

利用大众化产品吸引来顾客,龚倩转变思路,成立了龚扇技艺体验基地,顾客消费的同时,还可以亲手体验龚扇技艺。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为了让龚扇技艺广泛传播,龚倩和徒弟们走出去,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把这门传统手艺带到中小学及高校的课堂,根据学校安排的课程时间,龚倩每周都去学校授课。

“学生非常喜欢龚扇技艺,编织竹具成了很多学生的业余爱好,他们课余时间还经常去我的体验基地实践。

”看到学生对传统手艺的热爱,龚倩特别高兴。

  在机械化生产普及的今天,纯手工技艺弥足珍贵。

龚倩编制的不仅仅是一把龚扇,更多的是一份保护传统手艺的担当。

“做了手艺,就不要想着大富大贵,你一定要把龚扇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是祖业。

”龚倩时常想起16岁时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二十多年坚守着龚扇技艺,无论经历了多少困难,龚倩从未想过放弃,为什么?

她的回答简洁又坚定:

“责任。

”(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秋红)

制扇技艺传承人王健:

39年坚守“扇艺人”初心

2020-03-3010:

48:

  “我们这里很好玩的,快进来看看吧!

”谁能想到一声普通的招呼,让一位少年与扇子结缘,并一步步地成为了一名制扇大师。

  与扇相伴39年,机缘起于一声吆喝

  王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扇技艺的省级传承人,与扇相伴39年,他制作的扇子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彰显着苏扇的雅致。

  苏扇是苏州特产,包括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三大类,统称为“苏州雅扇”。

明清以来,主要在苏州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

清代顺治年间苏扇成为皇家贡品,制扇业开始兴盛。

  王健出生于极富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城苏州,从小受左邻右舍的影响,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

但真正与扇子结缘还要从一声吆喝说起。

1981年,王健正逢毕业找工作时期,一次出去玩时,在扇子厂门口遇到了一位老先生热情地招呼他进来看,“我们这里很好玩的,快进来看看吧!

”王健没想到,迈入这个门,从此自己的人生便与扇子紧紧连在了一起。

  “12月2日”,至今王健仍然能清楚地说出自己进入制扇厂的日子,“这个日子忘不了的。

”初入制扇厂做工,王健被分配给了师傅徐义林做徒弟,此时向往艺术品扇的王健只能接触到普通的扇子,做工也尤为辛苦。

不过很快,王健又迎来了一个人生转折点,进厂第二个月,机缘巧合下,徐义林被调到了设计室,王健在师傅的带领下,也开始有机会接触到艺术品扇子了。

那个时候,好扇子不常见,这对王健来说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也从此对艺术品扇子有了进一步的研究。

而徐义林后来则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被业内称为“江南扇王”。

  “工业化和我没关系”

  苏扇的制扇技艺分为扇骨、扇面和扇刻,常人只单学一门,很少有人能全部精通,王健说,全部学完要二十年时间,其中扇骨最基本要学三年,三年也仅是练练手法,如果想要做得更细致,起码需要六年时间。

扇面分为三大步骤,每个步骤都要学三年,共九年时间,如果真想学好,自己还要继续练。

扇面配方的学习,很大程度上要凭经验,一天中风向、温度不同,配方也要跟着调,所以很少有人学。

多年制扇技艺的学与练,让他始终认为“先是技才是艺”,仅仅学到皮毛的技术,并不能成为“扇艺人”,真正想要制好扇,还要有“艺”。

  过去制扇技艺比较保守,很多师傅的手艺不会轻易外露,为了多学习一些技艺,王健常常去“偷师”。

“只要人家肯露一点点,可以教我一点点,我都会努力跟着他们学。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随便传授技艺,王健常因看别人制扇而被骂,但只要能学到东西,他就不在意。

有时候去的多了,人家也不好意思骂这个“痴人”,东西慢慢就学到了。

靠着这种坚持,王健学到了比旁人更多的技艺,也成为了现在少有的精通扇骨、扇面和扇刻三大技艺的制扇大师。

  王健说:

“我就喜欢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

”只要和扇子有关的他都要去研究,不仅学习现存的制扇技艺,还复原了不少失传的手艺。

  泥金扇面光泽细腻、纹理淡雅,在光线变化下尤显通透灵动,但这种扇面泥金技艺却一度失传。

对泥金技艺起兴,还要溯源十几年前,王健遇到的一个自己看不明白的扇柄,卖2800元。

那时候王健的工资只有几十块,根本无力支付。

王健并没有只将它珍藏在自己脑海中,而是开始自己研究,经过自己慢慢地琢磨和四处学习,他才了解到这个是合欢扇的扇柄。

为了研究这个扇柄,他做出了一幅简单的扇面,做好后却发现扇面太透,得用东西把它盖上,正是这个时候,他注意到了扇面泥金技艺,因为这种技艺已经失传,王健无处可学,只能自己慢慢钻研复原。

  想复原就得细细地观瞧成品,在四处寻找泥金扇的时候,正好遇到一位收藏家要修这样的扇子,王健抓住了这个大好的机会,他说:

“修是可以的,不收钱,但是这个扇子要借给我半年。

”通过对这把扇子的研究,还有翻阅大量古籍资料,王健用时13年,终于做到了看着成品把所有的工序全部倒过来,还原了泥金技艺,复活了明式乌木泥金扇。

除此之外,他还复活了明式水磨玉竹扇骨和老矾扇面等失传已久的制扇技艺。

  “工业化和我没关系。

”多年来,王健拒绝将自己的扇子工业化,坚持手工制扇,守护着自己对艺术品追求的初心。

手工制作扇子,王健要从选竹子开始。

所谓“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木作股为俗制,惟棕竹、毛竹为之,称怀袖雅物”,折扇的扇骨制作以变化丰富和精工细致闻名,打磨后的竹折扇骨匀细光洁,高雅古朴。

为了确保竹子的材质,王健每年冬天都会亲自到竹林中去挑选竹子,“竹皮看粗细,竹节看长短”,王健有自己专业挑选竹子的方法,因为竹子“过一夜,转一色”,“转一色”就是竹子的颜色会灰一层,所以为了防止竹子自然降解变色,采摘当天就要把竹子煮掉。

  选好的竹子也并不是都能用,这些竹子往往要放上8年,期间有些竹子会发霉坏掉,优胜劣汰后剩下的才能够达到制扇所需要的紧密度,用这种材料做出扇子,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而且不易变形。

  正是这种对制扇工艺极致的追求,王健才能成为一个“扇艺人”。

与扇子交流,赋予每一个扇子独特的意义,是他作为“扇艺人”的坚守。

  “传承它是我的责任”

  “如果不答应将技艺传承下去,就不要做我徒弟。

”为了让制扇技艺继续传承下去,王健收了17个学徒,做王健的徒弟,要满足三个要求,第一个是人品好;

第二是对扇子有奉献精神,不能学会技艺只用来挣钱,要为扇子做些事情;

第三就是要继续收徒,将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纯手工制作的扇子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一把扇子往往要付出很多时间与心血,王健一年大概仅制作10把扇子,即便如此,他捐赠起来也从不吝啬,他曾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过一把稀有的腰扇,也曾将自己纪念从业三十年所制的玉竹折扇、乌骨泥金扇拿出来做公益。

从2007年开始,王健几乎每年都要做一次个人的展览,目的在于让人们与扇子面对面交流。

王健觉得一把扇子放在玻璃柜里展览,人们只能看不能摸,就算鼻子贴到玻璃柜上压扁了也看不出什么,只有让人真正上手摸一摸扇子,才能做到一种共享。

所以不论多贵重的扇子,只要遇到爱扇子的人,王健都会拿出来让人把玩,王健认为这才是“玩扇子”,也是真正地感受扇子。

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的人了解扇子,将扇文化传播出去,继而传承下去。

(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玘云)

高密扑灰年画传承人吕蓁立:

匠心勾勒传统之美

2020-01-2208:

39:

  红红火火中国年,神州大地乐团圆。

中国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春节近在眼前。

根据传统习俗,在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包饺子、挂灯笼、贴春联和年画,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

“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

”年画最初来源于古代的门神画,到现在,年画的内容已不限于门神,财神爷、福娃娃、迎春接福等都成为年画的内容。

无论年画如何演变,不变的是人们寄托于其中的对新年的美好祈愿。

  扑灰年画是山东高密特有的民间画种,与剪纸和聂家庄泥塑并称为高密三绝。

扑灰年画来源于庙宇壁画和民间文人画,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盛行于清代,清末民初逐渐走向没落。

扑灰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一过秋收,高密便迎来全国各地前来买年画的画商。

在此期间,扑灰年画发展成两个主要的流派:

以墨为主的“老抹画”和大红大绿的“红货”,以人物题材成就最高。

  取一段柳枝,烧制为炭条,用其在宣纸上勾勒出轮廓,再用画纸在线稿上扑抹“复印”。

吕蓁立介绍,这便是高密扑灰年画中“扑灰”二字的由来。

起稿、扑灰后,画稿还要加以手绘,经落墨、开脸、立眼、点唇、丝头发、描粉、画金等多道工序后才能成画。

  吕蓁立,1953年出生于扑灰年画之乡——山东省高密市姜庄镇棉花屯村,是高密扑灰年画吕氏画派第六代传人。

吕蓁立师承家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画作呈现清丽飘逸、庄重典雅的独特风格。

兼工带写的神态、肆意流畅的线条都展示了民间手工艺人精湛的绘画技巧和古朴清雅的审美情趣。

2006年,吕蓁立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密扑灰年画代表性传承人。

  厚积薄发,心有沟壑。

以财神像为例,吕蓁立向记者详细讲述一幅画作从立意到制作的全过程。

“艺术品创作半点都不能含糊。

细心粉脸,眉眼巧画。

最重要的是,笔下的人物要生动,眼睛必须要画好。

”对扑灰年画的热爱,加上从小勤学苦练,吕蓁立画笔下的神像画庄重肃穆,仕女图更是独具匠心,《家堂》《财神》《三娘教子》等都是吕蓁立的代表作。

  在与记者交谈过程中,吕蓁立几次提到“细货”和“行货”二词。

在扑灰年画行业中,精品作品被称之为“细货”,反之被称为“行货”。

为了养家糊口,年轻时吕蓁立曾开办工坊雇人生产过“行货”年画。

1995年后,严格要求自己的吕蓁立意识到必须要提升年画艺术性,才能把扑灰年画传承下去。

从此,开始转向精品年画创作。

吕蓁立告诉记者:

“我要把高密最好的东西挖掘出来,抓紧时间创作精品扑灰年画。

最近刚花费一年多时间完成了《百寿图》。

  “真正的艺术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吕蓁立绘制的扑灰年画秉承传统题材风格,并在色彩、人物线条等方面,借鉴吸收国画的绘画技巧,大胆创新。

吕蓁立说,民间艺术从不排斥创新,前提是要保留传统。

“古人的东西不是十全十美的。

我们把最好的东西提炼出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我们的扑灰年画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扑灰年画不仅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责任。

我要把传承的责任担起来。

”吕蓁立坚守匠心,把扑灰年画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他创作时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绘制的基础上赋予年画新的生命力;

到中小学和高校讲解、传授年画技艺,让更多学生了解扑灰年画;

开办了扑灰年画传习所,认真指导前来学习扑灰年画的年轻人;

教授弟子,把自己几十年的精心绘画实践倾囊相授,期待徒弟接替他把扑灰年画这项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扑灰年画需用传统的手工扑拓、绘制技艺,制作周期长、工艺讲究、产量有限,目前,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局。

“扑灰年画的传承人要真正热爱民间艺术,也要守得住清贫。

”吕蓁立的徒弟中,年龄最大的弟子已有60多岁,女儿吕虹霞也已成长为吕氏画派第七代传人。

但是,整体创作水平离吕蓁立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喜欢民间艺术,喜欢扑灰年画,让扑灰年画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吕蓁立说。

(中国青年网记者 韩玉)

窗体底端

陶丹丹:

桦树林里走出来的守艺人

2019-12-1111:

29:

  在位于我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生长着成片的桦树林。

它们树形美观,材质优良。

由于其白色“外衣”加身,远远望去,好似一片片雪花覆盖山间。

而在这美丽的树林中,走出这样一个女孩,二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桦树皮工艺的发展与桦树皮作品创作,为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传承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就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人陶丹丹。

  桦树皮手工艺是我国东北古代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的陶丹丹对桦树皮制品制作并不陌生。

  父亲陶春来是黑河市某工艺美术社的手工工人。

小时候每当父亲做手工时,她总是跑到跟前,在一旁默默观看、学习。

受父亲影响,小丹丹很喜欢编编、写写、剪剪、画画,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

“我小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模仿爸爸的手法,进行自己的小创作。

剪刀、凿子、桦树皮陪伴了我童年大部分时光。

秉持着对桦树皮制作技艺的热爱和父亲的支持,我开始走上桦树皮创作传承的道路。

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这是我和父亲两代人的匠心坚守。

”陶丹丹回忆道。

  “其实过去桦树皮对于我们当地人来说是很普通的材料,一般都是拿来引火的。

”陶丹丹说,某天自己在家生火做饭时,看着被扔进火中的桦树皮突然倍感可惜,“这些树皮纹理清晰,韧性又强,如果把它们加工一番,说不定会成为很漂亮的工艺品呢?

  就这样,她一边想着,一边开始动手制作。

不一会儿,一个精美小巧的桦树皮盒子诞生了。

  看着眼前的小作品,陶丹丹很是开心,也真心喜欢上了桦树皮制作。

而在此后20多载的岁月中,她更是将这种喜欢一点点放大,一点点深入,直至“生命的全部”。

  由于对手工艺一直以来的喜爱,陶丹丹考取了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装潢系,并自修了美术工艺系的全部课程。

“那时候没有民间工艺这个专业,大学里也没人教你桦树皮制作技艺,就学习一些跟美术有关的知识,再回来做这个。

  看似轻松有趣的技艺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摩挲着自己手上厚厚的老茧,陶丹丹说“做手艺这件事情没有捷径,只能是一步一步地踏实去做,一天天地积累经验,熟能生巧。

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还很多东西要去学习。

  大学毕业的陶丹丹回到家乡成立了一家家庭式桦树皮制品小作坊,正式开启了自己与桦树皮为伴的职业生涯。

  受父亲等老一辈手艺人淳朴、认真的品格影响,陶丹丹始终保持严谨的从业态度,同时又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桦树皮制品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东西,它的制作技艺来源于这片黑土地,很早以前生活在这里的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就开始用桦树皮制作生活用品和装饰物。

而对于手工艺者来说,很多灵感也来源于身边所处的环境。

”陶丹丹说,“特别是黑土地的人文风情,很多东西感染了我,给我很多的灵感。

  为了更好地传承桦树皮技艺,她先后走访了大小兴安岭各少数民族聚集地、内蒙古额尔古纳等地,向桦树皮老艺人求教学艺,她还远赴俄罗斯,对桦树皮作品相关的历史、民俗文化及工艺制品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

  经过长期大量的实践和资料收集整理,她在传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叠、透、空、悬”等多种桦树皮工艺制作方法,并推出了一系列桦树皮工艺品,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其首创的桦树皮自然纹理画更是获得广泛赞誉。

  也许正是因为对桦树皮工艺的全情投入,陶丹丹的作品总能给观赏它的人带来一种真实的感动。

  有一位姓孔的耄耋老人年轻时曾在黑龙江插队,那里大片大片的白桦林让他一直念念不忘。

但是因为年龄大、身体状况不好,孔老很难出门远行,始终无法再亲眼看一看自己魂牵梦萦的景象,这让病榻上的他寝食难安,子女们见此,也是百感交集。

  终于有一天,他们带回了一幅陶丹丹的桦树皮作品。

彼时老人一边流泪,一边轻柔地抚摸着画喃喃自语道:

“这画上的桦树林,和我年轻时候那片林子一模一样啊。

  “能感动受众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从艺二十载,陶丹丹始终保持一颗匠心,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创作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