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鄢陵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7503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2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鄢陵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鄢陵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鄢陵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鄢陵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鄢陵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鄢陵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河南省鄢陵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鄢陵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鄢陵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

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

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

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

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

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

”——“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

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

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

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1)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打酱油”、“被×

”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C.“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B.人们在网上发表意见是自由的,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了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D.热词在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在人们的记忆。

4.(18分)(2017·

凉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书生大使

岳南

早在1935年12月27日夜,胡适在给王世杰的一封长信中就表达了对时局的认识与战略构想,并精辟地预言中国需要一个长时期的杭战过程,方可促成英、美在太平洋与日本开战的可能,信中说:

“我们必须要准备三四年的苦战。

我们必须咬定牙根,认定在这三年之中我们不能期望他国加入战争。

我们只能期望在我们打得稀烂而敌人也打得疲于奔命的时候,才可以有国际参加与援助。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可以促成那不易发动的世界二次大战。

”这一奇崛的战略构想,无疑在他的,‘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并成为面对未来的希望所在。

1938年10月5日,胡适正式以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的身份开始了外交活动生涯。

当此之时,虽然罗斯福出于对世界大局的考虑有援助中国遏制日本之心,但美国国会中仍有一部分议员,一如既往地坚持孤立主义,而唯利是图的财团也力图与日本保持经贸关系,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缠,罗斯福授意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暗中研究可能的援华方案。

胡适与中方代表陈光甫共同选定桐油作为抵钾品。

桐油是美国紧缺的军需物资,如果得以出口,那些反对援华的孤立派就失去了反对的理由。

在新任大使胡适的紧密配合下,中方很快与美方财政部就桐油货款事宜达成了秘密协议。

10月25日,中国重镇武汉失陷,国民政府几乎弹尽粮绝,已没有一个完整正规师可以应战,情势万分危急。

当晚,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专门邀请胡适与陈光甫到家中做客_宣布贷款批准一事。

10月31日,胡适将一张照片送给陈光甫,照片旁侧有自己的题诗:

偶有几茎白发,沙睛微近中年。

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正是这个“过河卒子”在祖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以真诚的情感和高超的外交手段争取到了货款,给中国的杭战输送了维持生命的血液。

这是书生大使胡适走出书斋为国家荣立的第一次大功。

在胡适的活动与中国政府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下,美国社会典论渐渐从“不干预”转向同情中国,形势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东京《日本时报》对胡适在北美各地巡回演讲极表愤怒,指责胡适以大使身份到处演讲,很可能将美、日带进战争之中。

据美国新近解密的资料透露;

1941年9月,美日两国政府开始秘密谈判,日方谈判代表是野村和来栖大使。

胡适闻讯,立即在美国总统罗斯福与国务卿赫尔两位决策者之间展开攻势。

但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还是决定和日本妥协。

此时中国与日本血战已达四年之久,“苦撑待变”几乎达到胡适所说的极限,若无外力介入,很有可能真的在大流血中走向死亡。

9月24日,由于胡适的坚决请求,赫尔约见了胡适等中、英大使,极不情愿地出示了临时妥协草案的美方定稿。

胡适看罢,极为震怒,当场提出严正杭议,并立即求见罗斯福总统,同时请求英国方面共同对于这一决策提出杭议。

英国首相丘吉尔经过反复权衡,最终采纳了胡适的建议,致电罗斯福总统,指出:

“中国如果崩溃,英、美必处于危机之中。

1941年12月7日,罗斯福紧急约见胡适。

胡适匆匆来到白宫,罗斯福开门见山地说:

“胡适,那两个家伙(指日本特使野村、来栖)刚离开这里,我把不能妥协的决定告诉他们了,你可即刻电告蒋委员长。

可是从此太平洋上随时有发生战争的可能。

”胡适离开白宫刚到使馆,就接到罗斯福打来的电话,对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

“胡适,方才接到报告,日军正在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相关链接】①胡适(1891.12.17﹣1962.2.24),原名嗣糜,安徽绩溪上庄村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XX•胡适简介)②美、日之战本可以避免,可是罗斯福总统为了维护美国在亚洲的利益,不幸上了那位颇为干练的中国大使胡适的当,才导致日军偷袭珍珠港,最终将美国施入了可怕的二战。

(参见美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查理•比尔的《罗斯福总统与大战之序幕》)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1935年6月27日胡适给王世杰的信,充分暴露出自由知识分子的历史局限性,对于抗战,他不是寄希望于中国人民,而是寄希望于欧美等外部势力的介人。

B.胡适自题:

“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一方面表达自己为了抗战的胜利只能勇往直前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也含有自谦的意思。

C.文章着重记叙了胡适外交上的两件大事,一是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为国家争取到第一笔贷款;

二是通过各种努力阻止了美国对日本的妥协。

D.东京《日本时报》指责胡适以大使身份到处演讲,很可能将美、日带人战争之中。

从反面证明了美国卷人第二次世界大战,胡适的外交活动是原因之一。

E.丘吉尔在关键时刻采纳了胡适的建议。

阻止美国与日本达成妥协。

表现了他对与日本血战已达四年之久,“苦撑待变”已至极限的中国的深切同情。

(2)

作为驻美大使的胡适面临哪些外交困境?

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3)

胡适在外交上做了那些努力?

效果怎么样?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清代黄景仁《杂感》中说:

“十有九人堪自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而“书生大使”胡适却不仅有用,而且是有经世济时的大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20分)(2018·

江苏模拟)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象牙刀

吴晓

画匠的眼神越来越不行了,先前是他给徒弟的活儿开眼,现在是徒弟给他的活儿开眼。

徒弟毕竟是徒弟,任他千叮万嘱,最传神的那几笔总是不尽人意。

画匠说,娃,你得练画呀。

徒弟说,师父,我想去打工。

画匠不说话了,闷着头拾掇他的塑刀。

这是一套十八枚的象牙刀,像练武人的十八般兵器。

画匠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从牛皮包裹里取出来,一件一件摆在神台上,用棉布蘸着清水逐个慢慢地擦。

擦干净了再用浸着香油的布头一点儿一点儿地给这些兵器上油。

这些兵器大小不等,形态各异。

有大如尺子,刮泥用的平头刮刀;

有像梳子一样给神胎刻发痕的齿刀;

还有小如掏耳勺般的点锥;

歪头的劈刀;

三角头的刻刀;

等等。

画匠很耐心,一件一件像侍弄他的宝贝般,把这些武器都弄得清清爽爽。

完事了,再净手,焚香,给他们这个行当的祖师爷磕个头,说些感激的话。

最后,再一件件把这些兵器收入囊中。

这个活儿才算是交了。

交了活儿,兴儿跟着师父下山,一路上俩人都不语。

山里空寂寂的,遍野的石头和冷风。

兴儿惦脚往山那边看,山那边是城市,有车水马龙,有高楼大厦。

兴儿决定了,他要去城里打工。

兴儿走后不久,那山就成了国家级风景区。

上边要求,景区要有景区的样儿,于是,所有白石黛瓦的小庙都给拆了,统统换成了气势恢宏的飞檐大庙。

拆庙时,画匠塑的神胎也被请了出去,委身在山罅隙里,任风吹雨淋。

再后来,大庙建成了,木雕替代了泥塑,画匠彻底失去了生计。

没了生计的画匠终日郁郁寡欢,有事没事就爱摆弄他那套象牙塑刀。

一件件取出来,把玩一会儿,再一件件放回去。

闺女每每见了,就上前去劝慰,说,爹,把这东西收了吧,眼不见,心不烦。

画匠不语,抚摸着象牙刀,只是摇头,叹气。

搁了数日,山上逢庙会,画匠突然对闺女说,走,上山去。

闺女很高兴,爹多些日子没上山了,遂陪着,从山底逛到山顶,又从山顶逛到了山底。

闺女怕爹难过,指着那些檀香木雕说,真丑啊,白刺拉拉的脸,一点儿也不像个神的样儿。

画匠说,别哄爹了孩子,人家这活儿好着呢。

说完,苦笑一下,说,走吧,去戏台子那儿卖玩意儿去。

闺女跟着画匠去戏台那儿,找个平坦的地方,摊块儿布,把带来的小玩意儿逐个摆好,等人来。

画匠趁此间隙把泥塑包打开,取出块河泥,开始塑下一个小玩意儿。

玩意儿塑出大样,他停下,去包里取刀具。

手指刚一触到象牙刀,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滑溜,这润贴,可是经了几辈人的手了。

画匠心里就有些酸楚,心想着,师父,我说啥得给您传下去呀。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摊前冷清,连个询价的也没有。

闺女有些不耐烦,说,收了吧,爹。

画匠说,不急,再等等。

刹戏了,人潮汹涌着往山下去。

闺女又说,收了吧,爹。

终于,有个小伙子带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往这边来了。

闺女兴奋地拍拍画匠,说,来了来了。

画匠不抬头,只管忙手里的活儿。

那男子走过来,蹲下身去摆弄那些小玩意儿。

边摆弄边问那小伙子,这些哪吒悟空啥的,咱家不是有塑钢的吗?

小伙子不理睬他,弓着腰,痴痴地看画匠手里活儿。

那人见小伙子不理他,又回过身来问画匠的闺女,这堆小玩意多少钱?

闺女说,一千。

那人说,啥啥?

一千?

就这堆泥巴?

画匠生气了,冲他摆摆手说,你走!

你走!

我不卖给你。

小伙子急了,直冲那人跺脚。

边跺边嚷,你干吗呢爸爸?

这是艺术,不是泥巴。

画匠闻听,这才抬起头,问那小伙子,你是做什么的,孩子?

小伙子乐了,说,咱爷俩是同行啊,我美院的泥塑生。

画匠笑。

侧头去看那男子,那男子正从钱包里往外数钱,唰唰,唰唰,足足数了几十张,数完了,恭敬地递给画匠,说,我儿子喜欢,我全买了。

画匠伸手把钱挡了回去。

闺女糊涂了,问,爹,你想干吗呢?

画匠不语,从包里取出那套象牙刀,笑吟吟地,放在了小伙子手里。

(选自《全国小小说创作高级研修班优秀作品选》)

(1)小说设置“兴儿”这一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

①画匠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从牛皮包裹里取出来,一件一件摆在神台上,用棉布蘸着清水逐个慢慢地擦。

②画匠心里就有些酸楚,心想着,师父,我说啥得给您传下去呀。

(3)请结合文本分析“画匠”的形象特点。

(4)结合文本,探究小说中作者的情感取向。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

共11分)

6.(11分)(2018高一上·

歙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父旷,淮南太守。

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

“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

“正此佳婿邪!

”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

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征,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

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阙,求分会稽为越州。

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

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

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

(选自《晋书·

王羲之传》,有删改)

(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B.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C.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D.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徒:

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周礼》以大司徒为地官之长,掌人民事。

三国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B.隶书:

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古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有秦隶、汉隶等。

C.母忧:

是指母亲的丧事。

丁母忧,即遭逢母亲的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可以保留官位,但必须回家为父母守丧,守丧期一般为三年。

D.诣阙:

诣是“至、前往”的意思;

“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引申为皇帝居处,借指朝廷,有时也直接代指京城。

因此“诣阙”也就是奔赴朝廷、皇宫或至都城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长大后擅长隶书。

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女婿。

文中记述了成语“东床快婿”的由来。

B.王羲之曾与一群好友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宴饮集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

千古名篇《兰亭集序》即作于此时。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的母亲去世后,王羲之因为与之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并不在意,仍“洒扫而待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②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四、诗歌鉴赏(共1题;

共7分)

7.(7分)(2019高三下·

武邑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①凉州:

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

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

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C.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的宏大繁荣。

D.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2)岑参是盛唐诗人,本诗的“盛唐气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五、默写(共1题;

共5分)

8.(5分)(2017高一下·

孝感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直接表现诗人和朋友在告别时被远处传来的琵琶声深深吸引的场面。

③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的学习来提升自己,使自己言行没有过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共2题;

共8分)

9.(3分)(2017高二下·

桂林开学考)在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①________。

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

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

但是,②_______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

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③________。

10.(5分)19.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

要求:

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

2015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

在完成各国X群序后亚投行有望在2015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

据预测,2010-2020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需求,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的资金缺口,具体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

可以预期,在亚投行的支持下,亚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建设项目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网、油气运输等方面,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七、材料作文(共1题;

11.(5分)(2016高三上·

长春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变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举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变形标准。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古语说“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俗语又说“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岂不是互相矛盾?

你的看法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