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6264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

(三)、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归类

1.割地

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强租"

新界"

割去香港。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中俄改订条约》割去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

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赔款1800万两白银③《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④《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3.开埠通商

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天津条约》营口(最北端)、南京、汉口、台湾等10个通商口岸。

③《北京条约》开天津为商埠。

④《中法新约》中越边界开埠通商。

⑤《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

①《南京条约》及附件:

规定了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特遇和租界权。

②《天津条约》:

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③《中法新约》:

法国首先取得修铁路的特权。

④《马关条约》:

日本首先取得设厂的特权。

⑤《辛丑条约》:

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

⑥《二十一条》:

日本对中国的保护权。

⑦《淞沪停战协定》:

日本取得在沪驻军权。

⑧《何梅协定》:

日本迫使中国中央军队撤出河北,进一步控制华北。

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南京条约》: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瑷珲条约》:

割地最多。

《天津条约》:

开放通商口岸最多,内河航运权首先被破坏。

《马关条约》:

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

《辛丑条约》:

赔款最多;

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十一条》:

灭亡中国的条约。

(四)、列强对中国进行的经济侵略

1.近代前期

(1)甲午战争前:

以商品输出为主,增开商埠、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

(2)甲午战争后:

商品输出的同时,以资本输出为主。

主要形式:

①开设银行②政治贷款③投资铁路④开矿设厂

2.近代后期

(1)日本在全面侵华期间,"

以战养战"

,利用中国的人力和物力野蛮地进行经济掠夺。

(2)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独占中国商品市场。

(五)、列强对中国进行的政治侵略

1.通过强迫签订不平等的条约攫取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特权,损坏中国的主权完整。

2.租界、租借地、势力范围成为"

国中之国"

不仅损坏了中国的主权,而且成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3.干涉中国内政。

(1)控制中央政府或实力派人物,实行"

,加强侵略。

①扶植晚清政府②扶植北洋军阀③扶植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④扶植溥仪建立伪"

满洲国"

⑤扶植汪精卫伪南京国民政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以维护列强在华的利益。

①绞杀太平天国运动②镇压义和团运动③破坏辛亥革命④镇压二七大罢工⑤阻挠"

北伐"

⑥帮助蒋介石打内战

(六)、列强对中国进行的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隐蔽性强,影响深远。

主要目的是淡化民族意识,精神上麻痹中国人民,消灭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巩固和扩大在华利益。

(七)、中国历届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与其实质

1.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

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经历了由"

闭关自守"

--对抗--暂时和好--再对抗--完全沦为列强统治的工具。

2.北洋军阀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

北洋军阀利用列强支持,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袁世凯利用日本支持复辟帝制;

帝国主义利用军阀达到侵华的目的,采用"

分而治之"

政策,中国出现军阀混战。

3.南京国民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

代表大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英美帝国主义为靠山,疯狂掠夺人民。

30年代,日本发动九--八事变,侵略中国,蒋介石集团执行"

不抵抗"

政策,导致东三省沦亡。

抗战全国爆发后,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被迫抗战。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复习指导

复习本专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总结时理清大线索。

抓住列强侵华的几次关键性战争,弄清楚其起因、简要经过、结果、影响。

同时还要把握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几个关键的时段,掌握这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注意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掌握知识间的联系。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的异同。

3.多角度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革命任务、革命性质的变化;

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经济上的变化)。

专题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本专题主要考点包括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新文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共的创立和国民大革命、第二次国民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等基本内容。

是历年考试的重点。

禁烟运动时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先声。

鸦片战争的失败,促成了"

向西方学习"

新思想的萌发。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得双重任务,面对内忧外患,为维护统治,地主阶级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面对被瓜分的危机,资产阶级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孙中山又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

中共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1949年取得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人民群众的斗争

(1)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和宁波黑水党自发组织抗英斗争。

(2)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

(3)19世纪60-70年代台湾人民抗击美、日侵略。

(4)1888年藏族人民抗击英军入侵。

(5)1899年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6)1931年"

九·

一八"

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

(7)1947年2月28日,台湾人民举行"

二·

二八"

武装起义。

2.爱国官兵英勇斗争

(1)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中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大沽口守军抗击英、法联军。

(3)中法战争中,冯玉林、刘铭传等率军击退法军。

(4)甲午中日战争中,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等爱国将领壮烈捐躯。

(5)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清将领英勇抗击。

(6)1932年"

一·

事变中19路军将士英勇抗日。

(7)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8)1937年"

七·

七"

事变卢沟桥守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

(9)全国抗战开始后,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爱国将士同日军顽强战斗,打破了日军速灭中国的神话。

3.学生运动'

(1)1919年五四运动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1935年一二·

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3)1945年"

一二·

一"

血案,昆明学生反内战运动。

(4)1947年全国各地掀起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4.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1)地主阶级,①鸦片战争中抵抗派

中国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

魏源在他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洋务派代表人物,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

作用: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大,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农民阶级。

①洪秀全;

创立"

拜上帝教"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用"

上帝"

和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来拯救中国社会。

②义和团:

"

扶清灭洋"

口号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其结果只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3)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人: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主张:

学习西方兴民制,实行君主立宪制,自上而下地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4)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

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

纲领:

民族"

、"

民权"

民生"

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5)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

主张:

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进行新文化运动。

作用: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6)无产阶级

代表人物: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革命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创建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提出建立农村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消灭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意义: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时期过渡。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产生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方式:

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

有影响的企业:

陈启沅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影响:

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及两面性。

(2)初步发展时间:

甲午战争以后。

原因:

资本输出加剧了中国自然经济分解;

清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概况:

商办企业数量增加;

私人投资总额增加。

影响: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3)短暂发展时间:

1912~1919年(一战期间)。

.原因:

①客观:

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②主观:

民族资产阶级受辛亥革命鼓舞以实业救国。

,特点:

短暂,主要发展的是轻纺工业。

资产阶级掀起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条件,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最重要的条件。

(4)断续发展及日渐萎缩时间: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原因:

①外因:

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内因:

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特点:

断续发展,日渐萎缩。

(5)奄奄待毙时间:

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进行资源的掠夺。

②内因;

官僚资本的排挤和剥夺。

概况:

民营工业纷纷倒闭。

(6)纷纷破产时间:

解放战争时期原因:

美国加紧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国民党发动内战,肆意掠夺,苛捐杂税层出不穷。

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工厂、商店纷纷倒闭,大量工人失业。

工人参加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7)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时间:

1951年。

严峻的经济形势需要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很大。

结果:

1951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黄金时代"

意义:

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打好基础。

(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时间:

1953~1956年方式:

采取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

结果:

1956年,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复习本专题的内容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采取归纳法,对中国近代史上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阶级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斗争史实进行梳理,分门别类、总结其思想和实践情况。

可以采用图表的形式。

(2)对重大的同类型历史事件,应突出其背景、原因、条件、目的、性质、过程、方式、结果以及历史地位的分析、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分清事件的特征和个性,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和共性。

(3)分析近代史上仁人志士的艰苦探索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及必然结果,总结出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胜利的规律,曲折的必然。

专题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

本专题内容:

1.了解中共召开的历次会议的背景、时间、中心内容及历史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开辟和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3.党的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及其标志、原因和意义。

4.正确分析中共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误,认识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本专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体,跨上下两册,内容广,线索多。

因此在进行大跨度的专题复习时,首先应注意历史阶段的划分,把握好各个历史阶段的阶段特征。

如五四运动以来可分为两大历史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可分为四个小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可分为四个时期。

只有在掌握各个阶段历史史实的基础上,以专题为线,将各个阶段的历史串联起来,才能达到以线穿珠的效果。

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

1.党的创建时期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2.土地革命时期

(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2)遵义会议(1935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瓦窑堡会议(1935年),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抗日战争时期

(1)洛川会议(1937年),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

(2)中共"

七大"

(1945年,延安),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解放战争时期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5.新中国成立后

(1)中共"

八大"

(1956年,北京),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此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3)中共"

十二大"

(1982年,北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中共"

十三大"

(1987年,北京),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中共"

十四大"

(1992年,jC京),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中共"

十五大"

(1997年,北京)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它为我们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二、中共进行的武装斗争

1.重要革命战争

(1)北伐战争:

1926年5月至1927年7月,中共与国民党实行政治合作的战争。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抗日战争:

1937年至1945年8月,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胜利。

(3)解放战争:

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0月至1953年夏,中国人民发扬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军队建设

(1)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

(2)1927年"

八一"

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1927年"

八七"

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4)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5)抗战开始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6)解放战争至今,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7)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朝作战。

(8)新中国成立后,对军队进行整编,成立多兵种合成部队。

(9)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军衔制。

(10)进入新时期后,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加强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

3.军事路线和方针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①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②红军四次反围剿采取的是运动战。

(2)抗日战争时期:

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

反"

扫荡"

中;

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等灵活战术。

(3)解放战争时期:

①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②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西北人民解放军采取了"

蘑菇"

战术。

③1947年,人民解放军以主力打到外线去,以中原为突破口开始全面反攻;

④1948年解放军实行战略决战,且将敌人主力歼灭于长扛以北。

⑤1949年渡江战役后,继续追歼残敌,解放全国。

4.重大战事

(1)五次反"

围剿"

1930年至1934年,前四次反"

取得胜利,第五次反"

失利。

(2)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

(3)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4)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5)青化砭、蟠龙、沙家店战役:

1947年春,歼灭国民党军队3万余人,粉碎了对陕北解放区重点进攻。

(6)孟良崮战役:

1947年春,全歼国民党军队74师3万余人,粉碎了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7)人民解放军突进中原:

1947年6月底,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8)辽沈战役:

1948年9月至11月,歼敌7万多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9)淮海战役:

1948年1:

1月至1949年1月,歼敌55万多人,是近代以来歼敌数量最多的,解放了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

(10)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歼敌52万多人,解放了华北全境。

(11)渡江战役:

1949年4月,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创造了条件。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中共二大:

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八七会议:

中共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向,确定了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3)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问题。

四、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

1.中共八大正确地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

文化大革命"

使探索误人歧途。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十三大提出了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五、中共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

1.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

2.1950---1952年,开展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1953--1956年,引导农民实行生产合作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水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

5.改革开放后,取消人民公社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六、中共在领导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

(1)1923年初,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在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共倡导建立革命统一路线,掀起了国民大革命。

(2)1927年大革命失败。

中共认识到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始发动三次武装起义。

(3)1927年三次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4)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

失败。

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

左"

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

(5)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

大跃进"

和"

人民公社化"

运动。

这场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960年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6)1966--1976年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

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

倾错误。

七、统一战线的发展

1.大革命时期:

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革命统一战线。

革命统一战线促进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和陈独秀右倾错误,革命统一战线被破坏。

2.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华,民族矛盾逐渐尖锐,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一切赞同抗日进步力量共同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抗战结束,解放战争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破裂。

1.本专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干体系,内容涵盖了中国历史第三、四册内容,其特点为跨度大、内容多、重点多,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因而复习本专题时要依据本专题的每一个知识线索,构建出完整而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