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6254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浅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浅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浅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浅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文档格式.docx

《浅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文档格式.docx

3.5行业性质差异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然过程15

4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措施16

4.1对垄断行业进行调节,降低垄断水平16

4.1.1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16

4.1.2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应加快其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步伐16

4.1.3对于国家必须直接经营的少数垄断企业,可以通过对收入分配进行改革,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性17

4.1.4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税17

4.1.5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17

4.2完善收入分配体制17

4.2.1初次分配的调节17

4.2.2再次分配的调节18

4.2.3三次分配的调节19

4.3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19

4.4培育和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19

4.5优化产业结构20

4.6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1

4.6.1要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21

4.6.2要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21

4.6.3要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22

4.7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强化劳动者整体素质22

结论23

参考文献23

致谢25

邢述军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保持行业间适度的收入差距可以提高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行业收入差距也在逐年拉大。

究其原因,垄断成为行业收入扩大化的根源所在。

为了调节行业间收入的过大差距,有效地抑制行业职工贫富两极分化不断扩大的趋势,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成为当务之急。

除此之外,要通过改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市场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加强社会保障,提升全民整体素质等措施,进一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

垄断;

成因;

对策

Analysesthecausesandcontrolmeasuresofindustryincomegapofourcountry

XingShujun

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

Intheoperationofthemarketeconomy,keepingthemoderateincomegapbetweenindustriescanimprovetheefficiency.Alongwithourcountryeconomicsociety'

sdramatictransformation,theoptimalallocationofresourcesandgreatlyimproveoftheefficiency,industryincomegapiswideningyearbyyear.Investigateitsreason,IndustrymonopoliesbecomethemostreasonoftheGrowingindustryrevenues.Inordertoadjusttheexcessiveincomegapbetweentheindustry,andinhibitthegrowingtrendofthePolarizationbetweentherichandthepooreffectively,wemustintroducethecompetitionmechanism,tobreakthemonopolyhasbecomethetoppriority.Inaddition,throughchanginggovernmentfunction,separatinggovernmentfunctionsfromenterprisemanagement,optimizingandupgradingtheindustrialstructure,improvingthemarketmechanismandtheincomedistributionmechanism,strengtheningthesocialsecurity,improvingtheoverallquality,wecannarrowtheincomegapbetweenindustryfurther,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eeconomicandmaintainsocialstability.

Keywords:

Industryincomegap;

Monopoly;

Cause;

Countermeasure

引言

在市场运行中,总是会存在一定的行业收入差距,而且适度的行业收入差距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但是,当行业收入差距超过一定限度并有继续扩大趋势时,就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

近几年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迁,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据经济参考报消息: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至15倍,跃居世界之首。

本文主要以如今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一问题为出发点,首先对行业收入差距的演进趋势和现状进行分析,继而对造成行业收入不断扩大的各种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最后对如何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提出个人建议。

 

1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历史渊源和现状

1.1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历史渊源

行业收入差距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它存于有社会分工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只是在传统经济条件下,行业收入差距不太明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均贫富”式的分配方式,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极大缩小了。

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这种平均主义的作法,人们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但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开始显现,并呈逐年扩大趋势。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1年,这一阶段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建立起来,高低收入行业工资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1.17倍到1991年的0.78倍,不但没有扩大,反而缩小了。

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到2000年,行业收入差距开始扩大并且明显有加快趋势。

在1992年各行业的收入水平极为相近,基本没有收入过高或过低的行业。

自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后,收入分配开始发生巨大变化,行业间收入出现了剧烈的分化,高收入与低收入行业的数量明显增多,而中等收入水平上所对应的行业数量明显减少,其中高收入行业的收入水平要远远高于低收入行业的收入水平。

在1993~2000年间,行业收入分布的变化远比此以前剧烈,表现出了一些及其明显的趋势:

高收入行业收入水平高于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并不断拉大;

低收入行业很多并有递增的趋势。

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到现在,行业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在后期有放缓的趋势。

在这期间,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15.3%、13.5%和12.9%.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除少数几个年份外,其增长速度均快于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

到了2008年,行业问平均工资收入最高的证券银行业与行业间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之间仅工资的收入差距就高达7倍之多,若考虑工资外收入及各项福利,则差距可能会接近10倍。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收入都增长较快,而高收入行业增长已经开始放缓,两者之间的差距扩大的速度放缓。

1.2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现状及显著特征

1.2.1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现状

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逐年扩大。

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653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759元。

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70146元;

最低的农林牧渔业,16717元。

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基本保持在1.6~ 

1.8倍左右,而世界上多数国家行业间差距在1.52倍左右。

201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上海某银行员工工资及奖金人均为29.66万元,员工的其他福利人均6.09万元,合计35.75万元,是当年城镇单位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倍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全国七个垄断行业有员工2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则占全国职工年工资总额的55%。

而人社部的研究也表明,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最高达15倍。

按大行业划分看,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的工资,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工资的4.7倍;

按细分行业看,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证券业,是最低的畜牧业的15.93倍。

而国际上公认的合理差距水平在3倍左右。

这当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行业垄断。

1.2.2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的显著特征

(1)最低收入行业基本保持不变;

最高收入行业虽有变动,但有规律可循。

从1978年以来,在19个大行业中(2003年之前各年份行业的划分为16个大类),多次被列入过最低工资前4名的行业有:

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而且,在2000年之后,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建筑业这几个弱质的、竞争最充分的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就一直稳居职工工资最低行业的位置,至今仍无改变的迹象。

从行业平均劳动报酬的长期趋势来看,上述行业工资报酬普遍低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增长趋势极其平缓,属于典型的低收入行业群体。

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建筑业职工工资,由改革开放之初昔日辉煌的前三强地位经历20世纪80-90年代的急速下跌后变得一蹶不振。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掘业职工收入的下降也有一定明显的表现。

这些弱质的、竞争性的低收入行业集中了大量的普通劳动力,包括农民工。

如果把工作环境差、社会保障不健全、工作时间长等因素统筹考虑,则更进一步降低了这些行业的总体收入水平。

高收入行业经历了一系列变迁:

改革开放之初,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建筑业、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和采掘业都曾为高收入行业,而这一时期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收入甚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因为全社会总体收入水平都不高,高低收入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1990年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1.76倍。

进入1995年,高收入行业除原有的垄断行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外,一些国有化水平高的新垄断行业如金融保险业及房地产业开始加入高收入行业。

但自从2000年起,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也脱颖而出,陆续进入高收入行列。

根据我国对行业划分所进行的调整,在2003-2008年的6年间,高收入行业前4名基本由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包揽。

它表明在体制转型这一特定时期,行业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及其相对地位已经逐渐地不再取决于行业的劳动强度及艰苦危险程度,而是主要取决于行业的知识、技术、资本含量差异以及行业所有制的垄断程度。

(2)随着经济的转型,行业收入分配开始向高科技行业和新兴行业倾斜。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具有高劳动强度、艰苦危险等特征的行业如建筑、采掘业等逐渐被挤出行业职工高收入的榜单,取而代之的是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行业、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察业)、高科技行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它们已经超过传统的垄断行业,成为工资增长最快的行业。

因此,人力资本成为当前决定行业收入的主导因素。

从表1近几年最高工资行业分布来看,科技含量较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察业陆续进入了前三强的位置,说明知识含量较高行业的工资水平有了大幅度增长。

工资收入排名的骤然变化对垄断行业包揽最高收入行业前三强地位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3)行业收入差距明显,有继续扩大趋势,行业间收入差距呈固化态势并难以扭转。

行业收入差距问题在我国也并非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至少自1978年以来行业间的工资差距就一直存在,只是当时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决定方式的影响,工资差异并不大,而且工资较高的行业一般是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

所以,我国理论界针对收入分配领域的初期评价研究,大多都集中在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

直到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才开始表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和亟待破解的难题。

许多学者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测度。

李实和赵人伟的研究显示,1988-2001年,以泰尔指数衡量的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上升了近4倍。

进入21世纪以来,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更是愈加明显。

蔡昉等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行业的细分类数据也计算得出,全国所有行业工资的基尼系数由1993年的0.166上升到1996年的0.185,再到1999年的0.200和2002年的0.218。

顾严、冯银虎借助非参数估计中的Kemel方法,对1978-2006年我国十几个大行业人均实际工资概率分布形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由单峰向双峰转变,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非常明显,并已经显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表1我国行业职工工资水平比较

资料来源:

根据相应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2.行业收入差距的测度指标体系

2.1行业收入差距的测度指标选取原则

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行业收入差距,为缩小行业收入差距这一宏观目标提供测度依据,行业收入差距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要在理解行业收入差距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实际状况,遵循如下原则:

(1)层次性原则。

行业收入差距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指标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结构,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加以反映,尽可能全面地覆盖行业收入差距地各个影响因素。

同时,所选择的指标针对不同的子系统,要有代表性和综合性,防止指标所代表信息的重复,使指标体系符合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

(2)目的性原则。

整个行业收入差距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必须紧紧围绕行业收入差距的测度这一目的层层展开,避免过多的无关因素干扰。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指标体系就会变成杂乱无章的指标堆砌,不能很好地反映客观的行业收入差距状况。

(3)可比性原则。

行业收入差距测度指标体系必须保证对每一个具体行业是公平、可比的,便于在不同性质的行业之间进行比较评价。

(4)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保证指标的可操作性,要考虑到基础数据的可获得性,能够及时搜集到准确的数据。

2.2行业收入差距的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2.2.1指标的选取和体系的构建

讨论行业收入差距的目的是考虑不同行业职工实际收入水平的差距,进而反映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差距。

行业收入差距不仅应反映两个不同行业间的收入情况,而且要能反映行业间收入差距的整体情况。

相比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理论界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现有的研究大多属于定性分析。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认为行业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垄断性行业与非垄断性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过大,垄断性行业职工的收入远高于非垄断性行业职工的收入;

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过大,新兴行业职工的收入高于传统行业职工的收入;

知识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过大,知识密集型行业职工的收入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职工的收入;

采用市场分配方式的行业与采用半市场和非市场分配方式的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过大,采用市场分配方式的行业职工的收入高于采用半市场和非市场分配方式的行业职工的收入。

  这里,本文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对行业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理解,将行业收入差距测度指标体系分为四个目标层:

行业垄断水平、行业产业层次水平、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和行业劳动水平。

2.2.2指标的解释和说明

(1)行业垄断水平。

行业垄断是造成我国当前行业收入差距悬殊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我国经济及各行业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垄断行业定义为除行业自身因素以及市场因素外,仍存在政策性进入和退出壁垒的行业。

由此便产生两种垄断:

一种是从市场份额的角度考虑,如石油化工行业等,这类行业从资源的占有、开发到生产销售,都由国家垄断;

另一种是国家经济改革与转型时期的阶段性、政策性产物,即在资源的占有和部分开发方面进行垄断,而在生产经营和销售方面实现竞争,如房地产行业。

  本文中,我们所设置的行业垄断水平这一指标,从市场份额垄断程度和国有经济参与垄断程度两方面考虑,具体包括行业集中度和行业国有化程度这两个三级指标。

其中,行业集中度是衡量一个行业的产量或市场份额向行业核心企业集中的程度的一个指标,,式中,n为前n位企业个数,为第i企业的产量(或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数额),x为整个市场的同类产品的产量(或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数额),一般用行业中排名前四位的企业占全行业总产量或市场份额的比例表示;

行业国有化程度等于行业内国有单位人数/行业全部从业人数。

(2)行业产业层次水平。

行业收入差距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结果。

产业层次水平较高的新兴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的职工收入近年来要显著高于产业层次水平较低的行业职工收入。

本文从行业成长程度、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资源消耗水平三方面来考虑行业的产业层次水平,并设5个三级指标。

  其中,用以考察行业的成长程度的两个指标分别为:

行业产值增长率=(今年行业总产值-去年行业总产值)/去年行业总产值×

100%;

行业平均规模=行业总收入/行业单位数。

用以考察行业技术传新能力的两个指标为:

行业技术进步速度和行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这两个指标是行业开发、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能力的重要体现),行业技术进步速度用跨时五年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表示;

行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与固定资产原值之比表示。

最后,行业的资源消耗水平可用行业能源消耗程度这一指标反映,行业能源消耗强度以行业万元产出(以增加值计)消耗能源的吨数(折算成标准煤)表示,一般地,这一指标与行业产业层次呈负向关系,因此,该指标为逆指标。

(3)行业人力资本水平。

行业收入差距与行业的人力资本水平密切相关。

在综合中外学者对人力资本概念的不同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将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分为行业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行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行业人力资本效率水平三个层次,共包括十个三级指标。

行业人力资本投资是指增加人的知识、技能和健康水平,或通过花费一定的成本支出在地域或行业间的迁移以增加收入等。

本文从正规教育投资、在职培训投资、医疗健康投资和迁移转化投资四个方面考虑,分别下设人均教育文化支出、人均在职培训支出、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和人均迁移转化支出这四个指标。

  行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则反映了行业内劳动力群体所具有的人力资本的整合,是人力资本投资积累的直接结果。

本文中,行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由人均受教育年限、每万人拥有的人才资源数和中级以上技术人员比重这三个三级指标加以反映。

其中,人均受教育年限=研究生学历程度人数占总人数比重×

19+本专科学历程度人数占总人数比重×

16+中学学历程度人数占总人数比重×

12+小学学历程度人数占总人数比重×

6,每万人拥有的人才资源数是指每万人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数,中级以上技术人员比重=行业内中级以上技术人员人数/行业从业人数(具体解释可见各类统计年鉴对人才资源指标的解释)。

  行业人力资本效率水平则反映了行业内人力资本的产出能力,下设行业人均利润额、技术市场人均成交额和职工平均工资三个三级指标。

其中,行业人均利润额=行业利润总额/行业从业人数(元/人年),技术市场人均成交额=技术市场成交额/行业从业人数(元/人年),职工平均工资=行业工资总额/行业从业人数(元/人年)。

(4)行业劳动水平。

行业劳动水平从行业劳动技能、行业劳动强度、行业劳动责任三方面进行考察并评价,具体指标共四个。

其中,行业劳动生产率表示行业内所有从业人员平均每年创造的产业增加值,是行业人员的年平均贡献,即行业劳动生产率=行业增加值/行业从业人数;

工作班制指行业内员工日均工作时间;

行业劳动责任由两个三级指标组成:

行业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行业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国内生产总值×

行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行业就业人数/全社会就业人数×

100%。

3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原因

3.1垄断是造成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最主要的原因

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引发竞争,优胜劣汰,而这也导致了市场垄断的产生,这种垄断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存在于所有的国家,,概莫能外,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

虽然,通过竞争形成的垄断会导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但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可以用市场机制来阐释。

然而,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却存在着其独有的不合理因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所衍生形成的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的交织作用是导致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所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实行了制度改革,这种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使市场能够在在原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但是,在自然垄断行业,因为没有科学合理的对自然垄断的边界进行界定,没有将可引入竞争部分和自然垄断部分进行分离,而是让自然垄断依然能够得到国家行政垄断的保护,使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交织在一起,形成双重垄断。

自然垄断为企业提供了取得垄断地位的经济理由,而行政垄断则能够为在位垄断经营者消除潜在的、合法的、具有威胁的竞争对手。

一方面,垄断行业在享受国家有关信贷、税收、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利用其在该行业的霸主地位阻碍竞争,谋取高额利润,并将部分利润以各种形式、各种福利分配各其职工,致使这一行业的收入居高不下,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呈刚性增长趋势。

另一方面,垄断行业通过各种手段(如内部人控制、所有者缺位)大量侵蚀国有资产,增加其职工收入。

而有些垄断性行业即使在业绩不佳甚至出现亏损时仍然为职工发放高额工资,提供丰厚的福利待遇,形成了企业亏损但是职工收入反而增加的怪现象。

究其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