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语文下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6176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年级语文下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6年级语文下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6年级语文下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6年级语文下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6年级语文下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年级语文下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6年级语文下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年级语文下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年级语文下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我学习不好,是因为我脑瓜儿不好使,不够聪明,读了本文你认为如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珲能再举一例子帮助作者证明他的观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课内练习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时而往?

”曰:

“吾一瓶一体足矣。

“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吾欲之南海()

西蜀之去南海()

2、翻译

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

3、填空

1) 

从文中“__________”这句可以看出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

富者想“__________”,结果未能实现;

贫者只依靠“_________”,就实现了自己的宏愿。

2)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教育“子侄”,从“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3) 

本段通过贫富二僧往南海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4、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是本文一大特点,请你从蜀鄙之僧去南海部分内容为例,说说本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有两个“子何恃而往”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二、《伤仲永》

一、2004年宁德市

五、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2题。

(17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

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

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

“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9.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

2分)

20.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

(4分)

21.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22.《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分)

二、2005年乌鲁木齐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诗歌,完成20~24题。

(共15分,每题3分)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有才观之。

邑人奇之,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余闻之也久。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2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

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2.填空。

本文借事说理。

叙事部分按照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个阶段;

说理部分点明了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23.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

三、2005山东济南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6、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2分)

余闻之也久。

7、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表现有哪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8、作者说: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3分)

四、2005年临沂市(课改实验区)

[甲]王子曰: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

“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⑧[丘]孔子。

⑨[勉]勤勉,努力。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卒之为众人卒: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至: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域:

④终无济于天下济: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译文: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8.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

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9.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甲文:

乙文:

五、2005年四川资阳市

(甲)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l)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5.这两篇文章写法上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

(1分)

26.将下边两句话译为现代汉语。

(5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7.简略说说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受到的启示。

六、2008年东营市

【甲】……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王子曰:

——王安石《伤仲永》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邑人奇之()②非淡泊无以明志()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2.两文关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

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

共同观点相通之处:

根据(或理由):

13.两文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七、2009年湖北省襄樊市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贤于材人远矣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初极狭,才通人

B.未尝识书具默而识之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渔人甚异之

D.忽啼求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4.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5.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16.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三、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机杼()2.军帖()3.可汗()()

4.鞍鞯()5.辔头()6.鸣溅溅()7.燕山()

8.胡骑()9.鸣啾啾()10.朔气()11.金柝()

12.十二转()13.姊妹()14.磨刀霍霍()15.著()

16.旧时裳()17.云鬓()18.雄雌()19.红妆()

二、解释文中括号后的加点字

三、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5.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6.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9.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四、填空: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这是

时期北方的一首歌,叙述了的故事。

课文的最后一段可归纳出一个成语是:

,意思是:

四、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练一练

1.给加粗字注音。

辩斗( 

) 

盘盂( 

沧沧( 

2.你对课文了解吗?

(1)《夸父逐日》选自________。

(2)《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

议一议

1.说说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2.想一想,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3.“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读一读

课内阅读: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加粗的字。

故:

去:

沧沧:

汤: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4.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

________。

课外阅读:

予观弈于友人所。

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

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

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

予赧甚,不能出一言。

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

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

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1.为加粗的词注音、释义。

A.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

数:

B.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度:

2.解释加粗的词。

A.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

C.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

D.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3.这是一篇用比喻来引发议论的文章,借________作比喻,从而________。

4.选文比喻说理的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

二者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

5.给本文拟一个题目。

写一写

假如你现在碰到两小儿争辩,你打算如何解决呢?

5、狼

一、(2006乌鲁木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诗歌要,完成17~21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⒘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屠惧,投以骨

A.┤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

┕彼竭我赢,故克之

┌一狼径去

C.┤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止增笑耳

D.┤

┕非梧桐不止

⒙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

②其一犬坐于前。

⒚填空。

本文按照屠户    、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     ”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理了屠户的      。

⒛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答:

二、(2006连云港)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9——13题。

(15分)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瞑

(2)将舐其喉(3)信不诬哉(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D.而顷刻两毙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1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

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3分

三、2008眉山市狼

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

(10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