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概述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6061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概述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概述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概述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概述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概述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概述Word下载.docx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概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概述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概述Word下载.docx

由于这些国家在经济过渡时期市场发育不良,产业结构的非均衡问题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得到解决,或者说通过市场调节的成本很高,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国,目前仍然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仍然表现出严重的非均衡问题,并且有关法律和政策不完善、不配套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

在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如何使各产业部门间均衡、协调、有序发展,通过相应的产业结构政策来“追赶”其它先进国家,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课题。

因此,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产业间的关联以及产业布局与集群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政府实施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

研究产业结构是为了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

从历史起源看,产业的出现和形成源于劳动分工。

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创造了不同的产业。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得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第二次大分工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则产生了商业。

一般认为,现代工业始于手工业,现代服务业则始于商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大生产使得产业进一步细分,如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

工业内部可以分为冶金、造船、机械、电子、食品、纺织、造纸等产业,服务业则可分化为商业、金融、通讯、旅游、教育、信息等一系列产业。

当前中国国家统计局主要采用了克拉克的产业分类方法。

克拉克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并提出了著名的克拉克定理。

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中国国家统计局首先把所有产业部门划归第一、二、三次产业三个门类,其次,在三个大的门类下划分了几个大类,第一产业分为农、林、牧、渔业四个大类。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大类。

在这些大类下又进一步细分成各种中类和小类。

这种分类方法遵循了国际上通行的行业划分原则。

表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三次产业分类

类别、名称及代码

类 别

门类

大类

类别、名称

第一产业

A

 

农、林、牧、渔业

 

01

农业

02

林业

03

畜牧业

04

渔业

05

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

B

采矿业

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

非金属矿采选业

11

其他采矿业

C

制造业

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4

食品制造业

15

饮料制造业

16

烟草制品业

17

纺织业

1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

家具制造业

22

造纸及纸制品业

2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7

医药制造业

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9

橡胶制品业

30

塑料制品业

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4

金属制品业

35

通用设备制造业

36

专用设备制造业

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2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3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D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47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48

建筑安装业

49

建筑装饰业

50

其他建筑业

第三产业

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1

铁路运输业

52

道路运输业

53

城市公共交通业

54

水上运输业

55

航空运输业

56

管道运输业

57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58

仓储业

59

邮政业

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0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61

计算机服务业

62

软件业

H

批发和零售业

63

批发业

65

零售业

I

住宿和餐饮业

66

住宿业

67

餐饮业

J

金融业

68

银行业

69

证券业

70

保险业

71

其他金融活动

K

房地产业

72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3

租赁业

74

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75

研究与试验发展

76

专业技术服务业

77

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78

地质勘查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9

水利管理业

80

环境管理业

81

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82

居民服务业

83

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84

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85

卫生

86

社会保障业

87

社会福利业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8

新闻出版业

89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90

文化艺术业

91

体育

92

娱乐业

S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93

中国共产党机关

94

国家机构

95

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

96

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

97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T

国际组织

98

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国际上,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分歧。

在国内,一般认为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

一、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

(一)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主要研究市场运行。

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产业组织理论被认为是研究与市场联系着的不易以标准教科书上的竞争模型分析的经济学领域。

另一本工具书《产业组织理论手册》则更明确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定义为微观经济学中主要关注于市场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进过程的密切关系以及相关公共政策的广泛领域。

阿宁德亚·

森(Anindya 

Sen)在牛津大学出版的《产业组织理论论文集》的导言中认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定义可以较宽,包括企业理论、管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的某些内容”。

可见,产业组织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纵深发展,以帮助人们分析现实中的市场。

微观经济学主要关注于一些极端的情况,如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

而产业组织则主要关注于研究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情形,如寡头竞争、垄断竞争等不完全竞争性市场的研究。

通过对市场运行的研究得出对特定市场绩效、社会福利与竞争秩序的判断,为政府实施相应的公共政策以维持基本的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指导。

简单地说,即是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是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者说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其研究内容包括企业间的竞争行为及其与市场结构、绩效的密切关系,特别强调针对产业中的具有相互依赖或市场互动特点的企业市场行为的研究,包括价格竞争、产品定位、广告和研发等。

产业组织的理论主线是比较清晰的,主要存在三个重要的理论学说,分别是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以及新产业组织理论派,他们主导着产业组织的发展,并对公共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理论对公共政策的直接作用体现为政府的竞争政策和政府管制政策。

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方式,自由放任的市场理念曾经占据了主流的位置。

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机制并不总是有效率的。

当市场失灵时,可能需要对市场实施一定程度的干预。

研究产业组织的兴趣就起源于人们希望了解认识大型企业或企业联盟行为对产品性能、价格等市场元素的影响,其发展贡献直接表现在各国反垄断法和竞争政策的不断发展之中,并为政府与公众提供了甄别企业不当行为、鼓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工具。

在竞争政策领域,以结构—行为—绩效为主线的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是既定市场结构下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

在哈佛学派看来,垄断的市场结构及其带来的垄断行为是许多市场中的持续性特征。

哈佛学派的观点一度对政府的公共政策形成很大影响,使得反垄断政策主要着重于对市场结构的高度重视,并将判断市场结构是否垄断作为竞争政策的主要依据。

芝加哥学派则秉承自由主义的传统,强调价格体系对企业的作用,认为企业自身的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基本因素,正是由于一些企业效率的提高,才导致了企业利润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表现在公共政策上,他们认为对市场结构较为垄断和集中的产业的反垄断政策和干预是对大企业的惩罚,其结果往往是与效率原则相悖的。

而新产业组织理论则将研究重点放在企业的市场行为。

现实世界中寡头竞争市场表现出的有趣现象及普遍性,使得新产业组织理论最为关注寡头市场中企业间的策略性行为。

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在许多市场特别是寡占市场,企业之间的行为是相互依赖的,每个企业都会考虑到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企业之间的市场行为并不仅仅单纯由市场结构决定,在更多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行为与其竞争对手的行为密切相关。

博弈论方法的迅速发展为产业经济学家提供了研究企业间策略性行为的有力工具。

因此,从新产业组织的角度,公共政策不应将焦点集中在垄断性的市场结构上,而应关注企业是否采取了策略性的市场行为,从而对公平竞争是否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相应地,当前各国政府的反垄断政策已经从单纯重视市场结构转向对企业不当竞争行为的监管和控制。

目前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以及亚洲新兴国家,政府在反垄断和公共政策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些努力与成效直接来自于产业经济学家的不断积累和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中国,政府为保护自由竞争、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正在进行积极探索,其中,公共政策最明显的突破在于《反垄断法》的起草和立法通过。

2006年夏天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对《反垄断法》草案的第一次审议,在2007年8月30日该法案最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审议通过,决定于2008年8月1日起实施,成为中国最全面的一部竞争法规。

该法案的起草过程吸收了产业组织的研究理念及先进国家及亚洲各国反垄断的经验,着重针对当前我国现行的反垄断行为、国有企业兼并、行政垄断等内容,体现了产业组织研究对于我国当前的公共政策的重大意义。

(三)政府管制政策

产业组织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另一个贡献体现在政府管制的研究中。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政府对电力、煤气、城市供水等公用事业领域实行政府管制是理所当然的,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虑,政府必须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进行经济管制,包括价格管制和进入管制。

此外,在某些产业,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等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和领域,从这种市场失灵的角度看,政府管制也是必需的。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施蒂格勒(G.Stigler)通过实证研究,指出政府管制在很多产业中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发生了管制失败。

究其原因,在于管制者被被管制者所“俘获”。

此后,德姆塞兹(Demsetz)、佩尔兹曼(S.Peltzman)和贝克尔(Beker)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政府俘获理论。

芝加哥学派在政府管制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开创了经济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管制经济学,同时其否定政府管制的观点也对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放松管制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

从世界各国的管制经验看,政府管制政策已经从管制—放松管制—再管制(激励性管制)发展。

二、产业结构理论及产业结构政策

依照中国的学术研究传统,产业经济学并不仅指产业组织理论。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产业的概念主要是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部门”,例如农业、工业、商业等,学科专业也相应设立了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门类,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

由于长期封闭式发展,这种模式一直延续了许多年。

这种学科体系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被证明是极不科学的。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产业经济学最初受日本学者的影响较深,强调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政策。

随着欧美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开始被引入中国,中国的产业经济学开始逐渐转型,将以产业组织理论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欧美产业经济学体系与以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与规则政策等为研究重点的日本产业经济学体系整合在一起,这也是本书所采纳的产业经济学框架。

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于后发国家利用产业结构转换来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后发国家带来了由于强制性结构转换不恰当而造成资源使用更大浪费的危险性。

因此,产业结构理论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成为我们将产业结构的研究纳入产业经济学的整体体系中的一个主要理由。

(一)产业结构理论

传统上,产业结构指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着重于从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揭示产业间技术联系和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

因此,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产业间的结构组成及其变化(即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变动的高度化、重点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发展的合理性研究等,从而为政府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实现本国产业的升级,实现发后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赶超,获得本国产业的动态竞争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总之,产业结构不仅涉及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涉及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方面的研究。

从宽泛的视角来看,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还包括产业关联、产业布局和产业竞争力等内容的研究。

产业关联又被称为产业联系理论,是产业结构理论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产业之间投入——产出联系。

与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相比,它更细致和精确地研究产业之间的质的联系和量的关系。

主要研究方法为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数学模型,把一定时期内各个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技术关系量化为投入产出关系,以此分析这一时期内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及其特征。

它的特点是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

这是产业经济学区别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产业集群是以某一特定产业(通常为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中的大量企业及相关企业高度集群为标志,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集合。

产业集群与其他企业组织一样是伴随着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而诞生的。

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一些经济集群现象,特别是同类产业的空间集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一批飞速发展的产业集群区,产业领域涵盖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鞋和针织品等在内的多种领域。

这些被称为新产业区的地区,其主要特点都是以大量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产业活动的集群体。

这些空间上集中的企业,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

可看出,产业集群中的“产业”概念符合产业经济学的定义,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研究分支,但它又有别于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的研究内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方式、形成机理、产业集群的特点、产业集群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刺激企业创新机理,以及对产业集群的区域效应进行归纳总结。

产业布局则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随着产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人们对于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其观察的视角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现代产业布局理论已从为了具体企业取得最大利润而作出的区位决策,发展为考虑区域整体效益的最优化研究。

研究产业布局,可以为如何合理、协调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发展提供相关的公共政策。

(二)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政策的一个主要分支和组成部分。

早期的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通过国家力量,调配资源驱使国民经济朝着既定的经济结构转变。

产业结构政策在现实中的大规模运用,发生在二战后的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

这些国家都面临着战后重建和复兴的艰巨任务。

一些战后获得独立地位的国家,迫切希望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而社会主义国家,则更想通过有效的经济建设,向世界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所有这一切都对产业政策,特别是产业结构政策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在中国,比较明确、自觉地提出和执行产业政策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

在此之前,中国实行高度集权、包罗万象的计划经济,产业政策包括在经济计划中。

1978年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产业政策是国家进行国民经济管理和调节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产业结构转换理论与后发优势理论是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理论基础,其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是以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作为指导。

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产业经济学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亚当·

斯密(AdamSmith)和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AlfredMarshall)。

在二十世纪30年代,张伯伦(E.H.Chamberlin)和罗宾逊夫人(J.V.Robinson)开创了关于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理论研究。

此后,受到启发的美国经济学家们试图建立一种分析不完全竞争产业的、以应用性和经验性为主的研究,使得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达到了第一次高潮,并在1941年被美国经济学会承认,成为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

需要指出的是,欧美的“产业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