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5893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重点是了解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4、诗句“杜鹃啼血猿哀鸣”中的杜鹃属于鸟类;

民歌《映山红》所歌唱的“映山红”,学名也叫杜鹃,属于被子植物。

与前者相比,后者不具备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B、组织

C、器官D、系统

因为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

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故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杜鹃鸟是动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杜鹃鸟;

杜鹃花是植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杜鹃花。

两者相比,杜鹃花不具备

结构层次是系统。

故选D。

【点睛】同学们要记住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层次不同,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

5、你见过琥珀吗?

它是由远古植物树脂形成

化石。

美轮美奂的琥珀里面往往包题有花粉、尘粒、小虫,甚至整只鸟。

下图是琥珀中的一只尖眼冀(xù

n)蚊,从其形态特征推测,它应属于()

A、环节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脊椎动物

【答案】C

节肢动物的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详解】A.环节动物: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题干中尖眼冀蚊没有这些特征,不符合题意。

B.软体动物: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运动器官是足。

C.节肢动物:

题干中尖眼冀蚊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膀;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符合题意。

D.脊椎动物:

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题干中尖眼冀蚊没有这个特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节肢动物的特征。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意味着蛙进入了繁殖季节。

下列关于蛙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雄蛙鸣叫属于学习行为B、雌雄蛙抱对有利于完成体内受精

C、幼体的发育在水中进行D、蛙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蛙的生殖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发育是变态发育。

【详解】A.雄蛙鸣叫是生来就有的,由雄蛙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不符合题意。

B.雌雄蛙抱对有利于完成体外受精,B不符合题意。

C.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C符合题意。

D.蛙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没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说法,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了解青蛙(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7、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正常情况下,下列成分中全部被重新吸收的是()

A、尿素

B、无机盐

C、水

D、葡萄糖

本题考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详解】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围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识记尿液的形成过程。

8、某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中,一位男职工血常规检查的部分结果如下表:

检查项目

固定值

正常参考范围(男)

红细胞(RBC)

3.0×

10³

个/L

4.0×

-5.5×

白细胞(WBC)

8.0×

-10.0×

血小板(PLT)

2.5×

410×

-3.0×

血红蛋白(Hb)

90g/L

120-160g/L

分析表中数据,你“诊断”该职工可能患有()

A、炎症B、贫血

C、坏血病D、骨质疏松症

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详解】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

表格中白细胞、血小板都正常,因此该职工没有炎症。

但是该职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低于正常值,人体内红细胞少或者是血红蛋白含量低,都使人患贫血。

故选B。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常规化验单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异常值。

9、下图所示为一种极辣的辣椒。

开花、传粉和受精后,辣椒花的雌蕊里发育成图中所示结构a的是()

A、子房壁B、花柱

C、受精卵D、胚珠

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图中a是种子,一朵花经传粉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

【详解】一朵花经传粉受精后的发育如图:

因此将来发育成果实的是子房。

a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果实种子的形成。

10、你见过国槐树上垂吊着的一种绿色肉虫子吗?

很多人称它为“吊死鬼”,它叫国槐尺蠖,胡蜂是它的天敌。

与此相关的食物链是()

A、国槐→国槐尺蠖→胡蜂B、阳光→国槐→国槐尺蠖→胡蜂

C、国槐←国槐尺蠖←胡蜂D、国槐→国槐尺蠖→胡蜂→细菌

食物链起始于生产者,终止于最高级消费者;

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箭头指向捕食者。

【详解】A.国槐是生产者,国槐尺蠖以此为食,胡蜂又是国槐尺蠖的天敌,所以A正确。

B.阳光是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错误。

C.食物链的箭头应指向捕食者,C错误。

D.细菌是分解者,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

【点睛】本题考察食物链书写规范。

11、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需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这些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

这此水分的散失()

A、对植物体来说是极大的浪费B、有利于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有利于植物体保存热量D、有利于降低大气湿度

蒸腾作用的意义:

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

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四是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详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

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因此,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需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这些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

这此水分的散失有利于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ACD错误,B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蒸腾作用的意义。

12、2014年6月有媒体报道,在介休绵山再次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麝(shè

)。

该动物体表被毛(如图),据此可推测,麝还应具有的特征是()

A、胎生、哺乳B、体温不恒定

C、体外受精D、牙齿无分化

哺乳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

胎生、哺乳;

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

【详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体内受精。

因此,该动物体表被毛,据此可推测,麝还应具有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哺乳动物的特征。

13、某同学患有近视,其眼球中晶状体可能的状态及配戴的眼镜分别是()

A

曲度过大;

凸透镜B、曲度过大;

凹透镜

C、曲度过小;

凸透镜D、曲度过小;

近视的成因:

长时间用眼过度,或读书、写字离书本很近,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方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的折射所形成的物像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导致视物不清。

近视的矫正方法是佩戴凹透镜。

【详解】某同学患有近视,那么晶状体的曲度会变大,排除CD选项;

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应该佩戴凹透镜,排除A选项,B正确。

【点睛】本题考察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14、下图显示了某人意外受伤后出血的状况,你判断其出血的血管、应加压止血的位点分别是()

A、动脉;

a点B、大静脉;

a点

C、动脉;

b点D、大静脉;

b点

图片表示动脉出血。

首先要根据血液的颜色和血液流出的特征来判断是哪种血管出血,然后再确定止血的方法。

【详解】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

静脉出血,颜色为暗红色,血液从伤口涌出。

静脉出血时应该在伤口远心端止血。

在动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近心端流向远心端的。

动脉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动脉出血时应该在伤口近心端止血。

毛细血管出血,颜色为红色,从伤口滴出,一般可自行凝固,也可以贴创可贴。

根据图片可知,出血的血管是动脉,动脉出血时应该在伤口近心端止血,即a点,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理解止血的方法。

15、南瓜根系发达,抗病力强。

在南瓜植株上嫁接西瓜苗,不仅西瓜产量高、单瓜大,还保留了原有的甘甜。

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嫁接时南瓜植株作接穗,西瓜苗作砧木

B、该方法应用了植物的无性生殖

C、用该方法繁育出的西瓜含有南瓜的优良基因

D、这种产量高、单瓜大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植物的生殖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法;

无性生殖是指不需要两性的生殖细胞结合,而是直接从母体里面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法。

无性生殖的方法有:

嫁接,扦插,压条,植物组织培养等。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

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详解】A、南瓜植株上嫁接西瓜苗,嫁接时南瓜植株作砧木,西瓜苗作接穗,A错误。

B、嫁接、扦插等繁殖植物体的方法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B正确。

C、植物的无性生殖保留了母本的优良性状,故用该方法繁育出的西瓜不含有南瓜的优良基因,C错误。

D、这种产量高、单瓜大的变异没有改变西瓜的遗传物质,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的无性生殖,识记并理解嫁接原理、过程、特点是解决题目的关键。

16、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一对栗色马(已知基因组成均为Bb)生下一只白色小马的可能性是()

A、1/2B、1/3C、1/4D、3/4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

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

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详解】由题干可知:

一对栗色马,基因组成均为Bb,那么它们所生后代遗传图解如下:

从图解中可以看出生下一只白色小马(基因组成是bb)的可能性是25%,即是1/4。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基因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

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详解】AB.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B正确。

C.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C正确。

D.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错误。

【点睛】关键是掌握基因与DNA、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18、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物学老师在线远程指导同学们在家做“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

小华将鸡卵内容物轻轻倒入一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中进行观察,却没看到胚盘。

老师建议他采取的方法可能是()

①将玻璃杯举起,从底部观察②用牙签刺破卵黄膜进行观察③用小勺轻翻卵黄再观察④再取个鸡卵,用小勺敲开其钝端直接观察⑤将一个煮熟的鸡卵剥开卵壳和卵白等,观察卵黄

A、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④⑤

本题考查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

胚盘是卵黄中央盘状的小白点,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详解】胚盘是卵黄表面中央盘状的小白点,不位于气室中,因此观察胚盘不能破坏卵黄,在卵黄表面寻找。

①将玻璃杯举起,从底部观察,方法可行;

②用牙签刺破卵黄膜进行观察,方法不可行;

③用小勺轻翻卵黄再观察,方法可行;

④再取个鸡卵,用小勺敲开其钝端直接观察,方法不可行;

⑤将一个煮熟的鸡卵剥开卵壳和卵白等,观察卵黄,方法可行。

因此老师建议他采取的方法可能是①③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熟记胚盘的位置。

19、在“观察草履虫”实验中,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草履虫遇到障碍物时会避开

B、有的草履虫正在进行出芽生殖

C、草履虫靠两根鞭毛的摆动,旋转前进

D、草履虫正通过口沟排出食物残渣

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据此作答。

【详解】A.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因此草履虫遇到障碍物时会避开,A正确。

B.草履虫靠分裂生殖,B错误。

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像倒转的草鞋底,靠纤毛的摆动可以在水中旋转前进,C错误。

D.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草履虫的胞肛排出体外,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

20、我国著名水稻育种学家卢永根院士发现,中国的普通野稻与裁培稻在染色体长度的变化范围等方面非常相似,这表明普通野稻()

A、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很近B、是由栽培稻变异而来的

C、将来会进化成栽培稻D、与裁培稻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生物发育和遗传的遗传信息。

【详解】A.染色体中含有大量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中国的普通野稻与裁培稻在染色体长度的变化范围等方面非常相似,这表明两者之间生长和发育相近,即普通野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很近,A符合题意。

B.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题干中强调两者的相似,B不符合题意。

C.栽培稻是由野生稻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共同作用下演变而成的。

题干中没有提及普通野稻的进化有关的内容,强调两者的遗传物质相似,C不符合题意。

D.中国的普通野稻与裁培稻在染色体长度的变化范围等方面非常相似,而非相同,则普通野稻与裁培稻的遗传物质不能完全相同,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了解比较生物进化的方法,以及染色体的功能。

二、非选择题

21、显微镜与细胞

某校生物学老师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显微镜与细胞”的自选实验活动。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如下生物材料和实验器具:

葫芦藓,洋葱鳞片叶,活的小鱼,人血永久涂片,清水,生理盐水,稀碘液,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是显微镜构造示意图,其中对所观察的物体有放大成像作用的是[______]和[______];

能调节镜筒的升降以使我们看清物像的是[______]和[______]。

(第一、二空可换位,第三、四空可换位)

(2)小刚想看看自己的细胞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开始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为使细胞保将正常形态,他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了一滴______。

经过一系列操作后,他在显微镜下正看到了如图______(选填:

甲;

乙)中所示细胞,其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______、______和细胞核。

(3)小华如观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应该选择的生物材料是______。

你建议他怎样在显微镜下辨认毛细血管?

________。

(4)小丽想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应选择的生物材料是______。

她观察时发现视野里很暗,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

【答案】

(1)、①

(2)、③(3)、⑧(4)、⑦(5)、生理盐水(6)、乙(7)、细胞膜(8)、细胞质(9)、活的小鱼(10)、寻找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或寻找管径最小的血管)(11)、葫芦藓(12)、室内光线过暗;

物镜转换不到位(或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有同学遮挡了射向反光镜的光线;

反光镜反射的光线未进入通光孔;

所选遮光器上的光圈太小

图片表示显微镜构造示意图,其中①是目镜,②是转换器,③是物镜,④是载物台,⑤是遮光器,⑥是反光镜,⑦是细准焦螺旋,⑧是粗准焦螺旋。

图甲表示洋葱鳞片叶细胞,图乙表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详解】

(1)①是目镜:

放大物像,②是转换器:

调换物镜,③是物镜:

放大物像,④是载物台:

放置玻片,⑤是遮光器:

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可调节视野明亮程度,⑥是反光镜:

随意转动的双面镜,可调节视野明亮程度,⑦是细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精细调节,⑧是粗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一般调节。

因此对所观察的物体有放大成像作用的是[①]目镜和[③]物镜;

能调节镜筒的升降以使我们看清物像的是[⑧]粗准焦螺旋和[⑦]细准焦螺旋。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了一滴生理盐水,其目的是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的形态特征(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扁平、多边形的,形状不很规则,因此在显微镜下正看到图乙中所示细胞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其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细胞膜(最外面的膜)、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和细胞核(深颜色区域)。

(3)小华如观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应该选择的生物材料是活的小鱼,小鱼的尾鳍便于观察到血管和血液的流向。

毛细血管的特点是:

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

因此可寻找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或寻找管径最小的血管,来辨认毛细血管。

(4)小丽想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应选择的生物材料是葫芦藓,葫芦藓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便于观察叶绿体。

光线经过显微镜下面的反光镜,通过标本、物镜、目镜,最后到达眼睛。

当出现以下情况视野会很暗:

室内光线过暗;

所选遮光器上的光圈太小等等。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功能,掌握制作并观察细胞临时装片。

22、顾方舟与“脊灰”

你记得小时候吃过的“糖丸”吗?

那好吃的糖丸其实是顾方舟爷爷主持研制的一种疫苗,是用来预防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的。

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多见于小儿,又称小儿麻痹症。

脊灰患者的鼻咽部飞沫、粪便都会携带大量脊灰病毒。

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双手、玩具及苍蝇等皆可成为传播媒介,饮水污染常引起脊灰爆发流行。

病毒多通过口侵入人体,主要损害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者会肢体瘫痪,甚至死亡。

在研制脊灰疫苗的过程中,为检验疫苗的安全性,当时还年轻的顾方舟曾冒着瘫痰的危险服用疫苗。

2000年,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为了这一天,顾方舟奋斗了四十多年。

顾爷爷虽然于2019年1月2日离开了我们,但他为国家、为人民、为科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必将为全国人民所铭记!

读完顾方舟爷爷的感人故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脊灰的病原体是______,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选填:

饮食传播;

空气传播)。

(2)小儿麻痹症严重者会瘫痪,主要是因为病毒损害了其与肢体运动相关反射弧的_______(选填: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3)脊灰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一样,虽然都极其微小,但也属于生物,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生物的特征,例如_______。

这两种病毒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______。

(4)小小的“糖丸”之所以能够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可怕的传染病,是因为它进入人体后,能够______。

(5)与人类周旋了3000多年,本已几乎绝迹的脊灰,又于2016、2018年相继在某些国家重现。

为防止其在我国“死灰复燃”,除给儿童服用“糖丸”以外,我们还应采取哪此预防措施呢?

(至少答出两点)________。

【答案】

(1)、脊髓灰质炎病毒(或“脊灰病毒”)

(2)、饮食传播(3)、神经中枢(4)、能繁殖(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5)、没有细胞结构(或“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RNA)组成”)(6)、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抵抗侵入人体内的脊灰病毒(或“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有利于吞噬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