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二中学年度下学期高三13届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5818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二中学年度下学期高三13届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学年度下学期高三13届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学年度下学期高三13届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学年度下学期高三13届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学年度下学期高三13届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二中学年度下学期高三13届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辽宁省沈阳二中学年度下学期高三13届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二中学年度下学期高三13届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沈阳二中学年度下学期高三13届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

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

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

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2010年8月5日)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

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B.“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提笔忘字”的最有效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会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

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

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

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

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

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

奭造飞语曰:

“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

”概不答。

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

加直集贤院。

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

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

概闻,请郡①,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

逾岁,概始代之。

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

“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②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

”不报。

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

“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乃止。

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

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擢枢密使、参知政事。

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

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

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

神宗赐诏曰:

“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

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

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

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

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此刘宽、娄师德。

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

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宋史·

赵概传》,有删节)

注:

①请郡:

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

②觖(jué

):

因不满意而怨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太子少师致仕 

致仕:

官员退休

B.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省阅:

审视阅览

C.概独抗章明其罪 

抗章:

向皇帝上奏章

D.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报怨:

同“抱怨”

5.以下全都表现赵概是一位“长者”的一项是( 

A.①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 

B.①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②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

C.①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 

②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D.①诰死,恤其家备至 

②概独抗章明其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

后来赵概斩杀了从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并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B.赵概编修起居注在先,欧阳修是后来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任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

赵概知道后,虽然心有不快,但仍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来让贤。

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而获罪,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编写《谏林》来提醒皇上注意纳谏。

D.赵概秉性平和,与人无怨怒。

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做了不少对别人有利的事情,连一直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2)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渔家傲①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③。

【注】①本词写于王安石晚年罢相隐居金陵以后。

②朝鸡:

上早朝时的鸡鸣声。

③邯郸道:

据唐代沈既济《枕中记》所叙,唐代有卢姓书生在邯郸道上曾做“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

8.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隐居图景?

请简要赏析。

(5分)

9.词的下阙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在齐闻《韶》,______________,曰:

“______________。

”(《孔子语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道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西伯利亚的温暖

冯有才

卡尔是一名政治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正值十二月,天寒地冻。

而后,卡尔被分配到了林场,成为一名伐木工人。

监工托可可夫斯基很严厉,工人们都非常恨他。

第二年二月的一天,一名伐木工人生病了,整个班组没有完成定额任务,托可可夫斯基把整个班组的人饿了一整天,而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被托可可夫斯基喊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大家都猜测:

那名可怜的正在生病的工人,一定是被可恶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遗弃了或者处决了。

然而,不幸的事仍不断发生。

还有一次,卡尔把木材抬上火车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下来,木材从车厢里滚落,砸到了一名沙皇士兵。

托可可夫斯基顿时火了,他拿起了皮鞭,使劲地抽打着卡尔,还随手拿了一根木棒,朝卡尔的腿上砸去。

卡尔能清楚地听到骨头碎裂的声音。

随后,几名工友把受伤昏迷的卡尔抬回了小木屋。

没有医生,又加上天气恶劣,卡尔的腿恢复得很慢,三个月后才能下地走路。

他每走一步,都会对托可可夫斯基的仇恨加深一分。

战争即将结束的消息不知从哪里传来了。

大家都在心底高兴着,希望早点结束这样的日子。

托可可夫斯基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对大家的态度也开始收敛起来。

但是,大家对他的仇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一天早上,卡尔被一阵哭声惊醒,那是从托可可夫斯基暖和的小屋传来的。

卡尔赶忙跑过去,只见满头是血的托可可夫斯基躺在床上,看样子是受了很重的伤。

托可可夫斯基努力睁开眼,看见卡尔后,从枕头底下摸出了一个日记本放到卡尔的手上,对卡尔说,你会懂得的。

卡尔接过日记本,托可可夫斯基便闭上了眼睛。

卡尔迅速把日记本放进了衣服里,闻声而来的工友也走进了木屋。

托可可夫斯基的妻子哭诉:

凌晨,托可可夫斯基出门小便。

天快亮的时候,她发现丈夫还没有回来,于是马上去找,结果刚出门,就看见了躺在门口的血迹斑斑的丈夫。

她知道,丈夫是因为仇恨被人打伤的,凶手一定是这一千多名工人中的某一个。

卡尔和工友们埋葬了托可可夫斯基,小心地翻开日记本,卡尔的心一阵阵刺痛。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一定会死了,因为是托可可夫斯基知道他患了肺炎后,让装运木材的火车把他送到了城里医治。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卡尔的性命一定没了。

因为托可可夫斯基在那一刻,看见了好几名子弹已经推上枪膛准备枪杀卡尔的士兵。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这一千多名伐木工人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冬宫在几天前就下了命令要处决他们。

如果托可可夫斯基不死,这里就不会混乱,工人们也就没有办法趁乱逃走。

除了卡尔,没有人知道托可可夫斯基是自杀的。

卡尔把战争结束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工人们一阵沸腾,欢呼雀跃,瞬间便冲破了伐木场看守士兵的警戒,跑进了丛林深处。

卡尔并没有跑,而是走进了托可可夫斯基的小屋。

他知道,从他得到日记本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为这对可怜的母子承担起责任。

后来,陆陆续续地又回来了几十个工人,卡尔把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给他们传阅。

他们都选择了留下,在林场新建了许多小屋,建筑小屋所用的木材,都是托可可夫斯基提前囤积的。

这一切,似乎都在托可可夫斯基的预料之中。

冬天的西伯利亚,仍有一个温暖的小村落,村子的名字叫做托可可夫斯基村。

村民们是那些伐木工人的后代,村子中还有一本族谱——那是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

日记本的扉页,是卡尔临终前一年写的一句话:

只要有爱,再冷的地方,也会有温暖的时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叙述了西伯利亚林场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为了挽救一千多名工人的生命,不怕别人误解,不惜牺牲生命的传奇故事,讴歌了可可夫斯基人性的光辉。

B.主人公托可可夫斯基在得知战争结束后,害怕不明真相的工人报复自己,所以对待工人们的态度也有所收敛。

C.卡尔开始对托可可夫斯基充满仇恨,当了解真相后,不但留下来照顾其遗孀和孩子,而且找回逃走的工人,建立以“托可可夫斯基”为名的村庄来纪念他。

D.本文语言妙趣横生,情节跌宕,前半部分写托可可夫斯基虐待工人遭仇恨,后半部分用日记本揭开真相,构思巧妙,欲扬先抑。

E.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国,它告诉我们:

爱是人世间温暖的源泉,她能够抵御所有的寒冷与伤害。

(2)小说中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有哪些作用?

(3)托可可夫斯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4)这篇小说设计了托可可夫斯基自杀的情节,对这一情节有人赞同,也有人不赞同,你有什么看法呢?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

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

一八事变”。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

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

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

正如他后来常说的:

“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

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

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

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

多年来对于各种各样的板壳,各学派学者用不同的方程式来描述,钱伟长认为它们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有必要加以统一。

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寻求这种联系。

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

  与此同时,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1941年,他们合写成了一再为人们称道、引用的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这篇论文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

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28岁的钱伟长,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

爱因斯坦看后也由衷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194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经过辛吉教授特地推荐,钱伟长到了冯·

卡门所在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当时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导弹,精确地计算火箭导弹的弹道成了当务之急。

钱伟长担起了这个重任,他经常到喷气推进研究所所在地墨西哥州的白沙基地参加火箭试验,对各种型号的导弹的弹道及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写出了许多保密的内部报告,并提出了有关火箭、导弹落点的理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到德国导弹的袭击,英国首相邱吉尔很着急,向美国求援,问题转达到冯·

卡门那里,钱伟长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导弹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小的方案,立即得到采纳。

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

邱吉尔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说美国青年人很厉害,但实际上应该说:

中国青年人很厉害!

(摘编自戴世强《钱伟长小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文史成绩优异,作文和历史都拿了满分,是因为钱伟长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自小是看古书长大的。

B.钱伟长基于爱国的崇高理想,弃文从理,转系后读书极为用功,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理科毕业生,这充分说明了奋发才能有为、勤学才能有识的道理。

C.多年来各学派学者对平板和壳体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没有找到内在联系,钱伟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板壳的基本理论,与导师辛吉的研究过程和结果都相似。

D.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钱伟长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主要从事有关火箭、导弹的研究,他提出的方案曾帮助伦敦在二战中免遭德国导弹的破坏。

E.本文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记叙了钱伟长青年时期刻苦求学、不断钻研取得杰出成绩的过程,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成就卓著、令人尊敬的科学家的形象。

(2)为什么说《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一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3)本文反映了钱伟长哪些优秀的品格?

(4)文史上极具天赋的钱伟长上大学时却弃文从理,最终在科学领域还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而人们平时却常说扬长避短更容易取得成功。

对此,你有何观点?

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理由。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俩是总角之交,从读大学就在一起。

不经意间时光荏苒,到现在已经认识三十多年了,真挚的友谊从未发生过改变。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C.袁隆平培育出亩产926.6公斤的杂交水稻,再创新纪录,用“大师”一词已不足以形容其贡献,称他为“活着的国宝”才是实至名归。

D.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大家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虽然学习环境苦、学习压力大,却依然熄灭不了我们心中理想与奋斗的火焰。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这类公租房小区干净整洁,屋内设施较好,包括热水器、电视机、床、衣柜、厨卫家电等,堪比经济型酒店。

B.在《致青春》被《疯狂原始人》、《钢铁侠3》、《遗落战境》和《被解救的姜戈》四部好莱坞大片的围剿下,凭借强大的口碑成功化解强势冲击,创下华语电影的奇迹。

C.教育应该成为实现社会平等的伟大工具,我们希望北大保安队的励志故事是可亲近的,而不是只被刊登在报纸上的“传奇”。

D.一些文化评论家认为,“浅阅读”虽然有较为快速、及时等优点,但也存在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反映出一种浮躁的心态。

15.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苍凉,是人在历史中与命运相抗衡之后得到的一个无奈又不甘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展现出我们人生中那样一种细腻委婉的情致。

①在戏剧中,最高的审美范畴是悲剧

②而这种价值的破灭酿成了悲剧的产生

③苍凉为什么也可以是一种美呢

④而是让人超越、玩味

⑤因为它不是让人裹挟其中不可挣脱

⑥它是将很多美好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

A.⑥②①③⑤④ 

B.①⑥②③⑤④

C.③⑤④②①⑥ 

D.⑥②③⑤④①

16.阅读下面这两段文字,根据文意,补写文末两处划线处的内容。

(每句不超过12字)(5分)

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高达54.4%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表示“没时间读书”,43%的大学生日均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多数大学生上网时长远超读书时长。

而在阅读类型中,休闲娱乐性图书和考级考证书籍排在前两位,经典名著却受人冷落、鲜有人问津。

对此,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两个感叹:

一是______________ 

___,二是 

17.仿照例句,另选话题,续写两句,构成一段排比。

青春,不要雨季的萧索晦暗,而要盛夏的绚烂明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王府井,有一间修钢笔的铺面。

修钢笔的老人拥有这间铺面的产权,但生意惨淡,收入微薄。

有人劝他:

“你把铺面租出去,每月租金就有5000多元,自己省心省力,为什么非要自己经营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