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25537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

《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

1

50/20吨小车

1台

26米

13

2

主梁

(1)

1根

86

3

主梁

(2)

83

1.3、起重机技术性能表。

机构名称

项目

起升机构

运行机构

主起升

副起升

小车

大车

起重量

t

50

20

轨距

m

4.6

70

起升速度

m/min

0.3-6

0.4-8

运行速度

3.2-32

4-40

工作级别

M5

最大起升高度

26

27

缓冲行程

mm

35

120

2、车间轨道标高

QD50/20t-70m行车大车轨道标高为26m。

3.另需安装QD32/5t-70m桥式起重机2台,QD10/3t-70m桥式起重机两台,需在本厂房内安装,安装步骤方法基本相同,按照本方案施工,施工步骤不再详细描述。

4施工工序

5施工准备

5.1吊装作业技术准备

Ø

勘测吊装场地

图纸审核

组织吊装人员熟悉吊装工艺流程

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了解吊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

施工过程控制交底

施工质量检验交底

1)勘测吊装场地;

●勘测起重机及汽吊进场道路是否满足要求,场地地面是否夯实.

●现场吊装空间是否满足要求。

2)图纸审核

为了使施工人员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正确按图纸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避免返工浪费,必须在工程开工前由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

熟悉随机设备带来的全套起重机械图纸、说明书、质量证明书、强度计算书等技术文件。

一方面对全部技术资料和设计文件内容、数量进行审查,另一方面为了解起重机械结构的特点、工程量、起重机械各部位的关系及技术要求。

图纸会审的重点:

熟悉技术文件,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

施工图与设备、特殊材料的技术要求是否一致。

设计与施工主要技术方案是否相适应。

图纸表达深度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能否满足生产运行安全、经济的要求和检修作业的合理需要。

其它有关施工中不明确的问题。

3)吊装机械选择

(一)根据吊装现场条件及被吊物件的体积、重量等要求、为确保吊装安全、经济、高效,本次起重机桥架吊装,采用两台200吨汽车吊为主要吊装设备,把起重机分部件吊至轨道上,在高空组装连接;

汽车吊主臂L=34.8m,作业半径R在9m吊装就位,额定起重量Q=56t,吊机性能表见下表。

200吨汽车吊性能表

(二)吊机能力核算:

己知起重机最大件,主梁

(1)及端梁组装总重量:

86t,主梁

(2):

83t,最重部件主梁

(1)及端梁地面组装联接后采用两台200吨吊车抬吊方案。

a)两台吊机抬吊主梁时难免两端出现不平衡壮态,为了确保吊作业安全,单机载荷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

b)每单台吊机主臂L=34.8m,作业半径R在9m时吊装,吊机起重安全性能应大于被吊物体本身总重量86t.

吊机起重量的核算、已知单台吊机额定量为56吨。

两台吊机的核算56X2=112X80%=90吨大于被吊装物体86吨。

选用两200吨汽车吊吊装满足安全性能.

4)起重吊装钢丝绳选择(钢丝绳选用表附后)

根据本次吊装设备体积大、提升高度高、技术要求难度大,选用长度为20m,直径φ40mm的钢丝绳扣2根,结构形式6×

37,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700Mpa,,参数见附表。

a)吊点相关参数

经过计算分析,为确保主梁吊起后稳定性,吊点距离设定为1.5米为宜,吊点钢丝绳捆绑采用绕主梁方式。

b)起重吊装钢丝绳安全性能验算:

主梁吊装钢丝绳

已知被吊最大物件主梁重86吨,吊装绳索为2根,水平夹角为60度,吊索承受拉力为

S=Qg/n×

1/sinβ=86×

9.8÷

(2×

2)×

1.15=242KN

安全系数K取6

钢丝绳最大抗拉强度=242×

6=1452KN

在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表中查得6W(37)-52-1700I纲经绳抗拉强度为1705KN大于1452KN,吊装绳索选用直径52mm满足使用,安全。

200吨汽车吊具体参数为16130X300X4000(长、宽、高)。

行走自重71吨

200吨汽车吊进场路面要求,进场道路不能有低于4.3米的建筑,路面用碎石敷设。

铺设碎石厚度为500mm,宽度为5米。

并根据标高找平。

碾压的遍数由现场实验确定。

用挖掘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小于4遍,边缘和转角处应用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符合汽车吊行走条件。

汽车吊单支柱需要支撑32吨的重量,下方需要垫汽车吊专用枕木。

附表:

钢丝绳选用表

钢丝绳的破断拉力

直 

钢丝绳的抗拉强度/MPa

钢丝绳

/mm

钢丝

1400

1550

1700

1850

2000

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8.7

0.4

39.00

43.20

47.30

51.50

55.70

11.O

0.5

60.00

67.50

74.00

80.60

87.10

13.O

0.6

87.80

97.20

106.50

116.00

125.00

15.O

0.7

119.50

132.00

145.00

157.50

170.50

17.5

0.8

156.00

172.50

189.50

206.00

223.00

19.5

0.9

197.50

218.50

239.50

261.00

282.00

21.5

1.O

243.50

270.00

296.00

322.00

348.50

24.O

1.1

295.00

326.50

358.00

390.00

421.50

26.O

1.2

351.00

388.50

426.50

464.00

501.50

28.O

1.3

412.00

456.50

500.50

544.50

589.00

30.O

1.4

478.00

529.00

580.50

631.50

683.00

32.5

1.5

548.50

607.50

666.50

725.00

784.00

34.5

1.6

624.50

691.50

758.00

825.00

892.00

36.5

1.7

705.00

780.50

856.00

931.50

1005.00

39.O

1.8

790.00

875.00

959.50

1040.00

1125.00

43.O

2.O

975.50

1080.00

1185.00

1285.00

1390.00

47.5

2.2

1180.00

1305.00

1430.00

1560.00

52.O

2.4

1405.00

1555.00

1705.00

1855.00

56.O

2.6

1645.00

1825.00

2000.00

2175.00

5.2吊装方案确定

a)根据桥式起重机单件重量及车间吊装高度、起重机吊装,选用汽车起重机为主要吊装设备,把起重机分部件吊至轨道上,在高空组装连接。

b)吊装位置选择

车间吊装场地可以满足需求,采取车间内摆放进行吊装。

c)起重机吊装后按标准检验和试验。

5.3车间应具备条件

a)厂房结构(包括桥式起重机运行轨道)基本吊装完毕或部分吊装竣工。

b)对交付吊装的行车轨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检查项目

技术要求

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吊车梁的实际中心线的位置偏差

≤10mm

且≤吊车梁腹板厚度的一半

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修理基准线的水平位置偏差

≤5mm

起重机轨道的允许偏差:

当跨度S≤10m,跨度偏差

当跨度S>10m

±

3mm

[3+0.25(S-10)]

但最大不超过15mm

轨道顶面对其设计位置的纵向倾斜度

1/1000

轨道顶面基准点的标高对于设计标高的允许偏差

10mm

同一截面内两平行轨道的标高相对差

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错开量

>车轮的基距

轨道接头高低差及侧向错位

≤1mm

轨道接头的间隙

≤2mm

各压紧螺栓无松动,同一跨端两条轨道上的车档与起重机缓冲器均应接触

6起重机吊装工艺步序

6.1起重机吊装前准备工作

1、对运到吊装现场的起重机进行开箱检查

1.1、设备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1.2、按设备装箱单检查设备、材料及附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1.3、检查机电设备在运输的情况下是否有变形损伤和锈蚀,钢丝绳是否有锈蚀损伤、拆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

1.4、检查起重机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1.5、起重机轨道和车档,在吊装起重机前先进行详细检查,看是否符合JBJ31-96《起重机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三章的规定。

1.6、清除吊装现场有关不利施工的杂物,并在施工周围设明显的施工标识。

1.7、熟悉被吊装起重机的有关技术资料,掌握与起重机吊装有关技术数据。

1.8、对照吊装架设附加图和有关技术文件中的技术要求,认真研究吊装和吊装架设的具体程序。

1.9、因搬运不当和存放不好造成的缺陷和超过规定误差的部分,均应按技术要求调整修复,对金属结构部分的缺陷,必须在地面设法得到校正,否则不准架设。

6.2起重机桥架吊装

1、把主梁1和主梁2分别运到车间预先设定的停放位置。

2、选好吊点用已备好的钢丝绳捆绑好,让移动式吊车站到适当位置(此位置应在现场按实际情况,根据主梁回转就位的角度和吊装高度需要而定)。

3、起吊:

先吊离地面100mm,检查主梁两端是否水平,否则应调整吊装钢丝绳,悬10分钟后,卸下主梁检查起重机各部位,看是否有松动现象和其它不安全因素,确认无误后,进行正式起吊。

吊起高度超过大车轨道面约300mm时,由专人指挥让吊车开动旋转机构慢慢调整主梁的角度,调到大车轨道上方,使主梁1就位放在轨道上,拆除捆绑的吊装钢丝绳。

4、移动汽车起重机、用同上方案吊装主梁2,然后用手拉葫芦及撬扛把两主梁靠拢,连接端梁连接处分别用螺栓紧固。

6.3小车的吊装

1、按小车吊装高度,确定汽车起重机适宜的工作位置,以便于顺利完成小车吊装作业。

2、吊索及机具的拴挂

估算小车组件重量和位置,防止拴挂不当载荷严重偏心。

3、检查与调整

把小车吊起,离开支承物100-200mm,观察小车上平面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然后检查其机具及拴挂,确认拴挂牢固安全可靠,则可准备继续起吊。

4、吊装

把小车掉吊至一定高度后,开动汽车起重机的回转机构,让小车在主梁上方,基本对准小车轨道,再慢速下降,而后对准小车轨道,将小车在小车轨道上定位。

6.4附属设施吊装

1、走台栏杆、梯子吊装

1.1、走台栏杆按图吊装于走台两侧边缘角钢上,和两端端梁伸出的板相连,并进行连接。

1.2、端梁栏杆按图位置吊装于端梁上。

1.3、司机室按图示位置吊装于主梁下部有转向平台的一侧,先将各连接件定好,然后吊装司机室,用螺栓连接紧固。

1.4、司机室梯子吊装于司机室外侧走台上,梯子上下端用螺栓紧固。

1.5、吨位牌吊装于走台栏杆正中偏上位置,用螺栓紧固。

1.6、吊装小件需要现场焊接的地方,一律采用T422焊条焊接,焊脚高度≥6mm。

2、导电线挡架的吊装

2.1、起重机大车导电线档架金属结构,按图示位置尺寸吊装于两主梁下部与主梁连接处,用螺栓紧固,防止吊钩碰撞导线。

2.2、大车行走车轮档架共4件,以排除轨道上的障碍物,分别用螺栓吊装于大车行走车轮前方,档架下面离轨道10mm左右。

3、起升限位开关、安全尺档板的吊装

按照随机吊装图示位置尺寸,把起升限位和大小车运行限位开关,吊装上使起升或运行碰撞限位开关后,应能自动断电。

4、钢丝绳的缠绕方法

把钢丝绳在吊装现场拉开放直,防止钢丝绳缠绕到卷筒上有劲,所以应拉直、放劲、吊装钢丝绳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当吊钩上升至上极限位置时,两端钢丝绳至卷筒中间无槽处应保持1-1.5圈的空槽。

②当吊钩下降至下极限时,钢丝绳在卷筒上应留有3圈安全圈(固定圈除外)。

7起重机试运转

7.1起重机吊装后的检查

根据GB50278-98《起重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在起重机吊装后,对起重机吊装情况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

①起重机金属结构增加部位的拼装焊接及组装。

②现场组装部件的吊装质量。

③现场组装的小车运行机构和大车运行机构的吊装质量。

④安全装置的吊装质量及动作情况。

7.2起重机的试验

2.1、在确认起重机吊装无误且符合要求,进行上述吊装后的检查都合格后,进行起重机的试验(试运转)。

2.2、起重机的试运转,应符合GB50278-98《起重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十一章“起重机的试运转”的规定和国家现行标准《机械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2.3、起重机的试运转应包括试运转前的检查、空负荷试运转、静负荷试验和动负荷试运转。

在上一步骤未合格之前,不得进行下一步骤的试运转。

2.4、起重机试运转前,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①电气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制动器、控制器、照明和信号系统等吊装应符合要求,其动作应灵敏和准确;

②钢丝绳端的固定及其在吊钩、取物装置、滑轮组和卷筒上的缠绕应正确、可靠;

③各润滑点和减速器所加的油、脂的性能、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④转动各运动机构的制动轮,均应使转动系统中最后一根轴(车轮轴、卷筒轴、立柱方轴、加料杆等)旋转一周不应有阻滞现象。

2.5、起重机的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操纵机构的操作方向应与起重机的各机构运转方向相符;

②分别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其运转应正常,大车和小车运行时不应卡轨;

各制动器能准确及时的动作,各限位开关及安全装置动作应准确、可靠;

③当吊钩下放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的圈数不应少于2圈(固定圈除外);

④用电缆导电时,放缆和收缆的速度应与相应的机构速度相协调,并应能满足工作极限位置的要求;

⑤上述各项试验均应不少于5次,且动作应准确无误;

2.6、起重机的静负荷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起重机应停在厂房柱子处;

②有多个起升机构的起重机,应先对各起升机构分别进行静负荷试验;

对有要求的,再作起升机构联合起吊的静负荷试验;

其起升重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③静负荷试验应按下列程序和要求进行;

a、先开动起升机构,进行空负荷升降操作,并使小车在全行程上往返运行,此项空载试运转不应少于3次,应无异常现象;

b、将小车停在桥式起重机的跨中,逐渐的加负荷作起升试运转,直到加到额定负荷后,使小车在桥架行程上往返运行数次,各部分应无异常现象,卸去负荷后桥架结构应无异常现象;

c、将小车停在桥式起重机的跨中,无冲击地起升额定起重量的1.25倍的负荷,在离地面高度为100-200mm处,悬吊停留时间应不少于10min,并应无失稳现象。

然后卸去负荷将小车开到跨端,检查起重机桥架金属结构,且应无裂纹、焊缝开裂、油漆脱落及其它影响安全的损坏或松动等缺陷;

d、上述第c项试验不得超过3次,第三次应无永久变形。

测量主梁的实际上拱度,通用桥式起重机上拱度应大于0.7S/1000;

e、检查起重机的静刚度时,应将小车开至桥架跨中处,起升额定起重机的负荷离地面200mm,待起重机及负荷静止后,测出其上拱值;

此值与第4项结果之差即为起重机的静刚度。

起重机的静刚度允许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2.7、起重机的动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各机构的动负荷试运转应分别进行。

当有联合动作试运转要求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②各机构的动负荷试运转应在全行程上进行、起重量应为额定起重量的1.1倍;

累计起动及运行时间,对电动的起重机不应少于1h;

各机构的动作应灵敏、平稳、可靠,安全保护、联锁装置和限位开关的动作应准确、可靠;

③有安全过载保护装置的起重机,经动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安全过载保护装置的试验,其性能应安全、可靠。

2.8、负荷试验操作方法

1)空载试验

用手转动各机构的制动轮,使最后一根轴(如车轮轴或卷筒轴)旋转一周时不得有卡住现象。

然后分别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各机构应正常运转,各限位开关应能可靠工作;

小车运行时,主动轮应在轨道全长上接触。

2)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起重机各部件和金属结构的承载能力。

起升额定负荷(可逐渐增至额定负荷),在桥架全长上往返运行,检查起重机性能应达到设计要求,卸去负荷,使小车停在桥架中间,定出测量基准点,一般各类起重机,应逐渐起升1.25倍额定负荷;

对有特殊要求的起重机,可逐渐起升1.4倍额定负荷吊离地面100~200mm,停悬不少于10min,然后卸去负荷,检查桥架有无永久变形。

将小车开至跨端检查实际上拱值应不小于(0.7/1000)S。

在上述静负荷试验结束后,起重机各部分不得出现裂纹,连接松动或损坏等影响性能和安全的质量问题。

3)动载试验

动负荷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检查起重机各机构及其制动器的工作性能。

起吊1.1倍额定负荷进行试验。

(如有要求,可按起重量确定试验负荷,起重机量Gn≤50t的轻、中、重级工作类型和起重量Gn>

50t的各种工作类型起重机应起升1.1倍额定负荷;

起重量Gn≤50t特重级工作类型起重机应起升1.2倍额定负荷作动载试验)。

试验时,应同时开动起升机构,按工作类型规定的循环时间作重复的起动、运转、停车、正转、反转等动作延续至少应达1h。

各种机构应动作灵敏、工作平衡可靠,各种限位开关、安全装置工作准确可靠。

各零部件应无缝纹磨损等现象,各连接处不得松动。

8起重机安装质量管理

8.1吊车轨道梁验收

1)中心线的位置偏差不大于10mm。

2)跨度偏差不大于15mm。

3)同一截面标高相对差不大于10mm。

8.2轨道安装

1)在吊车轨道梁一侧搭设操作架设,架设必须满足施工需要。

2)轨道吊装前应检查轨道是否变形,若有,必须在地面进行校直处理完后,方可吊装。

3)将车挡、轨道顺序吊到轨道梁上排列开,放在吊车梁上时,车档应一次安装完毕,每根轨道要临时固定,以免车挡、轨道落下造成事故。

4)车挡安装必须把紧,且车挡平面与轨道轴线垂直。

5)轨道排列时注意两侧轨道接头缝要错开,且缝的错开量不能等于起重机前后车轮的基距。

6)轨道安装时,接头处高低差及侧向错位不大于1mm,间隙为2~4mm。

轨道固定时,先在轨道一侧拉一条平行于轨道梁中心线的粉线,作为找正标准,然后从一端逐根点焊固定钢轨。

7)两侧轨道固定完后,进行检查,轨道中心线位置偏差不大于5mm,跨度偏差不大于3mm,同一截面标高相对差不大于10mm,单侧轨的水平度不大于1/1000、全长允差±

10mm,单侧轨侧向弯曲全长不大于10mm,每2000mm不大于2mm。

8)位置偏差采用钢盘尺加弹簧秤测量,测量时尺一端挂上弹簧秤,拉紧后记录秤的刻度及尺读数,下一组测量时秤的读数必须数据相同时数据才有效。

9)数据合格后进行焊接,焊接必须符合焊接工艺要求,焊接角高6mm,焊接为断续焊,每焊接75mm断开375mm且两边为不对称焊接。

10)轨道安装后经有关责任人员检查确认合格才能进行吊车就位。

8.3设备验收

1)检查技术文件。

要有产品合格证书:

出厂试验记录,安装资料,使用说明书。

2)按装箱单检查设备、材料及附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且应符合设计和设备的技术文件的要求。

3)机、电设备应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其中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

8.4组装

8.4.1大车组装

1)将大车二个主梁放置在四个用枕木搭起的约1m高的支座上。

2)组对梁两侧车轮梁:

两侧车轮梁使用高强螺栓联接,组对时按图纸要求将所有螺栓穿入后加好垫片把紧。

组装时注意两侧梁的使用必须正确,不能串用。

3)组装后检查:

组装后检查以下项目

大车桥架对角线允许偏差5mm

大车跨度允许偏差5mm

小车轨距允许偏差跨端±

2mm

跨中+5~+1mm

同一截面上小车轨高低差允许偏差5mm

4)劳动保护及附属构件安装:

按照图纸安装劳动保护栏杆、导电架、名牌等附属构件。

8.4.2大车的吊装

1)吊装前确定起重机方位,即大车电缆接入方向,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就位;

2)在大车吊装后马上进行吊装小车。

8.4.3小车安装

1)双梁起重机的小车是整机到货,根据安装现场的条件,小车在大车就位后安装,吊车将大车吊装就位后即吊装小车。

小车安装时必须按图纸进行就位,即小车电缆接入方向。

2)检查吊钩是否符合要求,用小锤敲击吊钩时应无哑音,外观无裂纹、深坑等缺陷。

3)检查钢丝绳,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

钢丝绳的盘绕应符合图纸要求,锚卡固定要符合规范要求。

附图:

质量要求

一)起重机械桥架结构要求

简图

允许偏差(㎜)

由车轮量出的跨度偏差

△S=5

但主动轮的跨度值与被动轮的跨度值之差不得大5smm

装配后主梁的上拱度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