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论文2200字中医内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24974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论文2200字中医内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医内科论文2200字中医内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医内科论文2200字中医内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医内科论文2200字中医内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医内科论文2200字中医内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论文2200字中医内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Word下载.docx

《中医内科论文2200字中医内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论文2200字中医内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内科论文2200字中医内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Word下载.docx

目前医疗中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服务的终极目的并不只是治疗某种疾病,而是提高人体的健康程度,普通内科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应运而生。

而这与中医内科的许多观念,机理是相一致的,达到人体精、气、血、津液的真正协调,阴阳的平衡。

1中医学的整体观、辩证观对内科疾病的准确诊断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1.1不可否认,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使得疾病的诊断更加直观,更加精准,但是设备再精良也只能针对某一特定局部病变进行特定的诊断,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而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自身的各个脏器,腑器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如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通过泻下通腑法,使肺热下行,多选用桑菊饮,银翘散加减,两方共具辛凉解表,轻清宣肺功能,对肺系症状咳嗽,流涕,咳痰黄稠等进行治疗,同时治疗其所致的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是整体机能得到恢复。

而西医主要通过对病变部位病毒,病菌的抑制而达到治疗目的,在病毒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常用利巴韦林。

原发或合并感染时,根据感染程度选用抑菌药物口服或注射治疗,如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等,青霉素类如阿司匹林,都是针对病变部位细菌,局限性治疗,且易形成耐药性。

1.2普通内科是内科疾病的大集合,在这里我们能看见几乎所有内科疾病,对于它们的治疗,应用针对性专科治疗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忽视中医所提倡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有利于对疾病的正确诊断,也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例如,虽然同为咳嗽,内伤咳嗽与外感咳嗽虽都为咳嗽,但是在治法上是不同的,外感新病多属实邪,治当祛邪利肺:

内伤多属邪实正虚,治法当祛邪止咳,扶正补虚,分别主次处理。

物只需炮制,而西医则如上所述,多为抗病毒治疗,且易形成耐药性,所以在治疗是急性期采用西药进行病情控制,进入缓解期是则用中药辨证治疗,疗效更佳。

2对中医内科的重视是普通内科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及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以低廉的价格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病人免疫力低下,往往集各种病于一身,为此普通内科重视中医内科的发展是必要的。

中医内科强调从整体把握疾病,尤其是对老年疾病,同时中药的使用更适用于老年病人,其药性更温和,副作用相对较少,对于老年保健中医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太极拳、六段锦、易筋经等功法的练习对疾病后期的恢复及疾病的防护,老年体质的增强作用很明显,而且是无需什么医疗费用。

20世纪90年代后,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每次门诊都是看专科,专科医疗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长期接触不到其他疾病其知识面越来越窄,对于其他专业问题常常需要求助于其他专科医师,患者看一次病要历经几个专科医师之手。

而作为中医内科学对疾病的诊治,都是在四诊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辩证,通过对气、血、精、津液盛衰的分析,运用脏腑辩证、八纲辩证等对疾病进行分析,中医内科并不像西医有很精细的专业分类,一个内科医生一般能看所有内科疾患,而且中医诊断也并非只循旧法,对于诊断仪器的运用,各种化验检查的结合使用,与西医诊断相结合能够提高效率与准确度。

3中医内科对于某些慢性病的治疗具有比较好的疗效

针对慢性疾病病程长、多脏器损害的特点,中医药包括中药、针灸、按摩等丰富的疗法,具有简、便、验、廉、安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发挥整体调节、综合干预的优势,更适合脏腑功能减退,代谢功能较差,罹患慢病的广大的人群。

中医治疗慢病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系统地认识人体,针对不同机体疾病状态,建立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使机体逐步恢复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减少慢病发病率;

完善慢病防治早期干预措施,提高慢病患者生存质量。

中医治疗慢病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优势,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费用相对低廉,特别是注重人体功能的整体调节,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有利于对病因复杂的慢病综合治疗与康复。

大力推广应用中医防治慢性病适宜技术和方法,对控制慢病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外埋内疏”法:

外埋内疏是运用经络穴位理论、天人合一、阴阳学说、人体生命科学,人体工程学,免疫学、经络学、针炙学、阴阳全息理论为一体的综合疗法。

“外埋内疏”技术是卫生部门十年百项计划和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得到了“2010世界哮喘日”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

“外埋内疏疗法”就是做到了内因外因兼顾的治疗,在消除表面症状的同时,注重对引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内因,即人体自身机体脾、肾、肺功能的调理和恢复的治疗,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功效,这也是目前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最新和最有效的方法,摆脱了用激素和扩张支气管药物治疗的弊病,而且在阻止和逆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呈现出独特的优点。

综上几个方面,已经很详细的说明了中医内科在普通内科中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现代医学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

大力发扬中医内科在普通内科的应用,重视中医内科的发展是医学发展的重要课题。

中医内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二):

针灸与中医内科论治之差异辨析论文

[摘要]针灸与中医内科均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辨经论治为鲜明特点,通过选择适当的俞穴、操作措施及手法、刺激量等,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中医内科理论包括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具有辨证论治的特色,以中药为基点,通过应用适宜的方剂、炮制法、煎服法,发挥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功效。

目前临床上将针灸论治体系逐渐趋同于中医内科,错误地将辨证与辨经混为一谈,僵化地选择针灸处方。

明确针灸与中医内科之差异,便于发挥针灸诊治思维,显现出针灸的特色与优势,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服务。

[关键词]针灸;

辨经论治;

中医内科;

辨证论治

针灸是针法与灸法的总称,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发现了三百余个俞穴以及经外奇穴等的俞穴知识,形成了经脉、别络、经别、经筋、皮部和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1]。

目前针灸已被广泛运用于多个系统疾病,现代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拓展[2]。

临床过程中区别于中医内科以辨证论治为主,针灸的治病思路重在辨经论治,故在针灸临床上亦不能呆板地套用中医内科治疗体系。

故而本文从“理、法、方、药(穴)、术”五个方面辨析针灸与中医内科论治之差异,旨在明确针灸与中医内科理论及应用的不同,以期在临床上更好地发挥针灸诊治思维,应用针灸诊疗体系。

1理论基础

针灸的核心理论是经络学说,临床的治则治法、处方选穴、补泻手法无不与经络密切相关[3]。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具有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等作用。

针灸经络是一个涉及多系统、多组织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包括脏腑与体表生理病理相互影响的内容,既涉及局部效应,又有远端作用。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又是人体沟通联系的枢纽[4-5],不仅具有明确的生理现象、病理特征,而且具有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正如《灵枢·

经脉第十》“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6]、《灵枢·

海论第三十三》“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均反映了针灸经络的诊治理论[6]。

中医内科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其中阴阳五行体现中医内科的思维方法,从大量抽象的自然现象中,总结出阴阳五行的联系规律和本质属性,从而更好地把握人体生理、病理联系,更好地应用于医疗临床[7-8];

五运六气由阴阳五行拓展而来,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扩展了中医内科理论体系的框架,是推动我国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9-10];

“有诸内必形诸于外”,藏象经络学说强调了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核心的整体协调,是中医内科生理的基本思想,是基于阴阳对立统一思想上阐发而来的,饱含了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的整体观、运动观、调节观等[11];

病因病机为中医认识疾病本质及其发病机制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指导临床辨证过程,是中医内科病理的主要方面[12-13]。

2治则治法

针灸的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治宜,正如《灵枢·

经脉第十》曰: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者,以经取之。

”[6]治疗的最终目标为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包括本经的疏通和他经疏通。

①本经疏通是指在病变的经络上取穴来疏通这条经,其理论基础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内容:

一是局部取穴疏通(与下文讲的局部取穴不同),二是远端取穴疏通。

例如辨证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腰痛,疼痛部位在左侧腰部膀胱经第一侧线,腰3、腰4局部疼痛,如果取肾俞、关元俞即属于局部取穴疏通;

如果取睛明、至阴等俞穴(也可以是其他穴位,特别是特定穴)即属于远端取穴疏通。

理论上来讲,只要某一经络上存在俞穴,就可以进行本经疏通,故而十二正经、奇经八脉都有本经疏通,又以十二正经更为常见多用。

②他经疏通是指通过取他经的穴位来疏通本经,其理论基础包括经络的顺接、经气的贯穿与穴位的特性,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同名经疏通,例如足太阳膀胱经的腰痛,除了选取足太阳膀胱经本经的俞穴疏通外,还可以取手太阳经的俞穴进行疏通;

二是表里经疏通,足太阳膀胱经的腰痛在选取足太阳本经的俞穴疏通外,还可以考虑选择足少阴经的俞穴进行疏通。

以上两者适用于十二正经,而与奇经八脉不相适配,关于奇经八脉的他经疏通主要是通过“八脉交会穴”来完成[14]。

八脉交会穴是他经疏通的典型运用,正如其歌诀所示: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连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中医内科治疗原则包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治病求本、三因治宜等。

扶正祛邪是中医主要原则之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扶正即扶助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祛邪即祛除邪气,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邪正二气之盛衰变化,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

调整阴阳是针对阴阳偏盛偏衰之变化,采用损其有余(泻其阳盛,损其阴盛)、补其不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方式,意在改善阴阳偏颇,使阴阳二者趋向于平衡状态。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第五》云:

“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求本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原则,亦为中医疗效的根本,指的是针对疾病的本质确立治疗方法,多应用于慢性疾病。

三因治宜可分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中医根据时间、地点、年龄、体质及性别等因素的变化而灵活调整治疗方式,体现了中医基于天地人象的变通,也侧面反映了整体观念。

2.1针灸以辨经论治为鲜明特点

针灸以辨经论治为鲜明特点,其中辨经方法包括部位辨经及症状辨经。

部位辨经指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所出现的各种症状征象来确定与疾病相关的经脉,以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为主。

针灸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故可选用相关经脉循行线上的俞穴来进行治疗。

这正是《灵枢·

终始第九》[6]有“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病在左者取之右,病在右者取之左”等记载的依据所在。

又如上牙痛可辨足阳明胃经,下牙痛可辨手阳明大肠经,因足阳明胃经“下循鼻外,入上齿中……”,手阳明大肠经“从缺盆上颈贯颊,如下齿中,还出挟口”。

若将辨经论治中的“经”细辨,其主要包括经脉、经筋、络脉。

经脉的循行内容主要详述于《灵枢·

经脉第十》篇中,经筋的循行内容主要记载在《灵枢·

经筋第十三》。

其两者在临床上的共同点是分布范围相似,经脉病在临床上通常有麻、放射痛的表现,而经筋在主要显现为牵扯痛。

络脉其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一是以络穴为标志的络脉病,属于经脉的一部分,其中络穴的主治作用在《灵枢·

经脉第十》的讲解最为详细。

二是血络,其内容散在于《黄帝内经·

灵枢》各篇,目前临床所应用的“刺络放血法”中的“络”,主要就是指血络。

这两部分较易与经脉和经筋相区别。

三是浮络、孙络、皮部等,与经脉相比,其病变部位相对表浅。

《灵枢·

经脉第十》篇中除了有经络循行的记录外[6],还记载的十二经脉“是动则病……”和“是主……所生病”,正是症状辨经的切实应用。

除此之外,《素问·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也对足太阳腰痛、阳明腰痛、阳维脉腰痛等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15];

《难经·

二十九难》中云: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

”[16]临证时表现与《黄帝内经》《难经》的经脉病证相符,就可以辨为某经病,选择该经的俞穴进行治疗。

例如足阳明胃经素有“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

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的记载,故精神病症可辨为足阳明胃经。

辨经论治以经络为重点,辨识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特点、病理特征,依照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病候表现,综合分析判断经络病变的具体位置[17]。

部位辨经与症状辨经两者互补、相辅相成,通过部位辨经和症状辨经,选取适宜的俞穴,可更好地发挥调节治疗作用。

2.2辨证论治是中医内科的特色与精华

中医内科的主要治疗体系是辨证论治,主要包括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

辨证论治是中医内科的特色与精华,是指导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如脉象、舌象),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加以概括,辨析为某种证候,从而根据证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18-19]。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例如,咳嗽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咳嗽、咳痰等症状,依据病因、体质等的差异,又表现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痰湿蕴肺、肺阴亏耗等不同外感及内伤证型。

只有辨清了疾病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

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

因此在中医内科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

临床上的逆流挽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也正是基于疾病病症,辨证论治分析具体病因病机而确定的疾病治疗方法,对中医认识、治疗疾病发挥作用。

3处方组成

针灸处方主要由俞穴及刺灸法组成,在针灸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通过辨病辨经选择适当的俞穴、操作措施及手法、刺激量等。

选穴法主要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对症选穴、随证选穴[20]。

根据经脉的循行分布、交叉交会和俞穴的分布、功能及特异性,结合辨病辨经等进行穴位配伍组合而成针灸处方[21],其中辨经论治在针灸处方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22]。

方剂主要由中药组成的,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辨病辨证立法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成方。

其组方原则的雏形可溯源于《黄帝内经》,它把方剂的组方原则规范为君、臣、佐、使。

至真要大论》曾云:

“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15]在遵循组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选药、配伍,临证时又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气候、等进行灵活的加减,选择不同的药味、剂量与剂型。

4取穴用药

针灸处方与中医内科用方的原则并不相同,穴位与中药亦特点迥异。

穴位又称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针灸为“内病外治”的重要技术手段,而穴位主要位于人体经络线上,除了能治疗本经的主治病症外,对穴位局部的病症也有调节作用。

其功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①穴位的名称:

《千金翼方》有云“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提示古人命名俞穴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俞穴作用及差异。

例如风池、风府、风门、风市等俞穴,它们的功用都与“风”有关;

又如名称中带有沟、井、泉、池、海等的俞穴,都与水、血、津、阴液等存在密切联系[23-24]。

②穴位的特性:

即特定穴,特定穴能通过经气运行及交会的不同方式,发挥除经脉属性外的其他治疗作用,在整个俞穴理论中表现出极为重要的影响[25]。

例如《难经·

第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16],《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病在脏者,取之井;

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病时间甚者,取之输;

病变于音者,取之经……”[6]。

③穴位所在的部位(包括经络):

功用相似的穴位,可能因为所在部位之不同,而功用有所差异。

例如膻中、气海两穴都与“气”有关,而膻中穴位于胸前,主要治疗气滞心胸而出现的心慌、胸闷等症;

气海穴位于下腹近丹田,其主要作用是补元气,补周身之气。

④前人的经验:

这是前人在临床过程中,对穴位功用的总结。

大多记载于前人的针灸歌赋中,比如《百症赋》等,正如临床使用中血证常取膈俞、血海;

退热多用大椎、曲池等。

针灸的治疗作用正是通过俞穴疏通经络,实现对机体的良性调节作用。

中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的总称,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几大类,几乎都由人体外而来。

其充分体现着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的性能特点。

中医内科大部分为内治法,通过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的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以祛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

5施术特点

针灸通过选择适当的针具,运用适宜的刺灸法作用于俞穴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九针十二原第一》中详细记载了古代九种不同针具的特点及用途[6],在此基础上,现代中医人将传统针刺医学与现代物理医学、仪器等有机结合,拓展延伸出电针、电热针、浮针等新时代针刺技术,艾箱灸、热敏灸、艾灸仪等新兴艾灸技术,延申了刺灸法的治疗作用,拓宽了刺灸法的治疗范围。

中医内科的“术”指通过中药的炮制、煎服法来降低毒性、提高疗效。

明代陈嘉谟所著的《本草蒙筌》:

“酒炙提升,姜炙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平肝而收敛……去瓤者免胀,抽心者除烦。

”[26]根据疾病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方式的炮制。

煎法又有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服法也可分为餐前服、餐后服、睡前服等,旨在根据中药的特性差异进行选择,以期发挥药物的最大治疗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例如《伤寒论》中桂枝汤还有服药后啜热稀粥的记载[27]。

6小结

针灸学是集“理、法、方、穴、术”为一体的诊治体系,以辨经论治为鲜明特点;

中医内科是以“理、法、方、药”为基本诊治思路,着重点在于辨证论治。

针灸与中医内科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临证时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对内外妇儿科疾病均有治疗作用。

针灸以经络、俞穴、刺灸法为核心,通过外刺激、内调整的疾病效应机制,使其在治疗头面五官躯体等在外的病症中显示出极大优势,同时发挥双向良性调节和整体治疗作用,亦可干预脏腑病,纠正人体的病理状态[28-30];

而中医内科通过方剂、中药的作用,主要以内服汤剂治疗内科病症,可直达脏腑,通过脏腑联系体表,对外周病亦有治疗作用,由内而外消除不良因素。

明辨针灸与中医内科之差异,实践运用以辨经论治为主的针灸诊治体系,不仅能体现针灸理论的独特性和完整性,而且益于我们厘清针灸诊治思路,促使针灸发挥更大的临床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