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外围论简评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4886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外围论简评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心外围论简评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心外围论简评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心外围论简评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心外围论简评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心外围论简评Word格式.docx

《中心外围论简评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外围论简评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心外围论简评Word格式.docx

而外围国家的收入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而且初级产品垄断性较弱,价格上涨缓慢,而在价格下降时又比工业品降得更快。

所以,外围国家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必然恶化。

2.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同

  一般地,工业制成品需求的收入弹性比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

在经济繁荣时期,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价格都上涨,但后者上涨的幅度往往较小,这是正常的;

在危机时期,由于制成品市场结构具有垄断性质,其实际价格下降幅度要比初级产品小得多。

这样,随着经济危机的周而复始,初级产品的相对比价自然就下降了。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工业品的需求会有较大的增加,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增中较小,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趋势。

3.中心国家的工资具有刚性

由于中心国家工会力量强大,繁荣时期工资上涨,在危机时期却不易下降。

于是中心国家的资本家就将危机的压力转移到外围国家。

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工人缺乏工会组织,没有谈判工资的能力,经济繁荣时,工资上涨不多,危机到来时,工资下降的幅度却很大。

结果,同样促成初级产品的比价下跌。

二、主要论点

  1.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

  普雷维什认为,国际经济体系在结构上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由发达工业国构成的中心:

另一部分是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

中心和外围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

中心是技术的创新者和传播者,外围则是技术的模仿者和接受者;

中心主要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外围则主要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

中心在整个国际经济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外围则主要从依附地位并受中心控制和剥削。

在这种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下,中心国家主要享有国际贸易的利益,而外围国家则享受不到这种利益。

这种中心与外围的关系是造成中心国与外围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加大的根本原因。

中心与外围进行着严重不平等的交换,中心存在以外围的存在为前提,中心的发展以损害外围的发展为代价。

2.外围国家贸易条件下不断恶化

  普雷维什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而有利于发达国家,其结果体现就是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

普雷维什用英国60多年(1876—1938)的进出口价格统计资料推算了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价格指数之比以说明主要出口初级产品的外围国和主要出口工业品的中心国的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

推算的结果表明,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出现长期恶化的趋势。

此即著名的“普雷维什命题”。

  3.外围国家的依附

(1)殖民地商业——出口依附

在这种形态下,商业和金融资本通过贸易垄断支配着欧洲和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关系,同时,还伴随着宗主国对土地、矿产和劳动力(农奴和奴隶)的殖民垄断。

(2)伴随着垄断资本在各中心国家的形成,殖民地国家被卷入垄断资本的全球分工体系,成为原材料的主要产地

这种依附形式在依附国形成了一种专门从事出口的生产结构,即所谓“出口经济”或“外向型发展”经济。

4.中心国家的榨取

在殖民地国家纷纷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地位阶段时,中心国家是通过如下渠道继续榨取外围国家的财富:

(1)不平等交换

这主要是因为各资本主义中心国的垄断集团控制着买主市场(这是对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而言的,其实更重要的是中心国家垄断着制成品的卖主市场),并控制着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渠道而形成的。

(2)服务费用吞占

服务费主要是指运费、保险费、技术服务费和专利费,这些费用实际上是现代形式的地租,是向真正的生产参与者征收租税的纯法律上的权利。

三、资本输出。

这是对外围国家劳动力的直接剥削,更是迫使外围国家放弃进口替代战略的手段。

三、外围国家发展的建议

普雷维什认为,外围国家必须实行工业化,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

  1.应该采取保护贸易政策,外围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工业化的主张,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努力发展本国的工业部门,逐步实现工业化。

  2.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

即大力发展本国工业品出口,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外,有选择地实行出口补贴措施,以改变出口商品结构,由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出口工业品为主转变,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在世界场上的竞争力。

 普雷维什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从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的经济发展出发,抛弃了比较优势原理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因素,为第三世界国家反对旧的国际经济关系,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提供了理论思想武器。

他提出的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对拉丁美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早期的工业化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人需要重温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

  

  用符合实际的眼光看市场经济的人,在一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并不持盲目乐观主义态度,并不认为“产业较发展的国家,在较不发展的国家面前,不过指示了它们的将来的形相”,更不认为每一个市场经济国家都将经历“起飞”。

市场现实主义并不把一国经济作为孤立于世界经济体系的实体来看待,而是考察该国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及其与世界体系的关系,从而研究其成长的可能性和途径。

在市场现实主义看来,所谓“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的提法都是不同形式的阶段论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起着自欺欺人的作用,使那些处于经济食物链最底层的国家能找到一种自我安慰的历史感,也为强国蹂躏弱国披

上了传播文明的面纱。

  事实上,从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里渐渐出现了一批清醒认识自身历史方位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们以详实的资料和细致的分析全面地否定了各种形式的阶段论,从不同角度提出并论证了“中心—外围”结构的存在,从而为当代世界市场经济体系勾勒出了一幅相对真实和残酷的图景。

  “中心—外围”结构是拉丁美洲当代最富盛名的经济学家劳尔·

普雷维什首先提出来的。

普雷维什把世界分为两大类国家,一类是以西方七国集团为代表的高度工业化国家,它们的经济增长是全面的、自主性的,它们出口工业品或高附加值产品,而进口原材料或初级产品,它们是技术创新的源头,但也占有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几乎全部利益,甚至借技术进步进一步掠夺外围国家;

在政治上,它们实行帝国主义政策,“一旦外围有意无意地损害了这种经济和政治利益时,中心——特别是主要中心——往往就会采取惩罚的措施,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通过军事干预的手段进行报复。

”[2]另一类是没有实现工业化或畸形工业化的国家,它们的经济往往有增长而无发展,严重受制于前者的经济周期,而且常常是出口单一的原材料,换回各种工业制品。

前者处于世界体系的中心,后者处于外围。

中心与外围进行着严重不平等的交换,中心存在以外围的存在为前提,中心的发展以损害

外围的发展为代价。

  这是一个十分激进的观察,因为其逻辑结论是,只要“中心—外围”结构——即所谓国际经济的旧秩序或旧的国际分工——不改变,或外围国家不脱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外围国家的发展就没有希望。

的确,沿着普雷维什开拓的思路,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

阿明,巴西经济学家特奥托尼奥·

多斯桑托斯等一大批第三世界的学者都得出了这个结论。

然而这样一个激进的观察却是由一个在政治上并不激进[3]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也唯其如此,才被承认为一种经济流派。

  普雷维什1901年出生于阿根廷的一个上层家庭,1923年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即到阿根廷国民银行从事经济研究工作。

29岁时出任阿根廷政府财政副国务秘书,稍后又受命组建阿根廷共和国中央银行,随即担任该银行的总经理。

后来弃政从学,回母校担任经济学教授,并受聘任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等国中央银行的顾问。

以后又在联合国有关机构工作,先是“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即著名的“拉美经委会”),1964年时又担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并兼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他本人还承认,在青年时代他是一个“十足的新古典主义者”——即市场浪漫主义者。

无论从生活经历还是学术训练看,普雷维什都是“中心—外围”结构的受益者。

然而普雷维什为人正直、追求真理,能站在本国和拉丁美洲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促使了他逐渐对新古典主义持越来越严厉的批评态度。

  他后来总结说:

外围资本主义是这个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但是,它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由于这种特殊性,从外围的观点来看,在中心提出的理论就具有一种想获得普遍意义的虚伪企图。

我们从在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最初的时候起就持这个论点,后来对事实的观察更使我们充分地肯定这个论点。

新古典理论没有给自己提出探索外围现实的任务,因为新古典派在世界的这一部分的信徒们是五体投地地接受这种理论的。

马克思的理论也没有涉及外围,对马克思来说,英国中心的资本主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简单地重演。

[4]那么,普雷维什是怎样形成“中心—外围”论的呢?

在担任阿根廷中央银行总经理期间,普雷维什曾绞尽脑汁力图运用新古典主义理解阿根廷的宏观经济形势并制定相应的方案,但是他失败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

 从我开始成为经济学家的时候起,我就强烈地感到被经济的周期运动所吸引。

我脑子里塞满了形形色色的理论,却弄不明白阿根廷经济的种种现象。

后来当从世界大萧条的时候起我不得不在同样的现实中采取行动时,我感到无所适从。

更有甚者,我常常感到,过去学的东西不但不能解释那种现实,而且还防碍我去考察它。

由此我终于确信,不论是关于工业国的周期的解释,还是为缓和周期运动并纠正其后果的措施,对于出口初级产品的外围和刚刚开始的工业化都是不适用的。

  经过多年的行动之后,我曾得以退隐并思考我自己的经验。

于是,我确信,在工业国家中提出的那些理论不过是妄图享有普遍意义。

它们有可能解释工业国家的现象,尽管并不总是令人满意,但是解释不了我们这些国家发生的现象。

  于是就产生了中心的概念。

由一个主要的活力中心把中心的推动力传递到外围。

周期性扩张的推动力与收缩运动循环往复地相延续。

在经济的这些起伏运动中,中心起一种主动作用,外围则起一种被动作用,只不过外围在周期的下降阶段做出的反应有助于恢复中心的活动,从而提供新的推动力。

显然,我任何时候都不曾想要建立一种外围的周期理论,而只是想抓住一些必需的理论要素加入到总的周期理论中去,使这种理论具有普遍意义。

[5]“中心—外围”观点第一次引人注目的应用,是普雷维什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论点。

  1950年,在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时,他考察了1876~1938年间英国进出口产品的平均价格指数,由于英国进口的多是初级产品,出口的多是制成品,故可分别近似代表原材料和制成品的世界价格。

研究结果表明,如以1876~1880年间世界原材料和制成品价格之比为100的话,此后绝大部分时间里该比价一直呈递减趋势,到1936~1938年间已降到64,即表明同量制成品可以交换到更多的初级产品,即贸易条件对初级产品出口国越来越不利了。

这是很奇怪的现象。

因为按照“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高的商品价格低,反之则高;

相应地劳动生产率提高得快的商品价格应该下降得快,反之则慢。

根据这一规律,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慢的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价格之比应该上升才对,为什么不升反降呢?

普雷维什认为,这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企业家和生产要素的收入增加幅度超过由于生产率提高而导致的成本下降幅度。

第二是制成品的市场结构具有垄断性。

在危机时期,正常情况就应该是需求弹性大的制成品价格下降幅度更大,但由于制成品市场结构具有垄断性质,其实际价格下降幅度要比初级产品小得多。

第三是中心国家的工资具有刚性。

相反,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工人缺乏工会组织,没有谈判工资的能力,经济繁荣时,工资上涨不多,危机到来时,工资下降的幅度却很大。

这三条原因归结起来是,中心国家利用强势地位,占有了技术进步而产生的全部利益,而外围国家则还得将技术进步的果实转移一份给中心国家,这样,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就不难理解了。

  “中心—外围”论提出后,在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反响。

以美国经济学家范纳和奥地利经济学家哈伯勒为代表的中心国家经济学家给予了猛烈抨击,而外围国家的经济学家则仿佛是在漫漫长夜中看到了北极星的闪烁,从阿根廷到巴西、智利,从墨西哥到埃及,一大批外围国家经济学家受普雷维什和“拉美经委会”思想的影响,开始从“中心—外围”结构的角度来思考本国经济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巴西经济学家特奥托尼奥·

多斯桑托斯则在吸收了“中心—外围”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激进的“依附论”,其代表作是《帝国主义与依附》(1975年)。

多斯桑托斯认为,“中心—外围”结构对应于帝国主义在全球统治形成的“统治—依附”结构。

帝国主义现象包含了互为条件的两个方面,向外扩张的经济中心和作为扩张对象的附属国。

以往的帝国主义理论只是研究了帝国主义中心的扩张过程和对世界的统治,而被统治国的依附结构则是这种扩张的后果。

因此,依附理论并不是一个孤立或独立的理论体系,而是帝国主义理论的补充和有机组成部分。

  那么,外围国家究竟是怎样依附于中心国家的呢?

多斯桑托斯认为,外围国家的依附状态最早发源于西欧国家对世界各地的殖民统治,其第一种形态是殖民地商业——出口依附。

第二种形态是伴随着垄断资本在各中心国家的形成,殖民地国家被卷入垄断资本的全球分工体系,成为原材料的主要产地。

战后,随着民族独立运动和解放运动的兴起,殖民地国家纷纷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地位,中心国家一改赤裸裸的傀儡制统治,转而用技术和工业优势继续控制独立国家的经济,外围国家进入技术—工业依附阶段。

在这一新阶段,中心国家是通过如下渠道继续榨取外围国家的财富:

一、不平等交换。

这主要是因为各资本主义中心国的垄断集团控制着买主市场(这是对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而言的,其实更重要的是中心国家垄断着制成品的卖主市场——作者注),并控制着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渠道而形成的。

二、服务费用吞占。

四、国际“援助”。

由于外围国家的财富通过上述几种渠道源

5.4.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

  1950年,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个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报告,即著名的“拉丁美洲经委会宣言”。

  1、主要论点

  

(1)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

  

(2)外围国家贸易条件下不断恶化

  2、外围国家贸易条件恶化原因

  

(1)技术进步利益分配不均

  科技发明往往发生于中心国家,而这些发明直接用于中心国家的工业发展,使得中心国家在高科技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外围国家由于自身工业技术基础等条件的限制,只能充当长期向中心国家提供初级产品的角色。

  但随着中心国家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企业家的利润和工人的收入不断提高,工业品价格具有垄断性,工业品价格非但不下降反而上涨。

  

(2)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同

  (3)中心和外围工会的作用不同

中心国家的工人有较强的工会组织。

而外围国家工会组织不健全,没有能力控制或影响工资,这是造成外围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又一原因。

  3、外围国家发展的建议

普雷维什认为,外围国家必须实行工业化,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

  

(1)应该采取保护贸易政策,外围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工业化的主张,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努力发展本国的工业部门,逐步实现工业化。

  

(2)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

即大力发展本国工业品出口,改变出口商品结构,由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出口工业品为主转变。

  (3)在出口导向阶段,为了鼓励制成品出口,除了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外,还应有选择地实行出口补贴措施,以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在世界场上的竞争力。

  (4)他呼吁中心国对外围国放宽限制,减少对外围国工业品的进口歧视,为外围国的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提供平等的机会。

  4、理论评价

  20世纪60年代后,鉴于世界上工业品市场竞争激烈和中心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优势对外围国发展工业品出口极其不利的状况,普雷维什主张发展中外围国家建立区域性共同市场,开展区域性经济合作,以便相互提供市场促进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发展。

  普雷维什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从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的经济发展出发,抛弃了比较优势原理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因素,为第三世界国家反对旧的国际经济关系,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提供了理论思想武器。

  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得出的结论是: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处在一个对抗与持续冲突的“结构中”。

一部分发展中国的不发达恰好是发达国家造成的。

发展中国家应该摆脱这种由发达国家控制的体系,寻求独立的发展模式,他的理论是反对市场机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