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湾散文阎连科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24777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水湾散文阎连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清水湾散文阎连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清水湾散文阎连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清水湾散文阎连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清水湾散文阎连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水湾散文阎连科Word文档格式.docx

《清水湾散文阎连科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水湾散文阎连科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水湾散文阎连科Word文档格式.docx

原来清水湾间的村屋丁户们,竟都坐落在一湾碧澈的海边和山间的林木里。

因为这样它们才叫了清水湾。

一湾儿海水和海水中错落有致的一个又一个的岛,都是它们时间的永存和常翻常新、永远翻掀不尽的老挂历。

有海不说海,如同北京和云南,是湖不说湖。

但它们把自己拥有的大海谦为一湾时,却没有滇池那种卑气和仆从心,也没有北京的北海、中南海那样称谓的狂傲和虚浮心。

“湾”是一种态度、性情和人格力;

“清”是一种守持、禀赋和魂灵性;

而“水”,就是常人、常心,那我与谁都一样的普罗大众了。

真是一个好名字。

好心性、好守持、好灵魂。

从2015年到了这儿后,朋友和同仁就使我心遂所愿地每年都到这儿来,如朝圣的人每年都到西藏去,都到耶路撒冷的圣山与圣墙的下面样。

然后呢,清水湾就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而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去处和心终之地了。

如同一个农人终于认定深山中的一棵枯枝老树,它不是一棵树,而是一棵神树样。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阅读()

【篇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清水湾阎连科①世界是相异相悖的。

②北京很夸张地把湖称为海,不知是见识所致,还是狂傲的结果。

都城嘛,也许是应该的。

云南那,那么巨大的湖,竟就叫为池,相比北京就真有边陲仆从的感觉了。

而港岛的东陲西贡,有一地方叫作“清水湾”,以中文和中原的世俗文化去理解,清水湾既是一地名所赐,那就一定缘于一条河流的弯道和弯道所箍围的村落。

潺潺水澈,袅袅烟青,如同一首诗或是一篇富有韵致的散文吧。

③然而,清水湾并没有那河水的湾流和炊烟。

原来世上的岛屿都是山;

原来世上所有的岛山都是被海裂从地下挤压出来的肿岩而被时间拂抚为世间杂乱、闹垢中的一点点的洁净和圣清——原来香港也是这样儿。

而落寞在西贡山上的清水湾,现在却还持重禀赋,无瑕玉守成这样儿。

那房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丑;

无所谓现代、传统和落伍,它就那么方方正正,半高不高,千篇一律地守着它的颜色、模样和岁月,承继着自己的记忆与文化。

整个香港云空中的摩楼、飞机和百余年的建设、纷争、怒斗与潜吵,也都被它完整地收拾、摆放在它的记忆里,如同一位百岁老人,整齐地收藏在他的杂物箱中的旧发卡和废锅勺。

时间于它就像无始无终的海,记忆于它就是海里的点点岛屿和礁石。

时间比记忆长到无法说,一如大海比起岛屿大到无法说。

可是那又怎样呢?

虽然你生了我,而我依着你的嘱托,默默地守着和活着,持之以恒地记忆着,当你需要人类的物是物非、人是人非时,不是还要到我的百宝箱中去翻找、取用和挪拿吗?

④我活着,就是为了记忆。

被遗落,则是为了更好地记忆和证明。

⑤当记忆丰满、久远到如同一座岛屿上四季不衰的翠青时,我就长生了,如同海水、山脉、时间、星辰、云流和土地。

这么守在繁闹香港西贡边远的山皱里,如被时间设置在荒芜间的路标和岁月中桩钉不锈的钉子。

取名清水湾,并不依着一条四季不息的河,也不取悦于一首诗或一篇文,而是那么散散撒撒,坐落下来的一处处的村屋,一丁户又一丁户的老房。

大家都一概儿环湾赋形,依光走向,面对着阔大云连、无边无际,又水碧云澈的海——原来村村户户都拥有一片这样的海。

因为这样它才叫了清水湾。

一湾儿海水和海水中错落有致的一个又一个的岛,都是时间的永存和常翻常新、永远翻掀不尽的老挂历。

但它把自己拥有的大海谦为一湾时,却没有滇池那种卑气和仆从心,也没有北京的北海、中南海那样称谓的狂傲和虚浮心。

“湾”是一种态度、性情和人格力;

而“水”,就是常人、常心,那与谁都是一样的普罗大众了。

⑥清水湾,真是一个好名字。

⑦从前年到了这儿后,朋友和同仁就使我心遂所愿地每年都到这儿来,如朝圣的人每年都到西藏去,都到耶路撒冷的圣山与圣墙的下面。

然后呢,清水湾就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而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去处和心终之地了。

如同一个农人终于认定深山中的一棵枯枝老树,它不是一棵树,而是一棵神树。

(选自2017年6月21日《扬子晚报》)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引出清水湾这个叙述对象。

b.清水湾坐落在一片岛山云雾里,虽然落寞,但仍保留着人世间杂乱、闹垢中的一点点的洁净和圣清。

c.作者介绍清水湾取名时,将其与北海、中南海、滇池比较

【篇三:

[摘要]生活在别处,如果是一种被迫如流放、流亡和蹲监,那么别处的生活,一定如穿过呼吸的西伯利亚的风。

世界是相异相悖的

北京很夸张地把湖称为海,不知是见识所致,还是狂傲的结果。

云南那,那么巨大的湖,竟就叫为池,相比北京就真有些边陲仆从的感觉了。

而港岛的东陲西贡这,有一地方叫作“清水湾”,以中文和中原的世俗文化去理解,清水湾既是一地名所赐,那就一定缘于一条河流的弯道和弯道所箍围的村落而致使,自然也是潺潺水澈,袅袅烟青,如同一首淡诗,或是一篇富有韵致的散文吧。

然而间,清水湾并没有那河水的湾流和炊烟。

原来世上所有的岛山都是被海裂从地下挤压出来的肿岩被时间拂抚为世间杂乱、闹垢中的一点点的洁净和圣清——原来香港也是这样儿——可现在,香港已经不是这样了。

更无所谓现代、传统和落伍。

它就那么方方正正,半高不高,千篇一律地守着它的颜色、模样和岁月,承继着自己的记忆与文化。

整个香港云空中的摩楼、飞机、船只和百余年的建设、纷争、怒斗与潜吵,也都被它完整地收拾、摆放在了它的记忆里,如同一位百岁的老人,整齐地收藏在杂物箱中的旧发卡和废锅勺。

时间在它就像无始无终的海;

记忆在它就是海里的点点岛屿和礁石。

虽然你生了我,而我依着你的嘱托,默默地守着和活着,持之以恒地记忆着,当你需要人类的物事物非、人是人非时,不是还要到我的百宝箱中去翻找、取用和挪拿吗?

这么守在繁闹香港西贡边远的山皱里,如被时间在人稀处设置在荒芜间的路标和岁月中桩钉不锈的钉子。

取名清水湾,并不依着一条四季不息的河,也不取悦于一首诗或者一章文,而是那么散散撒撒,坐落下来的一处处的村屋和一丁户又一丁户的老房子——大家都一概儿环湾赋形,依光走向,面对着阔大云连、水碧云澈的海。

原来村村户户竟都拥有一片这样的海。

但它们把自己拥有的大海谦为一湾时,却没有滇池那种卑气和仆从心,也没有北海那样称谓的狂傲和虚浮心。

如此我就想,“湾”是一种态度、性情和人格力;

好心性、好守持和好灵魂。

从2015年到了这儿后,朋友和同仁就使我心遂所愿地每年都到这儿来,如朝圣的人每年都到西藏去,都到耶路撒冷的圣山与圣墙的下面一样。

然后呢,清水湾就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而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和心系之地了,如同一个农人终于认定深山中的一棵树,它不是一棵树,而是一棵神树样。

语言,勒在脖子上的绳索

每个人活着都有勒着他脖子的绳索。

每个人都被绳索勒着而生活、而活着。

有的人的绳索是饥饿;

有的绳索是疾病;

有的人,他的绳索是心已死了,可肉身却不能离开这尘埃大世界。

还有的人,活得自在而快活,好像没有绳索一样,可那快活与自在,又总是不能到达欲极的地方去,因此乐而生悲,那快活和自在,也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道绳索了。

我的绳索是语言。

无缘无故地想要背叛母语,是我生活和写作的最大疾症和吸引力,如同患有重症的人,活着就是为了和疾病争斗。

在我的生活和写作里,我最崇敬的人是除了母语还能使用一门、几门外语的人。

有一次,看到美国有个六七岁的小姑娘,能说英语、法语、德语和中文,我简直在她家惊得如看见了巴别塔和爬上巴别塔的梯子。

又一次,我和妻子从捷克回北京,在比利时转机时,因为大雾不能起飞,所有客人都被送到宾馆去候机。

由于起飞时间茫然而无定,机场让大家都在宾馆房间开着电视机,何时起飞,会用英文在电视屏幕上预告和通知。

而我们,因为只字不识,就轮流值班,不断地到候机大厅的柜台去查看和询问,每见到一个说中文的国航人员,就如同见到了爹娘一样。

就这样,在那儿四十四个小时没睡觉,终于遇到了语言相通的一个国航服务员,帮我们悄悄改签机票又帮我们带至一班国航的飞机上。

还一次,再一次,还又再一次——每次离开母语的土地,我都会有一种弃离绳索的轻松感,而同时又背负着更为沉重的语言绳索、并被绳索把脖子勒得更紧、更急、更有那喊叫不出的将要窒息而亡的呼救声,像恶痰一样噎在我的喉咙里。

有时候,当不能言语、说话、表白的窒息到来时,我把手放在脖子上,能摸到被语言的绳勒留下的青痕、将会因胀憋而亡的突起的眼珠和肿脸上的青颜色。

我常想,我是一个在语言两岸偷渡的人。

想要背离这一岸,而另外一岸在哪儿,却又不知、却又怅然、却又眼前除了黑暗就是黑暗和黑暗。

也常想,努力学习一门语言去,可拿起英语看图识字的小册时,就想有着这时间,还不如坐下写一部小说呢。

这时候,母语的亲切就像母亲站在村头等待出家的儿子回来一般。

时间就是这样过去了。

岁月就是这样过去了。

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也就这样拖拖沓沓、急急切切过去了。

现在除了“还不如坐下写一部小说”的理由外,还又多出的一个理由是:

“都已经到了这个年龄啦!

总之说,一个人要做语言两岸、三岸间的泅徒是他自选的,没有人逼迫和追赶他,一如一个人选择沉默还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态度一样。

母语是温暖的,阔大深厚,足够一个人终生浮游、畅仰、伸舒或躺坐,可就是,我总有一种渴望对它的背叛和离弃。

总觉得,《红楼梦》的好,也是因为曹雪芹有那种对母语渴望弃离的背叛感。

今天读唐诗与宋词,我读到的都是诗人们对母语的弃离和背叛。

甚至连鲁迅、沈从文、孙犁乃至汪曾祺的写作,我都误以为是因为人家对母语的背叛才有了今日的结果。

哪怕是沈从文和汪曾祺们明明是回归,我也以为是背叛。

当一个人注定是语言的逆子时,其实母亲的呢喃之音,在他可能也是要离家出走的不安了。

一个人能坚定地背叛母语,从根本上说和勇气无关,那是一种才华。

而我自己在语言死海中的泅游,既不源于胆略和力量,更不源于什么天赋与才情。

我是一个毫无语言才情可谈的人。

明知无力泅渡到语言的对岸去,但却源于对背叛的渴望,还是要朝着无边的黑暗游过去。

其结果,是岸上的人都看得清楚的。

所以,在香港,在香港清水湾的科技大学里,于我不光是这儿的水好和山好,人好和人的学识好,而更因为这儿是一个世界语言的混杂区,是世界上所有语言的桥头堡和栖息地。

中文、英文、粤语、闽语及法、德、西班牙和阿拉伯语,乃至世界上几乎少到只有百万人言说的民族语言和方言,在这儿也都可以找到一条语言的缝隙,使得每一个人在黑暗、陌生的语言中,都可以呼吸和交流,不至于因为要背叛语言而在泅海中真的死在语言的海水里。

有了这一语言的缝隙地,人就可以呼吸了。

可以既是不扯下勒在脖子上语言的绳索,也可以在松动里活着去思索,去想念,去写作。

去重新审视这种对母语背叛的可能和不可能,意义和无意义。

即便有一天,死心塌地地归回到语言的母岸上,也才能更深地体味回归里的背叛性。

在这儿,似乎说的是生活上的语言和写作上的语言两桩事,可在我,这完全是一桩事情如一枚钱币的两面,缺了任何一面,那钱币就不再是一枚钱币了。

所以说,有了清水湾这一生活语言的桥头堡,我从语言背叛的泅海之中爬将上来时,方才知道回归是更深层的背叛那道理。

那么着,我就知道我在写作中对母语恶意背叛的缘由、道理和未来必须背叛的可能与不可能。

爱之愈深、恨之愈切与恨之愈切、爱之更深这情感,就是语言勒在我脖子上留下的肿块、结痂和淤紫吧。

有人是这样感受香港的

有人是这样感受香港的——我母亲。

母亲八十三岁来了香港,和一个人在八十三岁当了总统一样。

坐飞机、坐轮椅,每一个台阶都要有人搀扶着。

在农村老家时,她还种菜、做饭、喂鸡鸭,忙碌完了后,主要的文化娱乐是侍候麻将桌。

打一冬天的麻将牌,每天都输,一年输不到五百元,每天都赢,赢不过三百元。

现在物价都涨了,这个价格的红线也被她们突破了。

可为打麻将搬桌、扫院、烧水、摆凳、整牌的劳动是很稳定的,和最高级钟表的针摆一样。

去年母亲不想再侍奉麻将了,提出说我应该侍奉侍奉她,我就把母亲和大姐、二姐接到香港来。

从深圳入关时,母亲发现原来入关出境是这样的——和检查小偷一样;

从港岛过来时,母亲发现香港的楼房是这样的——和插在筷篓的一把筷子一样;

见到大海时,母亲发现大海是这样的——“啊!

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水。

”这个感受是十五年前母亲被检查出了身上有恶症,我和妻子紧张、忙碌、不安了一个月,最后又被医院证明是误诊,我们一家喜而落泪,为了补救什么,就上午出院,下午买机票带着母亲飞海口,去三亚,到深圳,最后从广州回到中原那个一个点似的村落里。

那次母亲见到大海是在三亚,我们住在海边的房子里,我带着母亲去看海时,她愕然地立在海边上,脸上不解的表情如看见了一座金山:

“啊!

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水。

这是母亲第一次见到大海时的感叹和感悟。

而这次,到香港见到大海时,母亲已经是早就见过世面、见过海的人,不惊乍、不愕然、不慌忙,只是平静地笑着看看我那愕然、喜悦的两个姐,对我说应该坐船让我两个姐姐到海上转一转。

在我们家,母亲的话和中央的文件一样。

母亲发了圣旨后,我就应该如落实政策一样去执行。

于是就给姐姐(主要还是母亲)安排了很详细、科学的旅游线路图,使母亲感到这次极度奢华的旅游是为了姐姐们,她只是陪同而已吧。

为了让姐姐们(不能说是为了母亲,她会不高兴)对香港的感受一步一脚印,得寸进尺、步步为营,最后取得圆满、丰硕的成果和收获。

我们有方法、有步骤地先九龙、后港岛、再是迪士尼乐园和海洋公园等,而后从西贡,一家人破费租船再来个海岛行。

我们吃香港最好的路边店;

为了眼福去看海港城中最昂贵的衣服和手表,还特意到中环去行踏那通往半山的最长却不用花钱买票的通山梯,就这样走马观花、又细致入微,挥霍无度、又斤斤计较地把自由行的七天时间慷慷慨慨留给香港了。

最后总结这次香港行的经验感受时,我们一家坐在饭桌上,母亲硬要姐姐们说出感受来,姐姐们唯一的总结和概括,就是一脸的笑和又一脸的笑。

而母亲的总结就不一样了。

含蓄、准确、诗意,而且洗练到如用法律的字眼去总结人生。

我说:

“妈,你说香港好不好?

母亲道:

“让你姐们说。

“她们是她们,你是你。

“要知道好不好,你得带我们去台湾走一走,一比就知道香港好不好。

我答应一定带母亲和姐们去台湾走一走,以此来比较、判断和评价香港的好不好。

在离开香港的前一夜,我和姐姐陪母亲又到科技大学山下的海边,依着石栏,面向大海,月光在海面上像银子撒在麦场上,涛浪声扑来褪去,像饥饿时所有的人都在用筷子敲着碗。

还有岛岸上的杂树林,在海边之月下,如与海水喃喃地说着和唱着,有时像吵架,有时像欢呼。

就这时,我母亲如佛禅悟道一样感受到真理了,抓住世界最为重要的道和禅的原则了。

母亲说:

“天堂也不过就是香港这样吧。

“世界上一定没有神。

有神了神就不会让世界上的这儿没水喝,那儿的水都多成海。

“不一定真的去台湾。

聪明了去了这儿就能想出那儿是啥样子了。

母亲还和我说了很多话,诸如对我说那么多人对你好,你千万也要对人家好。

说香港这儿咋会有个母亲节,说我的朋友们在母亲节里没有给人家的母亲过节日,会专门为她破费过节日;

还说我老家河南那儿脏死了,香港这儿夏天人睡在露天的外边也不脏。

最后母亲和姐姐走了后,我从母亲对香港的感受里,发现我母亲是个哲学家,像康德一样一辈子脚守一地就能概括天下的物是和人非,每说出的一句话,和真理的距离都只有几寸远,就是近视眼不戴眼镜也能从我母亲的话里看到真理的高矮和胖瘦,美丑和俊丽。

坐落在清水湾的香港科技大学。

别味浓郁

没想到在清水湾的科大教书,会从热爱写作的学生中间产生一本小说集,一如除了自己的写作,从未想到会去教人写作一样。

世事总是在不料中生发和堆积。

世界就是从不料中开始也将在不料中结束吧。

没有料到我在命运的路口,中国人民大学的同仁贤人,会在我犹豫彷徨的困惑间,为我打开一道光亮的门扉,让我如期而至,成为一名所谓的老师。

因此我内心惶惶,终日愧愧,羞惭感从未自内心减缓和消退。

然而间,世界就这样;

命运也就这样儿。

犹如将错就错,一错再错般,就又在人大做起了创造性写作的研究生班,使那些才华杰俊的青年作家们,都可以聚在中关村59号的大学校园里,日日地谈论文学、纯粹人生。

我知道我很少教给他们什么。

我也知道我从他们身上得到了许多许多。

所谓的作家,其实就是特别知道怎样从他人、他物和世界上摄取什么的一个行当。

于是,三错四错,误上加误,我又被香港的科技大学聘为“冼为坚客座文化教授”——教授写作。

香港西贡,名为清水湾的这个地方,依山傍水,湾海碧涛,天空、老师和学生,都好到无以言说。

博学中西的刘再复先生,曾连续几年在这里耕作人文,尤其是文学与写作,所以,我到这儿,也就是去他的垦田里观光摘果,尽享其成。

如同到了季节,种植的人因故走了,而我到这儿来替他人收获,却把所有的果子都收获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

三十几个正式的学生,本来就是科技大学最好、最正的文根生源,加上旁听的又有三十余人,那些科大和科大之外香港他校的学生,少则年仅二十,老则七十余岁,每周每周,大家相聚相悦,谈论文学,尝试写作,共同读书,相互品评。

他们中间,多为香港的孩子,余皆为内地考生,读本读研,再或读博,是彼此而又没有彼此的同笔同宿,如同一块文学乌托邦的桃园圣地。

在一个季节——一个学期之后,这些完全理工科的杰俊青年,把所谓“作业”的每人一篇小说交上之后,尽管可以从中读出许多写作的嫩点和稚处,可也还是让我对许多好的小说之篇什,愕然到了难料,惊诧到了无言。

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他们中间竟有多人多篇,写得老道纯熟,模样端正到让人难以正视。

其故事无论是取材于香港社会的热事冷情,还是内地文化与港人的不解相撞,再或写港外人生,海边点滴,现实的生存,远古的悠思,甚或为白云剑侠、动物植物,青春成长或两性不解,那故事构置、讲述之道、文笔语言和作品之思,都令人意外,别味浓郁。

由此想到,此前多年根深蒂固到脑里的大家对理工生的人文偏见,想到内地人对香港文化早有的傲慢议论,于是,就有了那种无知的羞惭生升上来,如同认错了人后的自愧和歉疚,也如同以为陌生,却原是亲缘的熟知而使自己有着不退的喜悦。

没有内外,不分彼此,就那么内心欢愉地编了这本《半笔海水——香港大学生小说选》,试着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编辑读读看看,没料到也就得到了他们及其他同仁的中肯与认同,使得在港大学生的文学创作,首次与内地读者有了交流互感的机会;

有了彼此阅读的信任、了解和鼓励;

有了大家可以以文学的名誉,在华语之下,共同的谈论与写作。

贱杨或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昆德拉的小说名。

看过的小说内容都已模糊了,但这个书名却如路标一样竖在记忆里,一如“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那句话。

可是再一想,人类不思考,上帝会不会哭泣呢?

生活在别处,如果是一种被迫如流放、流亡和蹲监,那么别处的生活,一定如穿过呼吸的西伯利亚的风。

但倘若是选择,哪怕是对流亡的一种自愿之自选,那也就有了另外的自由、自在与逍遥。

甚或是一种大自在和大逍遥。

我只有一点小自在和小自得,一如一只蚂蚁得到了一粒米或半粒米那种巨大的收获感,只有那只蚂蚁可以体味和感悟。

而我们——人类即便对它有一种嘲笑和讥讽,那在蚂蚁听来,也都是一种音乐和颂歌。

我在清水湾的日子和生活,其实正是一只蚂蚁刚刚一出门就碰到了一粒米,那心情,除了蚂蚁我,再也无人能够真正体会与感受。

实在说,我是将我在清水湾的香港科技大学的生活视为一种疗养与度假。

所谓除枝,就是除却生活的枝蔓,留下生活中最重要的枝干,让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写作上,使那仅有的精力不负季节就行了。

所谓养心,就是让心置懒处,少思杂事,少闻闲传,每天想一点自己要想的——比如小说。

这样人和生活就变得简单利索,一如中国北方的箭杨,把所有的用力都集中在主干的笔直撺空上,不需要如柳树、槐树、泡桐、楝树、皂角般,必须根深叶茂才能支撑起那巨大的树冠和树荫。

自己着实没有那能力,所以每每见到有巨大树冠的树,就顿生一种敬仰来,恨不得站在那儿朝树们鞠躬和敬礼。

而见到一棵简单、直接上行的箭杨树,哪怕是夏天,它几乎无一席荫晾,我也会为它窃喜和鼓掌。

因为它知道自己无有庇护他人酷热之能力,那就高高地上去为自己顶着一点儿烈日就行了。

自私是自私些,但没伤害他人、他树,这已经不易了。

我就是那样一棵箭杨或说是贱杨。

样子直挺,其实虚质,并不为什么房梁栋材,盖房子、做家具,都无甚大用,只是说起来也是一棵树木而已。

或者说,我连一棵贱杨也不是,只不过是荒山上的一枝野荆棵,只是为希望自己成为一棵箭杨、贱杨而努力。

于是乎,就借了同仁的错爱和偏爱,到了清水湾的这儿来,住在海边谁见了都因“大好”吓一跳的房子里,把写字桌拉到阳台边,以看海的名誉在写作,又以写作的名誉在看海。

目视碧蓝,一群岛屿,写累了到阳台上面对大海扩扩胸。

然后呢……然后也就中午了。

然后也就一天一天过去了。

到超市里买买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