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专业试题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242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煤专业试题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采煤专业试题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采煤专业试题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采煤专业试题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采煤专业试题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煤专业试题_精品文档.doc

《采煤专业试题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专业试题_精品文档.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煤专业试题_精品文档.doc

鑫国公司采煤专业题库

一、单选题

1、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若等高线凸出方向是标高升高方向,则为(B)。

A.背斜B.向斜C.单斜

2、地下开采时,中厚煤层的厚度为(B)m。

A.1.5~3.0B.1.3~3.5C.2.0~4.5D.3.0~5.0

3、采区布置时,工作面最好与主要裂隙方向(C)

A.平行B.正交C.斜交

4、等高线间距大致相等,表明煤岩层的(B)

A.走向稳定B.倾角接近一致 C.单斜构造

5、断层面与断层的上盘(或下盘)煤层的交线称为(D)。

A.断层线B.断盘C.断距D.断煤交线

6.断层的倾角表明了断层的(C)。

A.倾向B.走向C.倾斜程度D.方位

7.《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综采工作面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的冒落高度不得大

于(B)mm。

A.200B.300C.400

8.《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要打成直线,其偏差不

得超过(B)mm。

A.±50B.±l00C.±200

9.局部充填法适用于顶板坚硬且不易垮落的(A)中。

 A.薄煤层8.厚煤层C.中厚煤层

10.煤柱支撑法又称刀柱法,适用于(C)。

 A.软岩顶板B.中硬岩顶板C.极坚硬顶板

11.在假顶下采煤,顶板管理的关键是管好破碎顶板,采煤机割煤时,应采用(A)并做

 到及时支护。

 A.浅截深B.大截深C.一次采全高

12.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应采用(A)控制顶板,切顶支架应有足够的工作阻力,采空

 区所有支柱必须回净。

 A.垮落法B.充填法C.煤柱支撑法

13.最佳的巷道支护是(C)。

 A.允许巷道围岩在一定范围内变形。

B.不允许巷道围岩变形

 C.允许巷道围岩有较大变形。

14.棚式支护属于(A)支护。

A.被动B.主动C.间接

15.《煤矿安全规程》第八十五条规定,对冲击地压煤层,巷道支护严禁采用(B)。

A.柔性支架B.刚性支架C.可缩性支架

16.采煤工作面过旧巷时,如果工作面与旧巷平行,应事先调整好工作面推进方向,使其与旧巷(C)。

A.垂直B.平行C.斜交

17.《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或充填,(A)超过作业规程规

定时,禁止采煤。

A.控顶距离B.放顶步距C.工作面长度

18.《煤矿安全规程》第五十五条规定,采煤工作面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安全情况

进行(A),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

A.全面检查B.重点检查C.一般检查

19.《煤矿安全规程》第五十六条规定,用垮落法控制顶板,回柱后顶板不垮落,悬顶距离

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时,必须停止采煤,采取(B)或其他措施。

A.增加支护密度B.人工强制放顶C.工作面加打木垛

20.为预防采场两端发生漏冒,可在机头机尾处各应用(B)的钢梁抬棚支护,每对抬棚

随机头机尾的推移迈步前移。

A.两对一梁三柱B.四对一梁三柱C.八对一梁三柱

21.采煤工作面煤壁一旦有片帮,应掏梁窝(B)支护,防止冒顶。

A.滞后B.超前C.补强

22.《煤矿安全规程》第五十七条规定,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A)观察顶板。

A.有经验的人员B.安全员C.回柱工

23.巷道交叉点(A),通常认为顶板压力越大。

A.越多B.越小C.越少

24.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必须用金属支柱和铰接梁或长钢梁,距煤壁

(A)m范围内打双排柱。

A.10B.15C.20

25.在处理煤层顶板冒落事故中必须有(C)检查和监视顶板情况。

A.瓦检员B.放炮员C.专人

26.采空区顶板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B)。

A.缓慢下沉法B.全部垮落法C.充填法

27.最大控顶距与最小控顶距之差是(A)。

A.放顶步距B.排距C.来压步距

28.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冒落愈严实,老顶对工作面的压力(B)。

A.影响愈大B.影响愈小C.没有影响

29.《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采煤工作面使用铰接顶梁时,其铰接率要大于

(C)%。

A.70B.80C.90

30.《煤矿安全规程》第五十条规定,采煤工作面与巷道连接处的(B)m范围必须加强支护。

A.108.20C.30

31.《煤矿安全规程》第八十二条规定,开采严重冲击地压煤层时,在采空区不得留有(C)。

A.浮煤B.浮矸C.煤柱

A.安全措施B.隔离措施C.防护措施

3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柱初撑力不低于(A)kN。

A.5OB.60C.70

33.设有回风大巷的水平为(B)水平。

A.开采B.回风C.运输

34.分区式布置多用(A)长壁采煤法开采。

A.走向B.倾斜C.倾向

35.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A)采

煤方法。

A.前进式B.后退式C.平行式

36.薄煤层采区内的上、下山和平巷的净高不得低于(A)m。

A.1.8B.1.6C.2.0

37.煤层群的开采顺序通常采用(A)。

A.下行式B.上行式C.平行式

38.综采工作面完成一个循环的标志是(A)。

A.移架B.运煤C.割煤

39.《煤矿安全规程》第六十九条规定,采煤工作面遇有坚硬夹矸或黄铁矿结核时,应采

取(A)措施处理。

A.松动爆破B.加大马力截割C.强行截割

40..采煤工作面倾角大于(B)时,必须有防止煤(矸)窜出刮板输送机伤人的措施。

A.10°B.15°C.25°

4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采煤工作面煤壁要平直,并与顶底板(B)。

A.平行B.垂直C.斜交

42.《煤矿安全规程》第七十二条规定,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必须安设能发出停止和启

动信号的装置,发出信号点的间距不得超过(B)m。

A.10B.15C.20

43.炮采工作面完成一个循环的标志是(A)。

A.回柱放顶B.割煤C.打柱

44.《煤矿安全规程》第五十四条规定,采煤工作面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

严禁(B)作业。

A.控顶B.空顶C.在临时支护下

45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C)m。

A.0.3B.0.5C.眼深的1/2

46.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时,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A)s,方可起爆。

A.5B.10C.15

47.处理拒爆、残爆时,因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A)起爆。

A.可重新连线B.不可以重新连线C.必须用发爆器

48.《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采煤工作面最低允许风速为(B)m/s。

A.0.15B.0.25C.0.35D.0.5

49.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D)%时,必须停止工

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

A.0.5B.0.75C.1.0D.1.5

50.采掘工作面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C)%时,严禁爆破。

A.o.5B.o.75C1.OD.1.5

51.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C)%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

A.0.5B.0.75C.1.0D.1.5

52.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C)%

A.18B.19C.20D.21

53.采煤机换截齿或距滚筒上下(C)m内有人工作时,都必须切断电源,打开采煤机隔离开关和离合器。

A1B2C3D4

54.采煤机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B)MPa。

A.1B.2C.2.5D.3

55、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B)。

A.25°B.26°C.30°

56、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B)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另一个通到进风巷道。

A.1B.2C.3

57、在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硐室进风侧(B)。

A、最好安装甲烷传感器;B、必须设置装甲烷传感器;C、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安装甲烷传感器。

58.矿井(C)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

A.每月B.每季度C.每年

59.采煤工作面瓦斯管理的重点是(C)瓦斯。

A.回风巷B.采空区C.回风隅角

60.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C)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

A.15B.30C.45

二、判断题

1、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称为正断层。

(×)

2、直接顶是位于伪顶或煤层之上的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

(√)

3、当煤层底板松软时,采煤工作面的单体液压支柱应戴帽支设。

(√)

4、《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采煤工作面机道内顶梁水平楔数量要齐全(没梁一个)用小链与梁连挂。

有冲击地压工作面选用防飞水平楔。

(√)

5、《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采煤工作面支柱要迎山有力,不得出现连续3根以上支柱迎山角或退山角过大。

(√)

6、巷道掘进过断层、裂隙构造带等破碎地带时,需采用超前支护的办法管理顶板。

(√)

7、开采深度越大,巷道围岩所承受的压力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