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4209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5、开展课题、专题研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6、通过教研组特色网站的建立,为教师、学生提供、充实教育信息资源。

在实践反思总结中推广教育信息化应用做法和经验,由实验点逐步铺开。

7、建立教师电子荣誉手册,完善教师成长电子档案,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评价体系。

五、实施策略:

立足学校,局部推进,总结经验,带动全体。

六、实施方案

基础性项目:

项目一:

创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1、校园信息化环境创设

•目标:

营造校园信息化环境,让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里。

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理念。

努力提升学校信息化教育生态品味。

•措施:

(1)以创建市信息化应用实验校为目标,全校师生集思广益,对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形象精心规划、整体布局、实践调整。

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征集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行动口号、会标、标语牌等视觉识别系统。

利用学校的走廊文化,开设信息专廊。

(2)学校、班级、各部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电脑月、科技月、艺术月、体育月、读书月等活动,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校园主题文化月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不同教育内涵和文化追求。

•达成度:

(1)学校环境的显性布置。

(2)学校主题活动月展示。

2、完善学校信息化应用设施

通过设施的完善,为更好更快的推进信息化进程做好物质准备。

(1)根据市教委对创建市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硬件配备要求,在市、区教育局、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完善校园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2)学校通过上拨和自筹资金,建立和完善学生电子阅览室、信息化专用工作室等网络设施,优化学校综合网络平台的教学、管理、评价、操作功能。

信息化配备的升级。

项目二:

建设并完善学校应用平台,建立相应的推广应用机制

1、建立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

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设立,为实验项目有条不紊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1)由校长亲自担任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书记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定期

召开学校信息化推进会议,了解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合理规划。

(2)学校中层管理人员以信息化管理为已任,分别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

及反馈领域实施计算机管理,尤其是校务、教务、总务、档案、人事管理、学籍管

理等,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工作实效显性和相关的会议记录。

2、建立、健全各项信息化制度

制度是实验持续的支撑,形成稳定的制度资源,对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提

供了制度保障。

(1)修订和完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计算机房、

网络、常规媒体、多媒体教室、资源库等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的管理制度,教师学生培训制度、计算机网络使用检查评比制度、考核奖励制度和信息化课题资料管理制度等常规管理制度,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

(2)建立和完善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专业培训、教研活动中教师教育信息应用意识、态度、能力等评价体系,使评价过程成为被评价者自我表现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内化、自我完善的教育过程。

制度的公示和执行。

发展性项目:

项目三: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团队。

1、构建多元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强化教师教育信息应用意识,提高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应用水平,熟练掌握多种技能,为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促进全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

(1)?

专家培训。

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定期的邀请市、区教委建立的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组成的专家组进行技术上的指导。

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应用能力培训等。

(包括电子白板应用、电子杂志的设计、网站的建设等专业技术)

(2)?

校本培训。

校本自培是我校的优良传统,发挥她的优势,挖掘学校的资源,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对全校师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3)?

互助培训。

其方式有两种①校外同伴互助培训。

我校和科技中心携手开展网络互助培训尝试,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②校内个人发展和同事互助培训。

教师可以根据网络信息浏览,组室活动,教研活动,沙龙活动等多种灵活多变的自主方式进行自我或者同伴互助,探讨在信息化应用中的教与学的实际问题。

这是一种自发的、不定期的、随机的、简洁、便利而又和谐的培训方式。

(1)教师信息化应用意识的提高,表现为日常的应用率上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比例上升。

(2)校本培训达到区先进水平。

(2)教师的个人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100%的教师能完成一般课件的制作和网上教学资源的筛选,20%的教师能完成较高质量的课件的制作,50%的教师会建立网站和个人博客。

2、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的各种实践尝试,培养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素养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优化教学过程,开展有效教学,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1)网络教研。

两定两不定的活动设想。

•定期、定人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讨活动•不定期不定人的监督常态课。

全员开展网上说课、评课、反思,课堂实录,电子备课,教案探讨,远程教学等实践活动。

(2)学习网吧。

以语文组为实验对象,构建一个师生互动的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大连市教育资源库,结合学生实际,各年级语文教师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的网上资源。

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有配套年级段的课内课外的阅读资源,教师指导策略,练习设计,在线指导和交流,师生新资源的生成等内容。

设立学生文学社,鼓励学生积累身边的阅读资源。

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丰富和扩大学习资源。

3)扩建图书馆。

学校通过改建图书馆,不仅从空间上扩大学生的容量,而且

从传统的图书馆以文本阅读为主延伸到电子阅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和浏览信息的能力。

同时以开放的形式固定时间段为全校师生服务。

(4)构建校本教材。

以美术组为实验对象,结合学科本身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打破课程的安排,以主题式的模块为具体内容研发e-book的电子阅览校本教材,突出学科特色。

(5)建设应用博客。

通过教师建立博客群的方式,促使教师不断的加强自身发展的主体意识,积极而又理性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习惯,使教师在释放真实情感的过程中实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凸显教师的个性成长和专业发展。

①组织教师学习在公共网站建立博客的专业技术。

②发动部分优秀教师带头作用,在公共网站注册,发布和应用。

试点建立10个博客。

③总结推广应用

经验,以师徒带队,以强带弱的方式逐步推开。

措施

(1)每位教师每学期的课堂实践课不少于一节。

每节网上课堂实录课必须有相关教师的网上评课。

措施

(2)学习吧内各项资源的量化。

又因学生由于家庭原因不能上网,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一节电子阅览课。

通过实践学生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学生的文学作品得到认可。

措施(3)电子图书室的有效利用,开放时间保障。

措施(4)生成e-book5本.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内外都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措施(5)教研组的功能在网站的运行中显示,教研组活动信息化,讨论区热烈化,反思区深刻化,资源区丰富

措施(6):

3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人建立自己的博客,并不定时的更新

3、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推动学校数字化建设进程。

科研引领,实践论证。

以校为本,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各层面应用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浓厚的学校信息化氛围。

(1)以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指导,以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现状为基础,以学校各部门自身的特点为抓手,统筹规划学校教育科研,确定科研重点,确立研究课题。

(2)召开科研规划会议,诊断各个教研组的薄弱之处和触及良好的发展之处,

设计课题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切实开展实践研究活动。

(3)形成多级别课题研究局面,校级课题---区级一般课题---区级重点课题。

达成度:

1、区级重点课题一个,区级一般课题4个,50%的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1-2名优秀的研究型教师。

各个教研组的课题申报成功和课题结题成果显现。

4、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建立教师电子荣誉手册。

通过人文性的关怀,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建立和发展教师专业团队,使电子荣誉手册成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加速度。

(1)建立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制度。

(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电子资料包,制作个性化教师电子荣誉手册。

(3)和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交互平台,做个体心理案例。

1)电子荣誉手册的制作与展示,也是对教师的评价之一

2)心理交互平台的使用,促使教师健康向上心理的形成,为学校凝聚力工程

的建设起到辅助作用。

项目四:

在网络技术支持下优化千山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目标:

通过以千山德育环境文化建设为主线的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校德育主动跟进网络、引导教师主动融入网络,引导学生感悟网络生活,思考人生,较好的实现德育对学生网络道德生活引导。

从而形成学校民主型、智能型、素质型、情感型、开拓型的千山德育环境。

(1)借德育网站建“千山德育环境文化”交流板块。

板块内容分为校域环境文化:

图书馆、综合展示室;

结合民族精神教育整理归纳历年走廊文化相关资料,形成校本民族精神教育电子书。

班级环境文化:

每个班级选择一个专题,以介绍城市为主要内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展示相关资料,形成班级特色文化长廊。

(2)学校设立网络信箱,开展网上师生对话,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调试。

准备期:

调查活动准备、学生基本电脑技能准备、训练五六年级每个学生申请一个免费个人邮箱、网络道德及安全教育准备。

活动期:

心理健康负责老师设计专门主题网页,内容可以包括“我的心声”“老师对你说”“如果我是你”等栏目。

鼓励学生应用互发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可以把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向网络信箱提问或倾诉。

教师把学生的信件进行分类整理,认真总结学生在信件中集中反应的问题,发现学生的心里动态规律,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形成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教师根据回复的信件,编成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小册子。

(3)开展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校园网络学习成果展示,激活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信息应用能力。

以大队部研究“网络学习成果竞赛”操作方案,由中队为单位开展动员,学校提供计算机网络设备,成立由教师、家长、学生等成员为主的评委会,参加同学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和研究自己的课题。

(4)开通以教师、家长、社会志愿者、社工为主要成员的“千山阳光空间”形成三位一体网络互动空间。

(1)学生:

①普及:

五年级以上学生能基本独立操作计算机,并能进行word、powerpoint的操作。

能基本具有搜索浏览能力,能运用邮件形式与“网络信箱”进行沟通。

②提高:

“E”网络社10%的学生能熟练操作一些图像处理、声音软件。

能具有一定的整理及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

(2)班级:

结合班级环境文化制作以城市风貌为内容的班级特色教育长廊。

(3)学校:

1结合“小榜样伴我成长活动”建立“网络”化德育课堂资源库。

2完善“网站”、“班级网页”的制作及运用。

3在学校网站上开设“小榜样阳光空间”。

七、近期目标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

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强化管理,构筑信息化管理网络。

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建立三级领导小组:

校级(校长、副校长);

处室级(校长办公室、德育处、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

学科级(教研组长)。

教育信息化小组职责为:

1实施、维护校园网建设工作。

2为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发展,搞好局域网、计算机房、等硬件建设。

3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推进师资队伍信息技术培训。

4推动学校软件的开发与建设。

5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培训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根据我校实际,教师的培训着力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初步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模式的探究,掌握网络条件下所必须的技能。

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加强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使网络学习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模式,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课堂的模式。

3、信息技术教育方面

积极开展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运用的培训,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

开展学生的计算机创作活动,收集学生作品

4、教育科研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将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通过研究促进信息化工作,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科研活动,深化教育改革。

总之,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把学校信息化工程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突破口来抓,脚踏实地,奋起直追,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八、中长期发展目标

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将以“实施规范化教学管理”为目标,提升技术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和效能。

以抓好教育信息化各项应用推广为前提,整合各种现有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

继续建立与信息化工作相关的学科专题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信息化工作;

认真实施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

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期初做好教师电脑使用调配工作;

信息组内专人负责学校网站建设与硬件维护,保障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升级与维护,使之更好地与教育局校园管理系统接轨。

有计划的进行信息化基础设备的添置与更新。

按计划,力争期初完成电子备课室的硬件配备工作,使之能更好地投入使用;

根据实际需要,对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计算机进行淘汰与调配,解决目前学校网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落实信息化常规工作。

1.积极发挥网站作用,推进学校管理信息化。

保障教室多媒体、网上报修等信息化系统的网络安全畅通,使教育现代化信息“窗口”正常开放;

2.加强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规范使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专用教室,提高应用的综合效能;

3.举办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

认真组织教师、网管参加各级信息化技能培训、整合研修班活动;

4.有效管理太仓教育博客群中我校教师教育Blog群等形式的网络互动平台,力争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网络教学研讨,更广泛地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5.全面展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如期完成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核任务;

6.做好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竞赛辅导工作,推进素质教育;

7.继续推进绿色教学环境的实施,大力扶植、推广、提高互动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力;

8.充分利用好现有电教资料。

三、进一步加强年轻班主任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表现,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对新进教师及青年班主任,将在新学期初接受学籍信息收录、校校通管理平台、教学课件制作、excel制表等信息化技能的常规培训,以使新班主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操作、维护及使用平台,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信息技术素养。

四、组织开展网络课件制作及说课竞赛。

比赛旨在提高全校青年教师的信息化素质,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

该项比赛采用教师自评、教研组初评推荐、教务处复评、校内说课决赛的流程全面展开;

所有优秀课件学校将颁发获奖证书,并在学校考核中给予加分;

获奖作品将推荐至全国、省、市电教馆采参加评比。

五、聚焦课堂,在实践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高效性。

在逐步提高学校整合课的普及率的基础上,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力争达到

“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的层次。

通过实践,进一步引导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进行探索与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质量,合理体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

六、全面开展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工作

学校将继续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抓手,以课题研究和专题活动为主题,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教科室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申报、论证、开题及过程管理工作。

七、信息技术教育方面

九、推进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应用平台和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根据《崇明县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应用为主线,以提高效益为核心,明确目标,强化推进过程,促进学校信息化应用质量的迅速提升,不断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硬件,充实软件,逐步构建能够满足我校师生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平台。

2、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继续培训,建立具有能够高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具有研发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胜任网络管理的网管员队伍。

3、建立相关制度,形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和运用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研究,以研究促进应用。

5、重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三、项目推进策略

1、完善、整合学校教育网的各项服务功能,构建信息化教育应用平台

在我校原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化硬件建设的投入,按照区进修学校计算机信息中心的标准完善学校教育网络,添置交换器、服务器等设备,建立校园网站,促进学校网站的规范、安全和有效应用。

2、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人力资源的信息化专题培训,以学促教,以应用促发展,推动学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我校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步伐,通过自建、共建、整合和引进等多种途径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专题资源库。

组织教师积极参加计算机软件操作培训高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加强学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管理和培养,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

3、切实做好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工作,探索资源平台支持下的学科教学。

一方面利用好大连市教育资源库和县课程研修网提供的优质资源,另一方面立足本校学科主题的资源建设,形成共享机制,通过制度管理、奖励机制,提高资源的应用效益,在资源的管理、使用等方面形成常规化、制度化

4、继续做好网络研修工作,逐步探究基于网络技术在日常教学研究活动中的应

用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将充分利用“甘井子区教育网”这一网络研修平台和学校网站的平台开发校本网络研修活动,逐步推进我校信息化教育应用的步伐,使我校的教学研究真正落到实处,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聚焦课堂,探索各项信息化设备和应用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区、校有针对性的使用培训的基础上,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和策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效益。

6、加强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通过相关学段信息学科的开设,提高学生学技术、用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基本的信息素养。

教师、学生共同营造和谐发展的校园信息化环境。

7、实现校园信息化管理,以数字化的方式体现学校工作、学习、交流与管理功

能,提高学校文化建设。

通过培训,提高校领导的信息意识,全面规划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实现电子办公、信息发布、会议通知、计划总结、师生管理、后勤财务等方面电子化操作,并做到常态化、规范化,提升学校的教育内涵,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功能。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实施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项目推进各项工作的安排、协调。

具体安排如下:

领导小组组长:

姜龙梅

组员:

王明胜董全仁

工作小组组长:

宋海平组员:

宋海平及各年级、各学科组长

(二)专业保障项目指导:

甘井子教师进修学校校信息科技教师和网络管理员学科指导:

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校信息科技教师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