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试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4198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6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合教育试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融合教育试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融合教育试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融合教育试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融合教育试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融合教育试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融合教育试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融合教育试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融合教育试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障碍学生的分类—美国

美国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IndividualwithDisabilities

EducationImprovementActof2004,简称IDEA2004)把特殊需要学生分为13类,并对每一类都作了定义(见下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引用“IDEA”的界定

中国大陆、台湾、美国分类比较

本课程特殊需要学生

——主要指有障碍学生

重点介绍10类

视觉障碍学生

听觉障碍学生

智力障碍学生

孤独症学生

学习障碍学生

注意或多动症学生

情绪行为障碍学生

沟通障碍学生

肢体障碍学生

多重障碍学生

特殊需要学生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有不同的分类

本课将讨论10类常见的障碍学生

1.概念

鉴定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通过检查、测评或其他方式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鉴别诊断出来的过程。

2.原则

公正性

科学性

全面性

3.过程

特殊需要学生的鉴定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应采取严肃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工具。

普校教师的任务

平时在教育教学中,注意观察或发现班级学生中有异常或疑似特殊需要的学生要进行初步的筛查了解,向学校和家长反映情况,为干预、诊断和评估提供信息,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一)障碍学生的非典型发展

典型与非典型

非典型发展

又称异常发展,是指个体在发展的阶段、速率以及身心某些方面并不按照大多数学生所遵循的发展模式不断地生长和变化,而是超出了正常发应有的区间范围,呈现出一种“异常”特征。

案例

重度智障碍儿童:

10岁还不能进行20以内的加减运算;

超常儿童:

3岁会心算1亿减1等于几的算题,4岁会进行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5岁半懂得“正负数”、“0”的概念,以及负数的减法。

(二)残疾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残疾影响学生发展的领域

身体发育

感觉运动

认知能力

语言沟通

行为交往

生活自理

(三)残疾可致代偿功能强化

代偿是指当体内出现代谢、功能性障碍或组织结构受损时,机体通过相应器官、组织的代谢改变、功能加强或结构形态变化来补偿的过程。

(四)残疾引发特殊的教育需要

学习信息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学习时间

学习方式

学习环境

……

(金字塔目标分层设计)

普通学生:

1+1=2

特殊学生:

+=

计算:

2.4×

25÷

2+5-4=?

学习辅具

特殊需要学生融合教育的关键

提供支持服务,

满足其特殊的教育需要!

谢谢!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

•盛永进教授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筹)

•第二讲:

融合教育概述

•讨论三个问题

•融合教育的概念

•融合教育的演进

•融合教育的实施

•一、融合教育的概念

何为“融合教育”?

•相关术语

•教育隔离

•不同教育体制之间隔离

•同一教育体制内的隔离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强调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反对教育体制隔离造成的歧视和排斥,主张通过适应不同差异的教育措施,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本课融合教育主要指——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即对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是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显著性,旨在满足其特殊的教育需要,促进其身心充分发展的教育。

•残疾学生的教育

•我国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是:

•10类障碍学生的融合

•特殊需要融合教育

•为何要“融合教育”?

•起源对特殊教育隔离安置的反思

早期隔离安置模式

•弊端

隔离——融合

•二、融合教育的演进

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三阶段)

•特殊教育融合改革运动

•1.“正常化”(Normalization)

二十世纪中期发端于北欧的一种文化思潮。

核心理念是帮助所有人过上正常的生活,认为隔离的养护机构使许多残疾者终生远离“主流生活”,因此应让他们从被隔离的机构、学校回到社区,回归到正常的主流社会生活中来。

正常化思潮直接导致来“非机构化运动。

•2.“回归主流”(Mainstreaming)

“回归主流”是20世纪中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国家掀起的融合教育改革运动。

提倡把被隔离的特殊儿童安置到主流的普通学校进行教育,强调以“最少受限制的环境”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使之回归主流生活,从而拉开了特殊教育融合实践的序幕。

•3.“一体化”(Integration)

一体化是20世纪中期受正常化思潮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兴起的将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进行重组合并,从而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和并为一轨,为特殊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和主流社会的教育改革运动。

•4.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强调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反对教育中的歧视和排斥,主张通过适应不同差异的教育措施,满足所有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促进所有儿童应有的发展。

•全纳学校

全纳学校是指,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儿童,而不考虑其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他任何条件,从而建立一个没有排斥、歧视的融合学校。

•融合教育的理念

平等、参与、共享

•融合教育现状

•国际——发达国家90%

•中国——随班就读教育

•三、融合教育的实施

如何开展融合教育?

——中国的随班就读

•主要讨论

•随班就读的概况

•随班就读的任务

•随班就读的支持

(一)随班就读概况—概念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需要学生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普通班中和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安置形式。

•我国台湾早期期称之为“走读教育”。

(一)随班就读概况—历程

(一)随班就读概况—现状

特殊教育发展新格局

随班就读成为重要的教育安置方式

(一)随班就读概况—问题

•随班就读规模不大——国际差距

•随班就读质量不高——随班就混

•小结

•随班就读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一项教育政策

•随班就读是特殊儿童主要教育安置方式之一

•随班就读是促进残疾儿童平等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

(二)随班就读的任务

1.传授相应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强调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包括生活、学习、劳动、人际交往能力。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时,注重潜在能力的开发。

3.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基础时,渗透身残志坚的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就是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1.建立随班就读保障体系

2.开展随班就读专业合作

3.实施随班就读教育管理

•资源中心

资源中心是为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全面专业资源支持的中心机构。

这种专业资源包括专业物质资源和专业人力资源。

•资源教室

资源教室是建立在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之中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供有效支持与服务的专门场所,相当于就读学校的资源中心。

•巡回指导

巡回指导是指资源中心通过派出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普通学校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供指导、咨询与帮助的重要支持方式。

•专业支持及其保障体系

•关键:

树立融合的理念

人文关怀

•反对歧视

接纳.参与.共享

•谢谢!

•视觉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

•谈秀菁教授

•第一讲视觉障碍概述

•一.视觉障碍的定义及表现

视觉障碍亦称“视觉缺陷”,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

•例:

白内障患者看到的人像

黄斑灼伤者看到的图片

斜视者眼里的儿童

•儿童是否有视觉障碍的表现

1.眼睛瞳孔发白、畏光、流泪;

2.经常揉眼、挤眼、按压眼睛;

3.看东西眼睛靠的距离很近,好象“用鼻子阅读”,看东西时歪头,或只固定地用一只眼睛看东西;

4.行走时对障碍物“视而不见”,不能主动避让,经常发生碰撞、摔跤;

5.在学习过程中描述自己看东西模糊不清,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在观察事物细节时或阅读小字时有困难;

6.对眩光的敏感性增强、怕强光,或看东西时需要更多光线,否则看不清楚;

7.在做费眼的事情时兴趣短暂,容易出现头疼或疲劳。

•二.视觉障碍的成因和发生率

•“看”的过程

(1)光能在眼中的传递

传递光能的结构包括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

这些结构收集从周围物体上反射的光线并使其转变方向。

(2)光能转化为电能

光线通过前面的视觉通道(位于晶状体前面的部分,即瞳孔、虹膜、角膜等)聚集(聚焦)在眼睛后部视网膜被称为中央凹的一点。

视网膜是一层神经细胞,其目的是把光能转化为神经冲动或电能。

(3)大脑传递和转译电冲动

当视网膜光能转化为电冲动后,这些冲动沿着视觉神经被传送到大脑底部的视皮层区。

•视觉障碍的成因—先天性原因

导致先天性视觉障碍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为无眼球、小眼球、角膜浑浊、虹膜缺损、视神经缺损、黄斑缺损、白内障、青光眼、家族性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1.家族遗传。

  2.近亲结婚。

3.胎儿期的影响。

•视觉障碍的成因—后天原因

1.视觉器官的疾病。

眼球的屈光不正、眼球震颤、角膜炎、结膜炎、巩膜病变、晶体病变、玻璃体病变、青光眼、沙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等。

除此之外,还有颅脑外伤、震荡造成的器质性病变、脑肿瘤等。

2.全身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如麻疹、风疹、脑炎、肺炎、伤寒、结核病、白喉和猩红热等)和一般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炎、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等)

3.心因性因素。

短期的情绪困扰往往在视觉功能上立刻显出异常症状,长期的情绪压力对于视觉功能会显出更长远的影响。

病态的情绪反应,甚至会造成完全失明。

4.眼外伤。

主要可分为严重的眼外伤和轻伤而严重继发性感染造成的视力损害两大类。

•视觉障碍的成因—其他因素

1.成像位置由于中央凹有十分丰富的视锥细胞,因而中央凹的视敏度大,物体成像于此则看的清楚,不需要缩短物距或放大物体。

而中央凹的周边的视敏度小,要看清楚则需放大物体或将物体挪近。

2.照明度。

眼睛只有在充足的照明度下才能很好的看清物体,因而对有些低视力的孩子就需要配照明灯。

3.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

良好的对比度有利于眼睛的视物,因而在进行视觉障碍儿童教育时需要注意改进书写工具,使用对比度强的工具如使用白纸和黑笔,黑板和白粉笔等。

4.眼的适应状态。

应该注意儿童眼的明、暗适应水平,注意教室光线与走廊光线的对比不宜太大,对于需要暗光的患白化病学生应安排在光线弱的地方,以免其受强光刺激。

•视觉障碍的发生率

•视觉障碍的发生率是指一个时期内视力残疾人的数量在同龄人口中的比率。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盲人4500万,13500万低视力者。

•我国大约有视力残疾患者1300万,其中盲约550万,低视力约750万。

我国每年新增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约135万,即每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

•视力障碍儿童约占同龄儿童总数的0.06-0.1%。

•其中0-5岁的学前视觉障碍幼儿7.45万,6-14岁学龄视觉障碍儿童13万人。

•三.视觉障碍的分类

•盲:

狭义上指视力丧失到全无光感;

广义上指双眼失去辨析周围环境的能力。

•低视力:

指能利用残余视力接受教育及进行工作、生活等活动。

•视力残疾类别与分级标准

•盲学生

•低视力学生

•视觉障碍对儿童的影响

•随时学习的机会受限制

•行动能力受限制

国内外许多视障者成功的事实证明:

有效的早期干预、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使视障儿童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能够在学业、事业上与普通人竞争,并且能够达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民间音乐家阿柄

•英国内阁大臣布伦克特

•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海伦·

凯勒

•第二节视觉障碍儿童特征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认知与语言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

1.感知觉

视觉障碍儿童的听觉非常灵敏,但仅靠听觉有局限。

视觉障碍儿童的触觉也十分灵敏。

盲童形成空间知觉存在一定的困难

2.听觉注意与记忆能力较强

3.视觉障碍儿童在概念形成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看电影

(二)视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

1.口语发展没有明显问题,只是不善于以姿势助说话。

2.书面语言的发展特点

(1)识字容易,但理解部分词义有困难

(2)阅读和书写书面语言的速度较慢

•二.运动发展与行走

•视觉障碍儿童普遍表现为身体运动发展延迟;

•运动量的不足也影响了儿童体格的发育;

•失明对儿童的躯体形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社会适应与交往

•在与其他儿童的交往中,视觉障碍儿童就可能自卑,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

•视觉障碍无法用眼睛观察到周围人们对自己的态度,因而容易产生焦虑;

•不能随心所欲的去想去的地方、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这种能力的局限就可能使他们不断产生挫折感;

•感知觉的障碍也造成了他们的信息较闭塞,交往困难;

•不能随便独自外出也会影响儿童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

•四.视觉障碍儿童的学业成就

1.视觉障碍并不明显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

2.视觉损伤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

原因:

一是视觉障碍儿童入学晚,错过了最佳的开发智力的关键期;

二是父母和教师对视障儿童在学业成就上的期望低;

三是视障儿童摸读盲文、阅读大字体课本速度慢,花费时间较多;

四是视觉障碍儿童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专门学习的技能与课程;

五是教育教学的方法可能不适合视觉障碍的学生;

六是一些学校的教学设施以及教学辅助器材等相对落后短缺。

•第三节视觉障碍儿童的融合教育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目标与内容

2007年教育部颁发《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的教育目标是: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依法维权;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残疾,具有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以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视觉障碍儿童融合教育方法

(一)构建支持学习的服务体系

1.建设有助于视障儿童安全学习和生活的物理环境

•注意

•教室内的实物的固定位置,不要经常变动;

•教室的门应处于关上或全开的状态,以免视障学生碰撞;

•如果走廊上有开启的窗户,应提醒学生注意,或让他们戴上有帽檐的帽子。

•帮助视障儿童选择合适的座位。

•为低视力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助视设备。

•使用台灯

•放大镜和可调节角度的课桌

•使用电子助视器

•使用大字课本

学校

•2.创建接纳残障儿童的良好氛围

1.教师帮助普通学生了解视觉障碍的简单知识以及视障学生的需要。

2.教会普通学生帮助视障学生的方法。

–向视障儿童打招呼时,首先应记住视障学生的名字,并表明自己的名字和身份;

–用正常的语调与他们交谈,但要离开或想终止谈话时,应该让他们知道你有此打算;

–帮助视觉受损儿童行走时,不要紧抓他们的手臂,推着他们向前走。

而应让他们挽者自己的手臂,跟随自己而行。

–指示方向时,要具体地说“左面”、“右面”,不要说“这边”、“那边”。

–如果遇到地面有高低不平的情况,如有楼梯,要说:

“现在上楼梯”或“现在下楼梯”,不要说“这儿有楼梯”。

(二)扩展学习内容

•帮助盲童掌握盲文和使用计算机

•培养盲童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学会使用盲杖行走

•(三)调整教育教学的策略

1.测定残余视力的水平

2.帮助视障理解并接纳自己残障的事实

3.替代或变通课程

4.调整教学方式:

5.如果与视障儿童讲话,请先呼唤他们的名字来开始谈话,并让他们明白老师在与他们说话。

6.教师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利用直观教具、彩色图片、大字印刷的简单图表及字卡来进行教学,并教导他们适当地利用放大镜来学习。

7.无论在黑板上写什么都读一遍,清晰而准确的解释也会帮助其他儿童有效地学习。

8.加大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对比度。

9.适当延长学生做作业和考试的时间。

•(四)增加同伴辅导

选好“小助手”

•融合教育有助于普通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普通学生与特殊需要儿童在一起,不仅不会受影响,反而“有助于普通儿童的认知能力、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等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另外,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普通儿童,能快速地解读特殊儿童的需要信号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其社会帮助技能水平远高于在传统教育环境中学习的儿童”。

•“有机会与障碍儿童互动、一起成长的无障碍儿童,长大以后会变得更宽容。

他们成年后会对社会中的弱势人群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作业

1.什么是视觉障碍?

2.视觉障碍给儿童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3.视觉障碍儿童有怎样的认知特点?

4.课堂上如何帮助视觉障碍儿童学习?

•参考书目

•1.沈家英等主编的《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3年版。

•2.萨丽•曼哥尔德(美)著,钟经华等译《盲教育教师指南》,华夏出版社1992年版。

•3.路德•特恩布尔等著,方俊明等译:

《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听觉障碍儿童的融合教育

韩梅副教授

第一讲听觉障碍概述

一.听觉的发生机制

(一)听觉系统

(二)听觉刺激

人类的听觉系统包括:

人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耳部解剖图

听小骨

声波在人耳中的传导途径(录像)

听神经与听觉中枢

  听觉障碍的定义

听觉障碍(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损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听觉障碍包括聋和重听

听觉障碍儿童听到的声音

健听人听到的声音

聋与哑

聋是指存在听觉障碍

哑是指存在言语障碍

 二.听觉障碍的成因

遗传因素

疾病

准妈妈的身体状况

药物

噪音

外伤

三.听觉障碍的分类

1.根据听力损失程度:

2.根据听觉障碍的性质

–器质性耳聋

–功能性耳聋

3.根据听觉障碍发生的部位

–传导(感音)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

–混合性耳聋

4.根据听觉障碍发生的时间:

–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

–学语前聋和学语后聋

5.根据听觉障碍发生的频率范围

–高频率听觉障碍

–低频率听觉障碍

–语言频率听觉障碍

四.听觉障碍儿童的鉴别

1.纯音测听

2.言语测听

3.客观测听

4.行为观察测听

行为观察测听

新生儿

一岁下的婴儿

一岁到两岁半

两岁半、三岁以上

进入幼儿园和小学阶段

儿童常出现的异常听力行为

1.发音比较单调、吐字不清晰

2.喜欢听大的声音,面对说话人时能听得更好

3.注意力分散

4.要求别人重复所说的话

5.经常答非所问

6.不喜欢与同伴交流,显得比较孤单

给家长和教师的建议

密切关注孩子的听力状况

发现孩子存在听力问题,要及早给他们提供帮助

第二讲听觉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特征

主要内容

1.言语与语言发展

2.思维特点

3.社会适应与交往

4.学业成就

一.言语与语言发展

(一)口语

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视频)

听障儿童口语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普通儿童

听障儿童口语能力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录音

听觉障碍的程度和听觉障碍发生的年龄影响着儿童言语的可理解度

(二)手语

手语是一种语言

听觉障碍儿童手语发展的进程与普通儿童口语发展的进程一致

听障儿童“讲”故事

建议

及早针对听觉障碍儿童展开语言训练

注意听觉障碍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

二.听障儿童的思维特点

听觉障碍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

听障儿童抽象思维发展缓慢,并带有明显的形象性

听障儿童主要依赖视觉通道获得信息

提示

重视直观教学方法的运用

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全面的信息

三.社会适应与交往

多数听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