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测量学工程实习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4173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测量学工程实习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土木测量学工程实习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土木测量学工程实习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土木测量学工程实习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土木测量学工程实习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测量学工程实习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土木测量学工程实习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测量学工程实习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木测量学工程实习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8)周五下午——归还仪器

二、控制测量(附合导线)

1、控制点布置:

本实习控制点布设形式为附合导线,导线位于农大本部教学区北区,点号连接为A—B—C—D—E—F—G—A,边长均在30~100m所使用的仪器有DS3水准仪、DJ6经纬仪,罗盘仪。

具体的技术要求如下表:

等级

导线长

平均边长

(m)

每边测距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水平角测回数

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

30~100

1

±

40

1/2000

2、闭合导线水准测量(高程控制):

2.1观测路线:

位于农大本部教学区北区,点号连接为A—B—C—D—E—F—G—A

2.2观测方法:

1)安置整平仪器,照准后尺黑面,依次读取上、下丝及中丝读数。

2)转动仪器,照准前尺黑面,依次读取上、下丝及中丝读数。

3)前尺变红面朝向仪器,读取中丝读数。

4)后尺变红面,仪器照准后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2.3技术要求:

水准测量仪器:

DS3水准仪双面尺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前后视距不等差

前后视距不等差累计差

K+黑—红

黑红面高差之差

视线最长距离

中丝最小读数值

闭合差以及往返较差

———

—————

≤6mm

≤4mm

2.4内业计算:

取每测段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平均数作为该测段的高差,如果导线全长闭合差在限差范围内,根据已知高程,算出每一点的高程。

2.5测量成果:

表一普通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路线名称:

YL082-1日期:

20101129天气:

阴组号:

仪器编号:

371844观测:

陈超记录:

高飘班级:

园林082

测站编号

点号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

黑+k-红

平均高差

备注

黑面

红面

A

1385

6173

-1

-0150

B

1535

6222

后-前

-0149

2

0164

4851

-2012

高差大于3米,分两段进行。

1/B

2177

6962

+2

-2013

-2111

-2

3

0720

5507

-1078

C

1798

6485

-978

4

0695

5380

-0730

D

1425

6210

-0830

5

1253

6040

-0157

E

1410

6098

-0058

+1

6

1760

6447

+0778

F

0983

5769

+0777

+0678

7

1990

6778

+1878

G

0112

4800

+1978

8

1704

6392

+1463

0241

5030

+1362

注意两个限差(等外):

1、红黑面读数差的绝对值≤4mm

2、红黑面高差之差的绝对值≤6mm

表二水准路线成果整理计算表

路线形式:

YL082-1班级:

园林082组号:

1姓名:

陈超

距离km

测站数n

测的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A

50.000

1

-0.150

+1

-0.149

B

49.851

2

-3.090

+2

-3.088

C

46.763

-0.730

-0.729

D

46.034

-0.157

-0.156

E

45.878

+0.778

+0.779

F

46.657

+1.878

+1.879

G

48.536

+1.463

+1.464

8

-8

+8

0

=-8

h容=±

20

53

成果是否合格?

<

h容

成果合格,可以改正!

注:

闭合水准路线起点高程假设为50米。

2.6注意事项:

1)前后视距相等(在限差内)。

2)从后视转为前视时,望远镜不得从新调焦。

3)读数前应消除视差。

4)当用水准仪瞄准、读数时,水准尺必须立直。

5)每站观测完毕后,必须及时进行计算,检核满足限差要求后才能搬站。

3、闭合导线距离测量(平面控制):

3.1观测路线:

3.2观测方法:

利用经纬仪,测钎,皮尺大致找到两点连线取得数据。

3.3技术要求:

经纬仪型号:

DJ6经纬仪

测角技术要求:

做往返两个测回,所得数据满足

3.4内业计算:

如果在限差范围内,就取二次测得距离的平均数作为往(返)测距离,再取往返测距离的平均数即为两控制点之间的距离。

3.5测量成果:

表四距离丈量表

方向

长度

平均值

A-B

22.74

26.97

49.71

49.70

B-A

25.39

24.30

49.69

B-C

24.95

24.50

49.47

49.46

C-B

25.70

23.80

49.45

C-D

27.60

27.58

55.10

55.14

D-C

29.10

26.00

55.18

D-E

26.61

25.37

16.20

26.23

94.41

E-D

E-F

23.24

19.47

42.71

F-E

F-G

20.60

17.31

3.95

41.86

G-F

G-A

25.54

22.61

26.15

74.30

A-G

3.6注意事项:

1)皮尺尽量拉水平,起始读数要为整数

2)高差过大时要分段进行

4、闭合导线水平角测量(平面控制):

4.1观测路线:

4.2观测方法:

用经纬仪对每一测站利用测回法对同一水平角度连续观测一个测回。

4.4内业计算:

取上下半测回平均值为一测回角度值,取1个测回的平均值作为该角值,将所有内角相加减去理论值180*(n-2)即为角度闭合差,看是否满足限差。

4.5测量成果:

表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手簿

日期:

20101130天气:

51374观测: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1(A)

盘左

00000

1630954

1631006

1630954

盘右

1795948

1631018

3431006

(B)

884036

884045

C

884036

1800000

884054

2684054

3

(C)

00000

1721600

1721557

1800012

1721554

3521606

4

(D)

973654

973700

1795906

973706

E

2773612

5

(E)

1172200

1172209

F

1795936

1172218

2972154

6

(F)

00036

1511024

1511015

1511100

1800000

1511006

3311006

7

(G)

1094212

1094215

1094212

1795912

1094218

2894130

注意几个限差(DJ6测回法):

1、对中误差≤2mm2、水准管气泡偏离误差≤半格

3、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36″4、各测回角值之差≤24″5、2c≤60″

6、方向观测(全圆观测)归零差≤18″

4.6注意事项:

1)仪器安置的高度要合适,脚架要踩实。

在观测时不要手扶或碰动三脚架,转动照准部和使用各种螺旋时,用力要轻。

2)如观测的两个目标高低相差较大,更须注意仪器整平。

3)对中要准确,测角精度要求越高或边长越短时,对中要求越严格。

4)尽量用十字丝交点瞄准测铅底部。

5)一定要按观测目标的顺序记录水平度盘的读数,记录要清楚,发现错误,立即重测。

6)在一个测回的水平角观测过程中不得再调整照准部水准管。

如气泡偏离中央太多时,须再次整平仪器,重新观测。

5、导线坐标计算及展绘:

(见成图)

导线形式:

闭合导线班级:

观测值

改正后角值

方位角

边长

坐标增量

改正后坐标增量

X

Y

△X

△Y

+14

1631006

1631020

500.000

2853000

49.700

-25

+13.282

-47.892

+13.257

884045

884059

513.257

452.108

1941059

49.460

-47.952

-12.119

-47.977

+13

1721557

1721610

465.280

439.989

1862709

55.140

-54.791

-6.197

-54.816

973700

973713

410.464

433.792

1040422

94.410

-30

-22.956

+91.576

-22.986

1172209

1172222

387.478

525.368

412644

42.710

+32.015

+28.270

+31.990

1511015

1511028

419.468

553.638

123712

41.860

+40.849

+9.146

+40.824

1094215

1094228

460.292

562.784

3021940

74.300

+39.733

-62.784

+39.708

8995827

9000000

407.580

+0.180

0.000

辅助

计算

=-93″

h容=±

105″

=+0.180

=0.000

=

=0.18成果合格!

=

=

表八导线坐标计算表

三、碎部测量(测绘地形图)

1、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梅岭脚下农大校园内,道路平整,房屋整齐,环境优美。

但是,植被茂密对测量有一定的影响。

2、外业数据采集:

2.1碎部测量方法:

极坐标法

2.3公式:

I=仪器高,v=瞄准高(中丝读数),k=100,l=上丝-下丝,

=竖直角

2.4数据采集作业过程:

本组有六名学生组成,每人轮流勾绘草图、跑尺、操作仪器,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和“步步有检核”的原则,每次作业顺序为:

1)确定测站点。

确定测站点时,要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有可通视的已知点作为后视。

2)架设仪器,建立项目,后视已知点确定零方向并检核。

架设仪器时,脚架的腿间距要适中,以保证平稳。

对中整平不要踢到脚架,后视已知点时要精确瞄准,测得数据与已有数据检核,通过方可开始测量碎部点。

3)立吃,测量读数。

4)测站点检验与校核。

在测量一定点数后或迁站时,要进行一次测站点检核。

部分数据用皮尺测得。

2.5碎部点的确定:

表七碎部点观测记录表

尺间距(m)

目标高(m)

竖盘读数

水平距离(m)

高程(m)

0.41

1.2

11820

9140

40.97

49.07

0.28

13540

9230

27.95

49.04

0.46

1.4

7200

9430

45.72

46.46

0.26

2.2

11530

8910

46.40

0.24

0.5

10150

9210

24.00

46.81

0.22

1.1

2810

9050

22.00

46.04

0.11

5250

9100

11.00

46.06

0.33

2.4

14200

8750

32.00

46.05

9

16050

46.07

10

0.56

2.6

12910

8810

55.94

4640

11

0.69

12040

8930

68.99

46.71

12

0.25

2.0

30600

24.97

46.01

13

2.3

29620

32.97

45.97

14

0.18

1.5

6720

8900

17.99

46.80

15

0.42

1.3

12850

41.99

47.30

16

13030

8650

45.86

48.53

17

0.21

9520

8940

21.00

46.91

18

0.17

0.9

15340

8720

16.96

49.77

19

0.10

16940

8200

09.8

48.87

0.4

18610

32.99

49.01

21

0.36

2.1

6150

35.95

50.59

22

0.30

1.9

4140

29.96

50.56

23

0.35

2.7

3400

34.89

24

0.32

5100

9310

31.90

47.04

25

0.34

6520

9040

34.00

47.20

26

8100

9150

34.96

47.28

27

1.16

1630

8840

115.94

50.44

3、成图:

利用极坐标法描点成图,部分数据用皮尺取得。

通过查工具书,使用标准图例以及表示方法。

4、注意事项:

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了;

测点过少,没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碎部点的确定,就注意以下几点:

 1)不规则的地貌应尽量能多测一些点,因为在传统测图中一些细小的变化可通过手工来完成,但计算机的模拟是无法比较真实的反映出这些实际地形的。

2)尽量在测站的可视范围进行数据采集,在通视不良的地方或者需要通过举高支杆来观测的时候,则引点到附近设站进行采集数据,避免由于支杆偏离地形地物点位而带来的人为误差。

3)外业进行数据采集时,一定要实时注意地物地貌的变化,尽可能地详细记录。

4)对于程序中规定顺序绘制的图块,如桥梁,广告牌等,最好能按其顺序进行测量。

5)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点号,每隔10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

6)量取仪器高。

7)竖直角调水平。

4、实习心得:

在各位老师们辛勤的安排和指导下完成了为期6周的测量学实习,回顾那6周的实习生活,我觉得我们既要感谢老师们辛勤的指导,也要感谢同学们无私的帮助。

在实习中有苦也有乐,有汗水也有收获,有困难也有帮助。

我想最重要的是在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有很多的体会,这些东西是我们无法在书本上学到的,下面我将具体谈一谈我个人的实习体会。

这次实习不仅是对动手能力的一次提升,更是对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性的巩固。

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这个道理。

虽然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也要求我们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如果我们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就只知道那样做,不知道为什么那样做,当我们遇到了类似的其他问题时,我们就不能融会贯通,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它。

所以我认为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前提,我们只有把理论知识学好,才能更好的促进实践。

所以我们要认真的学好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论知识不错,但动手能力不行,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对个人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要多动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促进理论知识的巩固。

只有在理论和实践这两个过程中相互作用,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这次测量学实习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组为单位。

我将我们的组比作大海,而我们每个组员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如果想要一滴水不干涸,就必须让这一滴水融入大海,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