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咽喉护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359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耳鼻咽喉护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眼耳鼻咽喉护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眼耳鼻咽喉护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眼耳鼻咽喉护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眼耳鼻咽喉护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眼耳鼻咽喉护理学复习资料.docx

《眼耳鼻咽喉护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耳鼻咽喉护理学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眼耳鼻咽喉护理学复习资料.docx

眼耳鼻咽喉护理学复习资料

3.名词解释:

1.视力:

亦称中心视力,分为远、近视力,是测量分辨二维物体形状和位置的能力,代表黄斑中心凹的视觉敏锐度,正常人视力一般在1.0或以上。

2.视野:

视野是指眼向前凝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反映周边部视网膜的功能。

3.麦粒肿即睑腺炎,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4.霰粒肿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即睑板腺囊肿。

5.兔眼:

眼睑闭合受限或完全不能闭合。

6.倒睫:

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和球结膜,而引起一系列角膜结膜继发改变的睫毛位置异常。

7.干眼症:

是因泪液分泌数量下降或质量改变而导致泪膜功能的异常。

8.角膜移植是一种采用同种异体的透明角膜代替病变角膜的手术。

9.白内障指晶状体混浊。

10.虹膜投影用斜照法检查时,光线投射侧的虹膜阴影投照在深层的浑浊皮质上,在该侧瞳孔区内出现新月形投影。

11.青光眼三联症青光眼病人出现的虹膜节段性萎缩,青光眼斑,角膜后色素沉着。

14.视网膜脱离:

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的脱离。

16.近视指在眼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集于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近视病人远点移近。

17.远视:

指在眼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集于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远视病人远点位于视网膜之后。

18.屈光不正:

指平行光线不能聚焦于黄斑中心凹处,形成的像不清晰,此时的屈光状态为非正视状态,称为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19.老视:

是指由于年龄增大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功能减弱,是一种生理现象,远视眼者老视出现较早,近视眼者出现较晚或不发生。

21.共同性斜视:

指眼球呈偏斜位,两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而眼外肌及其神经支配去器质性病变的一类斜视,眼球运动无障碍,注视任何方向其偏斜度不变,无复视及代偿头位。

根据眼位偏斜方向不同可分为共同性内斜视和共同性外斜视两类。

22.麻痹性斜视:

是指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眼外肌发生麻痹,眼球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偏斜。

23.眼化学伤指化学物品的溶液、气体接触眼部,引起眼部损伤,也称化学性烧伤。

一、名词解释1、窦口鼻道复合体:

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额窦的自然开口,如发生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将直接影响鼻窦的通气流引流,导致鼻窦炎。

这一解剖区域称为“窦口鼻道复合体”。

3、气管切开术:

是一种切开颈段气管前壁并插入气管套管,使病人直接经套管呼吸和排痰的急救手术。

4、慢性扁桃体炎:

多为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它可分为三型:

增生型、纤维型、隐窝型。

6、喉阻塞:

是咽喉部或其它相邻组织的病变,使喉部通道发生狭窄或阻塞引起呼吸困难,使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严重者可引起窒息死亡的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

7、声带小结:

又称歌者小结,为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性结节状隆起。

9、扁桃体周脓肿:

是指发生在扁桃体周围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

开始为蜂窝织炎(称为扁桃体周炎),继之形成脓肿。

10、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堵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以及白天嗜睡症状。

具体指成人于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秒以上;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4%;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5.

4.名词解释:

1.牙龈出血:

牙龈在无任何刺激时的出血,且出血量多,无自限性。

2.龋病:

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3。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形,因而得名。

4.根尖周病:

是指发生在牙齿根尖不及其周围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的各种类型的疾病。

5.牙周病:

是指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等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

6.修复性治疗:

是指用手术的方法怯除龋坏组织,制成一定洞形,然后选用适宜的修复材料修复缺损部分,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7.疖:

单一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疖;其病变局限于皮肤浅层组织。

8.痈:

相邻多个毛囊及其附件同时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痈;其病变波及皮肤深层毛囊间组织时,可顺筋膜浅面扩散波及皮下脂肪层,造成较大范围的炎性侵润或组织坏死。

一.单选题(共8题,每题1分)1.借空气传导的声音受到外耳道、中耳病变的阻碍,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弱,致使不同程度听力减退者称:

()A.感音性聋B.传导性聋C.混合性聋D.噪声性聋2.下列哪个区域不宜行鼻内窥镜手术:

()A.鼻腔B.鼻眼区C.口鼻区D.鼻窦和鼻颅底3.对行扁桃体切除术的病人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局麻术后即可进食B.局麻术后4小时进食冷流质C.全麻术后4小时进食冷流质D.局麻术后4小时进食半流质4.关于阻塞性睡眠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人夜间7小时睡眠中,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B.每次气流中断时间至少10秒以上C.呼吸暂停指数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7D.呼吸暂停指数大于55.下列哪一项不是鼻出血的病因:

()A.肿瘤B.鼻中隔病变C.鼻腔和鼻窦炎症D.卡他性中耳炎6.气管切开病人病室环境应保持:

()A.室内温度18~20℃,相对湿度50%~60%B.室内温度18~20℃,相对湿度70%~80%C.室内温度20~22℃,相对湿度80%~90%D.室内温度20~22℃,相对湿度70%~80%7.食道异物最常见的停留部位是:

()A.食管下段B.主动脉弓压迫食管处C.食管入口D.食管穿过膈处8.气管切开病人拔管指征为:

()A.呼吸困难解除可直接拔管B.呼吸困难解除后,先行堵管,观察12小时后呼吸正常方可拔管C.呼吸困难解除后,先行堵管,观察48小时后呼吸正常方可拔管D.呼吸困难解除后,先行堵管,观察48~72小时后呼吸正常方可拔管二.多选题(共7题,每题1分)1.鼻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

()A.填塞法B.血管结扎法C.烧灼法D.血管栓塞法E.热敷法2.扁桃体术后并发症主要有:

()A.出血B.咽旁脓肿C.急性中耳炎D.伤口感染E.肺部并发症3.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点为:

()A.鼻痒、喷嚏B.出血C.鼻黏膜肿胀D.鼻分泌亢进E.头胀痛4.气管异物的并发症主要有:

()A.气胸B.声音嘶哑C.纵隔或皮下气肿D.心力衰竭E.感染5.行扁桃体切除术的禁忌证有:

()A.造血系统疾病及凝血机制障碍者B.急性炎症时C.月经期、妊娠

期D.扁桃体良性肿瘤E.严重全身性疾病6.鼻咽癌的早期临床表现有:

()A.回缩涕中带血B.擤出涕中带血C.鼻塞D.淋巴结肿大E.声音嘶哑7.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有:

()A.出血B.皮下气肿C.纵隔气肿D.气胸E.拔管困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定义是什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成人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发作时,口、鼻气流停止流通至少10秒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5

2.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护理要点是什么?

适应证

(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

(2)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

(3)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临近器官的病变有关联。

(4)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

(5)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

禁忌证

(1)急性炎症时。

(2)造血系统疾病及有凝血机制障碍者。

(3)严重全身性疾病。

(4)在脊髓灰白质炎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流行时。

(5)妇女月经期、妊娠期。

(6)亲属中患有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患有免疫系统疾病。

术后并发症

(1)出血:

术后24小时内发生为原发性出血,5~6天发生为继发性出血。

(2)伤口感染。

(3)肺部并发症。

护理要点

(1)病人体位:

局麻手术病人取半卧位,全麻术后未清醒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饮食护理:

局麻术后4小时、全麻清醒后6小时可进冷流质(如冰淇淋、牛奶等),术后第2日如创面均匀完整,可进温、冷半流质饮食。

(3)病情观察:

嘱病人勿将口内分泌物咽下,以免引起恶心、呕吐,唾液中混有少许血丝属正常现象。

如持续口吐鲜血,则提示创面有活动性出血,应报告医师,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

全麻儿童如不断做吞咽动作,提示可能将血液咽下,应检查伤口,予以处理。

(4)伤口护理:

术后第二天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术后6小时伤口即有白膜形成,术后24小时扁桃体窝已完全覆以白膜,此为正常现象,对创面有保护作用。

白膜于10天内逐渐脱落。

(5)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

3.何谓传导性聋?

何谓感音神经性聋?

3.经空气径路传导的声波,受到外耳道、中耳病变的阻碍,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弱,致使不同程度听力减退者称为传导性聋。

内耳听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均可阻碍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讯息的传递,由此引起的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称为感音神经性聋。

4.鼻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常用止血方法有哪几种?

鼻出血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病因

(1)局部病因:

①鼻和鼻窦外伤或医源性损伤;②鼻腔和鼻窦炎症;③鼻中隔病变;④肿瘤。

(2)全身病因:

凡可引起动脉压和静脉压增高、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张力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均可发生鼻出血。

常用止血方法常用止血方法有:

烧灼法、填塞法、血管结扎法、血管栓塞法。

护理要点

(1)病人体位:

一般取半卧位,出血较多疑有休克者,取平卧位。

(2)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病人并予以安慰,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对出血较剧、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止血药、补液,并协助医师做好鼻腔前鼻孔或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术。

严密观察鼻腔填塞后或取出填塞物后是否仍有出血情况。

鼻腔填塞纱条在48~72小时后逐渐抽取,此后应给予病人复方薄荷油喷鼻,以防再次出血。

(4)简易止血法:

①冷敷前额和后颈;②用手指向鼻中隔方向紧捏两侧鼻翼10~15分钟;③1%麻黄素液喷鼻。

(5)口腔护理:

嘱病人勿将血液咽下,以免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加强口腔护理。

(6)术前准备:

若鼻腔填塞无效,可根据出血部位行相应的血管栓塞术或结扎术,应向病人解释手术的必要性,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5.气管切开的最佳部位在哪里?

手术适应证及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如何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

最佳部位气管切开的最佳部位为第2~4气管环处。

适应证喉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阻塞、某些手术的前置手术。

并发症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出血、拔管困难。

护理措施

(1)病人体位:

取平卧或半卧位,去枕使颈部舒展以利呼吸和吸痰。

督促并协助病人经常变换体位,尽可能早日下床活动,以防发生肺部并发症。

(2)病室管理:

室内温度20~22℃,相对湿度80%~90%,有条件者置单人病室。

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物品皆用消毒液擦拭,对探视人员予以限制。

(3)管道护理:

①床边备吸引器、氧气和气管切开护理盘。

②气管套管固定牢靠,防脱落。

经常调节外套管系带,其松紧以容留一指为宜。

③用无菌湿纱布遮盖套管口,定时向套管内滴入抗生素,每日做雾化吸入。

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清除套管内的分泌物并定时清洗消毒内套管,保持内套管通畅。

(4)伤口护理:

气管切开处敷料每日更换,保持伤口敷料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