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3节 耳和听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2980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第3节 耳和听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2章 第3节 耳和听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2章 第3节 耳和听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2章 第3节 耳和听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2章 第3节 耳和听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章 第3节 耳和听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第2章 第3节 耳和听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第3节 耳和听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章 第3节 耳和听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耳蜗

内有液体和____________,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信息

前庭

感觉头部位置变动,产生信息

半规管

说明 人耳的功能

①听觉功能。

②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内耳中的半规管、前庭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③晕车、晕船、航空病的原因是由于位觉感受器过于敏感。

例1 下列关于人耳感知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感知声音是通过鼓膜振动发声,声音通过听小骨传给大脑

B.蒙上一只耳朵,人不能听到声音

C.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听小骨放大后传入耳蜗,耳蜗内液体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将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给大脑,这样人就感知到了声音

D.人耳感知声音的实质是靠鼓膜振动发声,不需要人耳其他组织的传递和转化就能听到声音

 听觉的形成

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即:

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内听小骨→耳蜗→听神经→________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2.听觉的减弱:

年龄增大,听觉不敏感,可以戴助听器解决。

3.听觉障碍与失聪

鼓膜、听小骨受损引起传导性耳聋。

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受损引起神经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使用助听器也很难再听到声音。

例2 听觉产生的部位是(  )

A.鼓膜    B.耳蜗

C.听神经    D.听觉中枢

 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

声音的高低

(1)频率:

频率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快慢。

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如果物体在1s内振动100次,那么频率就是100Hz。

(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

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响度:

声音的强弱

(1)振幅:

物体振动的________。

(2)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3)与距离的关系:

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

反映声音的品质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将它们分辨出来,就是因为音色不同。

人们通常所说的“音质不同”指的就是音色。

材料和结构不变,其音色就不会变化。

说明 ①响度、音调、音色的决定因素和表现

决定因素

听感表现

由声源的振幅决定。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大:

震耳欲聋

响度小:

轻声耳语

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频率大,音调高;

频率小,音调低

音调高:

声音清脆、尖细

音调低:

声音粗犷、低沉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不同,发出的音色就不同

可以用来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

  ②声学上用分贝作为单位计量声音的强弱,符号为dB。

正常说话的分贝数为40~60分贝。

③人的听觉:

人类的听觉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可以听到频率在20赫到20000赫之间的声音。

据此,人们将低于20赫的声音称为次声,超过20000赫的声音称为超声。

例3 一头牛的叫声和一只蚊子的声音,下列关于它们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的叫声音调高,蚊子的声音音调低

B.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声音音调高低相同

C.牛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蚊子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噪声污染

1.乐音与噪声:

乐音是使人轻松愉快的声音,噪声是使人烦躁不安的声音。

2.环保噪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噪声的等级:

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噪声应不超过85~90分贝。

居民居住区的噪声,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能超过40分贝。

4.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如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设备或加一些消声装置。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建造隔音墙等,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被吸收而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在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例4 广场舞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内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下列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人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超声波和次声波

1.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

动物发出声音的频率,称为发声频率。

不同的动物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

动物的听觉范围称为听觉频率。

动物的听觉频率通常和人不同。

有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

有些动物对低频声波有很好的反应。

2.超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超声波超过了人类听觉的上限,不能被人听到,但能被一些动物听到。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并通过接收碰到猎物后返回的超声波来辨别猎物的方位及距离,B超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3.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不能被人听到,但能被一些动物听到。

例5 (广州中考)根据如图提供的小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发出的声音都是超声波,人类听不见

B.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

D.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

 对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区分不清楚

例6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对耳的结构和功能的不清楚

例7 小丽同学在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而把眼睛闭上,但仍能感觉到过山车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和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与耳无关

例8 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厘米

横截面积/毫米2

A

60

0.76

B

0.89

C

1.02

D

80

E

100

F

G

H

纤维

I

尼龙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编号G处填上所缺数据。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

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这种声波的响度是145dB以上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狗和猫等动物比人对声音敏感,这是因为(  )

A.这些动物的耳朵大

B.这些动物比人聪明

C.这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大

D.这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大

第3题图

3.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之间有一真空区域。

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次声波、紫外线、可见光和无线电波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

A.次声波    B.紫外线

C.可见光    D.无线电波

4.下列有关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

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将闹钟放在密闭钟罩内,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5.(徐州中考)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在________,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

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为________。

6.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为了保护耳和听觉,我们需要养成科学的用耳习惯:

(1)感冒引起鼻咽部炎症时,要及时就医,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不要经常套耳塞听高分贝的音乐,因为长期如此最有可能损伤________,使听力减退。

 

参考答案

【要点详解】知识点1:

听觉感受器 例1C 知识点2:

大脑皮层 例2D 知识点3:

振动 高 幅度例3C

知识点4:

例4C 知识点5:

例5D

【易错点拨】例6A 例7C

【综合应用】例8

(1)ABC ADE 100 1.02

(2)使用同一根琴弦进行演奏,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然后比较发声的音调的高低

【巩固提升】1—4.ADAD 5.振动 声波 噪声

6.

(1)咽鼓管 

(2)鼓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