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项练习高中文言文阅读题选编4文档格式.docx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项练习高中文言文阅读题选编4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项练习高中文言文阅读题选编4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以下各句子中加点词称代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临诣府,使取之代前文的“作”B籍便书案,使写之代前文的“书案”
C钟会数以时事问之代前文的文章D乃赍酒挟琴造焉代前文的阮籍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阮籍不拘礼教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籍由是不与世事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③籍沉醉忘作
④举声一吼,吐血数升⑤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⑥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
A①②⑤B②⑤⑥C③④⑥D①③⑤
5、以下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是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们的痛恨;
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
D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参考答案】
1、B〔A坏:
拆除;
C臧否:
评论人物的好坏善恶;
D造:
访问〕
2、D〔A而①表承接,②表修饰;
B与①参与,动词,②跟,介词;
C为①替,②为了;
〕
3、D〔A称代前文的文辞;
B称代前文“书案”的文字;
C指阮籍〕
4、B〔①是“名士少有全者”的对策,②是“性至孝”,痛伤其母之逝的表现〕
5、A〔“什么事都不表现在神态上”错〕
6、〔1〕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
〔2〕使者把这事告诉阮籍,阮籍便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文字都不必改动。
【参考译文】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
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
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
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
当他得意时,竟忘记了自己的形骸和举止。
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剂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
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
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以大醉而豁免。
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
“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
”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
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
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
到了司马昭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在伏案醉眠。
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难辩,被当时的人所推重。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
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
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
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生命。
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
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欲之士,就用白眼相对。
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
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
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了他。
〔十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
父成,江夏太守。
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
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
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
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
并怀怨恚,遂上书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①讨捕。
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
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
“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
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
”软因起抚笃曰:
“蘧伯玉②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
”笃曰:
“笃虽好义,明廷③今日载其半矣。
”钦叹息而去。
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
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
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
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
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
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后汉书•党锢列传》〕
[注]①刊章:
诏令上删除告密人的名字。
②蘧伯玉:
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很讲义气。
③明廷:
汉代对县令的敬称。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览遏绝章表绝:
截留。
B、笃因缘送俭出塞缘:
缘分。
C、大将军、三公并辟并辟:
同时征召。
D、而俭资计差温差:
稍微。
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与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残暴百姓,所为不轨。
B、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
C、俭得亡命,困迫遁走。
D、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
3、比较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所为不轨②为俭所弃
③明廷今日载其半矣④莫不重其名行
A、③④意思、用法都不同①②意思、用法都不同
B、③④意思、用法都不同①②意思不同,用法相同
C、③④意思不同,用法相同①②意思、用法都不同
D、③④意思、用法都相同①②意思、用法都相同
4、以下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张俭“望门投止”,能得民救助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②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
③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
④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⑤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⑥宗亲并皆殄灭
A、①③⑤B、②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④
5、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张俭为人刚正不阿,且淡泊功名,见刺史不称职,就称病不做秀才,对大宦官侯览及其母亲的罪恶,也敢冒死弹劾。
B、毛钦也很敬重张俭,但他有命在身而不便直说,所以用蘧伯玉的耻于独作君子的德义来暗示李笃,自己也具仁义之德。
C、张俭晚年颇受器重,但他对政事已经感到厌倦,官府多次征召,他都不肯就任。
因为家中比较富裕,灾荒时能倾尽财产,济助百姓。
D、建安初年,张俭被征召为卫尉,他内心并不愿出任,只是迫不得已才去上任的。
后来他发现曹操已有取代汉室的野心,于是就退隐了,从此没再参预过政事。
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西施病心而颦〔pí
n,皱眉头〕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B缘,机会,机缘。
2、D特征:
特意征召。
3、C
4、D〔句②是侯览的行径,句⑤是晚年的事,句⑥也是“救助”的后事。
5、D〔文中“俭资计差温”一句,说明张俭一生清廉,家中的财务只能使生活稍微温饱,说他比较富裕是错误的。
6、〔1〕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西施那样子挺美,回家后也捧着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
〔2〕村里的那个丑女人只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美,却不知西施皱眉为什么美。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是赵主张耳的后代。
父亲张成,任江夏太守。
张俭最初被荐举为茂才,因为荐举他的刺史不太好,便托病不去就职。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他出任东部督邮。
当时中常侍候览家在防东,残害百姓,行为不轨。
张俭检举弹劾侯览及其母亲的罪恶,请朝廷诛杀侯览。
侯览扣压了奏章,不能上达皇帝,因此两人结仇。
张俭的同乡朱并,向来品性诌佞邪恶,为张俭所不齿,朱并因此怀恨在心,于是上书告发张俭与同郡二十四人结为私党,朝廷删削掉奏章上朱并的名字发下,下令逮捕张俭等人。
张俭被迫逃命,困顿窘迫,四处奔逃,看到人家就投宿,人们无不敬重他的姓名行止〔《辞源》“名行”条。
在语境中似“名声品行”更好〕都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收留他,后来流转到东莱郡,藏在李笃家。
外黄令毛钦率兵到李笃家搜捕,李笃把毛钦叫到一旁对他说:
“张俭知名天下,虽然逃亡,并非有罪。
即使张俭可以抓到,难道你就忍心拘捕他吗?
”毛钦起来拍一拍李笃说:
“蘧伯玉以独自当君子为可耻,足下怎能以仁义自专?
”李笃说:
“我虽然向往道义,今天尊驾也得到一半了。
”毛钦叹息而去。
李笃趁此机会将张俭送出塞外,因此能够幸免于难。
他所经过的地方,有几十人遭受极刑,宗族亲戚都被灭绝,郡县因此遭到严重破坏。
中平元年,党事解除,张俭回到家乡。
大将军、王公都征召他,又荐举他为敦朴,公车特征,从家中请出,任少府之职,他都没有应召。
献帝初年,百姓遭饥荒,而张俭家资产略能维持温饱,于是拿出所有的财产,与邑人共同享用,靠张俭活下来的有几百人。
建安初年,朝廷征召他做卫尉,不得已而就职。
张俭看到曹氏的德运已经显现,就辞官不做,闭门谢客,不问政事。
一年多后,张俭在许县去世,时年八十四
〔十八〕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
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
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
及觉,痛咎谢,城曰:
“寒而饮,何责焉?
”岁饥,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
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会里人邹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
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
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渐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
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
“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
”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
闻者寒惧,城愈厉。
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
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
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
吏捕迹,得之城家。
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
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
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
月俸取足那么已,官收其余。
[注]簿书:
官府中的文书簿册。
缣,细绢。
死职,为忠于职守而不惜去死。
苛细,繁杂琐屑的政事。
1、以下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及觉,痛咎谢咎:
归罪、责怪B、屑榆为粥,讲论不辍屑:
碎末
C、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委:
丢下D、简孝秀德行升堂上简:
选拔
2、以下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B、慷慨引义,申直贽等
C、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D、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不诣官而诣城决之②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B、①会里人邹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②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①土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①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②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清慎正直的一组是〔〕
①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④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⑤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⑥月俸取足那么已,官收其余
A、①④⑥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⑤⑥
5、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达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阳城的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
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就请阳城来裁决。
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
对于偷盗他家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
对于擅自以米换酒喝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
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
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但在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能不惧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D、阳城教化有道。
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奖掖孝道德行出众者,斥退酗酒不遵守教化者。
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6、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B屑:
名词活用作动词,磨成碎末。
2、CC、古代汉语意为拘谨貌,现代汉语意为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
古今意义不同。
A、所得所失,利弊。
古今意义相同。
B、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D、在意,用于否定词后。
3、A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B、前者为介词,构成介宾短语,引进对象,可译为“向”;
后者为介词,构成介宾短语,引进对象,可译为“对”、“对于”。
C、前者为副词,相当于“将”“将要”;
后者为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
D、前者为介词,相当于“跟”、“同”;
后者为连词,表示并列,可译为“和”、“跟”、“同”。
4、D排除①④,①表现宽厚,④表现教化及成效。
5、C“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错,应是其他谏官都只是就繁杂琐屑的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28:
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
6、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
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
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
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外裁决。
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
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
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
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
“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
”荒年,阳城把榆钱磨碎了煮粥为食,依然坚持讲学。
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
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
正遇到同乡人邹俶想要安葬亲人,向别人借贷无门,阳城知道了他的情况,就把绢全部送给了他。
李泌担任宰相,向德宗举荐阳城,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为右谏议大夫。
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
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去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
到了阳城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都就繁杂琐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虽然渐渐地了解并熟知了政事的所得所失,却还是不肯进谏。
直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
“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
”于是就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
听者都很恐惧,但阳城的态度更加严厉。
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阳城因此罪名被贬官为国子司业。
阳城任国子司业,简选孝道德行出众的太学诸生予以拔擢,沉溺于酗酒不遵守教化的一律予以除名。
阳城亲自教授经典,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薛约性格不羁又正直,因为进谏政事而获罪,被贬谪去连州。
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
阳城让刑使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
皇帝不满阳城结党的罪过,将他贬出京城,出任道州刺史。
到了道州,阳城就像治家一样治理民众,适合处罚的就予以处罚,适合奖赏的就予以奖赏,对于官署中的文书簿册并不介意。
每月的棒禄只取够用,余下的上交官府。
〔十九〕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
冲之稽古,有机思,宋孝武帝使值华林学省,赐宅宇车服。
解褐南徐州从事、公府参军。
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
冲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
武帝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
会帝崩不施行。
历位为娄县令,谒者仆射。
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杼,每行,使人于内转之。
升明中,齐高帝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
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之有也。
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高帝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而焚之。
晋时杜预有巧思,造欹器①,三改不成。
永时中,竟陵王子良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与周庙不异。
文惠太子在东宫,见冲之历法,启武帝施行。
文惠寻薨又寝。
转长水校尉,领本职。
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
建武中,明帝欲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冲之解钟律博塞②,当时独绝,莫能对者。
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困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
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晨。
于乐游苑造水碓磨,武帝亲自临视。
又特善算。
永元二年卒,年七十二。
子暅之。
暅之字景烁,少传家业,究极精微,亦有巧思。
入神之当选,般、倕③无以过也。
当共诣微之时,雷霆不能入。
尝行遇仆射徐勉,以头触之,勉呼乃悟。
父所改何承天历时尚未行,梁天监④初,暅之更修之,于是始行焉。
位至太舟卿。
〔《南史·
文学传》〕
注:
①欹器:
古代的一种盛水器。
水少那么倾,中那么正,满那么覆。
君主可置于座右以为戒。
②博塞:
博戏,下棋一类的游戏。
③般、倕:
般,鲁班;
倕,传说为舜时的七匠。
④天监:
南朝梁武帝的年号。
前文的“元嘉”,是南朝宋文帝的年号;
“升明”,是宋顺帝的年号;
“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
“永元”,是南朝齐东昏侯的年号。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武帝令朝士善历者难之难:
诘难
B、每行,使人于内转之行:
运行
C、文惠寻薨又寝寝:
搁置
D、冲之解钟律博塞解:
见解
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会帝崩不施行B、不因风水,施机自运
C、少传家业,究极精微D、暅之更修之,于是始行焉
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
B、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C、当其诣微之时,雷霆不能入会其怒,不敢献
D、以头触之,勉呼乃悟焉用亡郑以陪邻
4、以下各组句了中,全表示祖冲之精于巧思的一组是〔〕
①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②每行,使人于内转之
③造欹器献之,与周庙不异④入神之妙,般、倕无以过也
⑤造《安边论》,欲开屯田⑥齐高帝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
A、①②③B、①③C、②⑤D、④⑥
5、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祖冲之是南朝人,经历过宋、齐等圾代,他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制定更加精密的历法,改造指南车,造水碓磨、千里船等。
B、祖冲之制定的历法虽然比前人的更加精密,但因为武帝去世而未能施行,后来他的儿子重新修订之后才得以施行。
C、因为古代传下来的旨南车部件不全,无法正常运行,祖冲之加以改造之后,旋转更加灵活,在指示方向上却非常准确。
D、祖冲之不但在器物制造上精思巧妙,在音乐和棋类上也天下无双,同时在屯田种植、为官治军上也有突出的才能。
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
”曰: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孟子·
滕文公下》〕
〔1〕或告之曰:
”
〔2〕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____
1、D〔懂得〕2、A〔B〕风和水;
C家传的学业;
D在这时〕
3、D〔A副词,都表示承接,可译为“于是”。
B连词,表转折,译为“但是”“却”。
C代词,在主谓短语中做主语,译为“他”。
D前一个“以”是介词,用;
后一个“以”是连词,表结果〕
4、B②讲姚兴指南车的状况;
④讲祖冲之的儿子;
⑤⑥不属于“精于巧思”方面〕
5、D〔祖冲之在屯田种植上只是提出了一些想法,没有施行;
说“为官治军上也有突出的才能”,文中没有说明〕
6、〔1〕有人告诉他说:
“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为。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