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0468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精疲力竭: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竭:

尽。

名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副:

符合。

永垂不朽:

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

朽,腐烂。

赃物(zānɡwù

):

用非法手段获取的财物。

荡然无存:

荡然:

完全空无。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朝(chá

o)圣:

宗教徒朝拜宗教圣地制裁:

(zhì

i):

惩处。

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3.《蜡烛》选自《阅读和欣赏》。

作者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友与敌》等。

《我城一少年》《日日夜夜》《俄罗斯人》等均获斯大林奖金。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

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

第三单元

洨河xiá

匀称chè

n:

均匀,比例和谐。

惟妙惟肖xià

o:

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古朴:

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推崇:

尊崇,推重崇敬。

巧妙绝伦:

伦:

类,辈;

绝伦:

独一无二。

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驻足:

停止脚步。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意思是相差虽小,而千万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毫、厘,计量小的单位。

轩榭xuānxiè

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胸中有丘壑hè

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嶙峋lí

nxú

枯瘦的样子。

镂空lò

u:

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蔷薇qiá

ng因地制宜:

因:

依据;

制:

制定;

宜:

适当的措施。

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重峦叠嶂:

峦:

连绵的山。

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额枋fāng 

藻井zǎo 

磬qì

ng 

鎏金liú

鳌头á

o伧俗cāng:

粗俗鄙陋。

得体:

恰当,恰如其分。

纳凉:

乘凉 

帷幕wé

雅俗之别yǎ

11.《中国石拱桥》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

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12、《桥之美》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

作者吴冠中,江苏宜兴市人,当代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13、《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

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

江苏苏州人。

现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14、《故宫博物院》选自《地理知识》。

作者黄传惕。

15、《说“屏”》选自《陈从周散文》。

作者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

著有《说园》等。

第五单元

豁(huò

)然开朗俨(yǎn)然阡陌交通(qiān)(mò

)叹惋(wǎn)诣(yì

)铭(mí

ng)淤泥(yū)濯(zhuó

)清涟(liá

n)不蔓不枝(man)亵(xiè

)噫(yī)隐逸(yì

)罔(wǎng)贻(yí

)黍(shǔ)箬篷(ruò

)糁(sǎn)髯(rá

n)诎(qū)倚(yǐ)船楫(jí

)壬(ré

n)戌(xū)—戍(shù

)—戊(wù

)篆(zhuà

n)和睦(mù

)岱(dà

i)眦(zì

)逾墙走(yú

) 老妪(yù

)幽咽(yè

)役(yì

2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

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22.《陋室铬》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

世称刘宾客。

有《刘禹锡集》。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3《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明朝散文家。

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

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25.《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

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

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第五单元古诗文默写题精选(含答案)

(一)、《桃花源记》

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

豁然开朗;

世外桃源;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渔人甚异之。

5、文中描写桃花源老人小孩生活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陋室铭》

(3)1、文中的名句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3、写居室环境的句子:

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4、写作者交往对象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5、写室中生活的句子: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6、互文见义的句子:

(9)7、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何陋之有?

8、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爱莲说》

(4)1、作者描绘的莲花的形象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之君子者也!

(5)2、全文的纲领句是

(6)3、表明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鄙弃的句子是: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核舟记》

(5)1、全文围绕着 

“奇巧 

” 

一词选择材料。

(6)2、文中引用《赤壁赋》的句子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7)3、文中引用《后赤壁赋》的句子是: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8)4、文中直接描写鲁直的句子是: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9)5、文中描写舟子的神态的句子是: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6、作者的感叹是:

嘻,技亦灵怪矣哉!

7、作者对核舟的细致描绘,印证了文中: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五)《大道之行也》1、总括全文的纲领句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最能够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

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六)《杜甫诗三首》(望岳)1、远望的句子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近望的句子是: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细望的句子是: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表明愿望的句子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1、借物抒情的句子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描绘自我形象的句子是: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名句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石壕吏)1、全诗情节紧紧围绕着“有吏夜捉人”一句展开。

2、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二男新战死。

3、表明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

出入无完裙。

4、表明老妇人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

独与老翁别。

第五单元理解性默写详解

《桃花源记》

1基础知识文学常识《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文言词语【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缤纷]繁多样子。

[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延]邀请。

[语(yù

)]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一词多义】[中]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志]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①(wé

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

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

)房舍。

(屋舍俨然)[作]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鲜美]古:

鲜艳美丽。

今:

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

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

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

妻子儿女。

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

不要说,(更)不必说。

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如此]古:

像这样。

这样。

[不足]古:

不值得。

不充足;

不满。

  【词类活用】[异]感到诧异。

[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

[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

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

往来种作;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

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

美丽富饶;

②社会环境:

安定平和;

③生活状况:

安居乐业;

④精神状态:

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

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

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

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

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

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迁移拓展

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渔人是个怎样的人?

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

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

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4.针对第二段语句作简要评注。

  本段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连贯流畅,精炼有意境。

“黄发垂髫”又运用借代修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5.由“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6.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

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

  例:

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

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

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

(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8.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你的理想王国是怎样的?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

(自我做答)

 《爱莲说》

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文言词语常规词语【蕃(fá

n)】多。

【独】仅。

【盛】大规模。

【予】我。

【染】沾染。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植】立。

【亵(xiè

)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隐逸】隐居的人。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鲜】少。

【宜】应当。

【众】多。

词类活用【蔓】生枝蔓。

【枝】张枝节。

【亭亭】耸立的样子。

阅读探究

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

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

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陶渊明。

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

众(蕃)。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庄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5.用原文语句回答。

1)莲象征什么?

君子的美好品德。

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

16.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17.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迁移拓展

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

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

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

你赞成哪一种说法?

谈谈看法。

(自圆其说既可。

  如:

赞成两重都有道理。

作者意思是:

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

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鲁迅有诗: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

”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

莲花。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

你喜爱哪一种花?

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

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

(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

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

(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

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

(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4.孟子认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

同意孟子的观点。

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

同意周敦颐的观点。

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

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陋室铭》

基础知识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文言词语【名】有名,著名。

【灵】灵异。

【斯】这。

【德馨(xīn)】品德高尚。

馨,香气。

【鸿儒(rú

)】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素,朴素,不加装饰。

【金经】指佛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案牍(dú

)】官府的公文。

案,文书,案卷。

牍,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

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

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

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

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

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运用类比的目的是:

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

“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