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与行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042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心理与行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全心理与行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全心理与行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全心理与行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全心理与行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心理与行为.docx

《安全心理与行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心理与行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心理与行为.docx

安全心理与行为

安全心理与行为

作者:

安全管理网 来源:

安全管理网 点击:

7377 评论:

2 更新日期:

2012年03月18日

第一章事故与人的心理

第一节心理与安全

一、心理的实质

对于心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

唯物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是同物质相联系的,是起源于物质的,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唯物主义心理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它的认识论的主要科学基础之一。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

心理规律是指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规律。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换句话说,人的心理是人脑对于客观现实的反映。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是动物脑和人脑所共同具有的机能。

但是,人具有两种信号系统,对于正常人来说,不仅是食物的气味、颜色、形状等能引起唾液分泌,而且关于美味食品的言语描述也能引起唾液分泌。

语言、词汇成了条件刺激物的信号,成了信号的信号即第二信号.语言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的,是人所特有的。

人所特有的语言、词汇给人的全部心理带来了重大变化,人的心理的丰富性、深刻性都是同人特有的语言分不开的。

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永远是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人的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也永远是与第二信号系统相联系着。

因此,人脑里神经活动过程的系统,总是两种信号系统的交织体,其中第二信号系统起着主导作用。

总之,结构极其复杂的人脑是产生人的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是人脑的产物。

人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对客观外界的“复写、摄影和反映”。

首先在于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产生的客观现实引起来的,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原因。

没有外界刺激就没有人的心理。

其次在于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内容都近似于客观现实.人的心理反映常有主观性的个性特征。

所以,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人反映是可能大不相同的。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按其生理机制来说,是在脑的活动中产生的,是脑的机能;按其内容来说,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的心理作为对现实的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二、人的心理过程

(一)感觉和知觉

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都具有一些个别属性,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反映.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大脑就反映了这些属性,产生了颜色、声音、气味等感觉。

人的感觉器官由五种,即视、听、嗅、味、触;人的社会活动是利用这些感觉器官所具有的机能和特征,巧妙地加以利用而从自然界中接受信息——物理能,并有中枢神经系统加以处理,再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行为指令,通过行为器官去发言或劳动。

表一:

感觉的种类

 

人在社会实践中使用最多的是视觉,听觉次之,味觉和嗅觉在特殊场合下才使用.在眼和耳承受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利用触觉。

黑暗场合下作业时不得不使用触觉。

人们通过五感而认识事物,实验证明,视觉占75%,听觉占13%,味觉占3%,嗅觉占3%。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觉为知觉提供个别材料,而知觉是各种感觉得有机结合.知觉反映事物统一的整体,产生事故的完整的映象。

如工人在厂房内操作机器,除了视觉给与人以知觉信号外,听觉也会发出信号,有时嗅觉、触觉都会发出知觉信号,这些信号经过人的大脑处理,使人知道了厂房内的光线、设备运转情况,作业环境的状态,有无危险性等。

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叫做错觉。

感觉的种类由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

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触知觉;还按反映事物的特征分为: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人对刺激物的感觉的能力叫感受性。

这种感受性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叫适应.

有某种确定目标的有意义的有计划的知觉称为观察。

观察力是指所在事物与观察中注意到它们的属性和特征的能力。

观察力不只限于善于观察,还意味着求知欲.

(二)兴趣与注意

兴趣是求认识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

由于这种倾向,就使一个人的注意经常集中和趋向于某种事物.兴趣也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

前者是由于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后者是对事物未来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兴趣的持久性即兴趣的稳定程度。

一个人必须有持久的固定的兴趣,养成坚持到底的踏实的性格.主动的兴趣才能使人克服困难,增加信心.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客体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是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由于这种选择性,人在同一时间内只反映客观事物中某些事物.集中性指心理活动深入于某些事物而撇开其它事物。

由于注意,可以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最清晰和最完整的反映。

注意与动机、兴趣关系极为密切。

凡是与动机、兴趣有关的事物都能引起注意.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凡无自觉的目的,无须任何努力的注意称为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自觉的目的,必要时还需一定努力的注意而言.

注意的品质包括:

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注意的范围(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由于有注意的微弱性和狭隘性而产生的不注意称为分心.

(三)情感和意识

〈1〉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例如,满意与厌恶、喜爱与憎恨、愉快与悲伤、兴奋与宁静、热忱与冷漠、进取与颓废、决心与灰心等都是情感,它们具有两极成对,积极与消极的组合。

<2>情感的分类

1激情,是一种强烈的、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感。

如狂欢、愤怒、恐惧、绝望等。

2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

如精神舒畅或闷闷不乐等。

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可能导致不同的心境。

制约人的心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观点、信念。

3热情,是一种肯定的、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

它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事业感、意志力量所决定。

〈3>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表现于人的行动中。

〈4〉意志行动的三个特征:

意志行动是自觉的确定目的的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它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5〉意志的品质:

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

三、个人的心理特征

人人都具有认识、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

但每个人的心理特征则各不相同.

〈一〉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地条件地那些心理特征。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感觉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语言地感知、理解力、表达力、想象力、注意力等。

〈二〉性格,是一个人重要的最显著的个性心里特征。

不良的性格会促成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动作而导致伤亡事故.安全心理学就是要深入研究、挖掘和发展劳动者的良好性格。

<三>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感和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方面的心里特点,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

通常我们把气质分为:

1、胆汁质类型:

情感强烈,情感的发生与表现迅速而明显,活动迅速。

这种类型的人热情、易激怒,常爆发出一种强烈的情绪.语言、表情等表现明显。

这种人敏捷而暴躁,易任性、发脾气。

在安全生产实践中,此类人易冒险盲干,常作出一些不安全动作,导致事故发生。

2、多血质类型:

情感丰富而不强烈,情感的发生与表现也迅速而明显,活动迅速。

这种人好动、活泼、灵活而易变,亲切而轻浮,易于散漫。

这类人对劳动纪律的束缚不习惯。

3、粘液质类型:

情感的发生与表现缓慢而不明显,动作迟缓而不平衡、沉浸,这种人情感藏而不露,不易受刺激,不爱发脾气。

4、抑郁质类型:

情感的发生与表现迟缓而强烈;沉着但情感有力、持久。

这种人遇事冷静,但易于萎靡不振,无生气,漠不关心。

气质虽然大致分为以上四种,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常随着年龄和教育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多数人是具有一种气质的个别特征与其他气质的若干特征相结合.

在班组安全管理中,主要是测定、观察每个人的气质特点,及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使性格特征带有多种独特“色彩",以便有针对性锝进行教育帮助,安排适当的工作或安排适当的安全联保对子,从而保证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

第二节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

一、事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常常在分析事故时说某责任者“注意力不集中"、“脑袋发热”、“瞎胡闹”等等,其实这正是分析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

任何事故都是由人、机、环境三个方面的原因组成的,其中人的因素中即包括了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前面我们说过胆汁质类型的人易激动、暴躁、爱任性.这种人极易在受到强刺激时,产生激情,任性而做出冒险盲干的不安全动作来,此时,他的头脑中已经不存在什么“安全第一”、“规章制度”等,造成事故后,就会后悔,甚至失声痛哭。

人的气质与性格又是紧密相联的,胆汁质类型的气质与鲁莽,抑郁质类型的气质与怯懦,多血质类型的气质与嬉戏,粘液质类型的气质与懒惰都是不可分的。

因此,许多事故不仅要分析物质方面的原因,还要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才能找出预防人为原因重复发生的关键。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分析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时,我们有必要掌握不安全行为的种类,从而进一步分析心理活动的过程,找出发生事故的次要原因。

1、不安全行为的概念:

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称为不安全行为.

2、不安全行为的分类:

表2

分类号不安全行为

0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01-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01-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01-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01-4忘记关闭设备

01-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01-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01-7奔跑作业

01-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01-9机器超速运转

01-10违章驾驶机动车

01-11酒后作业

01-12客货混装

01-13重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01-14工件紧固不牢

01-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01-16其它

0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02-1拆除了安全装置

02-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02-3调整的错误造成了安全装置失效

02-4其它

03使用不安全设备

03-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03-2使用不安全装置的设备

03-3其它

04手代替工具操作

04-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04-2用手清除铁屑

04-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持工具进行机加工

05物体存放不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0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06-1冒险进入涵洞

06-2接近漏料处(不安全设施)

06-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

06-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

06-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06-6冒进信号

06-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06-8易燃易爆场合明火

06-9私自搭乘矿车

06-10在绞车道行走

06-11未及时瞭望

08攀、坐不安全装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09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10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1由分散注意的行为

12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12-2未戴防护手套

12-3未穿安全鞋

12-4未戴安全帽

12-5未佩戴呼吸护具

12-6未佩戴安全带

12-7未戴工作帽

12-8其它

13不安全装束

13-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的服装

13-2操纵常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带手套

13-3其它

14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三、心理因素与不安全行为的对应分析

表2中所列的不安全行为时《企业职工伤亡率的分类》GB6441-86中所列的,基本包括了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

仔细分析这些不安全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它与人的心理因素如能力、情感、性格、气质等较为密切的联系.

〈一〉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