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Word下载.docx
《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刘军宁编:
《 民主和民主化》,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年。
)
我国学者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步开展了对政治发展的研究。
早期的研究以译介西 方政治发展理论为主,9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学者转向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政治 发展为对象,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不少有深度的成果。
近来“政治文明”研究热 的形成,推动着我国政治发展研究走向深入。
政治文明是政治进步的状态和成果的总称,政治发展则是政治进步的过程。
所谓政治 发展,主要是指政治系统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迁过程,其核心内容 是从非民主政治走向民主政治的变迁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发展的概念与政治现 代化的概念涵义基本一致。
与政治发展的概念相联系还有政治衰败的概念和政治发展的 危机的概念。
政治衰败是指政治进步的过程被打断或中断,政治生活陷于政治停滞和政 治退步的状态。
政治发展危机则是指政治变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机,具体包括民族认 同危机、合法性危机、参与危机、政令贯彻危机和分配危机等,这些危机又可以称之为 政治整合危机。
[美]路辛·
派伊:
《政治发展中的危机与后果》,转引自姚建宗 :
《国外政治发展研究述评》,《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87页。
)综合有关学 者的观点,政治发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和理性化,政治参与 的公民文化逐渐形成;
(2)政治制度化程度的提高,政治体系出现结构分化、功能专门 化,次体系自主性增强;
(3)政治系统能力的增强,政治系统决策能力和贯彻政策能力 不断改善。
政治发展研究的主题是政治民主化以及在民主化过程中保持政治稳定的问题 。
政治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民主化的目标模式、动力机制、阶段划分、发展 道路、战略策略等。
我们重点研究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状、目标模式、动力机制、路 径选择、战略策略等问题。
1.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
正如周光辉教授所总结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10个方面的 积极趋势(注:
参见周光辉: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政治学研究》,199 8年第1期,第29-42页。
):
(1)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从高度一体化转向适度分离。
改革开 放前的中国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体制和管理体制,社会权力萎缩,国家权 力无限扩张,社会被国家所吞没。
邹谠教授将这种体制概括为全能主义的体制。
随着市 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领域享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出现了有限的多 元化。
(2)政府权力从中央高度集权转向寻求中央和地方集权与分权的相互协调。
改革 开放前,我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
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实行行政性分权 ,以解决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的问题。
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 中央与地方关系正在向着合理化和法制化方向调整并取得一定进展。
(3)政治权威从神 圣化转向世俗化。
对政治权威的看法实现了从“神”向人的转化,人格化权威开始向制 度化权威转变,人们开始以政府的实际作为来评价政治权威。
(4)政治决策从注重经验 转向注重科学。
科学决策体制初步形成,决策过程初步实现了程序化和制度化,重大工 程项目决策日益重视科学论证,决策手段逐步实现科学化。
(5)社会控制从以行政权力 为主转向以法律控制为主。
(6)对权力主体从强调道德自律转向注重制度约束。
(7)政治 文化开始从群众文化转向公民文化。
社会成员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 识在不断增强。
(8)政治参与从动员型转向自主型,政治参与制度化程度在提高。
(9)政 治发展道路的选择从追求激进转向寻求渐进。
(10)从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转向全面的、全 方位的对外开放。
俞可平教授将中国政治发展的成就概括为7个方面:
公民政治文化逐 步形成,人们开始用现代民主价值观来作为自己的政治评判标准;
党和国家开始适度分 离;
公民社会开始出现;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定为政治发展的目标;
直接选举和自治 的范围在扩大;
政企在分开;
地方政府成为民主治理的创新主体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 新。
俞可平:
《积极实行增量政治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载《理 论动态》2003年4月10日第1595期,第9页。
)概括起来说,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成就有 三个方面,公民政治文化在逐步形成,政治参与制度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政治系统满足 民众需求的能力在日益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体现出了自己的基本特征。
桑玉成和袁峰将这 些特征概括为四点:
自主性发展、主导性发展、稳定性发展、渐进性发展。
自主性发展 是指自主选择本国的政治发展模式和政治发展道路,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内源式发 展。
主导性发展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核心在政治发展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建设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这种主导性发展是与党和 国家相对于社会所享有的高度自主性联系在一起的。
稳定性发展是指政治稳定和政治发 展不能偏废,要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稳定。
渐进性发展是指政治 发展需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桑玉成、袁峰:
《世纪之交的中国政治发展》, 《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7-10页。
)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个特征,这就是梯度 性发展。
所谓梯度性发展,是指政治体系能力、政治制度化水平和政治民主化程度等政 治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平衡性和梯次性分布特征。
申巧红、张孝文:
《论中国的梯 度政治》,《甘肃理论学刊》,2003年第4期,第9-13页。
)这些基本特征既是对中国民 主政治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同时又对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肯定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成就和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指出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发 展面临着多种深层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腐败现象呈现出不断发展蔓延的趋 势,有可能产生弥散性腐败,导致软政权化、合法性危机及政令贯彻危机。
具有垄断排 他性的分利集团利用自身在传统结构中的资源优势不断攫取利益,出现分利集团化趋势 。
软政权化和分利集团化的发展使得政治保守势力有所抬头,政治改革阻力重重举步维 艰。
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拉大,失业人员日益增多,在改革中利益 受到损害的一些社会集团,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和被剥夺感,政治上日趋激进。
这些深层 矛盾的积累和政治两极化趋势,有可能导致双方的正面冲突,出现强烈的政治震荡和政 治危机,打断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
参见萧功秦:
《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 政治发展》,《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第5-8页。
2.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目标模式
政治民主化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但对于中国民 主政治发展的具体目标模式问题,学者们意见纷纭,意见并不一致。
关于中国民主政治 发展的目标模式问题,可以概括为三种主要观点:
选举民主、自由民主和协商民主。
此 外,也有学者倡导精英民主、多元民主模式和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选举民主论者认为,实行自由的、公平的、竞争性的选举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标志和 特征。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目标应当是逐步逐级向上实行自由的、公平的和竞争性的选 举,最后实现全国性普选。
国际学术界研究民主转型的专家学者也普遍把在全国层级上 实现自由的、竞争性的选举作为民主化的突破或转折点。
从程序民主的角度来看,选举 民主的确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特征。
自由民主论者认为,民主的要义在于保障公民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宪政主义、法治国 家、有限政府、司法独立、权力制衡和新闻自由等构成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要件。
自由 民主论者以拉丁美洲部分国家、亚洲的印度等国为例说明,仅有选举民主是不够的,或 者说民主的质量是不高的。
这些国家虽然实行了民主选举,但公民的个人自由和权利缺 乏保障,因此这种民主是一种“伪民主”。
“伪民主”的说法或许过于偏激,但很显然 ,选举民主只是民主政治的初级阶段,选举民主需要向自由民主过渡。
协商民主论者认为,民主政治的核心在于公众意见和意志的构建或形成,可以从民主 政治的程序设计出发,社会多元主体在公共利益框架下,通过有效地协调体制与协商过 程,达成利益表达、利益协调与利益实现。
协商民主论者主张,在社会结构多元分化的 前提下,可以考虑发展协商民主以作为竞争性民主的替代物,同时容纳宪政法治等自由 民主的基本要素。
林尚立:
《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 ,2003年第4期,第19-25页。
)有的学者认为,改革时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可以概括 为“政治行政化”,即通过在决策机构中吸纳社会精英,在决策过程中进行广泛咨询, 逐步放松对大众传媒和结社的控制,满足大众特别是精英的要求。
未来10年的政治发展 还应继续采用这种政治发展模式。
康晓光:
《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 ,《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第75-81页。
)“政治行政化”模式实际上是协商民 主的一种形态,是一种咨议性的政治决策模式。
协商民主是否可以替代竞争性民主是有 争议的,但在选举民主尚未达到的层级上如都市政治决策中可以积极发展协商民主(注 :
参阅李兵第: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上、下),《城市发展研究》,2000 年第2期和第3期。
),同时选举民主、自由民主和协商民主之间并非是一种相互排斥的 关系。
精英民主论者认为,中国在民主化道路上应选择先精英后大众、先共产党内后共产党 外、先中央后地方及基层的体制内渐进发展路线,通过扩大差额选举切实推进党内民主 并从中央做起。
胡伟:
《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
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1-11页。
)精英民主论者不赞成走中产 阶级式精英民主道路,而主张以党内精英为主体发展党内民主,并通过党内民主来推动 人民民主的发展。
甄小英、李清华:
《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求是》,2 003年第12期,第33-35页。
)精英民主论者主张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开发体制内资源, 具有积极意义。
但他们对民主政治发展顺序的机械划分和规定已被现实中村民自治等基 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所突破。
多元民主论者认为,随着社会多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本世纪中期前后,中国有可能 出现一种与社会利益多元化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政治模式。
思想的多元化与 利益集团的多元化有助于政治民主所需要的多元制衡关系的确立。
萧功秦:
《后 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第1-8页。
)多 元民主所隐含的多党制或者“类多党制”能否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目标模式是有争议的 。
民主社会主义论者认为,发展民主必须致力于促进社会平等和公正,民主应当逐步从 政治领域向经济和社会领域发展。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更多是在价值取向和政策层面有其 积极意义,它在制度和程序设计上独创性不足。
笔者认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一元多线”的。
所谓一元就是走向 政治民主化,多线则是指从选举民主、协商民主、自由民主等多个方面同时加以推进。
具体来说,以自由的、公平的和竞争性的选举为根本特征的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性工程,应该在巩固和完善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成果基础上逐级向上扩展,并可以和党 内民主结合起来,从基层开始推广党内民主选举并探索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结合的有效 形式。
协商民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应当从选举民主尚未达到的地方政府特别是城 市政府层级开始加以推行并逐步向上和向下延伸,政府就热点难点问题采取精英吸纳、 决策咨询、公开听证、协商对话、媒体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化解 社会矛盾。
自由民主是民主政治的高级形式,宪政法治、有限政府、司法独立、媒体自 由、权力制衡等民主制度建设需要自上而下进行。
3.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
政治民主化的动力机制问题是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综合政治发展理论有关 研究成果,可以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概括为五个因素:
经济发展;
经济转轨 ;
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
良性的政治互动;
全球化。
(1)经济发展是民主政治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机制。
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总量的增加、结 构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
经济发展状况由财富、工业化、城市化、沟通等指标构成。
研 究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是20世纪政治学研究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西方不 少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定量研究,并且出现了跨区域研究和跨时研究相结合等新 的特点。
这些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参 见储建国:
《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关系的定量研究述评》,《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 3期,第45-52页。
)经济发展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它促成了工业化、城市化、教育的 普及、通讯的便捷、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收入水平的提高等。
经济的发展瓦解了传统的 农业社会,缔造了现代的工业社会。
现代工业社会要求产生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管理 模式,传统的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政治管理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源自经济发展的内在 要求,成为推动政治发展与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经济发展提高了大众的教育和文 化水平,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提高了公众的组织能力和行为能力 ,经济发展也为政治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孔德元:
《现代化与政 治发展》,《内蒙古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第31-36页。
)经济发展还加速了社会 动员,后者是指人们所承担的绝大多数旧的社会、经济和心理义务受到侵蚀而崩溃,并 开始逐渐获得新的社会化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参见艾森斯塔德:
《现代 化:
抗拒与变迁》,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城市化的发展, 识字率的增加,大众传媒的商业化,交通通讯技术日益发达,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方式和生活内容,人们开始告别传统,逐渐接受现代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并用现代价值 观来评判政府和官员的行为和积极要求参与政治生活。
社会动员所造就的新的政治生态 ,为政治系统的重新整合提供了基础、契机和动力。
参见孔德元:
(2)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强大动力。
传统的高度集权的政治管理体制建 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
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促使中国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使得传统的高度集权的政治管 理体制难以为继,集权式政治体制向民主合作的政治体制的发展过渡成为市场经济发展 的必然要求。
首先,利益驱动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持久动力。
只有建立在利益 驱动基础上的公民政治参与才具有可持续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利益高度同一 化,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利益出现了分化和多样化,人们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利 益群体或利益集团。
同时,人们日益感受到作为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者的政治国家的 存在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处于维护和增进自身利益的需要,人们的政治参与要求日益 迫切。
其次,权利驱动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
市场经济是天生的平等 派,商品生产培育着人们的自由、平等观念和权利意识。
商品生产者在向政府纳税尽义 务的同时,也要求享受纳税人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知情权、参与权和享受公共服务的 权利。
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持续推动力量。
再次,经济转轨也要求相应的 政治转型来配合。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是资源分配型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国家是政府主导的发展型国家,而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基础性作用,随着企 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角,从资源分配型国家和发展型国家向市场规制型国家和社会 服务型国家的转型成为必然的趋势。
最后,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改变 束缚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
经济改革的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成效,经济发展又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合法性。
因此,即使为了促 进经济发展,政府也不能对经济改革向政治发展提出的要求无动于衷。
市场化经济改革 向纵深推进也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见李景鹏:
《试论政治发展的动 力与目标》,《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第31-36,52页。
(3)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
公民社会是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 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
参见叶长茂:
《市民社会:
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79-8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着相对独立 于政治国家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
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兴起具体表现为,现代社会阶层 结构雏形已经形成,民间社团组织不断涌现,社会自治空间在扩大,公民社会理性、妥 协、宽容精神日益为人们所接受。
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成为民主政治发展重要 动力。
首先,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一个具有活力、结构形态相对合理的现代化社会阶层 结构的雏形在中国已经初步形成,其标志是社会中间层不断壮大以及社会流动机制合理 化。
这具体表现为,社会结构的中下层在逐步缩小,农业劳动者不断地向其他社会阶层 流动,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步缩小,商业服务业员工数量不断上升,产业工人阶层内 部在发生分化,社会中间层已经出现并在不断发展壮大,掌握或运作经济资源的阶层正 在兴起和壮大,现代社会流动机制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社会流动机制。
参见陆学艺 主编: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受过 一定教育的中产阶级或中间阶层正在发展成为公民社会的中坚力量。
他们具有现代价值 观,具有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意识,强烈要求参与政治事务并制约国家权力的滥用,同 时对政治稳定有着强烈的偏好。
中产阶级或中间阶层正在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推动 力量。
在笔者撰写到此时,读到一篇报道,报道讲述2003年北京六位住房业主为 了实现制度维权而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事例,这是中等收入阶层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生 动事例。
详情请参见:
万兴亚:
《北京六位业主自荐人大代表的台前幕后》,《中国青 年报》,2003年11月21日。
)其次,公民社会的各种社团组织获得迅猛发展。
到1997年 ,全国县级以上的社团组织即达到18万多个,其中省级社团组织21404个,全国性社团 组织1848个,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到1998年达到70多万个。
民政部编《中国民政 工作年鉴·
1999》,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
)这些民间组织的自主性与合法 性在80年代以后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它们的经费主要靠自筹解决而不再依赖政府拨款 。
它们在组织上也更独立于党政机关,其领导人也不再由现任党政官员兼任。
俞 可平: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载于俞可平主编《中国公民社会的 兴起与治理的变迁》,北京:
)相对独立于国家的民间 组织的兴起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有效的组织手段。
这些民间组织和社团作为各种利 益群体或集团的代言人积极要求参与政治决策,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
民间组织的发 展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力量。
再次,社会自治空间在逐步扩大。
在市场化 经济改革和分权化的行政改革过程中,国家逐步退出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领域,各种 社会经济组织获得了自由活动空间并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在对微观和中观社会经济生活 的自我管理过程中,各种社会经济组织的自律精神和自治能力在不断提高。
社会自治空 间的扩大和自治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全能国家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并对国家权力的 扩张构成了强有力的约束。
最后,公民社会培养着公民政治文化。
从臣民政治文化走向 公民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公民社会的发育成熟在培育公民政治文 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官方的公共领域为公民自由的、理性的讨论公共政策问题 提供了良好的场所,通过各种政策辩论和讨论,公民的政治判断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各 种社团组织培养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技巧和能力,从而使它们在暴力和腐化的手段之外找 到了参与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并在公民中积累着信任和互惠等社会资本。
公民在社会 自治活动中学会了相互妥协、宽容和讨价还价。
所有这些都为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有利 的条件并推动着民主政治发展。
(4)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
各种社会政治力量之间 建立起良性的政治互动关系,才能避免出现政治失序状态,避免民主政治发展进程被打 断,出现政治衰败状态。
在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过程中,利益关系和格局不断调整,一 些社会阶层或利益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或增长相对缓慢,由此导致他们通过来信来访、 静坐甚至更为激烈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据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透露,自1993年 全国群众来信来访总量出现回升以来,已持续上升了10年而且势头不减。
据调查分析, 在当前群众信访特别是集体信访反映的八大类问题如拖欠工资、农民负担、土地征用补 偿、拆迁安置、企业军转干部待遇等问题中,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 题;
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予解决;
80%以上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和 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的;
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
中国百姓上 访鸣怨增多[OB/EL].http:
///gi/)来信来访、 静坐示威等方式是一种典型的非制度政治参与,非制度政治参与扩大化是否导致政治不 稳定主要取决于基层和地方层级政治参与制度化程度。
参见方江山:
《非制度政 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年。
)处于社会下 层的社会阶层或弱势群体的非制度政治参与趋势的增强既有可能导致政治不稳定,又是 扩大公民有序的和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的动力。
政治领导阶层只有积极推进基层和地方民 主政治发展,才能在这些社会阶层与党和政府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
改革开放特别 是80年代末以来,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知识精英结成了统治联盟,政治精英为经济精 英发财致富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为知识精英改善了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并将经济和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