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1964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教学反思.doc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教学反思.doc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教学反思

永康市第六中学吴娃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是必修四中3.1.3中的一节内容,本节课内容共安排了2课时,我上的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实施从整体上说是比较顺利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为遵循“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的比较充分,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索,学习的热情较高,在对公式的理解,思想方法分析能力,逻辑的体会,以及运算推理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

针对上课情况反映出来的问题,现在我谈谈在上完这节课之后的感想,作一小结和反思,以便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

 

一、教学要求分析

1、熟练掌握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和角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二倍角公式。

2、掌握正弦、余弦和正切的二倍角公式,能灵活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等式证明。

3、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各公式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二倍角公式这一节内容在本章中是一重点。

首先,二倍角公式是和角公式的特殊形式,同时,二倍角公式又可以和后面的半角公式联系起来,所以二倍角公式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二倍角公式的应用也比较广,在三角函数式的计算、化简、求证及简单应用中都会涉及到。

最后,二倍角公式的证明本身就是一种化归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情景导入自然

课本中二倍角的推导本节课公式的推导相当简单,开门见山地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中把看成,从而得到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而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

所以先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几个等式是不一定成立的,从而引出二倍角公式的相关内容。

(二)例子有效变式

本节课共有两个例子,两个例子围绕变换的目标,变换的内容,变换的方法,变换的结果,都在原例子的基础上变了形,然后增加了变式,同时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通过对例子的讲解,能对变式训练进一步掌握,从而能够对二倍角公式的灵活应用!

(三)练习层次分明

为使学生熟悉公式,并做到对公式的深刻理解,我设计了三个梯度。

梯度一:

倍角的相对性;梯度二:

熟练公式结构;梯度三:

灵活应用公式。

由简到难,从简到繁,层层推进,这样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明晰学生思维特点及能力,在学习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及独立性,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去体验学习过程。

(四)师生互动良好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所以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我也朝这个方向努力,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所以本节课师生互动还可以。

同时,为了给学生增加信心,每节课开始我们都有一个默认“仪式”---加油(鼓掌2次)-加油(鼓掌2次)-加油加油加油(鼓掌6次),这样既可以鼓舞士气,又可以提醒学生已上课!

并在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时经常鼓励学生,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多媒体使用恰当

在上课之前,花了很多心思在做课件上,所以课件还算精美!

特别在推导二倍角公式过程中,能够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推导变换过程,学生容易明白其中原委。

并且为了节约时间,上课时把学生的演算过程用投影仪多次投象,这样,学生既可以看清楚同学的做题思路,又可以纠正错误的地方!

(六)情感饱满语言丰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激情有着丰富的内涵,它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打开封存的记忆,激活僵化的思维,放飞囚禁的心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课堂。

语言幽默风趣,肢体语言丰富,这着实给课堂带来活跃的气氛。

(七)不足之处

1、一堂课下来虽然比较顺畅,但在把握一堂课里的重难点还需再斟酌。

本节课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一定要弄清楚。

2、在例子的选择上还可以再推敲。

不仅仅要具有代表性,更需要提供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3、在课堂中,基本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的教学中。

但在如何更有效的提问还可以再商榷。

4、课堂时间的安排能否更加合理。

让学生可以多动脑,多动手!

老师霸占课堂的时间不要过多。

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四、今后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不断总结、反思。

作为数学教师,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每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一种成就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总结、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