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19400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如,通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和心理的描写,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

(2)再读课文《那个星期天》,回顾具体描述“我”内心独白和周围景物的内容,丰富学生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写具体的相关经验。

(3)本次习作素材中的14个词语已经闪亮登场了,它们都是我们熟悉的词语。

请仔细观察这上下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4)归类梳理。

要点:

这14个词语都表示人的情绪。

其中,第一组的词语都表示积极的、良好的情绪;

第二组的词语都表示消极的、不良的情绪。

3.例词引路,打开思路。

以“欣慰”为例,说说你的思考。

(1)看到“欣慰”这个词,你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2)看到“欣慰”这个词,你立即联想到哪些事情曾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4.拓展选材,拓宽思路。

(1)试着选择其他词语,说说你又想到了什么,或者回忆起哪些经历过的事情。

如“忐忑不安”,可引发学生思考:

你一般在什么情景下才会“忐忑不安”?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词语的内涵,拓展学生的思维。

(2)除了这14个词语,你还想到哪个表示情绪的词语也能引发你的丰富联想?

有人说,汉字是图画文字。

一个汉字,一个词语,它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甚至一段让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如果我们能打开记忆的闸门,把因词语而产生情感体验的事情写出来,相信一定会更加耐人寻味、令人难忘。

板块三 围绕中心,构思提纲

1.激活记忆,打开视野。

(1)回顾教材提供的两组14个表达情感体验的词语。

①积极的情感体验:

畅快、激动、欣慰、感动、盼望、欣喜若狂、归心似箭。

②消极的情感体验:

惧怕、愤怒、沮丧、愧疚、难过、忐忑不安、追悔莫及。

(2)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多说,激活记忆。

2.调动生活经验,打开视野。

(1)从学校、家庭到社会,概括地说出引发某种情感的事情。

(2)事例引领:

①第一次国旗下讲话

②旅行途中得到陌生人的帮助

③第一次自己在家

④看惊险、刺激的电影

⑤参加敬老院活动

……

3.明确中心,列好提纲。

刚刚我们通过几个词语了解了这次习作的写作方向,下面我们就牛刀小试,选取一个词语操练起来吧。

出示要求——

(1)选择一个词语,并用一句话写下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

(2)编写习作提纲,列出段落安排以及详略侧重;

(3)对重点写的部分可先拟定几个细节。

①先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词语,围绕这个词语,用一句话写下自己想表达的中心。

②围绕这个中心,规划习作提纲,想好每个自然段写什么,重点是哪个情景。

③对于重点写的地方,再列出其中的几处细节。

4.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看看素材与所选词语的内涵是否吻合,再推荐同学集体交流。

1.自主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并尝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果情感有变化,将变化写清楚。

3.能评价同学的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板块一 例文引路,推敲表达

1.自学例文,学习表达。

大家围绕词语,通过个人联想和同桌合作,将习作的提纲和详略初步说清楚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让真情自然流露”呢?

自读例文《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看看作者是如何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2.集体交流,体会例文表达方法。

(1)交流《别了,语文课》是如何选材以及表达出情感变化的。

“我”对学习语文课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变化的?

①开始,“我”语文学得不好,对语文课不感兴趣;

②被张老师表扬、鼓励后,“我”对语文产生了兴趣;

③了解了“语文的丰富和优美”,更加增强了“我”学语文的信心;

④听了爸爸的一番话,“我”更加珍惜“一个月学习语文的机会”。

作者精心选择事例,让情感在叙事的过程中自然流露,写出了“我”对语文课的情感变化。

中间插入的一段独白,更是强烈地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2)交流《阳光的两种用法》的情感表达方式。

先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中,自己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再交流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及对自己习作有什么启发或帮助。

①作者分别讲述母亲、毕大妈利用“老阳儿”让“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情感在作者的叙事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②文中反复提到的“老阳儿”起到了贯穿全文的情感脉络的作用。

3.回顾并迁移本单元课文中学习到的“融情于事(人或景物)”及“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

《匆匆》的情感表达方式:

开篇即借燕子、杨柳、桃花起兴,引发对匆匆逝去、无迹无痕的时间的深思,用一连串的疑问,抒发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

再如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设问,抒发了自己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

《那个星期天》的情感表达方式:

作者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如课文第4自然段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再如,课文第6自然段中,“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真实地表现出“我”心情的变化。

4.学习例文和回顾课文后,请同学们修改完善提纲,尝试运用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丰富细节,并动笔起草重点段落。

5.教师课堂巡视,评析习作片段。

板块二 抓住要点,评议修改

1.片段展评,集体修改。

(1)片段评议。

出示片段,共读分析。

第一轮评议:

围绕中心意思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围绕词语的内涵展开。

①重点讨论片段内容是否围绕选定的词语,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②重点讨论有没有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出真实情感。

第二轮评议:

围绕有没有把自己的情感变化过程写清楚展开。

重点讨论片段是否能写出自己的情感变化过程,片段中人物心理、语言或景物等细节描写是否能体现自己的情感。

(2)师生合作,共同修改。

评议后,师生合作修改和个人修改相结合进行修改。

2.对比展评,发现问题,讨论修改。

(1)同桌互评,合作修改;

(2)全班交流,分享完善;

(3)再次修改,工整誊抄。

习作例文:

爸爸的计划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爱订计划的爸爸的。

2.学会方法,围绕中心可以从不同事例写,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写。

3.注意详略,印象深刻的部分具体写,其它内容简单写。

教学重点:

1.学会方法,围绕中心可以从不同事例写,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写。

2.注意详略,印象深刻的部分具体写,其它内容简单写。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爱定计划吗?

定了哪些计划呢?

(学生畅所欲言,谈论自己的计划)

2.教师小结:

没想到同学们定了这么丰富的计划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计划的文章,看看作者的计划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解生词。

2.思考:

文中的爸爸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围绕这个特点,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

(1):

罗列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凸显了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

第二部分(2—6):

通过具体的事例,突出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

四、细读课文,领悟写法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爸爸定了哪些计划,从中你可以看出爸爸的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

(3)总结写法:

通过罗列爸爸给每个人所定的计划,凸显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

2.学习第二部分

(1)这部分作者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一中心写了几件事?

哪些写得详写,哪些事写得简略?

学生交流:

写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写得比较简略。

写爸爸帮我订计划,写得特别详细。

(2)作者是怎样写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这件事的?

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这段文字运用先总写后分说的写法。

先总写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再具体写了执行早晚开关气窗和各人用各人牙膏这两个比较典型的小事例,来突出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的特点。

(3)作者是怎样把爸爸帮我订暑假计划这件事写具体的?

找出描写爸爸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我和爸爸的对话。

总结写法:

围绕中心意思,可以把自己感受最深,并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的部分写具体。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总结写法。

2.制定一份学习计划。

板书设计:

爸爸的计划

爱订计划

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帮我订暑假计划

小站

1.认真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站的特点。

2.学习细致观察、具体描写的方法。

3.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意思,一步一步进行表达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意思,一步一步进行表达的写作手法。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1.介绍作者:

袁鹰,生于1924年,当代作家,诗人。

2.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坐火车到外地旅游,或者走亲访友,都要经过许许多多的车站。

有的车站规模宏大、雄伟壮观,有的车站设计精巧,充满现代气息。

今天,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个由作家袁鹰描写的一个地处边远山区,无人注意的小小火车站。

二、初读课文,认识“小站”

1.简介小站:

我国的铁路线纵横交错,遍布东西南北,火车站成百上千,数不胜数。

火车站因容纳旅客的数量和火车进出的情况不同,分为特等车站、一等车站、二等车站、三等车站和四等车站。

首都北京火车站是特等车站,而我们书中这幅画上的车站属于四等车站,因此称为“小站”。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座小小的车站。

2.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圈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词。

3.学生自由交流,感受小站之美。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观察图片,感知小站之美。

指导学生按照由大到小,由中间到两边的顺序观察画面,然后交流感受。

这是一个北方山区的小站。

画面中间是一座红瓦灰墙的房子,屋顶上有一个铁路标记及车站站名“松岭”;

左边是一个布告栏,旁边是一块小黑板,出站口贴着一张宣传画;

房屋门前的空地上是一个小喷水池,造型很别致;

房屋后面有整齐的栅栏;

月台两头几株杏树花开得正红;

几位旅客在歇息,两位工作人员在交谈;

远处是高山。

2.走进文本,梳理文章结构。

(1)自由朗读,总结小站特点。

(2)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自然段)讲小站的规模“小”布置“美”。

第二部分(7~8自然段)小站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四、细读课文,学习写法

1.学习第一部分,感知小站之“小”

(1)指名朗读课文1~6自然段,标出描写火车站“小”的语句。

(2)讨论作者是怎样将“小”写具体的?

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

(3)学生交流,重点品味。

“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快车转瞬间疾驰而过,旅客们甚至连站名还来不及看清楚”,通过慢车停留的时间之短,快车的旅客来不及看清站名,突出小站之小。

从“一间小屋”“几根木栅栏”“一张红榜”“一块小黑板”“一个小喷水池”“一座小小的假山”“一棵尺把高的小树”……通过具体的数字,突出小站之小。

从“两三个挑着箩筐的农民”“或许还有三五个人影”,来往的人数之少,突出小站之小。

(4)学生总结,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小站之“小”写出来的?

2.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小站之“美”

(1)自由朗读7.8自然段,圈出小站带给人感受的句子。

(2)学生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给旅客带来怎样的感觉?

怎么理解“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这句话的意思?

(3)学生总结,这两段文字,没有再写小站之“小”,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五、总结全文,领悟写法

1.今天,我们一起参观了一个偏僻的山区小站。

小站留给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细致的描写,具体的数字等,突出了小站之美。

我们知道了怎样中心意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虽小却美

带来暖意

 

1.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

2.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

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一课时

习作例文

课时目标:

1.默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把握例文内容。

(重点)

2.与同学交流、分析例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

复习导入。

教师口述:

前面我们学过《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精读课文,同学们还记得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有哪些吗?

我们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时,可以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也可以直抒胸臆,把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

二、提出问题

1.准备挑选自己喜欢的习作。

(提示:

课前教师需准备大白纸,并提前将学生的习作分类呈现。

提示:

课前大家已经从“初试身手”给出的情境中选择了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別写了几句话,试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出示课件:

走在小巷里奔跑在田野上弹琴钓鱼

老师已将大家写的话根据不同情境分类呈现在了教室的墙上并进行了编号。

现在大家可以走下座位,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情境,任选自己喜欢的习作,摘下来拿回座位。

如果没有你喜欢的作品或者你喜欢的作品已被拿走,也可以空手而归。

2.学生下座位进行挑选。

3.展示优秀习作。

(1)学生根据不同情境围坐成四组,将本组挑选的优秀作品摆放在桌面上。

(2)各组分別讨论优秀作品。

4.各组用大白纸合作梳理优秀习作的优点与不足,提炼方法并在班级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并总结。

要点预测:

将自己的心情融于不同事物或景物之中,将自己的心境和周围环境契合等。

5.根据合作梳理的结果简单修改习作。

6.提出问题:

这些方法大家掌握得很好,如果想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这两篇习作例文,看看能否获得新的启示。

三、学习写法

例文在线(例文见教村第49-53页)

1.快速浏览两篇例文,结合旁批和课后思考题梳理方法。

2.小组合作将梳理出的新方法标注在大白纸上,可结合原有方法用气泡图的方式呈现。

3.班级展示汇报。

《别了,语文课》

(1)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我”对语文课的情感变化过程。

不喜欢一一吓了一跳一一饶有趣味一一心里难过

(2)小组讨论:

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①恰当插入内心独白可直接而强烈地表达内心情感,但要注意人称的使用,即使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

例如例文中的:

“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

②选择恰当事例表达情感,删减无关内容,增强情感冲击力。

作者写告别语文课,应该有许多事例可写,但他只写了临别时老师和同学留言、热情送书这两个在情感上非常有冲击力的事例,突显了离別时的气氛与心情。

《阳光的两种用法》

(1)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表达:

文章主要写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和毕大妈晒水为孩子们洗澡,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温暖的母爱。

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

①选择恰当事例表达情感。

作者写“阳光的两种用法”,既没有写阳光本身,也没有写阳光日常的用法,而是选取了生活中的事例,表达自己对母亲、对街坊毕大妈这些用自己的智慧和温暖的心将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的女人们的一种爱与敬佩。

②抓住细节,叙述自然不做作。

作者在表达情感时,没有特别做作地说我爱妈妈之类的话,而是借妈妈将昞完太阳的棉被,赶紧叠好保温,晚上睡觉时被子里散发出的太阳的味道将自己感受到的温暖自然地表达了出来,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③将能够表达情感的具体事物作为线索多次呈现。

“老阳儿”是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对大院、对儿时幸福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充满感情的事物,作者在文章中,从开篇到结尾多次提到了“老阳儿”,“老阳儿”作为线索贯穿了全文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回顾两篇精读课文,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同时以两篇习作例文为例向学生展示了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人教部编版)

习作例文与习作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与其他单元稍有不同,在写作之前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与《小站》为学生提供了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模仿,并以课后习题和旁批的形式提示了写作要围绕着中心意思进行。

对习作例文的教学,教师不能从篇章入手,去整篇完整地教学,而应分部分、有选择地教学,把重点放在写法上,不做字词识记、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等方面的要求,避免教成略读课文。

单元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则给了学生相当大的自由,围绕一个汉字来写,既可以写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写作对象虽然只是一个汉字,但中心非常明确。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中掌握的安排材料的方法,先写出写作提纲,再围绕着确定的材料开始写作。

所以,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单元习作的整合,重视“习作例文与习作”和精读课文、“交流平台”的关联性,有重点地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消除畏难情绪。

1.能了解习作例文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3.写作时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重点难点:

1.结合习作例文,学习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方法。

2.将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与“习作例文与习作”结合起来学习。

课时安排: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以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导语:

在上课之前,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

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一位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

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

“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

”那个读书人对着蜘蛛网呆看了整整三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

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大师在告诉我:

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

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

”这个故事啊,就是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围绕一定的中心意思来写。

今天,我们就把理论付诸实践,本次习作训练的主题就是“围绕中心意思写”。

(板书:

围绕中心意思写。

)二、反馈练习,交流互评

1.复习交流《夏天里的成长》和《盼》。

预设:

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中,学生已经结合课文交流了主要的写法,此时可提问那些基础稍差的学生,对反复交流过的内容,学生应该都能简单地概括出来。

明确:

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2.反馈“初试身手”的选材练习,展示学生的选材,学生互评。

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展示过相关选材,但因时间有限,展示的材料也有限。

而且通过学习,学生或许会对自己的选材做出调整。

此时可再请几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选材,注意每个题目都要涉及,在黑板上做好板书、标注。

在后面的学习中可再运用这些题目和材料。

三、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1.学习写法:

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1)阅读、交流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说说作者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哪些事例,其中哪一个事例写得最具体。

作者把爸爸给“我”订暑期计划的事例写得最具体。

(2)学生自由读“订暑假计划”段落,思考:

作者为什么把这部分写具体?

(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爸爸在各个方面都喜欢做计划,却格外重视“我”的暑假计划,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这与“我”息息相关,爸爸特别关心“我”;

二是暑假生活很长,爸爸认为这值得做计划;

三是这样的计划容易产生戏剧效果——哪个孩子不愿意暑假轻松度过啊,可遇到个这么爱订计划的爸爸就“倒霉”了。

所以作者把这件事写得格外详细。

(4)学生拿出自己在“初试身手”中完成的选材练习,选择需要详写的部分做上标示,并交流汇报。

2.学习写法:

其他部分简单写。

(1)学生思考:

有了一个具体描写的事例,其他的事例怎么写呢?

(2)学生默读《爸爸的计划》前两个自然段,特别要留意例文旁边的批注。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引导。

一篇文章中,若事事具体,则会显得没有重点,所以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

简单写也是有技巧的,可以罗列式,也可以用一两句简单交代。

比如第1自然段就用了罗列式,罗列了家人的各种计划;

第2自然段则用几句话写了两个比较典型的小事例,让人印象深刻。

3.学习写法:

从不同方面去写。

(1)学生阅读习作例文《小站》,留意旁批,思考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这篇文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但联系课题,再结合具体的描写,我们能发现全文是围绕“小”字展开的。

作者观察仔细,抓住了小站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小”字,表明了车站虽小,却小中见大,从细微处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2)同桌交流: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站的“小”的?

文章写了小站的规模小:

“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几根木栅栏”“三五个人影”。

还写了小站上的布置精而小:

“小小的喷水池”“小小的假山”“小树”“小宝塔”。

(4)学生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

最后两个自然段没有写小站的“小”,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两次提到喷泉和杏花,与前文相呼应。

活泼的喷泉是工作人员精心设计的,这么一个小小的站台,没有几辆车进站,为何还要花费心思修筑喷泉呢?

几树灿烂的杏花是工作人员精心栽培的——在到处是山崖和巨石的北方山区培育几株杏树要付出多少心血啊!

这些都是为了衬托小站工作人员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他们想给旅客们带来温馨、美好的感觉。

喷泉和杏花是小站工作人员精神面貌的写照。

与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的写法相比,从不同方面去写难度稍大点,这需要大家有更强的全局把控能力,而且选择的几个方面都要适宜。

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许多文章都采用了这样的写法,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第2自然段是分述,从海面、海底、海滩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