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孔子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18856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孔子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3孔子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3孔子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3孔子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3孔子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孔子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3孔子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孔子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孔子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英文译名:

Confucius.

1.孔子生平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hé

gē,yì

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

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

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

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

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

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

“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

”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

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

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

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

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

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

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

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

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

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

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

“天丧予!

天丧予!

”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

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

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

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

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

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弟子:

子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参、子夏、子张.........

2.从政经历

孔子和李白一样,有着不顺畅的政治经历,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

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

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此时他已50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

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

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

“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

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

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

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

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

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

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

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3.孔子人品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

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安贫乐道

孔子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孔子也曾说: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子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是老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5).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二、孔子思想

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论语》中。

《左传》与《史记·

孔子世家》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也较可靠,都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与资料。

被认为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南宋罗大经(1196—1242)《鹤林玉露》卷七记载:

杜少陵诗云:

“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

”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

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应,对曰:

“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

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普之相业,固未能无愧于《论语》,而其言则天下之至言也。

朱文公曰:

“某少时读《论语》知爱,自后求一书似此者,卒无有。

《鹤林玉露》是一部笔记体的文集,全书共十六卷。

半数以上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记述宋代文人轶事,有文学史料价值,其中对宋朝政治人物的记述,可与正史相参照。

1.赵普的回答,涉及“半部《论语》”的问题,这大概就是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的初始版本;

2.罗大经认为赵普的“相业”有愧于《论语》,但對赵普的这句话以及《论语》的价值则十分肯定。

元·

脱脱《宋史·

赵普传》: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这里也有几点应当注意:

1.脱脱首次从正面肯定了《论语》对赵普政治事业的积极作用。

正是元朝,才将《论语》》等所谓四书作为法定教科书和科举取士的标准,这也许就是脱脱加上这几句话的历史背景。

但,“晚年”以下一段话,不知何所取材。

2.当时人们并不知道他读的是什么,是在他死后人们才发现读的是《论语》,因此,在他生前,自然不会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第一,赵普生前,以及整个北宋,没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

第二,此说真正流传开来是在元朝。

但恰恰是在元朝,对儒术表示了极大的轻蔑,所谓“九儒十丐”,那些满腹经纶的儒生,其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连自己的生计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何谈治天下。

为此,元杂居中的那句台词,既是地位低下的儒生们对前朝文人地位的向往,对自己学问的一种自负,也是向当朝执政者的一种自我推荐。

第三,由于这句话极大地夸张了《论语》的功能,得到了那些能将《论语》倒背如流的儒生们的普遍欢迎,所以才广泛地流传开来。

哲学家黑格尔说: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按即《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

”虽然黑格尔的话中透露出一种令人十分不快的西方人的傲慢,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论语》就是一部道德教科书,其基本内容就是一些道德教训,其基本作用,也无非就是一种道德培训。

论语·

阳货》记载了孔子与子张关于“仁”的一次谈话: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

‘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号称以《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又是如何呢?

除了“敏”以外,其他四项,他一项也没做到。

“赵普之为政也,廷臣多疾之”(《续资治通鉴》),“多疾之”,表明不满赵普、反对赵普的人不在少数,而这些人最后几乎都败在赵普手下。

王夫之称赵普为“不仁者”,似乎并没有冤枉他。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1).哲学思想:

孔子所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孔子思想中充满新与旧的矛盾,反映了大变动时代的精神风貌。

天命鬼神观:

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鬼神观,视天为万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治乱。

他主张"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

,"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但同时他又否定周时盛行的占卜活动,提出"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五谷生焉"

,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

所以他主张"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记载孔子"

不语怪、力、乱、神"

,并且说"

未知生,焉知死"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回避了关于人死后是否变鬼的问题。

中庸之道:

孔子对现实采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具有“凡民有丧,匐匍以救之”的精神。

中庸是他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

他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又谓之“中行”、“中道”。

这种立身行事的原则要求人在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论语》有这样记载: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在他看来,“过”和“不及”都不好,都偏离中道。

  孔子力求使人的行为符合中庸之道。

为此他主张对性格过于进取的人加以遏制,对性格谦退的人加以促进。

据《论语》记载,孔子弟子子路、冉有都曾问孔子:

听到应当作的善行可以立即行动吗?

孔子回答子路说: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而答覆冉有则说:

“闻斯行之”。

弟子公西华对孔子的不同回答感到困惑,孔子解释,说:

“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承认一般人很难作到中庸,因此他同意在中道“不可必得”的情况下,则“思其次”,他称此为“狂狷”,说: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他对勇于进取的“狂”和退而洁身的“狷”都给予一定的肯定,而最厌恶的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称这种行为为“乡原”,认为“乡原,德之贼也”。

(2).伦理思想——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

仁的含义是“爱人”,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在道德根源问题上,孔子的态度是矛盾的。

他一方面信仰天命论,认为人的智愚善恶是先天规定的,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另一方面又肯定道德受后天条件和个人努力的影响,强调“为仁由己”、“求仁得仁”,说“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很重视道德修养,他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认为必要时可以牺牲一切,直至自己的生命,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他强调发挥个人在道德修养中的自觉能动作用,说: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他提出“自讼”等修养方法,主张在博学多闻的基础上进行反省,学与思结合,言与行一致。

他总结自己的修养过程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这一论述包含了道德修养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必然到自由循序发展过程的思想。

他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和“仁人”。

  孔子的伦理思想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美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者。

他的美学思想不论是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美学思想也建立在“仁学”的基础上。

他认为要使社会得到合理的、和谐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实行“仁”的原则。

而“仁”是以亲子之爱为基础的,它是每一个人内在具有的心理要求,也是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

他认为要使“仁”的原则得到实现,最重要的是唤起人们自觉行“仁”的要求,而文艺就是唤起这种要求、促使人们自觉行“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

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

并把诗的社会功能明确概括为“兴”、“观”、“群”、“怨”四个方面。

在中国美学史上,他第一次指出了文艺的重大社会作用,开始把文艺同原始的巫术、祭祀、典礼区分开来。

他认为文艺的特殊作用在于感发、陶冶人们的伦理道德感情,使遵守社会伦理道德原则成为个体的自觉要求,不但要“知之”、“好之”,而且要“乐之”,即以实行“仁”为最大的愉快和满足。

这样,孔子便把道德上的善融合到了审美的境界。

在孔子的思想中,最高的道德境界是同审美境界合一的,道德境界只有与审美境界融为一体才算得到了最后的完成。

这是孔子美学中一个极为深刻的思想。

  孔子对诉之于人们感官的声色之美并不采取禁欲主义的态度,但他认为感性形式的美只有同伦理道德的善完满地统一起来,做到既“尽美”又“尽善”,才算达到了最高的理想:

他认为,同美相对来说,善是更根本、更重要的,但他不否认美所特有的价值,并明确地反对只要“质”不要“文”、只要善不要美的观点,避免和克服了使美善互相分裂和对立的片面性。

但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孔子要求美和文艺必须绝对服从于“礼”,而且把审美与文艺的作用最后归结为“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种以狭隘功利为目的的思想,是孔子美学思想的弱点。

但在孔子那里,这个弱点还不占主导地位,到了后世汉儒,特别是宋儒的思想中,这个弱点被突出地发展起来,对中国美学和文艺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4).逻辑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启蒙者,它所提出的正名主张虽然主要是为了实现政治、伦理方面的名分等级制度,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对逻辑正名的初步意识。

  孔子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名和言的关系,认为言有赖于名,名不正,言就不能顺,正名是言论合理的前提和条件。

他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原则,包含了名实必须一致,名必须具有确定性的逻辑思想。

  孔子还从正名的需要出发,强调推理在认识中的作用,提出“告诸往而知来者”、“温故而知新”,认为由过去的已知可以推论今后的未知。

他根据同类可以相推的原则,提出了“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和“闻一以知十”等著名的类推教学方法,认为事物都可以归属于一定的类,从某类中的一个事物所具有的某一性质,可以推知该类中的其他事物也有此性质。

(5).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

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说:

“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不管一个人的出身如何,只要交上束□,都可以做他的学生。

他的这一主张,使很多过去根本无权受教育的平民子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他的弟子中有不少人出身于“贱人”、“鄙家”。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他说:

“学也,禄在其中矣。

”认为学生学习是为了“干禄”。

他把“文行忠信”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把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排斥在教学之外。

樊迟请“学稼”、“学圃”遭到他的痛斥,他说: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和“学也,禄在其中”的主张,为一些出身微贱而有才干的人提供从政机会,在一定限度内实施了他的举贤才的主张,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其鄙视生产知识和轻视体力劳动的态度对后世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不良影响。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他主张治学先要立人,说: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他重视温习的作用,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

在教学中注重启发、诱导、有的放矢,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注意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说: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在言教的同时也注重身教,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生勤奋刻苦,常常忘食、忘忧。

三、历史地位

孔子是春秋时代渊博的学问家,他创立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他的思想体系虽然保留着传统的天命观念,但总起来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因此在战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

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孔子及儒家思想并未受到统治者的特别重视,仅仅是先秦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学派。

汉代之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在历史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因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统一国家业已建立,封建统治者需要一种既能适合封建社会又具有一定保守倾向的思想,于是孔子的思想受到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