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附答案大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18079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5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附答案大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政治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附答案大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政治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附答案大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政治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附答案大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政治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附答案大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附答案大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docx

《政治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附答案大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附答案大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附答案大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docx

A资本的秘密B商品的秘密C经济规律D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

16、在一切社会形态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市场竞争规律C按劳分配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实事求是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

1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建于()

B炼钢厂的工人将矿石炼成钢铁地底下煤炭、石油的形成

A1615年B17世纪中叶C19世纪中叶D18世纪中叶

19、下列不属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是(

A煤矿工人将埋在地下的煤开釆出来

C纺织厂的工人将棉纱织成布

20、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

D物质资料的关系

A自然的关系B社会的关系C人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D劳动对象

21、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是(

A人的劳动B科学技术C劳动资料

22、生产关系()

A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B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方面的关系

C是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最本质的关系

D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

23、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

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

24、与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的特点是

A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大多数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

C经济规律总是和人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D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

25、对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任何经济规律总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

C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D人们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26、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A人们可以认识经济规律B人们可以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

C人们可以改变经济规律D人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规律

2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A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C不断发展的科学D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

2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

A辩证唯物主义理论B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C古典政治经济学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9.织布厂用来织布的织布机属于()

A劳动资料B劳动工具C生产资料D物质资料

30.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空想社会主义

三、名词解释

31.物质资料的生产

32.经济规律

四、判断题

33.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因此,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34.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是完全相同的。

3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36.生产力的基本构成因素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

3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五、问答题

38.简述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

39.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

两者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40.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4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根本任务、理论来源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BCAAA,BBACB,BACAC,DDCDC;

ACD,ABCD,ABCD,BCD,ABCD,AB,ABCD,CD,ABCD,

ABC。

31、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32、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按照自己设想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去加工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被加工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的活动。

即:

人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活动。

33、X34.X35.V36.V37.V

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的要素:

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人的劳动就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为了获得满足自身或他人需要的有用产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包括两类:

一类是未经人类加工过的自然物,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

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它包括生产工具(包括机器设备)、土地、建筑物(厂房、库房)、道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9.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

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客观的物质经济关系。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

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决定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表现在:

①当生产关系适合或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要求时,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当产关系不适合或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要求时(无论是超前还是落后),就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4)归根到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的经济规律。

在生产力中,不管是人的因素还是物的因素,都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着。

科学技术日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引起它们素质和状态的变化,从而大大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增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越来越丰富,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2)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工具的生产制造技术和质量水平得到了提高。

(3)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并能促进劳动对象的数量和品种的增多。

(4)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引起生产过程的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

4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根本任务和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有:

古典政治经济学与空想社会主义。

【单元测试题二——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二因素指的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B价值和价格C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D价值和交换价值

2、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商品属性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

3、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说明这两种商品必定具有在质上相同的东

西。

这个同质的东西就是商品的()

A使用价值B供求关系C价值D自然属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没有价值D没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6、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劳动价值论B劳动二重性理论C剩余价值理论D资本积累理论

7、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叫做商品的()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8、商品价值量是由()

A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B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商品的效用决定的D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

9、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赢利,就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0、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为计量单位的。

A体力劳动为尺度的B脑力劳动为尺度的

C简单劳动为尺度的D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11、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

A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B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

C与商品价值总量成反比D与商品价值总量成反比

1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是

A成正比B成反比C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D无比例关系

13、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14、部门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则其创造的价值总量

A越多B越少C不变D无法确定

15、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表现是

A商品交换成功B提高产品质量C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竞争

1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7、由商品的赊买赊卖所引起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

18、打破商品直接交换所受的限制,引起商品交换买卖脱节的货币职能是()

19、货币的本质是

A金银B一般等价物C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商品

20、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A支付手段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价值尺度职能D贮藏货币职能

21、在商品买卖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所执行的是

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D支付手段职能

2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竞争规律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23、在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

A偶然不一致B经常不一致C经常相一致D完全相一致

24、1只羊=2把斧子这个价值表现形式是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25、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的职能是()

A价格标准B价值尺度C价格D流通手段

2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联系与区别是

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两者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

27、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

A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

C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D生产的使用价值量降低

28、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后,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而对价值量的影响是

A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降低B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提高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29、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B扩大的价值形式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30、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B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C可以是纸币D必须是金属货币

31、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货币

32、可能引起经济危机的货币职能有

33、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是

A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4.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是

A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基准

B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复杂劳动为基准

C简单劳动是多倍的复杂劳动D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

35.商品是()

A生产者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B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D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

36.商品

37.商品的价值

38.货币

39.货币流通规律

40.通货膨胀

41.市场机制

42.自家种的粮食由于可以拿出去卖钱,因此是商品。

43.有价格的物品必有价值。

44.劳动产品和商品中都凝结有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所以,劳动产品和商品都具有价值。

45.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46.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供大于求,价格下降。

因此,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

定的。

47.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8.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

49.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它有哪些职能?

50.价值规律的内容、实现形式以及作用分别是什么?

一、单选题

1、A;

2、B;

3、C;

4、A;

5、D;

6、B;

7、C;

8、B;

9、D;

10、C;

11、A;

12、A;

13、A;

14、C;

15、A;

16、D;

17、C;

18、B;

19、C;

20、C;

21、B;

22、B;

23、B;

24、A;

25、B。

二、多选题

26、ACD;

27、BC;

28、BD;

29、ABCD;

30、AC;

31、AB;

、32、

BC;

33、ABC;

34、AD;

35、BCD。

36.商品一一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37.商品的价值一一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8.货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9.货币流通规律一一是指在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具体内容是:

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

40.通货膨胀一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41.市场机制一一市场的各要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42.X43.X44.X45.V46.X

答:

商品之所以会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同种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对于不同种的商品来说,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由于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加倍的简单劳动。

这就要求在分析不同种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时,必须把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

也就是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基准(单位)的,然后将复杂劳动折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

49.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它的本质是什么?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即当金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独占一般等价物地位时,就成为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以下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货币、世界货币。

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在现实生活中,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价格总是围绕着商品的价值进行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源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单元测试题三一十g余价值的生产】

1、资本总公式是

CG—G、DW—G—W、、

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

D价值增殖的形式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的矛盾

AG—W—G、、BG—W—G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3、资本流通与简单商品流通的本质区别是

A货币在流通中带了利息B货币在流通中可以再生产

C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D货币在运动中充当媒介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和流通领域无关既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也在流通领域中产生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商品的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资本的原始积累D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生产资料消耗和新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8、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B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D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

9、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是

A借助于具体劳动创造出来的B借助于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

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D借助于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10、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中

Ac+v+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Bc+v是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Cc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

Dc+m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是新创造的价值

11、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平均利润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12、现代自动化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工人的剩余劳动B资本家的节约C现代自动化生产条件D机器人和工人

13、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本质是

A商品、货币等物B机器设备等生产手段

C生产资料所有者剥削劳动者的剥削关系

D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4、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B雇佣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

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D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15、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可以概括为

A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的时间之上

C资本家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

B资本家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

D资本家苛扣工人的工资

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工人劳动的报酬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17、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C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18、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所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支付的工资形式是

A计件工资B计时工资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9、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A资本家的个人消赛等于剩余价值B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小于剩余价值

C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大于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个人消费节余

20、个别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是属于

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C资本集中D资本增殖

21、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

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C资本集中D资本周转

22、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

D两者无内在联系

C资本积累本身就是扩大再生产

23、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资本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这就是

A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B资本积累的实质C资本集中的实质D资本竞争的实质

24、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B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C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D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25、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A人口增长快于生产增长而造成的过剩人口

B失业人口相对多于就业人口从而过剩

C就业人口相对多于失业人口从而过剩

D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主义积累对劳动力的需求的过剩人口

二、多项选择题。

26、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分别是

A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量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含有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D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27、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有:

A劳动者有目的的活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

B雇佣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

D工人的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28、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

A具体劳动时间B抽象劳动时间C必要劳动时间D剩余劳动时间

2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30、决定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有

A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B增加供给以满足需求

C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D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强制压力

31、资本

32、超额剩余价值

3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34、相对过剩人口

35、资本有机构成

36、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