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背后的故事.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1745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银行业背后的故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国银行业背后的故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国银行业背后的故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国银行业背后的故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国银行业背后的故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银行业背后的故事.ppt

《中国银行业背后的故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业背后的故事.ppt(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银行业背后的故事.ppt

中国四大银行国有化的故事一段由中国政府主导的银行历史我们之所以要讲这个题目,是因为这件事当时以至现在对我国,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处理银行坏账问题上各阶段的步骤以及方式和方法。

股份置改革及引进战略投资者股份置改革及引进战略投资者银行资产重组改革银行资产重组改革中国银行资产占比中国银行资产占比各类金融资产所占比例各类金融资产所占比例中国金融体系结构中国金融体系结构主主要要内内容容中国金融体系结构我国金融体系额结构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为部级机构,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等四大国家专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各专业银行均为国务院直属局级单位。

除上述专业银行外,交通银行等股份制综合性银行(具有商业银行性质)和各种类型的地区性银行已得到初步发展。

全国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0年恢复,股份制和地区性保险公司已开始建立。

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不少地区已脱离与农业银行的联营而独立经营,许多地区建立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此外,从1979年以来,新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有:

城市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局、各种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公司、中外合资银行、外资银行、评信公司等。

国家禁止私人设立金融机构。

各类金融机构在业务上既有分工,又有一定的交叉。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结构图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其它商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非保险公司银信托投资公司行证券公司金融资租赁公司融城市信用社机农村信用社构投资基金邮政储蓄其它公司中国华融(接管工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接管农行)(接管四大国有商行不良资产)中国东方(接管中行)中国信达(接管建行)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管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构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各类金融资产所占比例各类金融机构所占资产比例是银行80%、保险12%、证券7%、其它1%。

我国的股权市场也经历20年了,至今还很不成熟。

债券市场方面公司债更是无从谈起。

通过银行间接融资在经济生活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各类金融资产所占比例中国商业银行资产占比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我们看到在商业银行中又拥有着60%的市场份额。

使其成为商业银行的主导力量。

下面让我们来简略回顾一下四大行的前世今生:

20世纪90年代初,四大专业性银行要转变为国有商业制银行。

就要面对沉重的历史遗留问题。

因为当时是专业性银行,必须承接许多政策性的专业业务。

加上自身经营管理问题非常严重,致使坏账太多,已经到了不解绝不行的地不了。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占比首先,政府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

剥离了四家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将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业务彻底分开。

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开发银行主要承接的是建设银行的基础设施、经常产业建设,即政策性基本建设贷款的业务。

中国进出口银行对应的是中国银行对外经济贸易、外汇业务和对外国政府贷款转贷的工作。

当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事的就是农业银行以及工商银行的一小部分的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

到了1997年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体资本充足率约为3.5%,这个远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最低要求。

伴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而来的只能是注入巨额资金。

中央财政发行特别国债,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用以补充资本金,以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满足8%的资本充足率。

政策性业务分离1.4万亿不良资产的剥离接下来成立信达、长城、华融、东方四家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国开行剥离了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

国家财政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拨付了400亿元资本金,即每家提供100亿元的开办费。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

这其中:

1信达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了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3500亿元不良贷款。

之后信达又一次收购了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445亿元不良贷款。

2长城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从农业银行收购了3458亿元不良资产。

3华融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从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了4077亿元不良资产。

4东方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从中国银行收购了2672亿元不良资产。

财政信达长城华融东方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100亿100亿100亿100亿3500亿3458亿4077亿2672亿+445亿用于收购上述不良资产的资金主要有央行提供的5700亿元的再贷款。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向对应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8200亿元财政担保的定息金融债券。

意思就是用财政也就是全国人民的税收给四大行输血以解决坏账问题。

这实际上与直接把财政的钱划拨给四大行没有区别,只是换了个说法。

因为考虑到最后不良资产贷款的回收率之低,实际上就等同于我们所有的纳税人稀释了自己的财产来给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埋单。

19981999年两年时间,财政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买了1.714万亿元的单,两年用光了建国50年总收入的25%。

当然这还远没有结束。

不良资产总量到2003年仍高达21.4%。

央行信达长城华融东方信达长城5700亿元再融资8200亿元财政担保的定息金融债券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到2002年年底,四大国有银行银行总体资本充足率又下降至5%一下,新一轮的投入势在必行。

2004年,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向央行贷款1604.84亿元,用于收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2787亿元可疑类贷款2004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获得4590亿元央行再贷款,并按照100%名义价格收购工商银行的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及建设银行的外汇注资已达600亿美元。

政府动用外汇储备直接给银行注资,便又一次洗劫了人民的财富。

大家都清楚强制结汇的金融管控。

这些外汇储备在初次企业向政府结汇时已经兑换出相应的人民币进入了市场。

又一次用这些外汇储备给银行来冲账,就是再一次向市场投放相当数量的基础货币,以注水促进通货膨胀来稀释人民的财富。

换句话说就是靠收铸币税的方式搜刮人民转移资本来填补银行的大窟窿。

客观地讲除此之外也不太容易找到其他快速见效的办法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实在是很低。

2005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累计处置不良资产7366.6亿元,仅累计回收现金1550.3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21.04%。

回收的现金甚至支付不起累计起来的应交的再贷款及债券的利息。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企业企业人民币人民币美元美元人民币人民币市场市场银行银行美元美元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注资四大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向中国银行机构注资其中包括注资中国银行225亿美元。

注资建设银行225亿美元。

注资中国银行225亿美元。

注资中国银行225亿美元。

中央汇金成为中国大多数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母公司。

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有一句今天听起来很熟悉的话会传入人们耳中就是和国际接轨。

来看几个例子,我们就知道是怎么和国际接轨的了。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向高盛集团协议转让价值40多亿元的资产,高盛出价2.1亿元。

建银国际信达的控股公司以5.466亿元买下了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账面值为364.4亿元的不良资产包,同时以2.733亿元的价格将该资产包的50%售给了花旗集团。

价格为面值的1.5%。

建设银行出售给摩根士丹利的35亿元不良资产包由于明显低估而被银监会阻止。

2005年,普华永道公司公布了一份报告,他们调查访问了40家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属下的专门部门、不良债权投资基金和其他商业机构,调查显示市场分析员普遍认为,中国有高达413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

预计平均处置收益为20%30%,也就是将回收8300亿12400亿元人民币。

到2006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宣布其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和战略或财务投资者的合作却远没有结束。

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拉开了帷幕。

接下来就是引入外资股东,借助其实力和经验解决中国商业银行自身的难题,成为中国银行人士的主流想法。

其主要理由是银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可以改变国内银行的治理结构,可以帮助提高我国银行的管理水平,创新出更多的产品增强非传统业务的盈利水平。

还能够为将来更好的走出去拓展国际业务做准备。

然而这是我们从自身角度出发的良好愿望。

在看到引入外资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改革步伐的同时,应当看清到底能给我国银行带来哪些促进作用和问题。

外资金融机构不会傻到将实质性技术与核心管理经验向国内金融机构和盘托出,他们更为看重的必然是获取丰厚的投资回报。

2004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财务重组完成。

2004年9月,中央汇金公司、建银投资、国家电网、宝钢集团和长江电力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签署了关于战略投资与合作的最终协议。

根据协议美国银行将分阶段对建设银行进行投资。

接下来就是引入外资股东,借助其实力和经验解决中国商业银行自身的难题,成为中国银行人士的主流想法。

其主要理由是银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可以改变国内银行的治理结构,可以帮助提高我国银行的管理水平,创新出更多的产品增强非传统业务的盈利水平。

还能够为将来更好的走出去拓展国际业务做准备。

然而这是我们从自身角度出发的良好愿望。

在看到引入外资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改革步伐的同时,应当看清到底能给我国银行带来哪些促进作用和问题。

外资金融机构不会傻到将实质性技术与核心管理经验向国内金融机构和盘托出,他们更为看重的必然是获取丰厚的投资回报。

美国银行参股建设银行三阶段1、首期投资25亿美元购买汇金公司持有的9%建设银行股份,即IPO前以净资产1.15倍购买总股本的9%。

2、第二阶段将在建行海外IPO时认购5亿美元股份。

3、第三阶段是在IPO后再以发行价加利息率购买另外部分,使其持股总量达到H股的19.9%的期权。

2008年年5月,建设银行发布公告。

美国银行将月,建设银行发布公告。

美国银行将行使认购期权,在行使认购期权,在6月月5日前向中央汇金公司认购日前向中央汇金公司认购60亿股亿股H股。

交易价格是每股股。

交易价格是每股2.42港元。

港元。

而建设银行当日而建设银行当日H股股价为每股股股价为每股6.65港元,折港元,折价率高达价率高达63.60%。

美国银行持有建行。

美国银行持有建行19.9%的股份的股份按银监会规定的外资银行持有按银监会规定的外资银行持有20%股份的上限以及股份的上限以及6.65港元的市价计算,美国银行当日就可获利超过港元的市价计算,美国银行当日就可获利超过250亿港元。

而美国银行最初那亿港元。

而美国银行最初那25亿美元折合亿美元折合0.94港元每股取得的港元每股取得的190亿股的部分账面赢利已达亿股的部分账面赢利已达1100亿港元以上。

亿港元以上。

2005年7月,中国建设银行与淡马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

亚洲金融从汇金公司手中购买中国建设银行5.1%的股份,并在建行海外IPO时再认购10亿美元的股份。

2005年8月,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分别将25亿美元和14.66亿美元支付给中央汇金公司,从而分别获得9%和5.1%的股份。

至此,中国建设银行的引资结束。

中国建设银行正式成为外资参股的国有控股股份制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股权结构中国建设银行股权结构汇金(含建银投汇金(含建银投资)资)81.78%美国银行美国银行9%亚洲金融亚洲金融5.1%其他股东其他股东4.12%我国国有控股大型银行上市之前处于破产边缘,借用国际资金拉高国内银行业股价,避免大型国有银行破产。

以上我们看到美国银行大获其利,建设银行也是受益良多,财政持股的汇金公司收获更是不菲。

那么到底谁受损失了呢?

谁承担了成本呢?

无疑是全体纳税人与A股投资者。

他们承担了核销建设银行呆坏账的成本,国内纳税人在建设银行上市注资时以公共财政与特殊低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