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5962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三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三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三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三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重点

难点

 1.再识字300—500个,会写字达到150-200个。

  2.练字:

练钢笔字,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练毛笔字,写正楷。

  3.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练默读,默读重在练习速度和理解大意。

  5.习浏览,练阅读速度和信息查阅能力

  6.习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学习仿写。

  7.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会用标点符号(如冒号、引号)。

  8.习作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可开展限时作文及专门书写速度训练。

  9.简单的读书笔记,学会写内容梗概。

  10.书信格式,学会写书信

  11.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倾听、请教,敢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12.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3.会转述,能生动的讲述故事。

重、难点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

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

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

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要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

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

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

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主要措施:

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

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板演。

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

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

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白雪剑、周蓓蓓等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

对于王林、龚温荷等要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对于马凯铖、陈俊帆等重点指导写字和朗读,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做到“三个一”,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备

单元主题

大自然的启示

1.识字与写字

会认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习作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要求学生表达自己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口语交际

能用普通话交谈。

要求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

5.综合性学习

能提出诚信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本单元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展开。

选编了《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四篇课文。

本组教材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

1、引导学生要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联系以前所学过的“保护环境”的专题文章,还要加强学科的整合意识,密切与科学课的联系,让学生更深刻的领会课文内容。

第三单元教学内容安排表

课时

课型

“一主”教材内容

“两翼”内容

1

单元导读课型

总览“一主两翼”的内容,背诵《单元导读》。

2

整体识字课

本单元的生字

3

以文代文课型

《自然之道》

4

《啄破蛋壳》《人类的朋友》《生态金字塔》

5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6

《蝙蝠和雷达》

7

《电子蛙眼》

8

《大自然的启示》

《蛇与庄家》

《善良的动物残忍的人》

9

《恐怖的青蛙》

《向大树道歉》

10

读写联动课型

口语交际

11

习作

12

展示作文并讲评

13

基础训练课型

日积累我的发现

14

语文园地六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课

年月日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内容方面主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自然,在观察、了解中有所发现,受到有益的启示。

在语文学习能力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自然之道》是一篇以科学常识为主的叙事文章。

它以事情发展为顺序,讲述了我和同伴去旅游时看到一只幼龟被嘲鸫啄食。

他们不顾向导的劝阻,让向导把幼龟放入大海,结果指使更多的海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截然相反的结果。

《自然之道》讲述了一个发人深醒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向导,结队到南太平洋旅游,观察幼龟是怎么离巢进入大海的。

他们不顾向导的劝阻,拯救了一个侦察兵幼龟,安全地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得到外面安全错误的信息,就从巢中鱼贯而出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自然之道》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检测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学习材料。

课文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

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

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

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这句话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可是一查黄河最近2000年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表现“这里含有贬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拟人

黄河变化的原因:

一、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二、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保护森林资源,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关于黄河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

有两个原因:

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的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绿色植被遭到破坏,从而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致黄河决口、改

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把泥沙管住,科学家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

1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3合理的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文中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课文中心:

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设问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终于”一词说明了结论不是轻易得出来的,而是经过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得出来的。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

《大自然的启示》一篇独立阅读课文。

有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

《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告诉人们要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第二课时整体识字课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认识本单元要求会认的24个生字,会写本单元的27个生字。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要求会认的生字,会写生字。

指导书写字形难写,容易出错的生字。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课前学生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出声朗读,遇到陌生的字词想办法确定读音,多读几遍。

2、读一读课文后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解决不了的用铅笔圈起来。

三、多种形式,整体识字。

1、幻灯出示:

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

学生自己尝试读;

指名带读巩固;

同桌互读过关;

小组齐读展示;

个人认读抽查。

2、幻灯出示:

单纯的生字词。

齐读正音——指名读检查——开火车赛读——同桌互读巩固。

3、幻灯出示:

生字大变脸(用生字创编一段文字,强化识记效果)。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教后感:

第三课时9.自然之道

(一)

(以文代文)年月日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一、导入,引出“道”。

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

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

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

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

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

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

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

(它却死了)

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析文识“道”。

1.明确学习任务。

A.自读全文,运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理解文中的字词。

B.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生自读课文,合作交流。

3.师检查自学情况,引导交流。

4.生交流自己的学文感受及质疑。

5.齐读全文。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第四课时9.自然之道

(二)

(以文代文)年月日

“一主”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

  

2.使学生明白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两翼”目标:

1.阅读主题阅读《啄破蛋壳》《人类的朋友》《生态金字塔》三篇文章。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题目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二、学文,领悟“道”

1.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

(学生说出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如我和同伴在小龟遇到危险时很焦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

向导明知道把小龟抱到大海会害了小龟,可他却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

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

2.筛选问题:

  上述问题哪一个最有研究价值?

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在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

3.读书释疑:

(1)指名读书。

  指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便于作教学指导。

(2)组内讨论:

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

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3)汇报交流:

引导朗读、读中感悟自然之道。

引导朗读的重点是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内化“道”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再读一读《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看看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1.拓展阅读。

2.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谈体会,使“道”得以内化。

四、总结。

五、作业。

六、以文代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通过对比读《自然之道》和《啄破蛋壳》两篇文章,你体会到“自然之道”是什么?

3、为什么说绿色植物的“生产规模的大小,决定了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多少,也决定了我们的地球究竟能承载多少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以至于处于生态金字塔顶端的人”?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遵循人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第五课时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质疑,讨论说明文的写法。

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

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一、导入。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

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

板书: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

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

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

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

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

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七、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

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

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

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八、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九、总结全文。

十、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含沙量大 

大水灾

            大自然变化造成

       原因

            人为造成

       治理  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第六课时11.蝙蝠和雷达

(一)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一、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

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

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

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

文中有什么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