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重点
与
难点
1.再识字300—500个,会写字达到150-200个。
2.练字:
练钢笔字,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练毛笔字,写正楷。
3.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练默读,默读重在练习速度和理解大意。
5.习浏览,练阅读速度和信息查阅能力
6.习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学习仿写。
7.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会用标点符号(如冒号、引号)。
8.习作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可开展限时作文及专门书写速度训练。
9.简单的读书笔记,学会写内容梗概。
10.书信格式,学会写书信
11.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倾听、请教,敢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12.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3.会转述,能生动的讲述故事。
重、难点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
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
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
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要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
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
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
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主要措施:
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
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板演。
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
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
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白雪剑、周蓓蓓等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
对于王林、龚温荷等要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对于马凯铖、陈俊帆等重点指导写字和朗读,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做到“三个一”,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备
单元主题
大自然的启示
1.识字与写字
会认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习作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要求学生表达自己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口语交际
能用普通话交谈。
要求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
5.综合性学习
能提出诚信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本单元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展开。
选编了《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四篇课文。
本组教材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
1、引导学生要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联系以前所学过的“保护环境”的专题文章,还要加强学科的整合意识,密切与科学课的联系,让学生更深刻的领会课文内容。
第三单元教学内容安排表
课时
课型
“一主”教材内容
“两翼”内容
1
单元导读课型
总览“一主两翼”的内容,背诵《单元导读》。
2
整体识字课
本单元的生字
3
以文代文课型
《自然之道》
4
《啄破蛋壳》《人类的朋友》《生态金字塔》
5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6
《蝙蝠和雷达》
7
《电子蛙眼》
8
《大自然的启示》
《蛇与庄家》
《善良的动物残忍的人》
9
《恐怖的青蛙》
《向大树道歉》
10
读写联动课型
口语交际
11
习作
12
展示作文并讲评
13
基础训练课型
日积累我的发现
14
语文园地六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课
年月日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内容方面主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自然,在观察、了解中有所发现,受到有益的启示。
在语文学习能力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自然之道》是一篇以科学常识为主的叙事文章。
它以事情发展为顺序,讲述了我和同伴去旅游时看到一只幼龟被嘲鸫啄食。
他们不顾向导的劝阻,让向导把幼龟放入大海,结果指使更多的海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截然相反的结果。
《自然之道》讲述了一个发人深醒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向导,结队到南太平洋旅游,观察幼龟是怎么离巢进入大海的。
他们不顾向导的劝阻,拯救了一个侦察兵幼龟,安全地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得到外面安全错误的信息,就从巢中鱼贯而出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自然之道》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检测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学习材料。
课文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
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
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
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这句话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可是一查黄河最近2000年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表现“这里含有贬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拟人
黄河变化的原因:
一、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二、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保护森林资源,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关于黄河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
有两个原因:
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的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绿色植被遭到破坏,从而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致黄河决口、改
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把泥沙管住,科学家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
1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3合理的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文中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课文中心:
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设问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终于”一词说明了结论不是轻易得出来的,而是经过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得出来的。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
《大自然的启示》一篇独立阅读课文。
有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
《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告诉人们要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第二课时整体识字课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认识本单元要求会认的24个生字,会写本单元的27个生字。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要求会认的生字,会写生字。
指导书写字形难写,容易出错的生字。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课前学生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出声朗读,遇到陌生的字词想办法确定读音,多读几遍。
2、读一读课文后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解决不了的用铅笔圈起来。
三、多种形式,整体识字。
1、幻灯出示:
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
学生自己尝试读;
指名带读巩固;
同桌互读过关;
小组齐读展示;
个人认读抽查。
2、幻灯出示:
单纯的生字词。
齐读正音——指名读检查——开火车赛读——同桌互读巩固。
3、幻灯出示:
生字大变脸(用生字创编一段文字,强化识记效果)。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教后感:
第三课时9.自然之道
(一)
(以文代文)年月日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一、导入,引出“道”。
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
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
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
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
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
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
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
(它却死了)
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析文识“道”。
1.明确学习任务。
A.自读全文,运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理解文中的字词。
B.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生自读课文,合作交流。
3.师检查自学情况,引导交流。
4.生交流自己的学文感受及质疑。
5.齐读全文。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第四课时9.自然之道
(二)
(以文代文)年月日
“一主”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
2.使学生明白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两翼”目标:
1.阅读主题阅读《啄破蛋壳》《人类的朋友》《生态金字塔》三篇文章。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题目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二、学文,领悟“道”
1.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
(学生说出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如我和同伴在小龟遇到危险时很焦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
向导明知道把小龟抱到大海会害了小龟,可他却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
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
2.筛选问题:
上述问题哪一个最有研究价值?
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在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
)
3.读书释疑:
(1)指名读书。
指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便于作教学指导。
(2)组内讨论:
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
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3)汇报交流:
引导朗读、读中感悟自然之道。
引导朗读的重点是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内化“道”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再读一读《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看看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1.拓展阅读。
2.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谈体会,使“道”得以内化。
四、总结。
五、作业。
六、以文代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通过对比读《自然之道》和《啄破蛋壳》两篇文章,你体会到“自然之道”是什么?
3、为什么说绿色植物的“生产规模的大小,决定了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多少,也决定了我们的地球究竟能承载多少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以至于处于生态金字塔顶端的人”?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遵循人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第五课时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质疑,讨论说明文的写法。
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
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一、导入。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
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
板书: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
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
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
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
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
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七、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
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
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
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八、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九、总结全文。
十、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含沙量大
大水灾
大自然变化造成
原因
人为造成
治理 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第六课时11.蝙蝠和雷达
(一)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一、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
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
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
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
文中有什么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