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存环境章末过关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4494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存环境章末过关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存环境章末过关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存环境章末过关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存环境章末过关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存环境章末过关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存环境章末过关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化学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存环境章末过关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存环境章末过关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存环境章末过关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三聚磷酸钠会使水体中磷元素过剩,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不符合题意,错误。

5.“白色污染”主要危害是(  )

①破坏土壤结构 ②降低土壤肥效 ③污染地下水 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④

5.解析:

“白色污染”的危害

(1)塑料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

(2)废弃塑料会危害动物,造成海难事故等。

C

6.当前,我国急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是指(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未

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材料

6.解析: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造成的污染,C正确。

7.综合治理“白色污染”的各种措施中,最有前景的是(  )

A.填埋B.直接焚烧C.向海里倾倒处理D.开发研制降解塑料

7.解析:

A、塑料在自然界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如果填埋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错误;

B、焚烧塑料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错误;

C、向海里倾倒处理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和造成海难事故,错误;

D、开发研制降解塑料,能在自然界中被微生物分解,对土壤无污染,正确。

8.调查发现,某些新装修的居室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过高,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这些污染物最常见的是(  )

A.SO2B.CO2C.C2H4D.苯、甲苯、醛类等有机物

8.解析:

A、SO2是燃烧煤炭或含硫的物质产生的,错误;

B、CO2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装修材料中不会产生,错误;

C、装修材料中不会产生乙烯,错误;

D、装修中使用黏合剂和油漆等,这些里面能够释放苯、甲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危害人的健康,正确。

9.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如2NO+O2===2NO2,则NO2为二次污染物,下列四种气体①SO2,②NO,③NO2,④HCl ⑤CO中能导致二次污染的是(  )

A.仅②⑤B.仅①②③C.仅①②D.全部

9.解析:

SO2与水结合生成亚硫酸,进一步被氧化成硫酸,形成酸雨,即二次污染物;

NO可以转化为NO2,NO2可以转化为NO和HNO3,随雨水降下就成为危害性很大的酸雨,所以SO2、NO、NO2在都会引起二次污染;

而HCl和CO不会引起二次污染。

B 

10.xx年下半年云南鲁甸、景谷等发生多起地震,近些年地球上地震、海啸、飓风时有发生,全球气温持续上升,部分冰川开始融化。

为此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O2、CH4、氟氯代烃等都会造成温室效应

B.哥本哈根会议表明,任何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清洁能源的开发

C.低碳经济主要与工厂、汽车排放有关,与人们用电、用水、用纸等是否节约无关

D.多坐公交车少坐私家车、使用环保袋、不用一次性筷子、多做环保宣传等,环保在每个人身边

10.解析:

由温室气体包括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CO2)、氟氯烃(CF2Cl2)、甲烷(CH4)、二氧化氮(NO2)等气体,可判断CO2、CH4、氟氯代烃等都会造成温室效应,A项正确;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清洁能源的开发,符合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要求,B项正确;

人们用电、用水、用纸等是资源消耗,污染物的排放,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C项错误;

少用私家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能源消耗,使环保袋、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资源等,符合低碳经济要求,D项正确。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呈酸性的雨水就是酸雨

B.“雷雨肥庄稼”不符合科学道理

C.雾和雾霾都属于气溶胶

D.白色物质引起的污染叫白色污染

11.解析:

A、pH<

5.6的雨水才算酸雨,所以不选A;

B、打雷的过程中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继续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随着雨水降落下来,在土壤中形成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相对于给庄稼施用的氮肥,所以雷雨肥庄稼符合科学道理,不选B;

C、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

它们能作为水滴和冰晶的凝结核、太阳辐射的吸收体和散射体,并参与各种化学循环,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雾、烟、霾、轻雾(霭)、微尘和烟雾等,都是天然或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气气溶胶C;

D、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属于白色污染,所以不选D。

C 

12.下列做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符合的是(  )

A.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B.推广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C.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D.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2.解析:

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如开发太阳能,它是可再生能源,可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A项正确;

二氧化碳气体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推广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B项正确;

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废旧电池含有的铅、汞、锌、锰污染和废旧蓄电池电解液污染,会造成污染,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C项错误;

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节约资源,保护水源,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D项正确。

13.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

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

A.温室效应——CO2B.光化学污染——NO2

C.酸雨——SO2D.臭氧层破坏——CO

13.解析:

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A对;

光化学污染主要是氮氧化物引起的,B对;

酸雨主要是硫的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引起的,C对;

臭氧层破坏主要是氟氯代烷引起的,不是CO引起的,D错。

14.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物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O3直接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作用后生成的一种有毒烟雾

14.解析: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污染,而不是污染产生后如何治理,错误;

B、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类化合物,正确;

C、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腐蚀、强度大的特点,正确;

D、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物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O3直接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作用后生成的一种有毒烟雾,正确,答案选A。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污染是指橡胶造成的污染

B.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15.解析:

A、白色污染是指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所造成的污染,故A错误;

B、硫和氮的氧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H2SO4和HNO3,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B正确;

C、CO2的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

D、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大量进入水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故D错误。

16.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A.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B.污水的治理

C.废弃塑料的回收和利用D.“白色污染”物的焚烧

16.解析:

根据绿色化学的理念,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氢能源属于清洁能源,不产生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而污水的治理、废弃塑料的回收和利用、“白色污染”物的焚烧都是污染产生后再去进行处理,不是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答案选A。

17.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保护水资源已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

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

A.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大量排放B.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D.利用太阳能将海水淡化

17.解析:

重金属离子使人体中毒、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体富营养化、生活污水都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太阳能是清洁能源,而利用太阳能将海水淡化,不会产生污染。

18.下列说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A.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

B.将聚乙烯等塑料垃圾深埋或倾入海中

C.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D.大力实施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技术以减少SO2、NOx的排放

18.解析:

A.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低碳经济,A正确;

B.将聚乙烯等塑料垃圾深埋或倾入海中会造成土壤或水资源污染,不符合,B错误;

C.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低碳经济,C正确;

D.大力实施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技术以减少SO2、NOx的排放,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正确。

19.与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利昂作制冷剂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B.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D.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19.解析:

A.氟利昂作制冷剂会加剧臭氧层破坏,与雾霾无关系,A错误;

B.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硅,二氧化硅用于光导纤维,B错误;

C.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化合形成的,C错误;

D.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因此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D正确。

20.天气预报是百姓生活、工作中备受关注的一件事。

近年来我国重点城市已发布“空气质量日报”。

下列物质中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20.解析: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形成酸雨,是污染物,二氧化碳是人呼吸产生的气体,不属于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道会有伤害,是污染物,选C。

21.xx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确定为:

“向污染宣战”。

下面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方便又经济,应大力提倡生产和大量使用

B.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D.大力开采金属矿物资源,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

21.解析:

A、塑料是引起“白色污染”,不应大力提倡生产和大量使用,错误;

B、太阳能、风能是对环境无污染的能源,是清洁能源,能够缓解温室效应,正确;

C、焚烧秸秆和垃圾,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污染大气,错误;

D、金属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同时开采金属矿物资源会破环自然资源,错误。

22.全球环境问题按其相对的严重性排在前三位的是(  )

A.全球增温问题,臭氧空洞问题,酸雨问题

B.海洋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物种灭绝

C.森林面积减少,饮用水污染问题,有害废弃物越境迁移

D.饮用水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噪声污染问题

22.解析:

全球增温、臭氧空洞、酸雨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另一个把握住全球和环境也可以得出答案A正确的。

23.“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生活中废弃的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无机物B.有机物C.盐类D.糖类

23.解析:

塑料袋成分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纸张成分纤维素,橡胶成分是聚异戊二烯,它们都属于有机物,B正确。

24.保护环境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造纸厂污水没经处理直接排放B.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

C.电动汽车代替部分燃油汽车D.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24.解析:

工业“三废”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A项正确;

利用新型的能源如:

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等可以保护环境,B项有利于保护环境,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可以保护环境,C项有利于保护环境,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也能保护环境,D有利于保护环境。

25.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

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 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 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

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5.解析:

①电子垃圾含有重金属,污染土地,不能掩埋地下,错误。

②正确。

③正确。

④电子垃圾焚烧处理后铅汞等有害物质仍然存在,污染空气土地等,错误。

26.国际能源网报道:

金属燃料可能成为新能源,可能带来结束煤、石油能源时代的希望,是一种理想的储能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燃烧后经加工处理后还可生成金属,因此可以重复使用

B.金属燃烧产生的光能,可以通过相关设备转化为电能以充分利用

C.镁、铝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金属元素,且均可以从海水中提取

D.可以利用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放出热量的同时收集碳单质

26.解析:

镁、铝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金属元素,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但无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铝,铝的工业制取方法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

27.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苯、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27.解析:

回收废电池的首要原因是防止废旧电池中渗漏出的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而废旧电池的综合利用是第二位的。

28.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制筷子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

28.解析:

①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水的富营养化,避免赤潮的发生,有利于环境保护;

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节约资源,防止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③使用一次性木制筷子,破环森林,不利于环境保护;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土壤、水域产生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⑥使用无氟冰箱,减少臭氧层的破环,有利于环境保护。

29.垃圾处理的重要意义之一是控制环境污染,但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还要防止二次污染。

下列垃圾处理的方法中,有可能导致二次污染的是(  )

①卫生填埋 ②堆肥 ③焚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9.解析:

①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后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产生大量填埋释放物,对周围的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能造成二次污染,符合题意;

②堆肥:

利用微生物处理有机物,产生肥料,但会使重金属离子对土地产生污染,因此能造成二次污染,符合题意;

③焚烧:

焚烧垃圾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对大气产生污染,因此能造成二次污染,符合题意。

从上所述,D正确。

30.2005年6月5日我国环境日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A.回收废旧电池B.加强控制燃放烟花爆竹法规

C.停止使用含铅汽油D.将工厂烟囱加高,减少周围大气污染

30.解析:

A、回收废旧电池,减少重金属离子的污染,符合环境日主题;

B、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环境,加强控制燃放烟花爆竹法规,符合环境日主题;

C、停止使用含铅汽油,减少铅的污染,符合环境日主题;

D、将工厂烟囱加高,不能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不符合环境日的主题。

因此D符合题意。

31.从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角度看,最好的燃料应是(  )

A.木材B.石油C.煤D.氢气

31.解析:

木材、石油、煤做燃料,对环境都有危害;

氢气做燃料,燃烧生成的水对环境无危害,因此D是最好的燃料。

32.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B.降低汽油成本C.避免铅污染大气D.铅资源短缺

32.解析:

禁止使用含铅汽油主要原因是避免铅的污染,铅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C正确。

33.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2的含量不得超过0.02mg·

L-1。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少SO2排放量的是(  )

A.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B.大力植树造林

C.硫酸厂采取措施提高尾气的吸收率D.燃煤中加入生石灰

33.解析:

A、煤炭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产生SO2,天然气主要是烷烃,不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不产生SO2,减少SO2排放量,不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能减少污染,但不能减少排放量,符合题意;

C、硫酸厂的尾气中含有SO2,提高尾气的吸收率,可以减少SO2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是碱性氧化物,SO2是酸性氧化物,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生成亚硫酸钙,固硫减少SO2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34.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央视曝光“毒胶囊”事件,主要是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重金属对人体危害主要是使蛋白质变性

B.大量焚烧田间秸秆会产生雾霾,“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相同

C.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D.针对H7N9流感的扩散情况,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等物质进行消毒预防

34.解析:

A、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A正确;

B、雾是胶体,而霾不一定是胶体,因此“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一定相同,B错误;

C、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但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C正确;

D、含氯物质以及双氧水均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D正确。

35.雾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下列因素与雾霾成因无关的是(  )

A.氮气排放B.燃煤供热

C.汽车尾气排放D.田间焚烧秸杆

35.解析:

雾霾天气形成,其原因有城市汽车数量剧增,排放大量尾气,工业生产、田间焚烧秸秆及冬季取暖排放的粉尘、硫氧化合物等PM2.5颗粒物增多等。

36.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可以降低雾霾的发生

B.加强化石燃料的开采利用,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

C.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绿色食品是生产时不使用化肥农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36.解析:

A、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可以减少固体颗粒物的排放,降低雾霾的发生,正确;

B、开发新能源,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加强开采,只能使能源出现危机,错误;

C、煤液化后仍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只是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错误;

D、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不可能不含化学物质,错误。

37.为了“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下列选项中的做法全部正确的是(  )

①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 ②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③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④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7.解析:

①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化物,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②全面关停化工企业不符合生产实际,错误;

③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④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可以减少尾气排放,正确。

38.下列措施不利于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B.实施绿化工程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D.大力发展火电

38.解析:

A、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有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正确;

B、实施绿化工程,大量植树造林,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也防治了扬尘的污染,有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正确;

C、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了环境,有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正确.D、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如粉尘、有害气体等,所以大力发展火电,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错误。

39.李克强总理在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研发推广一批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回收废弃饮料包装材料,制作成公园内的休闲长椅

B.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C.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解决能源问题

D.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与发展电动、混合动力汽车

39.解析:

B中的煤炭资源不属于新能源,且是不可再生资源,故B与此不符;

A中属于积极发展新能源;

C属于积极发展可再生资源;

D是大力开发低碳技术,研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

40.“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你认为“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  )

A.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

B.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或不排放有害物质

C.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

D.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使其成为花园式工厂

40.解析:

“绿色化学”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目前得到世界广泛的响应。

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