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同步测试11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二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14202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同步测试11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二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同步测试11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二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同步测试11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二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同步测试11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二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同步测试11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二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同步测试11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二章Word格式.docx

《高三历史同步测试11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二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同步测试11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二章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同步测试11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二章Word格式.docx

5.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影响有:

①欧洲的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

③欧洲金银价格下跌,物价暴涨 ④欧洲封建制度得以巩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文艺复兴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其兴起和发展体现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

据此回答6-9题。

6.以下关于文艺复兴实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是对古代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

C.是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    D.预示着新的社会到来的曙光

7.恩格斯说:

“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其含义是:

( )

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出来B.它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D.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8.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非科学,但它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

A.为近代科学奠定基础      B.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C.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D确立了人类新的宇宙观

9.抨击嘲讽教会的贪婪腐化的著作有:

A.《愚人颂》、《巨人传》、《十日谈》 B.《神曲》、《十日谈》、《愚人颂》

C.《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巨人传》D.《十日谈》、《巨人传》、《神曲》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据此回答10-13题。

10.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反对封建统治的基础是:

A.社会地位一致 B.经济利益一致 C.思想观念一致 D.阶级出身一致

11.把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

A.议员们拒绝通过征税法案  B.议员们提出限制王权要求

C.国王作了讨伐议会的决定  D.英王和议会之间的内战爆发

12.马克思说:

“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同样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

”最能体现马克思这一论述的事件是:

A.奴隶贸易            B.英国的圈地运动 

C.北美的种植园经济        D.西班牙对拉丁美洲的掠夺与经营

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B.启蒙运动呼唤着社会的巨大变革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D.殖民扩张急需国家政权的强有力的支持

欧洲启蒙运动作为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而永载史册。

据此回答14-16题。

14.伏尔泰说: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这句话表明作者:

( )

A.主张君主立宪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天主教会        D.维护君主专制

15.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启蒙运动相比,相同之处不包括:

A.初兴之时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B.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运动

C.都具有反封建斗争的性质    D.在运动中其思想潮流发生了变化

16.“没有一个人富得能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

”以上卢梭的经济思想表明他:

( )

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

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据此回答17-18题。

17.下列关于英国圈地运动与法国雅各宾派土地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都程度不同地触及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②都不可能解决农民阶级的土地问题

③两者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相反 ④两者都是适合本国国情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以下哪项政策违反了资产阶级经济自由的原则:

A.没收逃亡贵族的土地     B.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C.废除一切封建地租      D.对日用品实行最高限价

对拿破仑的活动和评价,史学家争论颇大,褒贬不一,但他毕竟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综观其一生,有功也有过。

据此回答19-20题。

19.一位意大利人在1814年写道:

“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它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

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这段话反映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①客观上具有进步性 ②同时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③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 ④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鲁迅先生说:

“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

’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

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后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言语都离开了英雄的界线,要归入疯子一类。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拿破仑是个伟大历史人物 ②拿破仑有历史唯心主义思想 

③鲁迅的评价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史观④拿破仑不能算是真正的英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北美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北美人民以弱胜强、以小胜大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据此回答21-22题。

21.《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主要依据是: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B.最早阐明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

C.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D.与法国《人权宣言》一脉相承

22.英国新贵族和美国的种植园主其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B.都属于资产阶级

C.资产阶级革命时的领导者  D.其势力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自拉美独立战争开始,拉美各国踏上了铸造民族国家的奋斗历程。

据此回答23-24题。

23.拉美独立运动的最主要成果是:

( )

A.彻底推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B.独立后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共和国

C.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4.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和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鼓舞下爆发

B.革命的对象是殖民统治,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 

C.海地推翻法国殖民统治,成为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D.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基本上奠定了今天拉美的政治格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8分)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3小题,第25题13分,第26题10分,第27题11分,共计34分。

要求: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

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

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三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

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三大发明在当时的欧洲发挥了什么作用?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是谁开辟了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有何意义?

(3)鲁迅的话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4)为什么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之果?

说明了什么?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自然法则下面,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的,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对自己的身体有支配的权利。

——杰弗逊

材料二 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作辩护。

被杀死人的鲜血和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

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在这个时候,人们即使竭尽智慧,要不谈独立而保证这个大陆苟安一年,也是办不到的。

和解是个荒谬的梦想……

——潘恩《常识》

材料三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权利,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四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律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

……(从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

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现行高中世界史教材

(1)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美人民要求独立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同独立宣言相比,有何进步性或保守性。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787年美国宪法作出客观评价。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1832年统计农业家庭91.2万户(不到全国总户数的30%),其中14.4万户是农场主,68.6万户是农业工人,这两项占总户数的86.4%,这些家庭不再属于农民家庭的范畴。

剩下的仅占有或使用50英亩土地的农民10余万户,占总农业户数的10%,占全国户数的3%。

――摘自《英国阶级史》

材料二 圈地既然办竣,那么在整个历史中,在整个传统中更加紧紧地随着公用地和敞田为转移的自耕农,亦即自由民的最终命运如何?

在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和60岁庆典之间,他们的数目和他们控制的面积,拉平来谈,可能没有下降的趋势……在1887年和随后的几年之中终于进行 准确的调查,据发现,威尔士有10%到20%的耕地是所有主用的,而他们多是小业主。

至于大不列颠,则同样的一些调查所举的数字是14%至15%之间。

英格兰15%至16%,苏格兰则刚刚超过12%。

诚然在英格兰并非所有这些土地都是自由民的土地。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材料三 纯粹小自耕农而言……若说一直靠各自的持有地为生的自由持有人往往圈地时归于消灭,那么丝毫不假的。

没有古老的公共权利,一块小持有地是不用说没有多大用处的,而这种权利丧失也未必能适当的补偿。

在土地重新分配时,分得土地的人必须设围。

对于小农来说,费用未免太贵,他可能决意把土地卖掉。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归纳英国自耕农消失的原因。

(3)自耕农消失对英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4)谈一谈你对这历史现象的认识。

三、问答:

第28题15分,第29题15分,第30题14分。

共计44分。

28.15世纪晚期起圈地运动在英国兴起,17世纪政府通过立法形式推动圈地;

17世纪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

1689年又颁布了《权利法案》。

同时期的中国则自称为“康乾盛世”。

试问:

(1)英国的圈地运动对英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中国此时的土地政策如何?

(2)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对英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国此时实行何种政策?

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3)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对英国的王权有何影响?

中国此时是怎样强化君主权力的?

(4)你如何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

29.欧洲启蒙运动时的启蒙思想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1)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社会学说?

其中后来应用得最广泛的学说是什么?

(2)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

为什么?

(3)康有为和孙中山各选择了何种社会学说?

结果如何?

30.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

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切实可行的政体。

《人权宣言》起草委员会承认“这一崇高思想”产生于美洲,在美洲确立起自由的那些事件中,我们已进行了合作。

(1)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2)我们已进行了合作是指什么?

当时法国的出发点是什么?

(3)《1787年宪法》和《人权宣言》都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作为基本指导思想,但两个法案在国家,人民的权利方面又有明显区别。

试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B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13分)⑴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分)火药传到欧洲,资产阶级用暴力推翻封建阶级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火药用于生产,促进了冶金和采矿业的发展。

罗盘针用于航海,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印刷术的应用,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僧侣和贵族受教育的局面。

(3分)⑵有因果联系:

罗盘针传入欧洲并用于航海,为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

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麦哲仑完成了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分)⑶揭示了旧中国的愚昧落后。

说明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当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诞生后,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却在近代沦丧了。

(2分)⑷原因:

①中国古代史上少有正规的科技教育,难以培养出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科学头脑的科技人才。

②少量的科技人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一向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科学事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③中国封建社会自明清开始已进入衰落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统治者为了维护日趋腐朽的专制统治,实行文化专制,更加摧残和阻止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3分)说明: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1分)

26.(10分)⑴美利坚民族形成,民族意识觉醒;

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民主、民族意识的发展;

随着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与宗主国矛盾尖锐,人民要求摆脱殖民统治。

(3分)⑵1787年宪法与独立宣言相比具有一定保守性,这主要表现在独立宣言宣称,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平等的。

而1787年宪法则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3分)⑶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实行共和政体,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实行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对于防止专制独裁局面的出现具有积极的作用。

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但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同等的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分)

27.(11分)⑴材料一中农场主和农业工人占绝对优势,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改造基本完成;

材料二中数据表明在19世纪末仍然有自耕农存在。

(2分)⑵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圈地运动进行;

技术革命的进行,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改造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之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自耕农经济丧失独立存在的条件和基础。

⑶自耕农的消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消灭的过程是极为残酷的,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过程。

但是它又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廉价的劳动力。

(3分)⑷自耕农的消失是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而出现的,其被现代化的社会关系所代替,因而标志着社会的进步。

(2分)

三、问答题:

28.(15分)⑴圈地运动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大到农村,促进了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和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市场,尤其是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3分)圈地运动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分)清王朝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

说明了中国还处在封建的小农经济时代,统治者仍以“以农为本”为基本经济国策。

(2分)⑵航海条例的颁布,打击了荷兰人的贸易优势,积极拓展了英国的海外贸易。

中国实行闭关政策,造成了中国航海业的落后,造成了中国几乎与世隔绝的局面,从而导致中国进一步走向落后。

(3分)⑶权利法案使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

中国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使皇权得到强化。

(2分)⑷“康乾盛世”时,中国社会较安定,封建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尤其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但与世界发展潮流相比,中国已开始落伍于西方,落伍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盛世”之下隐藏着衰落,隐藏着中华民族的危机。

29.(15分)⑴社会学说:

三权分立学说、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三权分立学说。

(3分)⑵不同:

中国的维新思想要求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的危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兴民权,走君主立宪之路,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促成了戊戌变法,但很失败了。

(3分)法国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思想动员,成为强大思想武器,促进法国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3分)

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维新思想缺乏广泛社会基础,革命性远不如法国启蒙思想。

(2分)法国启蒙思想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较完整体系;

而中国维新思想则是在封建传统势力还极为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

(2分)⑶康有为选择了君主立宪之路,孙中山选择了三权分立制。

结果:

君主立宪之路未能实行,三权分立制虽然实行了,但所建立的中华民国则只是一块空招牌。

30.(14分)⑴相互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受启蒙思想影响,并证明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思想观点及社会学说的可行性。

法国大革命受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

(3分)⑵合作指法国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援助。

法国当时的出发点是与英国争夺市场和打击英国海上霸权。

(2分)⑶美国1787年宪法根据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学说,规定了美国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的职责与权利,但对社会成员存在着种族歧视;

法国的人权宣言阐述了天赋人权学说,体现了要求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思想,但没有提出如何解决当时尚未清除的封建特权问题,大资产阶级当权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家。

美国是刚刚获得独立而诞生的年轻国家,既要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专制独裁,故突出三权分立原则。

掌权的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进行种族歧视,所以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

法国是封建势力十分强大的国家,突出强调人权有利于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但当权的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与封建势力有着种种关系,反封建态度不坚决,不能断然与封建势力决裂,故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家。

(6分)

(注:

审题老师认为本题的第三问存在着设问与答案不完全一致,我仔细读了,不存在这个问题。

可能是审题老师本身审题有误,故没有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