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经济形势特征及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汉中市经济形势特征及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中市经济形势特征及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95年,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特别是将汉江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水源保护地之后,为了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2000年时,全市经济总量只有119亿元,整个“九五”期间全市经济增速年均只有8.3%,低于“八五”期间的3.4个百分点,在全省排位已严重滞后。
4、新千年后,汉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灾后重建使汉中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经济总量由2000年的119.23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772.26亿元,增速由“十五”期间年均8.9%、“十一五”期间的13.9%加快至“十二五”前两年的15%以上。
取得了突破发展新成绩。
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发展速度上实现突破。
2006年之前,我市经济增长速度均徘徊在10%以下,实施“陕南突破发展”战略以来,我市经济发展逐年加快,实现了省上提出两位数增长的要求。
至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72.27亿元,增长15.2%;
固定资产投资534.8亿元,增长30%;
地方财政收入30.09亿元,增长27.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81元,分别增长16.5%和17%。
七年间,全市GDP年均增速12。
3%,比我市改革开放30年均增长提高3个百分点,比“十五”期间年均提高3.3个百分点。
二是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上有所突破。
一是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开始起步。
2012年,全市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780亿元,较“十五”末增长60%,年均增长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670.83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6%。
基本形成了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烟酒食品、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医药化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汉钢、陕飞、汉航、略钢、汉烟、汉中锌业六大企业集团。
全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户。
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步伐加快。
3个工业园区建成面积平方公里,入园企业户,实现增加值亿元,园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增幅超过%。
二是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产业规模明显扩大,粮油总产分别达到101.4万吨和17.9万吨,粮油连续9年丰收。
“猪药茶菜渔”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820万头,成为全省最大的养殖基地;
茶园总面积达79.01万亩,总产量2.33万吨,产值27.6亿元;
蔬菜复种面积达88万亩,总产量188万吨,产值50亿元。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154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30亿元,销售收入90亿元,带动71万户户均增收3500元;
户全市通过国家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达77.7万亩,产品92个。
全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384个,年销售收入44.87亿元。
2008年龙头企业与46万户农民签订种植业定单128.7万亩,签订生猪收购合同130.28万头。
三是旅游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作用日益显现。
新千年以来,我市认真实施“旅游活市”战略,依托汉中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生态优势,全力打造历史文化魅力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文明城市,加快长青华阳景区、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定军山、紫柏山、石门等精品景区建设步伐。
201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2.1亿元,比2006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38.9%,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5.1%上升至2008年的10.6%。
旅游产业的龙头带动,使全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增长12.9%,高出当年GDP增幅0.4个百分点。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商贸餐饮、金融服务、信息网络、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
三是在城镇化发展上取得突破。
围绕建设陕甘川毗邻强市目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2008年,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38.84平方公里,滨江观景带、汉南大道、中心城区北、东出口道路、南团结街、万邦时代广场等一大批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成投运,通过栽树种花,主要街道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2008年全市县城和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2.1%,污水处理率41.1%,城镇用水普及率为79.1%。
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
“十一五”以来,全市共投资约55.34亿元,建设重点小城镇20个,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工矿型、商贸型、旅游型、农业产业型小城镇,城镇化率达到37.6%。
四是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取得突破。
一是突破发展的后劲更加充足。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十二五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871.7亿元,年均增长32.4%,比“十五”快14.9个百分点;
2012年新签招商引资项目个,总投资亿元;
执行招商引资项目个,引资到位亿元,同比增长%;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全市已明确的高速铁路、公路和城市建设项目,特别是汉中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规划的267个项目、4705.64亿元投资,奠定了我市“十二五”期间投资快速增长的基础。
二是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我市是国家179个市级交通枢纽城市,随着十天、宝巴高速公路、西成高速铁路、阳安二线等重点交通项目的建设竣工,我市交通枢纽优势更加突出,在“西三角”以及陕南区域的城市区位优势更加显现。
三是决策与服务更加科学。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政府更加注重决策的科学性、执行的可行性、发展的可持续性;
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和服务。
五是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取得突破。
一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参保率明显提高。
基本养老扩面人数人,共有285.64万名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9%;
全市累计发放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资金21535万元,低保救助33.42万人;
医疗补助资金1900.6万元,医疗救助9.3万人;
发放五保供养补助资金1790.84万元,供养1.52万人。
二是“民生八大工程”进展顺利。
全市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2.6亿元。
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效,使受灾乡镇及县区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尤其是宁强、略阳的教育、卫生设施水平超过了大城市的水平。
“蛋奶工程”全面实施,受益的11.56万名寄宿学生占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9.1%。
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三教统筹,均衡发展。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新增就业岗位2.65万个,新增就业2.46万人,节能减排、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和国土资源保护力度加大。
安全生产及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公众治安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六是在加快发展的思路上取得突破。
突破发展过程也是思想观念的突破过程。
实施突破发展以来,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明晰新一轮发展思路。
一是明确了国家级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以资源的高效、集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按照“一个中心区(汉台、经济开发区、南郑、城固、勉县)、一个辐射区(西乡、洋县、略阳、宁强、镇巴、留坝、佛坪)”的产业布局,以实施“三百工程”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建成“六基地一中心”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体系。
二是明确了城市建设“双百”规划。
树立“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蕴”的城市发展理念,中心城区按100万人口、100平方公里来规划和实施,“一江两岸”开发、标志性汉中火车站、中心城市西片区和城市道路等重点工程正在加快建设。
不断完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软实力。
三是明确了突破发展的重点。
提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绿色食品和旅游业四大支柱产业,并作为四大突破口,倾力支持,加快发展。
(二)汉中经济发展的区域分析比较
汉中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但发展不足依然是突出矛盾,仍处在打基础、兴产业、富百姓、促和谐的关键时期,仍处在加快改变经济欠发达面貌、加快改变在全省相对滞后局面的重要时期。
我们必须正确审视自身发展,抓住难得的黄金期,乘势而上、奋力拼搏,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必须紧盯兄弟市发展,鼓足干劲、奋起直追,努力在全省争先进位;
必须锁定全面小康和“三市”建设目标,克难攻坚、奋发有为,确保我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与全国全省同步。
1、汉中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的对比分析
依照过去国家统计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监测结果,2011年汉中全面小康实现程度75.8%,与全省77.8%、全国83.2%的实现程度还有较大差距。
从6大监测类别看,我市仅有社会和谐、资源环境两大类指标高于全省水平,而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四大类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文化教育低18.73个百分点。
从23项具体指标看,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科研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单位GDP能耗等8项指标实现程度甚至低于70%。
十八大依据科学发展,调整和突出了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
与十八大的新要求相比,我们的差距更大。
特别是从城乡居民收入看,我市2010年为14509元和4183元,到2020年翻一番是29018元和8366元,与全国平均水平仍差9200元和3472元。
新千年以来,全国经济快速增长,至2012年,年均增长10.1%,创下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同期汉中经济也在年均增速11.7%,而财政总收入占GDG的比重只有全国水平的43.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0.9%、农民人均纯收入88.6%;
与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测算。
结果是,按照GDP13%、物价指数3%、人口4.5‰、城乡居民收入均为15%的增速,到2015年,我市GDP可达到10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9018元和8366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可以达到87%,也才能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构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当然,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压力的确不小。
2、汉中与全省相比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2009年以来,我市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排位处于第3或第4位,呈现加快发展、奋力追赶的良好态势。
但必须看到,与关中率先、陕北跨越的势头相比,我们仍然存在不小差距。
形势尤为严峻的是,这几年安康、商洛的发展速度与汉中咬得很紧,“十二五”以来,安康市经济增长速度一致与我市保持同一水平(15.2%),我们在陕南率先突破的压力也不小。
从总量看,2012年我市GDP为772.26亿元,只占全省的5.4%,排全省第7位。
西安、榆林GDP分别达4369.38亿元、2769.22亿元,咸阳、宝鸡、延安、渭南四个市GDP也在1700-1200亿元之间,总量上汉中虽然在陕南领先,但与排在我们前一位的渭南相比,仍相差440.19亿元。
从人均看,2012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169美元,我市只有3616美元,相差2553美元。
从县域经济看,2011年全省83个县县均GDP80.4亿元,其中陕北县均126.57亿元,关中76.9亿元,陕南42.68亿元,我市10个县平均生产总值51.6亿元,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28.8亿元。
从城乡居民收入看,2012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181元,超过全省5763元的平均水平,但仍排在第9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7元,与全省20734元相比,还差907元,排在第11位。
从资源看,关中人才、技术、资金、文化优势明显,陕北煤油气和土地资源优势突出,这些优势已转化成了产业、经济优势,强力支撑着关中、陕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与他们相比,汉中在生态、生物、矿产上优势明显,并在军工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但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3、汉中与西部12省区相比差距有所拉大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观政策的倾斜下,西部12省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十五”以来,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达到和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发展的步伐比汉中和陕西还要快。
至2011年底,西部12省GDP增长速度达12%,而汉中仅为11%。
陕西省为12.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西部12省、陕西和汉中分别为29.2%、30.2%和30%;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36%、56.5%和26%;
城乡居民的年收入增长速度。
因此,汉中与西部12省区的水平差距在发展中有所拉大。
4、汉中与周边毗邻地市相比,仅低于四川的绵阳、湖北的十堰、本省的宝鸡,高于其他地市
汉中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其他兄弟地市也同样加快了发展。
环视汉中周围,与相邻的安康、宝鸡、商洛、四川的广元、绵阳、巴中和甘肃的天水和陇南地区、湖北的十堰相比。
经济总量GDP、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排位于绵阳、宝鸡、十堰之后,居第四位,从几个重要综合指标看,汉中向南与绵阳相差较大,差距在50%以上;
向北与兄弟邻居宝鸡也存在较大差距。
在与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的地级市相比中。
汉中在西南各地市中居中等偏下水平;
与西北的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省区的地市相比中,汉中居中等水平。
2011年统计资料显示,西部12省区人均GDP为277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47元;
而汉中分别为18952元、17019元和5283元,除农民人均纯收入略高于徐步平均水平外,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相差34.5%、6.3%,落后于整个西部约5-8年的。
5、社会事业对比分析
从全国地市城市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分析,东部城市总体水平优于中西部城市。
从卫生、教育、广电、通讯等资源人均占有情况看:
汉中总体上居中上水平,从小学、初中以及高等教育看汉中优于周边地市,居平均水平,从人均医疗资源看,汉中无论是千人拥有病床数、执业医师数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超过江苏、浙江等一些较发达的中等城市,如2011年,千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数全国平均为4.56和3.81,汉中为4.1人和3.82,汉中水平高于安徽省(3.16,2.98)、江西省(3.49,2.85)、广西(3.8,2.83)贵州省(2.68,2.77)。
从经济的开放程度看,东部城市的市场化程度和开放度均比较高,外向型经济特征比较明显,外资、外商踊跃加入,出口依存度高,经济活力强。
而汉中等处于欠发达内陆城市,市场化程度,出口依存度都比较低。
在周边地市比较中,汉中引进外资,出口贸易相比安康、广元、巴中、天水要好,在周边地市中汉中处于较高水平。
(三)汉中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实施“陕南突破发展,汉中率先突破发展”战略以来,我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市经济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目标,当前,尽管我市经济发展已进入突破发展的新阶段,但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很多。
主要是:
1、经济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
一是三次产业结构“农高工低”、调整慢。
2012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20。
65:
43.78:
35.57,农业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0.55和11.16个百分点,县域农业增加值占县域GDP比重仍高达近30%。
相反规上工业比重却分别低于全国、全省9.2和16.67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慢,十二五以来,全省与我市毗邻地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都在快速提升,全省和宝鸡分别提高3和8个百分点,安康和商洛分别提高23.61和14.18个百分点,而我市仅增长4.15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农业优势发挥不够。
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种养业的传统优势发挥不够。
尤其是我市有养猪的传统习惯,加之有顺鑫、长林和雨润等肉类加工企业的带动,但畜牧业发展仍不尽人意,龙头企业加工能力过剩,猪源保证不了,常从外地调运生猪。
2012年,全市畜牧业占农业产值比重仅为33.6%,农民人均养猪1.5头,全市“猪药茶菜渔”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56.6%,而毗邻的巴中市仅牧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就达59.7%,农民人均养猪2.5头,安康农民人均养猪1.8头,都比我市人均养猪要多。
工业结构比例失调严重,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
属于国家产能过剩、限制发展的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如有色冶金等科技含量低、能耗大的产业占了整个工业产值%,而进入国家扶持发展的装备制造、高科技产业只占工业产值的%。
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虽逐年上升,但商贸餐饮比重大,而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网络、房地产管理等新兴行业发展不够。
三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低。
我市经济军工(不含民品)占的份额大,而军工对市县财政收入贡献基本为零,2012年,全国、全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22.6%和19.4%,我市仅为9.8%,还低于安康、宝鸡1.3和1.1个百分点。
2、交通瓶颈依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艰苦努力下,开通了西汉高速公路,下功夫改造了境内的国道、省道,加快了地方道路建设,市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2012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35公里比2008年增205公里,连接9个县区,3条国道总长1108.8公里,3条省道总长269.35公里。
农村公路总里程15112公里比2008年增2518公里,224个乡镇2824个行政村已通达,通达率达到均达100%。
但是交通依然是制约我市加快发展的瓶颈因素。
一是铁路运输需求缺口大。
由于阳安铁路是挂靠线,运力有限,加之我市有色冶金(钢、锌)、化工等支柱产业三分之二以上原材料和全部产成品需要运入运出,“两头在外”特征明显,每年铁路运输缺口达200万吨以上。
目前由于铁路运力不足,许多企业被迫改为公路运输,成本昂贵。
尤其如勉县建兴等个别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粮油产品等因运输不畅,受阴雨或高温等影响而等级降低,甚至变质,丢失市场,影响发展。
二是陆路交通未彻底改观。
已开通的西汉高速是唯一的一条南北通道,运载量太大,加之秦岭段坡大、路窄,遇上大雨、风雪发生滑坡、拥堵依然严重,通行不畅;
十天、宝巴高速公路正在施工,“十二五”才能完成;
西成客专、阳安铁路扩能改造还未动工,汉中机场经过努力才开工建设。
三是空运基本上是空白。
与柳林机场搞军民联运正在争取实施,方便、快捷的航空交通还未形成,因此,交通建设依然是我们发展重点。
3、发展不够是率先突破的主要障碍。
我市在陕南三市中,有全国179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和380平方公里高速公路交汇区的区位优势;
有规模、水平和实力在全省靠前的工业优势;
有“两汉”、道教、龙岗、现代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等历史文化优势。
但由于观念陈旧和工作不力,使这些比较优势利用不够、开发不够、发挥不够,导致我市发展不够。
主要标志是:
一是全市经济增长速度不够快。
2006-2008三年间,我市GDP年均增长12%,达到了省上“突破发展”要求两位数增长目标,但仍低于全省(14.2%)、宝鸡(14.4%)的水平,也低于同在陕南的安康(12.7%)和商洛(12.9%)的水平。
二是人均指标和收入差距较大。
2012年我市人均GDP10049元,年均增长20.3%,但与全国水平相差55.6%,全省差44.9%,与毗邻的宝鸡相差47%;
与安康、商洛的差距在缩小,我市人均GDP由2005年高于安康23.5%下降至2008年的14.3%,由2005年高于商洛39.5%下降至2008年的37.8%。
在地方财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三个指标中,只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7.5%,高出全国、全省和毗邻地市,而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24.4%和15.1%,地方财政收入低于全国(51.4%)、全省(27.4%)、的水平;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全省水平分别相差35.7%、21.0%和39.5%、8.0%。
造成我市发展不够的主要原因:
一是工业发展慢。
工业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9.9%下降至2008年的28.5%,对经济支撑作用不强。
主要表现在:
以优质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发展不够,最为突出的就是过去曾经非常辉煌,且是财政税源支柱的酿酒工业下滑严重,市场萎缩;
工业集团化、集群化发展慢、规模小,工业产值过30亿元的企业集团很少;
循环工业、园区化、集约化程度低,特别是由于我市“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保护地限制产业类目录未明确,致使我们发展工业处于迷茫,外商投资处于观望,对预期工业发展受影响较大。
二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
我市投资年均增幅29.7%,只比全国高4.9个百分点,比全省和毗邻地市都低,比商洛、安康分别低34.5和17.9个百分点,项目投资后劲不足,尤其是产业项目少,大的产业项目更少。
三是城镇化水平低。
2008年,全市城镇化率为37.6%,分别低于全国、全省7.23个和2.93个百分点;
2000年至2008年,我市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低于同期全国、全省2.9个百分点。
全市建置镇达134个,每平方公里48.81个,高出全国20个,多数镇空有其名,不具备镇的服务功能,是当年撤区并乡时“改”出来的。
即使是历史较长的镇,也多是“一条马路通到边,马路旁边是店面,店面后边是农田”,局限于“公路+市场”的千篇一律模式,缺乏个性与特色。
四是县域经济发展差。
2008年,我市10县没有一个进入全省前20强,县域经济总量依然较小,10县平均生产总值仅为28.7亿元,远低于全省县均生产总值42.25亿元的水平。
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6480万元,远低于全省1.66亿元的平均水平。
县域经济差,首先是差在工业上,县域工业增加值只占县域GDP的35%;
其次是差在民营经济上,民营经济总量仅占全市GDP的43%,以民营、个体私营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框架还没有形成;
再次是差在特色上,全市县域产业雷同在80%左右,你有我有他也有,“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发展缓慢。
五是旅游业正在快速发展,带动作用有限。
我市尽管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和秀美的生态资源,但在打造旅游景点上落后于资源类同的安康、商洛。
旅游景点“星星多,月亮少”,至今没有形成旅游目的地景点;
在宣传促销上魄力不够,投入不够,没有形成市上牵头,县区参与,统一对外宣传格局。
致使旅游总收入只占全市GDP的6.6%,带动发展作用有限。
六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我市服务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的商贸餐饮业上,由于受交通瓶颈未完全解除的影响,冶金建材工业和农产品运出货流不畅的问题十分突出,物流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新兴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技术业、房地产管理业、休闲健身和科学技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