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家庭农场认定暂行办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安阳市家庭农场认定暂行办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阳市家庭农场认定暂行办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家庭农场资产登记表;
(五)家庭农场发展规划;
(六)其他需要出具的证明材料。
第四章认定
第七条乡(镇)政府对辖区内成立家庭农场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推荐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向县级农业部门备案。
第八条经认定并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第五章附则
第九条各县(市)区培育家庭农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可根据本办法,制订本地家庭农场认定细则。
第十条本办法由市农业局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河南省安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
安县政办【2013】11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根据《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培育家庭农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安政办〔2013〕123号)和《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安政办〔2013〕12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我县“一产提升、二产转型、三产突破”的总体思路,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在农业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集中力量,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先进、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明显、就业多元化、农民职业化的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促进全县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组织化水平的显著提高,使之发展成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四化”同步、三次产业融合的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
同时,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机制,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示范先行”的原则,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探索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二、目标任务
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分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林)业精品园(休闲观光园)”等四种层次类别。
着力实施“32211”工程,即:
通过三年努力,到2015年,在全县建成3个农产品精深加工园,2个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特色农(林)业精品园(休闲观光园)和100家家庭农场,争创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家庭农场。
三、建设要求
(一)规划设计科学。
根据我县东部平原、西部山区的实际,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化集群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科学规划我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林)业精品园(休闲观光园)。
农产品精深加工园要集中规划建设,面积不低于2平方公里;
现代农业综合区核心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辐射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
主导产业示范区核心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辐射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
特色农(林)业精品园(休闲观光园)核心面积达到500亩以上,辐射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
园区土地流转率达到50%以上。
对达到一定规模和生产水平的种养大户,积极鼓励发展家庭农场。
(二)功能效益明显。
园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有机统一,单位面积综合效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农产品精深加工园要突出集群带动功能,做大规模、拉长链条,形成加工集聚效应,实现农业资源高效转化和延链增值。
现代农业综合区要具备生产示范、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物流、农业功能拓展、公共服务、现代居住等功能,实现园区、社区有机协调发展。
主导产业示范区要具有主导产业突出、布局集中连片、生产设施先进和产品优质安全等特征,具有较强的示范辐射作用。
特色农(林)业精品园(休闲观光园)要具备生产、生态、文化、科普功能,园区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益突出和经济效益领先等特征。
(三)运营模式先进。
积极引入现代组织管理方法和手段,使运营模式与经营规模、产业功能相配套,达到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发展方向明确、项目支撑有力、运营高效协调的目标。
园区内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利益分配模式、联结模式要科学合理。
(四)设施装备优良。
园区内基础设施、产业服务体系完善,设施农业控制技术配套化、系列化水平较高,设施化水平突破20%。
农田(地)有效灌溉率基本达到100%、旱涝保收率90%以上。
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现代农业综合区内要具备产品展示室、专家服务室、电子监控室和培训室等服务平台。
(五)科技支撑有力。
园区和家庭农场要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紧密联系机制,全部加入我市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扩大科技成果、高新技术在园区和家庭农场内的转化应用。
园区和家庭农场主导产业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业科技贡献率70%以上。
围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建活动,通过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集中推广,建立农民技术培训和示范户联系制度。
(六)质量标准领先。
园区高效生态栽培技术和节水灌溉等生态经营模式得到全面推广,主要农产品质量监管措施健全,具有较为领先的生产技术标准和完善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建立可追溯制度,达到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园区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产品质量安全、产销信息网络等设施完善配套。
园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较高,生态循环链完整。
园区环境监测率达到100%,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8%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率达到100%。
园区和家庭农场要具有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至少培育1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主要农产品订单率要达到50%以上,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四、工作重点
(一)科学编制规划,有序推进园区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序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32211”工程,到2013年年底,建成永和锦隆、吕村天源、洪河屯阳光、曲沟纳川、安丰漳苑和瓦店瑞林、柏庄贝尔春天、安丰袁源、善应化象傧河、蒋村梓森等10个特色农(林)业精品园(休闲观光园);
2014年,重点推进崔家桥台湾生态观光园、辛村中药材和伦掌九州核桃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年底力争完成2个;
到2015年,建成裕禾芦笋精深加工园、泰丰速冻产品加工园和永和粮食加工物流园3个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建成2个现代农业综合区:
一个是集化象傧河生态度假村、金龟山庄旅游区、三仓苹果采摘休闲区、南海泉休闲垂钓区、环库区百里生态长廊为一体的南海现代农业综合区;
一个是集生态绿化、农业功能拓展、旅游观光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马鞍山森林公园现代农业综合区。
(二)创新经营机制,促进园区和家庭农场快速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水平的种养大户,经乡(镇)政府对申报材料初审后,符合家庭农场条件的,推荐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向县农业部门备案。
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加快土地使用权向家庭农场流转。
大力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服务,全方位提升农庭农场人员素质,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场主。
建立家庭农场农技特派指导员制度,指导家庭农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产品产销衔接机制和订单履约机制。
广泛推行以订单为纽带的“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园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
积极支持农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产销对接、产品展销展示等方式,将园区和家庭农场产品与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等对接,发展现代营销,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三)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农业样板。
按照“因地制宜,因园而异”的原则,进一步做强园区优势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做大支柱产业,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经济。
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集聚各种资源,综合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园区生产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样板,推动我县优势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四)健全投入机制,提升园区发展活力。
积极引导支持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龙头企业投入园区建设开发,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坚持把园区发展与高效特色种养业和现代物流业、生态旅游观光业有机结合,着力推进园区与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的有效对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条龙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加强基础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大力推进园区内农田水利设施、道路交通、供电、库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及生产技术所需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园区内产业与现有基础设施对接,促进基础设施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
大力提高园区主导产业生产、加工、服务过程中的设施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设施装备,加快园区物联网建设,全面提高园区设施装备水平。
(六)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园区发展水平。
坚持产学研结合,积极组建以产业为主线、产品为重点、高层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技术创新服务团队。
积极鼓励园区引进、集成、运用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广生态化、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不断提高园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切实加强园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园区农产品基地准出和可追溯制度。
实行农业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分级分项目对口联系制度,形成“一个现代农业综合区一位首席专家,一个主导产业示范区一位农技指导员,一个特色农业精品园一位责任农技员”的农技服务格局。
积极组织园区从业人员、家庭农场和周边农户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观摩考察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园区和家庭农场人员素质,提高园区示范带动能力。
指导园区和家庭农场创建品牌,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发展标准化生产。
支持园区和家庭农场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和示范家庭农场标兵。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现代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建设的领导,县政府成立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的现代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各乡镇要把现代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工作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促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统筹搞好服务。
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要加强对园区和家庭农场建设的指导、支持和服务;
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园区建设列入重点项目建设规划;
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
科技部门要积极支持园区和家庭农场的科技开发;
工商、国土、规划、建设、环保、旅游、电力、交通、金融等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形成支持园区和家庭农场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政策支持。
要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建设,建立形成促进发展的政策体系。
县农业部门要牵头制定各类各层次园区和家庭农场建设的具体标准、项目评估和认定管理办法,强化对园区和家庭农场建设的监管,着力推动园区和家庭农场的发展。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统筹用于支持园区和家庭农场建设。
(三)严格督导考核。
建立园区和家庭农场建设督导考核机制,成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督导组,把园区和家庭农场建设纳入全县农业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各乡镇要积极参加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先进乡(镇)”、“现代农业‘十先’示范园区”、“产业集群‘十强’龙头企业”、“示范家庭农场标兵”“示范家庭农场”等创建评选活动,对创建成功的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及所在乡镇负责人员要进行表彰和奖励。
附件:
安阳县现代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二0一三年九月三十日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培育家庭农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
安政办〔2013〕12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文件精神,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家庭农场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总目标,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示范先行”的原则,结合当地农业总体规划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努力创新经营机制,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
二、培育目标
到2013年底,全市培育建立家庭农场500家,其中示范家庭农场标兵、示范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0家和100家以上。
以后每年新增家庭农场200家,力争到2015年,全市家庭农场总数突破1000家。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注册登记服务。
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水平的种养大户,经乡(镇)政府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符合家庭农场条件的,推荐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向县级农业部门备案。
(二)加强土地流转服务。
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服务大厅建设,设立村级土地流转联络员,开展流转供求信息、合同指导、价格协调、纠纷调解等服务,引导土地依法、自愿、有偿、平稳向家庭农场流转。
(三)加强人才培养服务。
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组织外出考察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家庭农场人员素质,不断开拓眼界,增强生产经营能力,着力培育一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场主。
鼓励引导大学生、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投资创办家庭农场,切实增强家庭农场发展后劲。
(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
加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家庭农场的合作,建立家庭农场农技特派指导员制度,切实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
指导家庭农场创建品牌,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发展标准化生产。
支持和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提供种子种苗供应、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农产品物流配送、农产品检测等服务。
(五)加强农业营销服务。
积极支持家庭农场采取产销对接、产品展销展示等方式,与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企业、学校、餐饮集团等对接,发展现代营销。
指导家庭农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产品产销衔接机制和订单履约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组建农业联合体。
四、工作措施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发展家庭农场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认真谋划,科学部署,落实措施,创新方法,强力推进。
市政府成立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安阳市培育家庭农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对本地家庭农场工作进行指导。
(二)开展典型示范。
探索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建立和完善家庭农场培育机制,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原则,在全市开展标兵、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每年评选10个示范家庭农场标兵,评选100个示范家庭农场,对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家庭农场予以奖励。
(三)强化项目支撑。
除上级有明确要求外,允许家庭农场承担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国家扶贫、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治优先安排在家庭农场实施,切实改善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条件。
支持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承担和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高标准粮田、高产创建等农业项目。
(四)落实土地政策。
认真贯彻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255号)精神,落实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政策,优先保障家庭农场生产设施用地及附属设施用地。
家庭农场经县级城乡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许可,可以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建设农产品仓库、晾晒场、农机具仓库等生产经营用临时建筑物。
(五)强化部门协调。
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强对家庭农场的培育、指导和服务,制定发展计划,完善服务措施,抓好扶持政策落实的督促检查。
农业、林业、畜牧、工商、财政、税务、国土、水利、金融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
2013年7月22日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政文〔2013〕121号
为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打造安阳农业经济升级版,特制定本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市(示范区)的奋斗目标,以“四化”同步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五大工程,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五大基地,努力提高全市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引领我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产业完备、主体突出,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更新理念、转变方式。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方法、现代经营模式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坚持政府支持、农民主体。
强化政府支持作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鼓励农民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大胆探索和实践。
(三)坚持强化支撑、创新机制。
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装备和基础支撑。
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四)坚持示范引导、重点突破。
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积极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农场、示范企业和示范组织,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差异化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五)坚持生态文明、持续发展。
将农业生态建设贯穿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提高农业发展可持续能力。
(六)坚持把握方向、惠及民生。
围绕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
鼓励农民就近就业,促进农业经营专业化、农民职业化,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农业综合园区一体化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基本形成,产业体系有效完善。
全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具有较强活力,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科技支撑体系健全,农村家庭农业经营收入明显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明显提升。
到2020年,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集群发展水平领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据主导地位,基础支撑能力坚实稳固。
在我市基本形成现代农业五大基地,即350万亩高产优质粮食基地,120万亩瓜菜菌生产基地,140万亩经济林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全市农村家庭农业经营收入大幅提升,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成为小康社会重要支撑。
——农业收入大幅增加。
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2万元;
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农村家庭农业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到2015年,畜牧产值比重达到3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
到2020年,畜牧产值比重达到4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5%。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到2015年,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600万亩,打造五十亿级产业集群4个,农产品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到2020年,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800万亩,百亿级产业集群达到8个,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打造区域性现代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
——现代农业园区主导有力。
到2015年,规划建设3个农产品精深加工园,10个现代农业综合区、3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6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休闲观光园),园区面积达到60万亩;
到2020年,建成5个农产品精深加工园,20个现代农业综合区、8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休闲观光园),园区面积达到150万亩。
——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到2015年,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25%,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比重达到8%,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比例达到60%左右,农业经营专业化、农民职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到2020年,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50%以上,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比重达到15%,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比例达到90%左右,新型经营主体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物质技术装备支撑持续强化。
到2015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以上;
到2020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农业生态建设有效推进。
到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有机、绿色、无公害等“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达到150个;
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活动全过程清洁生产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工程
按照“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强基地、壮加工、促流通,着力培育粮食、瓜菜菌、林果、生猪、肉鸡等十大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农业资源由初级产品、粗加工向终端产品、精深加工延伸,推动主导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相结合的集群发展格局。
1.做强粮食产业集群。
稳定粮食生产,延伸粮食产业链条,推动粮食精深加工发展,实现粮食产业由“田间”到“厨房、餐桌”再到“营养货架”的根本性转变。
以滑县、内黄县、汤阴县和安阳县东部为核心,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推进整建制粮食高产优质创建,加快农业集成技术应用,提升机械化水平,推广普及良田、良种、良法、良农、良策、良业相配套的“六良”模式,打造350万亩优质高产粮食基地,创建全国优质高产粮食示范区。
重点抓好滑县50万亩方、安阳县瓦店5万亩方等工程建设。
做大粮食精深加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安阳市健丰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