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13076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文档格式.docx

《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文档格式.docx

运动系统(关节)

一、关节的结构

(一)关节的基本构造

1.关节面:

多为一凹一凸,凹的为关节窝,凸的关节头。

两者的表面附有一层关节面软骨(透明软骨),软骨内无血管、神经,所以损伤后,较难修复。

2.关节囊:

为结缔组织囊,可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为纤维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内层为滑膜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滑膜层向关节腔内突出形成滑膜襞,向外突出形成滑膜囊。

可分泌滑液起润滑作用。

3.关节腔:

为关节囊和关节面的密闭腔隙,为负压。

(二)关节的辅助结构

1.韧带: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连结相邻骨,对关节起加固作用。

2.滑膜囊:

滑膜层向外突出形成滑膜囊。

3.滑膜皱襞:

滑膜层向关节腔内突出形成滑膜襞。

4.关节唇:

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环状纤维软骨板,可加深关节窝的深度。

5.关节内软骨:

由纤维软骨构成,分为半月板、关节盘两种。

二、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1.解剖学因素

(1)关节的结构

(2)骨表结构

(3)肌肉

2.年龄、性别、训练水平及气候等

三、肩关节

1.主要结构:

肩关节由肱骨的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

是典型的球窝关节。

2.辅助结构:

(1)关节盂唇:

附着在关节盂周缘和肱骨解剖颈之间,可加深关节窝的深度。

(2)肱二头肌长头腱:

肩关节囊壁内有此腱通过,它有加固肩关节的作用。

(3)喙肱韧带:

从喙突至肱骨大结节,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

(4)盂肱韧带:

从关节盂周缘前部经关节囊前壁,至肱骨小结节。

防止肱骨头向前脱位。

(5)喙肩韧带:

起于喙突止于肩峰,防止肱骨头向上内方脱位。

3.关节的运动:

能绕三种基本轴运动,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

绕矢状轴做收、展运动;

绕垂直轴做回旋运动。

四、肘关节

1.主要结构及类型:

由肱骨的远侧端和桡、尺骨的近端关节面组成。

为典型的复关节。

(1)肱尺关节面:

由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车切迹构成的滑车关节。

(2)肱桡关节面:

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的球窝关节。

(3)桡尺近侧关节面:

由桡骨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圆柱关节。

(1)桡侧副韧带:

起于肱骨外上髁,分为前、后两束,止于桡骨环状韧带。

(2)尺侧副韧带:

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尺骨滑车切迹前、后缘。

(3)桡骨环状韧带:

起于尺骨桡切迹的前缘,绕过桡骨头,止于桡切迹的后缘。

所有肘关节的韧带都不止于桡骨,从而保证了桡骨能绕垂直轴做回旋运动。

整体上讲,肘关节有两种运动轴,即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这由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共同完成;

绕垂直轴做旋内和旋外运动,由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共同完成。

肘关节不能够完成收、展的运动,是由于其关节面自身的特点造成的。

五、桡腕关节

1、主要结构:

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关节盘组成关节关节窝与近侧列腕骨(舟骨、月骨、三角骨)组成的关节头共同构成。

是典型的椭圆关节。

2、辅助结构

①腕桡侧副韧带

②腕尺侧副韧带

③桡腕背侧韧带

④桡侧掌侧韧带

3、关节的运动

①屈、伸运动:

推掌、勾手等动作。

②收、展运动:

乒乓球正、反手削球等动作。

③环转运动:

艺术体操中的绕环等动作。

六、髋关节:

髋关节是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

(1)髋臼唇:

附着在髋臼周缘,由纤维软骨构成,使髋关节的深度增加。

(2)髂股韧带:

位于髋关节的前面,起于髂前下棘,止于股骨转子间线,可限制髋关节的后伸。

(3)耻股韧带:

位于髋关节的内侧,起于耻骨上支,止于转子间线的下部,限制髋关节的外展和旋外。

(4)坐股韧带:

位于髋关节的后面,起于坐骨体,止于大转子根部,限制髋关节的内收和旋内。

(5)股骨头韧带:

位于关节腔内,呈三角形。

基底附于髋臼横韧带(横跨于髋臼切迹的两端),一端附于股骨凹。

(1)屈:

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内的向前运动,如:

肋木举腿。

(2)伸:

是屈曲运动的相反运动,如:

踢足球大腿后摆。

(3)水平屈:

髋关节先外展900,向前为水平屈,如:

伏地扫腿。

(4)水平伸:

髋关节先外展900,向后为水平伸,如:

侧控腿转体900。

(5)外展:

运动环节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内向侧方运动,如:

克卡切夫腾越。

(6)内收:

是外展的相反运动,如:

托马斯全旋。

(7)回旋:

运动环节绕垂直轴,在水平面的转动,如:

铲球、转身后旋腿。

(8)环转:

是屈、伸、外展和内收等运动连续进行的运动,如:

外摆腿。

七、膝关节

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个关节,属于椭圆——滑车关节。

1.主要结构:

股骨近端的内、外侧踝为关节头,胫骨近端内、外侧踝上面为关节窝构成股胫关节面(椭圆关节)。

髌骨后面的关节面与股骨的髌面构成髌股关节(滑车关节)。

2.辅助结构:

(1)半月板:

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内侧为“C”字形,外侧为“O”字形)。

它们位于股骨、胫骨之间,既不与股骨相连,又不与胫骨相连。

这些软骨属于纤维软骨,其作用为加深关节窝,从而加强了膝关节的稳定性,此外起着弹性垫作用,可传递负荷、减轻震荡。

半月板的外侧1/3和血管较丰富,中间1/3仅有很少的毛细血管,内侧1/3为无血管区。

(2)膝交叉韧带

①前交叉韧带:

从股骨外侧踝的内侧面,向前下止于胫骨踝间隆起的前方。

于伸膝时最紧张,防止胫骨前移。

②后交叉韧带:

从股骨内侧踝的外侧面,向下后止于胫骨踝间隆起的后方。

于屈膝时最紧张,防止胫骨后移。

(3)髌骨:

它的功能除保护膝关节外,主要是增加股四头肌的力臂,改善股四头肌的机械效率。

(4)滑膜皱襞:

为关节囊的滑膜层向关节腔内突起形成。

最大的是翼状襞填补关节内的空隙以加固关节的稳固性。

(5)滑膜囊:

为关节囊的滑膜层向关节腔外突起形成。

最大的是髌上囊,有减少磨擦的作用。

(6)髌韧带:

膝关节的前方,髌尖→胫骨粗隆。

(7)腓侧副韧带:

外侧,外上髁→腓骨头。

(8)胫侧副韧带:

内侧,内上髁→内侧髁。

3.关节的运动:

绕额状轴可作屈、伸运动。

如:

小腿屈和小腿伸。

绕垂直轴可作回旋运动,这一运动在屈膝位明显,在伸膝位则不能回旋。

足内侧颠球(小腿旋外)和足外侧颠球(小腿旋内)。

半月板的损伤机制:

因半月板会随着胫骨的运动而运动,当膝关节屈曲(半月板随胫骨滑向后方)、回旋(半月板随胫骨的运动,一端向前、一端向后)并突然伸直,此时半月板正好位于股骨、胫骨内、外侧髁的突起部位,易受挤压而损伤。

因内侧半月板与胫侧副韧带相愈着,因此,它的损伤机率比外侧半月板高7-10倍。

八、踝关节(距上关节、距小腿关节)

踝关节的关节头为距骨滑车,关节窝是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的外踝关节面。

滑车关节。

(1)内侧为三角韧带

(2)外侧有三条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和跟腓韧带)

(1)屈(背伸、跖屈),如:

屈膝倒立。

(2)足伸(背屈),如倒勾球。

九、足弓:

1.足弓的定义:

由足的跗骨、跖骨以及足部的关节、韧带、肌腱共同构成的凸向上方的弓形结构。

2.足弓的组成:

(1)内侧纵弓:

由跟骨、距骨、舟骨、3块楔骨和1、2、3跖骨组成,又称弹性弓。

(2)外侧纵弓:

由跟骨、骰骨和4、5跖骨构成,又称支撑弓。

(3)横弓:

由骰骨和3块楔骨组成。

3.足弓的机能:

(1)“三角架”:

它能使人体稳固地站立于任何高低不平的地面。

(2)弹簧功能:

各骨之间关节、韧带连结使足弓有一定的弹性,利于完成行走、跑跳等动作。

(3)足弓对通过的血管、神经和肌腱有保护作用。

运动系统(骨骼肌)

一、骨骼肌的结构

(一)骨骼肌的大体及微细结构:

1.肌腹与肌腱:

肌肉中部称为肌腹,两端称为肌腱(扁肌的肌腱称为腱膜)。

肌腹中内许多肌纤维构成。

包裹于每条肌纤维表面的结缔组织膜称为肌内膜,包裹于肌束外的膜称为肌束膜,包裹于整块肌肉外面的膜称为肌外膜。

肌腱是由胶原纤维构成的,肌腱缺乏弹性,但很坚韧,可抵抗较大张力,肌肉通过肌腱附着于骨面上,肌腱的这种结构可使肌肉力量均匀地作用于肌腱在骨面的附着处。

2.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肌原纤维及微丝滑动学说

3.肌肉中的血管:

4.肌肉中的神经:

肌腹内分布有运动神经末梢,由中枢神经系统传来的冲动经此传至肌肉,支配其活动。

肌腹和肌腱内均有感觉神经末梢,它们能感受肌纤维张力变化的刺激,将冲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实现各肌肉之间的协调运动。

(二)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1.筋膜:

是包裹于肌肉外面的结缔组织膜,分为浅筋膜(又称为皮下筋膜,位于皮下,由含脂肪成分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和深筋膜两种(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可插入肌群之间,形成肌间隔即肌鞘(筋膜鞘),保证肌肉或肌群单独活动,互不干扰。

)。

2.腱鞘:

套在腕、踝、手指和足趾部位肌腱周围的密封的双层筒状结构。

外层为纤维鞘,内层为滑膜鞘。

滑膜鞘又分为两层,紧贴肌腱的为脏层,脏层反折形成壁层。

脏、壁两层之间为一空腔,内有少量滑液,可减小运动时肌腱与骨面的磨擦。

有的腱鞘包裹一条肌腱,有的则包裹多条肌腱。

3.滑膜囊:

关节囊的滑膜层向外突出形成。

4.耔骨:

肌腱骨化而成的小骨,常位于肌腱与骨的附着处,它可增大肌肉的动力臂。

5.滑车:

一种是覆盖有软骨的槽,如结节间沟。

另一种是通过肌腱的结缔组织环,如眼肌中的总腱环。

滑车通常可改变肌腱的方向,同时保证肌腱不会向旁边移位。

二、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1.伸展性和弹性:

肌肉在外力作用下,可被拉长的现象称为伸展性。

当外力解除后,肌肉又可复原此现象称为弹性。

2.粘滞性:

肌纤维之间、肌肉之间或肌群之间发生磨擦的外在表现,这是原生质的普遍特性,是胶体物质造成的。

它使肌肉在收缩或拉长时会产生阻力。

肌肉的这种粘滞性的大小与温度成反比。

三、重要骨骼肌的位置、形态、功能(及练习方法)

1.斜方肌

位置:

位于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扁肌,两侧合为斜方形。

起点:

起于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

止于锁骨外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

肌纤维分为上、中、下三部。

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

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

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和后缩。

远固定时,一侧肌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并向对侧回旋;

两侧上部同时收缩,使头后仰(伸);

一侧整块肌肉收缩使脊柱向对侧回旋;

两侧整块肌肉收缩使脊柱伸。

2.背阔肌

位于腰背部皮下,上部被斜方肌遮盖,为三角形扁肌,是人体中最大的扁阔肌。

起于下6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及下3肋骨我侧面。

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并协助吸气。

3.前锯肌

位于胸廓侧面浅层,前上部被胸大、小肌遮盖。

为锯齿状的宽大扁肌。

以9-10个肌齿起于上位8-9肋骨外侧面

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前面。

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

下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与上回旋。

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4.胸大肌

位于胸前皮下,为多羽状扇形扁肌。

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和上6肋骨前面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近固定时,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提肋助呼气。

5.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前后被腹直肌鞘包裹,为扁长带状肌,肌纤维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隔。

腱划与腹直肌鞘前壁相连,防止腹直肌收缩时移位。

起于耻骨上缘。

止于第5-7肋软骨前面及胸骨剑突。

腹直肌有较大的生理横断面,因此有相当大的肌力。

此外,杠杆臂较长,是脊柱强有力的屈肌。

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

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

降肋拉胸廓向下,协助呼气。

6.腹外斜肌

位于腹前外侧壁浅层,为扁阔肌。

肌纤维由外上向下斜行。

此肌腱膜下缘形成腹股沟韧带,架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

起于下8肋骨外铡面

止于髂嵴、耻骨结节及白线。

其腱膜参与腹直肌鞘前壁的组成。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并向对侧固旋;

两侧收缩下拉胸廓,呼气,并使脊柱屈。

7.腹内斜肌

位于腹外斜肌深层,为扁阔肌。

起于胸腰筋膜、髂嵴及腹股沟带外侧2/3。

止于下3肋及白线。

其腱膜参与腹直肌鞘前、后壁的组成。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同侧回旋,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

8.三角肌:

位置:

位于肩关节前、外、后方,为一块倒三角形的肌肉,中部为多羽肌,前后部为单羽肌。

起点:

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

近固定时,前部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

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

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

9.肱二头肌:

位于上臂前面浅层,为梭形肌,有长短二头。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近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并使前臂在内旋的情

况下,在桡尺关节处外旋。

远固定时,使肘关节屈。

10.肱肌

位于肱二头肌深层,肱骨前面下半部,为梭形肌。

起于肱骨前面下半部。

止于尺骨粗隆和冠突。

近固定时,屈前臂。

远固定时,使上臂靠拢前臂。

11.肱三头肌

位于上臂后面。

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内下方。

三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以其腱止于尺骨鹰嘴。

近固定时,使上臂和前臂伸。

远固定时,使肘关节伸。

12.臀大肌

位于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

呈宽厚的四方形,肌纤维很粗。

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

上部肌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

下部使大腿内收。

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

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

13.股四头肌

位于大腿前面,是人体中最大的肌肉,为羽状肌。

此肌有股直肌、股中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四个头。

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四个头相合,成一条强有力的腱,由前面及两侧包绕髌骨,并在髌骨下方形成髌韧带,借此止于胫骨粗隆。

近固定时,使小腿伸,股直肌还能使大腿屈。

远固定时,可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

14.股二头肌

位于大腿后外侧浅层,为梭形肌,有长、短两个头。

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上半部。

止于腓骨头。

近固定时,长头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外旋。

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

当小腿伸直时,则使骨盆后倾。

15.半腱肌和半膜肌

位于大腿后内侧,半膜肌在半腱肌深层。

半腱肌下半为腱,半膜肌上半为腱膜。

均为羽状肌。

起于坐骨结节。

半腱肌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内侧面。

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内旋。

远固定时,与股二头肌相同。

16.小腿三头肌

位于小腿的后部浅层,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合成。

腓肠肌有内、外侧两个头,呈梭形。

比目鱼肌一个头,形似比目鱼。

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比目鱼肌起自胫骨和腓骨后上部。

止于跟骨结节。

近固定时,使足跖屈、腓肠肌还能在膝关节处屈小腿。

远固定时,在膝关节处拉大腿向后,协助伸膝,有维持人体直立的功能。

17.髂腰肌

位于腰椎两侧及髂窝内。

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

腰大肌为单羽肌,髂肌呈扇形。

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

髂肌起自髂窝。

两肌相合,经髋关节前内侧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外旋。

远固定时,单腿站立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旋转;

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和骨盆前倾。

18.竖脊肌:

包括髂肋肌、最长肌和棘肌三部分。

纵列于背部正中线(全部棘连线)两侧,充填于棘突和横突之间的槽沟内。

呈长索状,由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构成。

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于颈、胸椎的棘突与横突、颞骨乳突和肋角。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并协助呼气。

四、肌拉力线与关节基本运动轴之间的关系:

肌拉力线即肌肉合力作用线。

肌拉力线的确定方法:

从肌肉的动点中心到定点中心作一直线来表示。

人体肌肉中,除部分止于皮肤的皮肌和止于关节囊的关节肌外,绝大部分肌肉均起于一骨,止于另一骨,中间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

从关节的垂直轴前内方跨越关节的肌肉,即肌拉力线从关节的垂直轴前内方跨越关节的肌肉,是关节的旋前旋内肌;

从关节的垂直轴后外方跨越关节的肌肉,即肌拉力线从关节的垂直轴后外方跨越关节的肌肉,是关节的旋后轩外肌。

从关节的矢状轴内侧跨越关节的肌肉,即肌拉力线从关节的矢状轴内侧跨越关节的肌肉,是关节的收肌;

从关节的矢状轴外侧跨越关节的肌肉,即肌拉力线从关节的矢状轴外侧跨越关节的肌肉,是关节的展肌。

人体膝关节以上,从关节的冠状轴前方跨越关节的肌肉,即肌拉力线从关节的冠状轴前方跨越关节的肌肉,是关节的屈肌;

从关节的冠状轴后方跨越关节的肌肉,即肌拉力线从关节的冠状轴后方跨越关节的肌肉,是关节的伸肌。

人体膝关节以下,相反。

围绕某一个运动轴作用相反的两组肌肉叫做对抗肌,但在进行某一运动时,原动肌肌肉收缩的同时,与其对抗的肌群则适度放松并维持一定的紧张度,二者对立统一,相反相成。

五、影响肌力大小的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2.肌肉的初长度

六、骨杠杆

1平衡杠杆.

2.省力杠杆

3.速度杠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