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新城规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12398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义新城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顺义新城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顺义新城规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顺义新城规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顺义新城规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顺义新城规划Word下载.docx

《顺义新城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义新城规划Word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顺义新城规划Word下载.docx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上学、看病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切实保障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2)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解决好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水、节地、节能和节约材料的建设标准。

  (3)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全面展现和挖掘新城文化内涵,建设特色突出的人文新城。

  (4)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建设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5)突出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和有机整体性,保障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地上和地下、交通设施建设与土地开发、城市与区域、城市与村镇发展建设的和谐有序。

  第3条发展重要条件

  

(1)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调整是实现首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协调和稳定发展的要求,是顺义新城快速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顺义新城是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是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

顺义新城是构筑中心城反磁力系统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北京城市空间战略调整的关键地区,顺义新城的发展是北京实现“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发展目标定位的重要支撑。

  

(2)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北京包括顺义新城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要抓住并利用奥运机遇,借助奥运,从根本上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文明和城市品质,在世界上树立和展示全新的新城形象,提高顺义新城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和城市知名度,增强国际化程度,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临空经济的发展、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绿色经济的前景是顺义新城发展必须把握的优势条件。

  (4)顺义新城在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方面和全市面临同样的问题。

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是保障顺义新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新城发展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确定发展目标;

以集约和节约发展为核心,实现模式转变。

  (5)新城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与生态、城市安全的现状和发展目标,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前提,落实发展布局。

  第4条规划重点

  

(1)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集约利用的前提地位。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节约水、地、能源、原材料,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2)强化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与引导作用。

保障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

  (3)优先保障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全面履行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构建和谐社会。

  (4)立足引导,以产业发展带动新城发展。

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5)推动新城一体化发展,通过新城建设带动周围村镇的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改善村镇生产生活条件。

  (6)突出重点地区和重点内容,包括:

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潮白河、温榆河生态建设与保护,生态示范小区规划建设,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密切协同,马坡组团、温榆河生态走廊局部地区开发控制,首都机场及临空经济核心区建设等。

  第5条规划依据

  

(1)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3)东部发展带协调规划

  (4)限建区规划

  (5)相关法规

  第6条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顺义区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021平方公里。

其中重点研究范围为顺义新城地区,用地面积为369平方公里。

  第7条规划期限为2005年-2020年

  近期2005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落实总体规划对顺义新城的功能定位,明确新城发展目标。

  第8条发展定位

  顺义新城是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面向国际的首都枢纽空港,是带动区域发展的临空产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9条城市发展目标

  现代国际空港、区域产业引擎、绿色宜居新城

  利用首都国际机场优势,积极发展国际会展、商务、物流等临空产业,巩固提升现代制造业的层次与水平,打造作为区域产业发展引擎的临空产业中心和首都先进制造业基地;

强化城市的综合服务职能,突出滨水组团式布局特色,建设绿色宜居新城。

  第10条城市主要职能

  

(1)在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战略调整中承担重要职能。

是北京未来重点的城市化和产业化发展地区,是中心城人口与职能疏解的主要载体,是首都现代化过程中新功能的聚集区和城市新增人口的主要聚集地。

  

(2)作为首都机场所在地,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是首都面向全国和世界的门户,同时承担国际国内交往、服务的重要职能。

  (3)重点承担对外交通要求较高的职能,包括大型会展、商务、物流、先进制造和体育休闲的职能。

顺义空港产业中心及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之一。

  (4)顺义新城所在区域是首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在生态保护和水资源保护方面承担重要职能。

  第11条城市发展阶段目标

  按照国务院批复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第一阶段,到2010年,解决“业强城弱”的问题,实现“城业平衡”。

顺义新城以围绕首都机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为支撑,以举办奥运赛事为契机,结合轨道交通等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高标准建设和配置,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初步形成北京东北部地区核心城市的发展格局;

确保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并为奥运会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到2020年,实现“城优业盛”。

顺义新城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建成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宜居城市,并成为促进北京和环渤海地区发展的临空经济发达的产业引擎。

  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典范,体现北京世界城市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2条经济发展策略

  

(1)以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和职能、聚集新的产业为目标,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依托首都国际机场优势,积极发展国际会展、商务、物流等临空产业;

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巩固和提升现代制造业的层次与水平;

强化城市综合服务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在对现有产业在地域上和产业链上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推进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群落、高科技产业群落、先进制造业产业群落、都市型饮料食品产业群落和现代农业产业群落等五大产业群落。

  (3)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0000美元;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0%左右,第一产业比重在1%以下。

  第13条社会发展策略

  

(1)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全面履行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建成包括计划生育与养老服务、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与人民健康、教育文化体育事业、社区服务等在内的完善的社会发展体系。

  

(2)通过发展产业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吸引高素质人口进入,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

  (3)打造具有鲜明顺义特色的新城文化,大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促进新城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

以新国际展览中心和奥运水上项目的建设为依托,培育和发展相应的文化产业。

  第14条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1)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有力支撑顺义新城可持续发展。

通过生态保育区、生态控制区和生态建设区划分,保护和改善新城及其周边原有的生态格局,构筑以潮白河和温榆河为骨架的区域绿色生态屏障,做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统一。

  

(2)以创建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促进新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利用、降低环境污染排放。

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核心,控制资源消耗总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新城发展框架。

  (3)以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环境基础设施与城市用地布局综合配套,统筹发展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加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保证水环境能够承载整个新城及其周边的发展;

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确保区域大气质量良好;

做好声环境的控制和改善工作。

  (4)以景观生态理念为指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景观建设相和谐。

在构建城市景观的同时考虑景观的生态功能性。

  第15条空间发展策略

  

(1)区域协调发展。

发挥首都机场优势,构筑面向北京市和环渤海地区区域综合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强与北京中心城的协调,加强与通州、亦庄重点新城的协调,加强与其它新城特别是北京东北部地区密云、怀柔、平谷的协调。

  

(2)城乡统筹发展。

在新城全面发展的同时,加强周边小城镇特别是重点发展城镇的建设,加强村庄整合,以新城和重点发展的城镇带动、辐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高效有序的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3)新城空间整合。

继承和发扬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新城远景主要向东进行空间拓展,即向潮白河东部地区发展;

加强新城各组团间的有机联系,构筑完整的新城空间结构。

  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实现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区域总体空间布局。

  第一节区域协调发展

  第16条目标与原则

  

(1)与环渤海地区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等级层次,强化合作、依托和带动的关系。

  积极参与并推进环渤海地区的整体发展,加强与京津冀范围其它地区的分工合作,成为依托并带动区域发展的产业引擎。

充分利用国家高度重视环渤海地区发展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国际空港的独特优势,打造与天津临港工业相呼应的临空产业中心,推动产业升级,和环渤海地区其它重要功能区形成分工明确、产业互动、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2)与中心城协调发展,强化与中心城优化调整的疏解、聚集和联动的关系。

  强化与中心城的联动发展,充分发挥疏解中心城人口与职能的作用,合理引导城市整体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

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同时具备承担生产性服务业转移和集聚的条件,并为进一步发展首都新兴服务业、扩大国际交往职能创造适宜的条件。

  (3)与另两个重点新城通州、亦庄协调发展,把三个重点新城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加强协同互动,避免产业重构现象。

  三个重点新城作为东部发展带连接京津城镇发展走廊的核心城市,明确分工,共同促进东部发展带的整体协调发展,构筑中心城的反磁力系统,实现北京城市空间的战略调整。

  (4)与东部发展带其它新城协调发展,形成北京东北部地区城市化、产业化核心,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发展。

  充分发挥顺义新城产业发展、新城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周边密云、怀柔、平谷和河北燕郊等地区的服务辐射带动作用。

  第17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顺义新城要紧紧抓住首都优势,充分利用空港这个不可替代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临空产业;

基于现有的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的原则,促进制造业由分散向集约发展,重点发展高端第二产业,成为北京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基地。

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成为促进环渤海区域发展的产业引擎。

  第18条区域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1)加强新城与中心城以及新城与周围其他新城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完善区域铁路、公路网络,促进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

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良好衔接,实现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一体化,引导区域空间结构协调发展。

  

(2)依托区位优势,为城市中心区的市政设施提供保障,规划对服务城市中心地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如变电站、燃气接收门站及调压站以及配套的管线走廊予以落实安排,并提出相关控制要求。

  (3)满足新城发展需要,建设高标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应达到或优于中心城的水平。

  (4)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协调能源、水资源的配置,根据顺义新城的需要,提出对能源、水资源的控制要求。

  第19条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1)与密云、怀柔整体协调区域地下水源保护工作。

  

(2)与平谷、密云、怀柔整体协调山前生态保护工作。

  (3)与东部发展带其他新城及中心城、河北三河市整体协调潮白河、温榆河、北运河等水系的整治工作。

  (4)与密云、怀柔、通州整体协调风沙治理工作。

  (5)与其他新城整体协调绿色开敞空间、休闲游憩系统建设工作。

  第二节城乡统筹发展

  第20条目标与原则

  

(1)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强化新城和城镇的带动作用。

实施以新城、重点镇为中心的城市化战略,与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高效有序的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

  

(2)提高农村综合发展实力。

加快郊区经济发展,实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和就业能力增强;

推进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加快郊区社会事业发展。

  (3)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搞好新村、新社区等新型农村居民点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强农村居民点的整合,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

  第21条城乡产业布局统筹发展

  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发展规模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

  统筹城乡产业结构,使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合理分工,形成紧密的产业互动链条,由城市二三产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

合理确定和强化小城镇的产业依托,发挥比较优势,与国家级、市级开发区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梯次结构。

小城镇产业发展应以解决农民就业为主要目标,发展符合大城市郊区特点的劳动密集型都市型工业和第三产业。

引导和鼓励经济联系紧密、资源互补的城镇进行协作和联动发展,形成重点镇带动一般镇、小城镇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

  第22条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制度,在财政政策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交通通信、信息文化等公共事业的专项资金支持,优化投入结构,将农村社会的公共产品投入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由公共财政承担,同时加大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对欠发达农村的公共事业的扶持力度。

  加快小城镇,特别是重点发展城镇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参照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完善农村居民点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合理配置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和辐射范围,形成一个小城镇一所初中、一所中心小学,在重点发展的城镇安排优质高中教育的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格局。

  在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村级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组织。

  第23条城乡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统筹发展

  加强新城公路系统建设,尤其加强重点镇与新城之间的交通联系。

加强城乡之间的公共交通联系。

  协调好区域内市政基础设施与农村地区居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垃圾综合处理厂、重要的供电、燃气等能源供应廊道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

  农村居民点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完善农村社区的供水、排水、环卫等设施的建设。

  第24条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以新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为重点,兼顾区域生态系统总体格局。

将整个区域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控制区和生态建设区。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重点包括:

潮白河与温榆河两岸绿色生态屏障带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潮白河人工湿地建设、平原区地表水蓄集与节水配套工程),汉石桥湿地恢复与物种保护区建立(通过生态廊道与新城连接),新城绿地系统建设等。

  第三节城镇结构与空间总体布局

  第25条构建“一港、两河、三区、四镇”的区域空间总体布局,形成新城-重点镇-一般镇的城镇结构,确定合理的城镇规模,优化空间和功能结构,保障并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1)一港:

首都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核心区,是新城发展的枢纽核心。

  

(2)两河:

潮白河风景区和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是新城发展的生态屏障。

  (3)三区:

中心区、空港区、河东新区三城区,是新城发展的城市载体。

  (4)四镇:

杨镇、高丽营、李遂、赵全营四个重点发展的城镇,是新城发展的统筹桥梁。

  第26条城镇发展导则

  

(1)杨镇:

是河东的重要城镇,应增强其辐射带动周边张镇、大孙各庄、龙湾屯等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有效带动整个河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到2020年,全镇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6.8万人,其中镇区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5万人。

  

(2)高丽营:

主要承担服务机场、为机场扩建安置搬迁人口和产业以及依托机场发展相关产业的功能。

到2020年,全镇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5万人,其中镇区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4万人。

  (3)李遂:

承担医疗康体、休闲度假等职能,服务和带动北务镇的产业发展。

到2020年,全镇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3.8万人,其中镇区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3万人。

  (4)赵全营:

辐射和带动北石槽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到2020年,全镇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4万人,其中镇区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3万人。

  (5)李桥:

在保护好风景区的前提下,适度发展先进制造业及临空产业。

到2020年,全镇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4.5万人,其中镇区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2.5万人。

  (6)北务:

承担带动河东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的功能,主要发展瓜菜生产为主的农副产品基地和以印刷为主的都市型工业。

到2020年,全镇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2.9万人,其中镇区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为2.4万人。

  (7)北石槽、木林、龙湾屯、张镇、大孙各庄:

处于生态环境敏感地区。

应充分利用浅山带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现代农业,保证充足的绿色空间,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到2020年,规划控制人口规模分别为:

北石槽全镇2万人,其中镇区1.2万人;

木林全镇3.8万人,其中镇区1.5万人;

龙湾屯全镇2万人,其中镇区1.5万人;

张镇全镇3.2万人,其中镇区2.2万人;

大孙各庄全镇3万人,其中镇区1.2万人。

  第27条村庄建设与发展

  按照自愿有偿、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切实维护农村利益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农村居民点整合。

根据村庄的区位、规模等条件,采取城市化整理、就地改造、合村并点、整体搬迁等整合办法,由现状的424个村庄整合到100余个。

选择交通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充足、建设限制条件少、现状规模大、对周围农村居民点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村庄作为整合保留的中心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

  

(1)统筹确定用地布局,防止村庄建设用地的无序蔓延,积极推动用地整合。

  

(2)重点规划好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体系、市政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及绿地系统、防灾减灾等体系。

  (3)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条件、民俗和地域文化特点、产业发展需求等因素,提倡科技创新,明确适宜的房屋建设标准、建造技术和建筑风格引导方向。

  促进新城集约发展和理性增长,确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布局结构。

  第一节新城规模

  第28条合理控制人口规模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顺义新城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90万人左右,同时预留达到百万人口规模的发展空间。

  考虑到城市发展中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应根据对城市实际发展速度的动态监测,适时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应对各种发展状况,始终保持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调控作用,统筹人口、资源与环境,实现协调发展。

综合考虑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顺义新城和发展备用地的相关规定,顺义新城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指标按25%的余地进行预留。

  根据东部发展带协调规划,2020年,顺义全区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34万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117.5万左右,占全区人口的比例为87.7%。

  第29条强化人口增长引导

  

(1)顺义新城的人口聚集功能首先要起到缓解中心城人口压力的作用,同时还应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本地人口尤其是本地农村人口的就业能力,促进本地人口在新城的稳定就业。

  

(2)采取措施吸引有较高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的人口,提升新城的总体竞争能力。

积极引导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向新城聚集,大力引进符合高科技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3)通过避免低端产业在新城聚集以及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改造等措施,调控和引导外来人口的就业需求结构,处理好外来人口的增长、管理和服务问题,由低端产业带来的人口聚集逐步控制在新增人口的10%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