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考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1018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考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考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化学考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考纲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考纲Word文件下载.docx

1.1.1

空气的成分

A

B

1.1.2

空气的污染

1.1.3

氧气

1.1.4

稀有气体

1.2.1

水的物理性质

1.2.2

水的电解氢气

1.2.3

水的污染和净化

碳及其化合物

1.3.1

1.3.2

一氧化碳

1.3.3

二氧化碳

金属

1.4.1

金属活动性顺序

1.4.2

铁制品除锈

主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

元素

2.1.1

元素及元素符号

2.1.2

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

分子、原子、原子团

2.2.1

原子、分子的概念

2.2.2

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

2.2.3

相对原子质量

2.2.4

化学式及式量

化合价

2.3.1

2.3.2

化合价与化学式

物质构成微粒的计量

2.4.1

物质的量

2.4.2

摩尔质量

2.4.3

有关物质的量概念的计算

2.4.4

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计算

主题三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物质变化和物质

性质

3.1.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1.2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3.2.1

质量守恒定律

3.2.2

C

纯净物、混合物

3.3.1

纯净物和混合物

单质、化合物

3.4.1

单质和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盐

3.5.1

氧化物

3.5.2

盐酸

3.5.3

硫酸

3.5.4

氢氧化钠

3.5.5

氢氧化钙

3.5.6

常见的盐

3.5.7

酸碱盐的溶解性

有机化合物

3.6.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3.6.2

几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化学反应的类型

3.7.1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

分解反应(含中和反应)

主题四溶液

物质的溶解

4.1.1

水的分散性

4.1.2

物质溶解的过程

4.1.3

浊液

4.1.4

溶液、溶质、溶剂

4.1.5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4.2.1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4.2.2

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4.2.3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结晶、结晶水合

4.3.1

晶体和结晶

4.3.2

结晶水和结晶水合物

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

4.4.1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4.2

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液的酸碱性

4.5.1

溶液的pH

4.5.2

酸碱指示剂

主题五化学与生活

家用燃料

5.1.1

常见的家用燃料

5.1.2

燃料的充分燃烧

化肥

5.2.1

化肥的分类

5.2.2

氮肥

焰火

5.3.1

焰色反应

5.3.2

焰色反应的应用

主题六化学实验活动

实验基本操作

6.0.1

常见仪器的识别及使用

气体的制备

6.1.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6.1.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6.1.3

简易启普发生器

物质的性质

6.2.1

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

6.2.2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分离

6.3.1

过滤

6.3.2

结晶

物质的检验

6.4.1

盐酸、硫酸的鉴别

6.4.2

碳酸盐的检验

6.4.3

溶液酸碱性的检测

《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的“学习水平”中“Ⅰ”代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水平,“Ⅱ”代表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水平,“Ⅲ”代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水平。

学习水平以“A”“B”“C”等级来表示,“A”“B”“C”之间的关系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是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

知识与技能部分:

“A”(知道/初步学会)、“B”(理解/学会)、“C”(掌握

/设计);

过程与方法:

“A”(感受)、“B”(认识)、“C”(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体验)、“B”(感悟)、“C”(形成)。

三、试卷结构及相关说明

(一)能力目标结构

化学部分能力目标分为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基本技能和化学综合能力,其中化学基础知识约占55~65%,化学基本技能约占20~30%,化学综合能力约占10~20%。

(二)知识内容结构

化学部分考试内容覆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溶液、化学与生活、化学实验活动六个主题内容领域。

常见的物质约占25%,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约占30%,物质的变化约占15%,化学、技术与社会约占10%,化学实验约占20%。

(三)题型题量结构

理化试卷共八大题,其中六、七、八大题为化学部分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各题型的题量与分值如下表。

题型题量与分值

题号

题型

题量

分值

选择题

20题

20分

填空题

2~4题

约20分

简答题

总计

24~26题

60分

(四)难度结构及相关说明

1.难易结构:

试题的易、中、难比例约为:

8:

1:

1。

2.试卷总分:

理化试卷满分150分,化学部分60分。

3.考试时间:

理化试卷的考试时间100分钟。

4.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含试卷与答题纸,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作答。

四、题型示例

题型示例仅用于说明考查的能力目标样式与题型样式。

(一)选择题

【例1】银针曾是中医针灸的常用器械,银的元素符号是A.AlB.AgC.MgD.Hg

【参考答案】B

【能力要求】基础知识/用化学语言表达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

【知识内容】物质构成的奥秘/元素/元素及元素符号

【难度系数】0.98

【例2】瓶中CO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表示C原子,“”表示O原子)

ABCD

【参考答案】C

【能力目标】基础知识/用化学语言表达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

【知识内容】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原子、原子团/原子、分子的概念

【例3】实验室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纸槽

滴加液体

倾倒液体

装入粉末状固体

装入块状固体

D

【能力目标】基本技能/能辨识常见的化学仪器并知道其使用方法

【知识内容】化学实验活动/气体的制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度系数】0.99

【例4】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对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分析错误的是

A.颜色改变B.温度升高

C.碱性减弱D.质量增加

【参考答案】A

【能力目标】基础知识/知道生活、生产中的常见的化学知识与简单的化学原理

【知识内容】化学实验活动/物质的性质/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难度系数】0.88

【例5】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可以

A.减少O2消耗量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减少CO2生成量D.使C8H18等分子变得更小

【知识内容】化学与生活/家用燃料/燃料的充分燃烧

【难度系数】0.96

【例6】含氧元素质量相同的SO2和SO3,具有相同的

A.硫元素质量B.质量C.氧原子个数D.分子个数

【能力目标】基本技能/能对常见的物质和化学变化进行定量描述和简单计算

【知识内容】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微粒的计量/有关物质的量概念的计算

【难度系数】0.69

【例7】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启普发生器中反应,关闭活塞后固液脱离接触的原因是

A.溶液体积减小B.稀盐酸浓度减小

C.容器内气压增大D.空气的压强增大

【能力目标】综合能力/能用化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探究与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

【知识内容】化学实验活动/气体的制备/简易启普发生器

【难度系数】0.95

【例8】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X液氯

河水…

净化的水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参考答案】D

【知识内容】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水的污染和净化

【难度系数】0.94

【例9】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能力目标】基础知识/准确表述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解释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

【知识内容】身边的化学物质/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度系数】0.79

【例10】关于化学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B.两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中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可能等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

【知识内容】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含中和反应)

【难度系数】0.63

(二)填空题

【例11】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

丝绸裁剪缝制成服饰的过程是

(1)(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C6H8O6由

(2)种元素组成;

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Al2O3属于(3)(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Al2O3中Al的化合价是(4)。

②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

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5)(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1molCH4中约含有(6)_个CH4分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7)。

【参考答案】

(1)物理

(2)三(3)化合物(4)+3(5)混合物

(6)6.02×

1023(7)H2O

【能力目标】基础知识/准确表述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解释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基础知识/用化学语言表达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

基础知识/准确表述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解释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基础知识/用化学语言表达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

基础知识/准确表述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解释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基本技能/能对常见的物质和化学变化进行定量描述和简单计算

基础知识/知道生活、生产中的常见的化学知识与简单的化学原理

【知识内容】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元素/元素及元素符号

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单质、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合价/化合价与化学式

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微粒的计量/物质的量

化学与生活/家用燃料/常见的家用燃料

【难度系数】

(1)1.00

(2)1.00(3)0.99(4)0.98(5)0.97(6)0.95

(7)0.92

【例12】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获取食盐的途径有多种。

②熬制井盐。

《天工开物》记载:

抽取深井中的盐水,用井中产生的天然气作为燃料熬制井盐。

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10)。

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

20℃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11)。

g/100g水)

88

36

O20

硝酸钠

氯化钠

温度(℃)

③海水晒盐。

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见上表。

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2)。

20℃时的100g该海水,当水的蒸发量大于(13)g时,开始析出氯化钠。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

(14)。

(8)黄(9)c(10)CH4+2O2

点燃

CO2+2H2O(11)NaCl

(12)2.7%(13)89.0(14)BaCl2溶液

【能力目标】综合能力/能指出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基本技能/能辨识常见的化学仪器并知道其使用方法基础知识/用化学语言表达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

基础知识/准确表述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解释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综合能力/能指出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综合能力/能用化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探究与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

基本技能/能理解化学实验操作及简单的实验过程

【知识内容】化学与生活/焰火/焰色反应的应用

化学实验活动/实验基本操作/常见仪器的识别及使用化学与生活/家用燃料/常见的家用燃料

溶液/溶解度/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化学实验活动/物质的分离/结晶

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氧化物、酸、碱、盐/常见的盐

(8)1.00(9)1.00(10)0.92(11)0.85(12)0.27(13)0.79

(14)0.97

【例13】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

①选用药品。

按左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下图所示:

二氧化碳体积(mL)

400

200

O3060

时间(s)

图中丙对应实验(15)(选填“Ⅰ”“Ⅱ”或“Ⅲ”)。

确定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6);

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17)。

单孔塞双孔塞

abcdefgh

③收集二氧化碳。

用右图装置收集时,空气从(19)(选填“x”或“y”)

xy

端排出。

④检验二氧化碳。

写出检验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

(15)Ⅰ(16)CaCO3+2HClCaCl2+H2O+CO2↑

(17)反应过于剧烈,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18)bcfg

(19)x(20)Ca(OH)2+CO2CaCO3↓+H2O

【能力目标】基本技能/能理解化学实验操作及简单的实验过程基础知识/用化学语言表达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基本技能/能辨识常见的化学仪器并知道其使用方法

基本技能/能理解化学实验操作及简单的实验过程基本技能/能理解化学实验操作及简单的实验过程基础知识/用化学语言表达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实验活动/气体的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实验活动/气体的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实验活动/气体的制备/简易启普发生器

身边的化学物质/碳及其化合物/二氧化碳

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氧化物、酸、碱、盐/氢氧化钙

(15)0.62(16)0.91(17)0.81(18)0.75(19)0.82(20)0.95

(三)简答题

【例14】某混合溶液含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沉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从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稀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中选择试剂进行实验。

①甲的实验如下表所示:

步骤

操作

现象与解释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白色沉淀,相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

(1)

向Ⅰ中滤液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

(2)色沉淀

向Ⅱ中滤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反应

后过滤

得到蓝色沉淀,该沉淀

的化学式是(3)

在Ⅱ中,需确认钡元素是否完全沉淀。

甲在此环节的部分实验记录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这部分记录,指出该环节中甲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说明理由。

(4)

②乙仅调整了甲实验中所加试剂的顺序,既达到了实验目的,理论上又减少了氢氧化钠的消耗量。

乙所加试剂依次为(5)。

③丙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案,不仅达到了实验目的,而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降到最少。

丙所加试剂依次为(6)。

(1)AgNO3+HClAgCl↓+HNO3

(2)白(3)Cu(OH)2

(4)方案设计不合理,因为Ⅱ中溶液含其他酸,溶液始终呈酸性,不能根据溶液的酸性判断稀硫酸过量;

实验操作不规范,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试纸不能湿润,否则会影响测定值。

(合理即可)

(5)稀盐酸、氢氧化钠稀溶液、稀硫酸

(6)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稀溶液、硫酸钠溶液

或:

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钠稀溶液或:

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稀溶液、稀硫酸

【能力目标】基础知识/用化学语言表达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基础知识/识记常见的物质的名称、性质和主要用途基础知识/识记常见的物质的名称、性质和主要用途综合能力/能分析简单综合的化学实验过程

综合能力/能用化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探究与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综合能力/能用化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探究与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

【知识内容】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氧化物、酸、碱、盐/盐酸

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氧化物、酸、碱、盐/酸碱盐的溶解性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氧化物、酸、碱、盐/氢氧化钠

化学实验活动/物质的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检测化学实验活动/物质的检验/盐酸、硫酸的鉴别

(1)0.94

(2)0.93(3)0.93(4)0.44(5)0.36(6)0.42

【例15】实验室用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还原4.0g氧化铜。

实验装置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仪器省略)。

①仪器Ⅰ的名称(7),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8)。

②B中生石灰作(9)剂;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0);

D中现象是(11),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12)_。

③为确定实验结束后氧化铜是否已基本消耗完,请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填入下表。

(13)_

判断依据

结论

方案一

方案二

(7)锥形瓶(8)Zn+H2SO4ZnSO4+H2↑(9)干燥

(10)H2+CuO

Cu+H2O(11)固体变成蓝色

(12)CuSO4+5H2OCuSO4·

5H2O(13)合理即可

取出C中固体,观察内部固体颜色

固体的颜色:

全部呈红色仍有黑色固体

氧化铜已基本消耗完氧化铜未消耗完

取出C中固体,滴入稀硫酸

溶液的颜色:

溶液仍为无色溶液变蓝色

称量反应后C中固体的质量

固体质量减轻的情况:

接近或等于0.8g

明显小于0.8g

【能力目标】基本技能/能辨识常见的化学仪器并知道其使用方法基础知识/用化学语言表达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

基础知识/知道生活、生产中的常见的化学知识与简单的化学原理基础知识/用化学语言表达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

基础知识/识记常见的物质的名称、性质和主要用途基本技能/能理解化学实验操作及简单的实验过程

综合能力/能用化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探究与解决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