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宣传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09980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普知识宣传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科普知识宣传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科普知识宣传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科普知识宣传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科普知识宣传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普知识宣传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科普知识宣传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普知识宣传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普知识宣传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人人保平安,祝愿人人保平安!

综合减灾知识宣传讲座

综合减灾知识宣传讲座

2012.11

煤气爆炸该怎么办

首先,最重要的是加强煤气使用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如使用煤气或天然气之后别忘了关紧阀门。

不要用过于破旧的液化气罐。

 当闻到浓重的煤气味,首先要寻找味道的来源,打开门窗,稀释有毒气体。

这时注意轻易不要开灯,不要打明火,及时报警。

在报警过程中要注意,尽量远离气味浓重的地方再报警,因为手机或电话也可能打出火花引起爆炸。

 其次,当发生煤气爆炸时,可根据情况处理,如果是气体泄漏造成煤气罐或天然气管道外体燃爆,应该立即关闭阀门,再采取灭火措施。

如果罐体爆炸或天然气管道爆炸,这种情况就十分危险,应立即离开现场。

如果是邻居家发生爆炸,楼下的邻居,可以往楼下跑,如果是楼上的居民,则要尽量不要从发生事故家的门前经过,寻找其他通道离开,如果没有,可根据形势,先向高层转移,等待救援。

 事故发生之后,不应好奇围观,一是可能会妨碍消防人员、医务人员和警务人员处理事故现场。

其次事故发生之后,建筑体或其它物体可能会发生变形或松动,很多不确定因素都存在着危险性,容易造成伤害。

2012.12

怎样预防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指发生在公路、城市街道、铁路、航道、空中以及与道路一体的桥梁、隧道、轮渡设施、作为道路用的电梯等地的伤亡事故。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交通事故致残数量不断增加。

交通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驾驶人员的操作失误,又有道路状况、气候影响以及行人、非机动车的违章等多种原因。

必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1)作为驾驶员应注意:

①避免开快车。

“十次事故九次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行驶时,驾驶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感知外界的变化,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采取应对措施。

②杜绝酒后开车。

饮酒对人大脑反应、判断力、注意力都有一定影响,容易引发事故。

③不能疲劳驾驶。

疲劳使人知觉减退、反应迟钝、容易发生判断错误,引发事故。

(2)作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和非机动车道。

混行道路上注意靠边行驶,行人不能在道路两旁嬉戏、打闹。

无行为能力的残疾人出行时应有家人陪同照顾。

 (3)铁路、列车工作人员要恪守工作职责,严格遵章守纪,教育旅客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上车。

旅客应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人员积极配合。

铁路道口要加强管理,行人或车辆通过道口时要谨慎,严防事故。

(4)水上交通应禁止超载,气候条件不好时,严禁违章行驶。

(5)航空方面要作好安检、警卫工作,防止危及安全的人员和物品上飞机。

乘机人员也应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如:

不携带危险品或锐利器械,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不准吸烟等。

2013.1

如何预防家庭火灾

  

随着现代家庭用火、用电量的增加,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家庭火灾一旦发生,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及在场人惊慌失措、逃生迟缓等不利因素,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探讨家庭火灾的特点及防火对策,对于预防家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具有现实意义。

家庭火灾的特点 

一、火灾荷载大,燃烧产生浓烟和毒气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现代家庭中各种用品用具逐渐多样化,而这些物品绝大部分都由C、H、O、N、S等元素组成,属可燃物或毒性物质,这些物品的添置以及未经审核的盲目装修增加了家庭的火灾荷载,为火灾的扩大蔓延提供了条件。

家庭火灾从初期到发展猛烈阶段的过程中,室内温度迅速升高,氧含量越来越少,可燃物逐渐以不完全燃烧为主,燃烧产生大量浓烟、单纯窒息性二氧化碳和化学性毒气。

烟气混和物刺激人的眼、鼻、气管、呼吸道和肺等器官,给扑救工作带来了难度。

化学性毒气的主要成分是CO、HCN、HCI等,当这些毒气浓度分别达13000ppm、200ppm、500ppm、时,其毒性均可在10分钟内致人死亡。

家庭中各种用具的燃烧是这些毒气的主要来源,如木家具燃烧产生CO、HCN、NH3;

纺织品燃烧产生CO、HCN、NO2、NH3;

尼龙燃烧产生CO、HCN、NH3、CH。

CHO;

塑料、橡胶、皮质燃烧产生CO、SO2、H2S、HCN、NO2、HCI。

家庭火灾产生的毒气来源广、种类多,且浓度在发展阶段已高于上述浓度,因此若人员疏散不及时,火灾容易使人窒息中毒,尤其是老人、病人、,小孩和残疾人。

 二、用电不慎引起的火灾频繁现代家庭常用电器品种繁多,其中存在质量缺陷的占相当大的比例,电线及阻燃管也存在质量伪劣的问题。

这些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本身的质量问题和电器通电、断电、接地保护措施不完善而发生漏电、短路等现象,使电器内部电压突然升高、电流突然增大而导致燃烧或爆炸。

另外线路老化、裸露、接头松动、私拉乱接等家庭中常见的违章用电,都容易导致线路和电器因短路、接触电阻过大或过负荷引起火灾。

用电不慎引起家庭火灾的形式多样。

使用产生高热的电器用具,如电熨斗、电炒锅等,容易因为热量调节部件失灵、可燃物距电器用具太近及电器的隔热保护装置被拆卸或受损导致可燃物着火燃烧不产生高热的电器用具,如电视、音响、洗衣机等,内部的电子电路中电容器易发生故障而使变压器过负荷运行,发热起火;

常用的发热型照明灯具被安装在可燃物附近或不利于热量散发的部位,也会引起火灾。

 三、生活用火不慎易引起家庭火灾家庭生活的许多环节都离不开火的使用,用火不慎引起火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炊事用火不慎厨房一般建筑面积较小,物品密集,用火次数频繁,易发生火灾事故。

如用油炸食物时,油过多溢出或锅不稳使油溢出,遇明火燃烧;

炒菜时,人离开导致食物被烤焦并最终被引燃;

当液化气罐离灶太近且与灶无隔离物时还有可能引燃液化气罐罐口。

2.吸烟不慎烟头表面温度为200一300摄氏度,中心温度为700-800度,烟头的烟灰被弹落时,有一部分不规则颗粒带有火星,若落在比较干燥、疏松的可燃物上,经1至3小时阴燃可引起火灾。

躺在床上、沙发上吸烟时,人在烟末灭之前睡着,则容易使烟头落在床上或沙发上,最终导致火灾及人员伤亡。

3.取暖不慎火盆长期固定在木架下,木架底部被烤焦、炭化而起火,引燃邻近可燃物而造成火灾;

另外有些老年人喜欢将烘笼放进被褥取暖,由于长时间烘烤或烘笼被打翻,被褥被引燃发生火灾,并且往往造成人员伤亡。

家庭火灾的防火对策

一、强化宣传教育的作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但宣传也要讲究方法,单纯的法律法规条文、标语的宣传让群众觉得枯燥无味,往往起不到良好效果。

加强对典型火灾案例及逃生自救方法的宣传,可以使群众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火灾事故的了解,逐渐认清火灾的突然性、易发性和灾害性本质,逐步养成预防火灾的习惯,最终增强防火意识。

消防宣传的另一个侧重点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消防教育,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学校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制定分两步走的实施方案,即第一步从消防小常识入手,培养青少年的防火意识;

第二步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消防技能,激发青少年在预防火灾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

二、严格按防火规范进行城乡居民住宅工程的审核和验收住宅工程的审核和验收是为了防止居民住宅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

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住宅工程未向当地消防部门申报,导致这些工程存在乱设计、乱施工现象。

最典型的就是设计成塔式结构的“筒子楼”,即唯一的楼梯间直达顶楼。

楼梯间四周都是住户,这种住宅楼一旦发生火灾;

产生的烟气在楼梯内产生烟囱效应,上升的速度达6-8m/s,对住户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另外还有些家庭对居室进行盲目装修,大量使用B2、B3级建材,增加了居室的火灾荷载,降低了居室的耐火等级,因此消防部门除了对参加审核、验收的住宅工程要严格把关外,还要加强与当地经贸委、建委等部门的信息交流,避免漏审、漏验。

审核、验收后的工程要满足疏散要求,妥善处理装修效果与安全之间的矛盾,积极使用A、BI级建材,避免使用燃烧时产生大量毒气的建材,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三、保证电器、线路质量,预防电气火灾及用电不慎引起火灾电的使用贯穿家庭一日生活的始终,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

预防电气火灾,首先要根据防湿、防潮、防热、防腐等具体要求,合理选用线路种类;

其次确保各类电器、线路的质量安全,保证线路能在电器添置的情况下,不出现过负荷情况;

另外线路敷设时应尽量走近路、直路,避免迂回曲折,减少交叉跨越。

线路间的相互连接及线路与电器的连接处,接触电阻较大,产生的焦耳热易引燃绝缘层。

因此接头要牢固,防止接触面松动氧化。

线路穿墙的部分要设置套管,防止线路磨损而造成漏电、短路;

线路未穿墙的部分要设置阻燃套管,避免因线路起火而引燃室内其他可燃物。

—一常用灯具应安装在距可燃物一定的距离外,防止照明热引燃可燃物;

—一雷雨人收看电视则不应使用室外天线,以防雷击起火;

 —一使用洗衣机时不可一次投入过多衣物,防止电机过载,甚至“闷车”;

 

 —一电冰箱在使用时应保持后部干燥通风,避免接触可燃物;

—一电热毯容易因折叠造成电热丝断裂产生火花或长时间通电而起火,因此使用电热毯时,人不能离开且不能在固定位置折叠;

电熨斗在使用时和使用后都有较高的温度,易引燃被烫熨的衣物,因此使用后应放置在专用的架子上,让其自然降温,防止因余热引起火灾。

 四、防止室内外乱堆放不能将物品,尤其是可燃物堆放在影响疏散的部位,如走道、楼梯间休息平台及楼梯下等位置,也不能将可燃物堆放在用火频繁及易产生高温的地方。

如灶台、取暖器附近,防止可燃物表面温度达到着火点而起火。

另外有的家庭擅自储存过量鞭炮、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因此这种现象应杜绝。

 

2013.2

突发事件应急基本知识

1什么是突发事件,分为几类?

共有几个级别?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2、什么是应急管理?

具体有哪些内容?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

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预警、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

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经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3、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意义。

《突发事件应对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执行。

《突发事件应对法》共7章70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的基本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对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5、公众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公众可通过110、119、120、122等各类应急电话和其他各种途径及时报告;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掌握的应急知识积极展开自救互救,及时避险处险;

参与并协助政府相关应急管理部门进行事件的应急处置;

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努力恢复重建。

2013.3

居民家庭安全知识

用电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

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

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

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还讲解了安全使用煤气要注意以下各点;

  1.认真阅读燃气器具等的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使用。

  2.使用人工点火的燃气灶具,在点火时,要坚持“火等气”的原则,即先将火源凑近灶具然后再开启气阀。

  3.经常保持燃气器具的完好,发现漏气,及时检修;

使用过程中遇到漏气的情况,应该立即关闭总阀门,切断气源。

  4.燃气器具在工作状态中,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止火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漏而发生火灾。

  5.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2013.4

我们要怎么才能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一旦发生了地震,若是在外边,千万不要靠近楼房、烟囱、电线杆等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或树木,要离开桥梁、立交公路,到空旷的田野较为安全。

地震虽然是造成人口伤亡的天灾,但也不是不可预防的。

如果能把握时机、运用防震知识就可以保护自己如地震发生前观察到鸟、动物的异常躁动;

地震发生时蹲在桌子下面都可以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

可见,学习地震知识非常重要。

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

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

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

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

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

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

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

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

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

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

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2013.5

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预防煤气中毒是涉及千家万户的一件大事。

  煤气中毒也叫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是煤炭在没有充分燃烧时产生的,是一种看不见闻不到的有毒气体。

人吸入了这种气体以后,它很快和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影响了养气的吸收。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就会出现缺氧现象,产生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瞳孔放大、昏迷不醒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还会造成死亡。

  ■使用煤炉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1、要在正规市场购买合格煤炉,并按照要求正确使用。

  2、在安装炉具(含土暖气)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和修补。

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筒。

烟筒接口处要顺茬接牢(粗的一头朝向煤炉),严防漏气。

要定期清扫烟筒,保持烟筒通畅,如发现烟筒堵塞或漏气,要及时清理或修补。

  3、屋内务必安装风斗,风斗应安装在门窗的最上方,要经常检查风斗、烟筒是否堵塞,做到及时清理。

  4、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伸出室外的烟筒,还应该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大风将煤气吹回室内。

  6、每天晚上睡觉前务必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打开、风斗是否畅通。

  7、在使用煤炉取暖时,在室内如感到有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先考虑有无煤气中毒因素,并立即开窗通风,严重者立即拨打120求救。

  8、学会预防与急救煤气中毒的知识和方法,这对自己与周围的人都有很大好处。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包括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怎样识别煤气中毒

  1、轻度中毒。

中毒者会感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

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

此时中毒者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

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

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

  当发现或怀疑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卧床休息,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2、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3、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

  4、观察病人变化,对轻度中毒者,经数小时的通风观察后即可恢复;

对中、重度中毒者应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在转送医院的途中,一定要严密监测中毒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

  5、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中毒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此外,在现场抢救病员时,抢救者个人必须配戴有效的防护口罩或面具,以防自身不测。

2013.6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暴雨

暴雨,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看出是指降雨强度和降雨量相当大的雨。

我国除个别地区外,统一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

暴雨往往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暴雨,通常指1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

  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有三个:

一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二是强盛而持久的上升气流、三是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暴雨集中地带主要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南沿海,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东麓,阴山、秦岭、南岭等山脉的南麓也是暴雨多发地区。

  一、暴雨的危害表现

  1.渍涝危害

  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2.洪涝危害

  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暴发、河流泛滥,不仅危害农作物、林果业和渔业,还能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二、暴雨的主要形成条件

  1.大量的水汽供应

  暴雨的发生、发展和维持必须有丰富的水汽供应。

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更需要有外界水汽向暴雨区迅速地集中和不断地供应。

  2.强烈的上升运动

  怎样使水汽凝结成水滴降落下来呢?

这就必须有上升运动。

强烈的上升运动会导致空气温度下降、大量水汽凝结,形成暴雨。

  3.大气层结不稳定

  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一旦受到扰动破坏,会导致内部热量、能量的交换加剧,导致强烈的对流运动发生。

从而产生强烈降水。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