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考点之关键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十八考点之关键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八考点之关键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坚持”,在众多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
“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更好地发挥人们的主人翁作用。
为此,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尊重人们的首创精神,让人们自由地、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
”海南省中医院机关党支部书记李丽花代表这样说。
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代表说:
“总书记的‘八个坚持’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作为基层农村代表,我们感到很温暖、很实在。
老百姓过日子盼什么?
就是盼衣食无忧、家庭和睦、社会平安。
此外,从我们做基层工作的经验来看,把民生问题解决好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才能更加安定有序,才能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实现老百姓的这些期盼,就需要做到‘八个坚持’。
”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杜桥街道盈田村党总支书记雷洋洲代表听到“八个坚持”时深有感触。
他认为,“八个坚持”反映了群众的心声,也说到了党员的心坎上。
“老百姓讲实惠,看的是真本事。
不能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是空话。
在基层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员必须发挥引领作用。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于社会公平正义有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也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考验。
湖北省荆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马俊镠代表说:
“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
”他认为,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要搭建公平正义的平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我,平等参与竞争,享受各种权利。
四个监督
【报告原文】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权力如何运行,不但关系到依法行政,也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党委书记、政委徐志新代表认为,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把“四个监督”作为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首次明确提出来,提得非常及时,讲得非常到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他说:
“政府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这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体现。
我们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就是要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拥有知情权。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会形成和谐奋进的发展局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代表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如何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四个监督”是一个有机整体,很有必要,也很重要。
“无论是民主监督还是舆论监督,都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力。
李培斌代表来自山西省阳高县司法局龙泉镇司法所,是一名最基层的司法所长。
在他看来,完善法律监督,才能够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权益。
“法律不但是化解矛盾、平息争端的仲裁者,也是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监督权力运行的有力武器。
”李培斌说,在他的基层经历中,“普法”也是重要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他亲身感受到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人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
有了法律监督意识,将权力置于阳光下,才能有效防止特权。
三个自信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自信建立在伟大的科学实践上。
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一直进行着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探索,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政权;
实施了“三大改造”,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实施了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走过不少弯路,但越挫越勇,我们党最终在困境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在伟大的实践中提升了自身执政能力,实现了自身政治成熟的蜕变。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人民拥护、政治成熟、指导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特别十六大以来,在近十年时间里,面对国内国际复杂的形势、严峻的挑战,中国共产党依然步伐坚定有力,活力绽放,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展现了执政党强大的生命力。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三个自信”衔接紧密,逻辑严密,自成体系,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结晶,体现了严密的系统性、强大的科学指导性。
道路自信体现选择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键在于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没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通过鲜血的洗礼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积贫积弱的中国将依旧暗无天日;
理论自信体现指导的科学性,伟大实践必须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党的历代领导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情,摸着石头过河,坚持将伟大理论根植于人民群众,根植于伟大实践,形成了科学的、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更加坚定地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指导;
制度自信体现保障的坚定性,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特征,只有坚持并不断发展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等为根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主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党建推进等全方面事业的体系性、制度性,坚持以制度为统领规范权力运转、规范利益分配,规范科学发展,确保党和人民事业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应时代发展,适应中国国情,适应人民民意,展现了高度的正确性、实践的真理性、科学的指导性。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已经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党建推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是伟大实践的结果,也是伟大实践的保障,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的高度统一。
面对未来,我们信心满满,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我们应当保持高度的理性自觉与清醒,面对成绩不自负,面对困难不气馁,自信坚定,以“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精神,以“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斗志,鼓舞自己、激励自己、超越自己,实现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科学发展,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位一体
【报告原文】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四位一体上升到五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代表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王富玉代表认为,五位一体,五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纽带。
比如文化建设提供的是不竭源泉,社会和谐则是我们发展的基石,而生态文明的建设则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委书记张秀隆代表表示,经济发展创造“中国奇迹”,如果其他几个方面跟不上,特别是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跟不上,就会造成短板效应,制约发展。
如何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念?
周生贤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力推进。
环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
环保战线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中国环保新道路,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勇担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四化同步
【报告原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坚持四化同步,必将促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幅上升,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使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更显著。
”四川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代表说。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到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
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
“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既是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涉及大量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焦伟侠代表说。
“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效率,也是提高工业经济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有的地方把信息化理解偏了,以为信息化就是买设备。
”新疆克拉玛依市市长陈新发代表说,“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管理,其次是标准,第三是数据,第四是软件,相对而言,硬件恰恰是最简单的。
在未来二三十年里,我国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陈新发代表说,“坚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一项开创性工程,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
四个意识
【报告原文】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后的殷殷嘱托,在十八大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
代表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增强“四个意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刘卉代表说:
“‘四个意识’是对广大党员提出的新要求。
增强忧患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向好的局面下不沾沾自喜,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增强创新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在体制、机制、技术等各个层面大胆创新,争创优势、克服弊端;
增强宗旨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增强使命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
辽宁省本溪市委书记冮瑞代表认为,“四个意识”是对全党同志提出的殷切希望,意义重大。
辽河油田公司党委书记周灏代表说:
“纵观党的历史,保持了这‘四个意识’,我们党的事业就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进而创造辉煌成就;
丧失这‘四个意识’,就会走弯路甚至遇到挫折。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前提保证,更给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指明了方向。
贵州省团省委书记马宁宇代表认为,“四个意识”的提出,必要且及时,既是对即将跨上新的历史征程的全党的谆谆告诫,也是对全体党员的重要鞭策。
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代表认为,“四个意识”是对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
两个翻番
【报告原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
代表们认为,双指标同步提出,说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
内蒙古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廷·
巴特尔代表说:
“报告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出明确的倍增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让人倍感温暖。
代表们认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
“实现这个温暖人心的目标并不容易,这是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上自我加压。
”廷·
巴特尔认为,居民收入是硬指标,比起其他的民生指标更直接、更现实,最具有幸福感。
甘肃省扶贫办主任、沙拜次力代表认为,将“收入翻番”确定为奋斗目标,更加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的基本立场。
从统计数据看,十六大以来,年均经济增速超过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1%,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报告中提出两个翻番的要求,给我们明确了农村今后的发展道路,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种粮大户葛浩新代表信心满满。
“收入翻番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撑,这需要我们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做大做好‘发展蛋糕’。
巴特尔说。
两个加快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所做的报告,内涵丰富,思想精粹,高屋建瓴,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重要文献,是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
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和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做了全面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了系统深刻的阐述,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围绕这个目标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外交、“一国两制”和党的建设的新任务。
其中,在经济建设领域,报告立足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个重要表述,我们需要从这一提法的指导思想上、所处阶段上和具体路径上,联系起来理解,才能把握“两个加快”的重要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鲜明的指导思想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报告的最大亮点就是把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写入了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
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是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是对过去十年奋斗历程的科学总结。
过去的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取得平稳快速发展,就得益于我们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深刻认识,目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和矛盾,也还是因为一些束缚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没有根本破解。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经济领域,就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重大进展。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但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说可以预见。
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97983亿元,约合6.04万亿美元,人均GDP29480元,约合4800美元左右,排名世界第120多位。
当年美国全年GDP大约为14.51亿美元,差不多是中国的2.4倍。
2011年,我国GDP已达47万亿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
如果中国经济未来每年保持8%以上速度增长,美国经济保持在2%到5%的增长,考虑到汇率变化,应当不到2020年经济总量就可以翻一番,经济规模有望位居世界第一位。
说任务艰巨。
即使按照这样的经济规模增长,我国同期人均收入再翻一番,仍然排名在世界许多国家之后,中国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2020年我们还达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最为关键的是,经济发展不能只看总量的快速增长,发展必须建立在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本形成和依赖外向型经济拉动,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低,投资和消费比例严重失衡,城镇居民收入还普遍较低,还没有形成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扩大国内需求依旧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规模虽大,但大而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品牌,多数产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
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社会均衡发展还相当不平衡,等等。
而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只是体现在经济领域,人民民主要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要显著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总体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要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凡此种种,都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迫切需要。
所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但本质要求是要坚持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可预见的未来,他要求全党必须更加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以及其鲜明的精神实质。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二、清醒的阶段认识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进入21世纪的头二十年,我国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
过去的十年,我们紧抓机遇,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那么未来十年以至于今后相当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是否还处在这样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报告做出清醒地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个没有变”既揭示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也昭示了推进现代化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新期待、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动力、潜力和活力所在。
尽管国际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对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我们依然有充足的理由做出判断:
今后一个十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国仍然处于这样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
首先,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这是抓住战略机遇期的外部环境。
人类工业革命还不过两百年,市场经济发展不过一百年,技术革命就带来了超越人类几千年历史的生产力大发展。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重组和流动,信息革命将人类的命运超乎寻常地连接在一起。
只有各国通过和平发展和协商互助,才是适应生产力变革进而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成本最低的制度演进方式。
一次源自发达国家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引发的全球转型,也恰恰是开启东西对话、促进互利共赢时代的开始。
其次,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释放巨大发展潜能。
这是抓住战略机遇期的客观基础。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将继续释放出巨大能量。
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形成的综合国力和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为下一步进一步释放改革开放潜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体制保障,还将为我国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消费为主导拉动经济成长、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激发社会活力为主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以平衡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正和维护和谐稳定创造坚实条件。
改革的红利、技术变革的红利在未来一二十年将会更加凸显。
第三,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愿望和首创精神将成为抓住战略机遇期的根本动力。
过去3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最广泛地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起强大力量,也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了不竭动力。
顺应人民期待,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就完全可成为抓住并切实用好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力量。
三、推动“两个加快”促进经济发展再上台阶。
十八大报告中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列提出,表明“两个加快”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重要关系。
报告指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就是要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这“四个着力”、“四个新”不仅指明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也进一步明确了不断增强我国长期发展后劲的路径所在。
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放在世界各国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上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进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都证明,没有一层不变的发展方式,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在发展方式这个问题上,不变则罔,不进则退。
放在当下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现实图景上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仍未散去,但孕育其间的世界各国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现代化竞赛已悄然启动,加快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成为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前奏,谁转得快、转得好,谁就能在未来全球经济政治版图中占牢一席之地。
放在必须牢牢抓住并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看,过去那种过度依赖外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