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9168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天津市——津——天津;

广东省——粤——广州;

河北省——冀——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山西省——晋——太原;

海南省——琼——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

重庆市——渝——重庆;

辽宁省——辽——沈阳;

四川省——川/蜀——成都;

吉林省——吉——长春;

贵州省——贵/黔——贵阳;

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云南省——云/滇——昆明;

上海市——沪——上海;

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江苏省——苏——南京;

陕西省——陕/秦——西安;

浙江省——浙——杭州;

甘肃省——甘/陇——兰州;

安徽省——皖——合肥;

青海省——青——西宁;

福建省——闽——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江西省——赣——南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

山东省——鲁——济南;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

河南省——豫——郑州;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湖北省——鄂——武汉;

台湾省——台——台北

4.省级行政单区的个数:

34;

省的个数:

23;

自治区的个数:

5;

直辖市的个数:

4;

特别行政区的个数:

2;

5.北回归线穿过的省(自西向东):

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邻国最多的省、面积最大的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跨经度最大的省:

内蒙古自治区;

邻省最多的省:

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跨纬度最大的省:

海南省;

人口数量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岛屿最多的省区:

浙江省;

既濒临渤海又濒临黄海的省区:

辽宁省、山东省;

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西藏自治区;

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

云南省;

既有陆上邻国有临海的省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省;

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

青海省、四川省;

濒临三个自治区、跨越四大干湿区、跨越四大温度带的省区:

甘肃省

四、我国地理位置的优势

①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

②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③跨纬度广,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有利条件(农业多样化);

④海域辽阔,有利发展海洋事业;

⑤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有利于季风气候的形成

第二节人口(均以2010年为准)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我国人口数量:

13.40亿;

2.人口数量占世界的几分之几:

3.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特点:

人口增长较慢;

4.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特点:

人口增长迅速;

5.人口增长总特点:

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

6.人口众多的好处: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7.人口众多的坏处:

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8.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

9.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0.二孩政策推行的原因: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社会负担严重;

11.二孩政策推行的目的:

使人口增长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

二、人口东多西少

1.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

2.我国人口密度:

143人/千米²

3.我国人口密度是世界人口密度的几倍:

3;

4.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5.黑河—腾冲线的发现者:

胡焕庸;

6.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①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耕地多;

②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好;

③耕地多,粮食多;

④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

⑤城镇多;

⑥开发较早

第三节民族(数量:

56)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

2.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

3.人口超过500万人的少数民族(按顺序):

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4.全部转用汉语的少数民族:

回族、满族

5.节日

①那达慕节:

蒙古族;

②雪顿节:

藏族;

③苗年:

苗族;

④泼水节:

傣族;

⑤丰收节:

高山族;

⑥元宵节:

⑦开斋节:

回族;

⑧古尔邦节:

维吾尔族;

6.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木卡姆艺术:

②大歌:

侗族;

③《格萨尔》史诗:

④呼麦:

蒙古族

7.舞蹈

①孔雀舞:

②锅庄舞:

③长鼓舞、跳板:

朝鲜族;

④手鼓舞:

维吾尔族

8.民族政策:

①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分布最广的民族:

2.汉族分布特点:

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中部、东部;

3.民族数量最多的省:

4.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主要分部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5.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6.壮族分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

7.回族:

宁夏回族自治区;

8.满族:

东北三省黑吉辽;

9.维吾尔族:

10.苗族:

贵州省;

11.彝族:

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

12.土家族:

湖南省、湖北省;

13.藏族:

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

14.蒙古族:

15.侗族:

16.布依族:

17.瑶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

18.白族:

19.朝鲜族:

20.哈尼族:

21.黎族:

22.哈萨克族:

23.傣族:

24.畲族:

福建省、浙江省;

25.高山族:

台湾省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与地势

一、地形

1.地形特点: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3.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4.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6.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地势坦荡,沃野千里:

东北平原;

7.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华北平原;

8.地势低平,河湖密布,“鱼米之乡”:

长江中下游平原;

9.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最高,“世界屋脊”,雪山延绵:

青藏高原;

10.第二大高原,地势平坦,草原广布,纬度最高:

内蒙古高原;

11.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

12.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广布:

云贵高原;

13.最大的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里木盆地;

14.紫色土广布,被称为“紫色盆地”,其中的成都平原被称作“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

15.山地面积占全国的几分之几:

16.山区的概念:

山地、丘陵、比较崎岖的高原的统称;

17.山区面积占全国的几分之几:

18.平原面积占全国的几分之几:

多一点;

19.山区的不利条件: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且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

20.山区的有利条件:

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21.东西走向的山脉(按顺序)

①北列:

天山山脉——(巴颜喀拉山脉)——阴山山脉——燕山——(大别山);

②中列:

昆仑山脉——秦岭;

③南列:

南岭;

2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按顺序)

①西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③东列:

台湾山脉;

2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①西北:

阿尔泰山脉;

②东北:

小兴安岭;

③中部:

祁连山脉;

24.南北走向的山脉(从北到南):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25.弧形走向的山脉(从北到南):

唐古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6.山脉与地形区

①横断山脉西侧:

横断山脉东南侧:

横断山脉东北侧:

②巫山西侧:

四川盆地,巫山东侧:

③太行山脉西侧:

黄土高原,太行山脉东侧:

④大兴安岭西侧:

大兴安岭东侧:

⑤天山山脉北侧:

准噶尔盆地;

天山山脉南侧:

⑥昆仑山脉北侧:

昆仑山脉南侧:

⑦祁连山脉北侧:

祁连山脉南侧:

柴达木盆地

27.山脉与省区

①武夷山脉东侧:

福建省;

武夷山脉西侧:

江西省;

②巫山东侧:

湖北省;

巫山西侧:

重庆市;

③太行山脉东侧:

河北省;

太行山脉西侧:

山西省;

④南岭北侧:

湖南省;

南岭南侧:

广东省;

⑤祁连山脉北侧:

甘肃省;

祁连山脉南侧: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

三山夹两盆

二、地势

1.地势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的地方:

珠穆朗玛峰;

3.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

艾丁湖;

4.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按顺序):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5.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按顺序):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6.第一级阶梯主要的地形:

高原、山地;

海拔:

4000m以上;

7.第二级阶梯主要的地形:

高原、盆地;

1000-2000m;

8.第三级阶梯主要的地形:

平原、丘陵;

500m以下

9.地势的影响:

①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③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三、纬度与地形区

1.沿32°

N地形剖面的地形区和海域: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

2.沿36°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海

3.沿30°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

第二节气候

一、气温

1.冬季气温特点:

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C;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因素、海陆位置因素(冬季风)

2.夏季气温特点:

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地形因素、纬度位置因素

3.冬季最冷的地方:

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

4.冬季最热的地方:

5.夏季最热的地方:

新疆的吐鲁番;

6.夏季最冷的地方:

7.农作物种植地的温度带

①哈密瓜:

暖温带(新疆);

②青稞:

青藏高原区;

③甜菜:

中温带(东北平原);

④梨:

暖温带(华北平原);

⑤柑橘:

亚热带;

⑥荔枝:

亚热带、热带;

⑦苹果:

⑧菠萝:

热带;

⑨油菜:

⑩榴莲:

⑪香蕉:

⑫茶叶:

亚热带(东南丘陵);

⑬花生:

暖温带(山东);

⑭冬小麦:

⑮大豆:

⑯土豆:

⑰橡胶:

热带

8.温度带的划分: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

9.温度带的耕作熟制

①热带:

一年三熟;

②亚热带:

一年两熟或三熟;

③暖温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④中温带:

一年一熟;

⑤寒温带:

⑥青藏高原区:

一年一熟

二、降水

1.空间特点:

分布很不均匀,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年内时间特点:

分配不均匀,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夏秋季);

3.年季时间特点:

变化大(夏季风不稳定);

4.半干旱区

①植被类型:

温带草原;

②农业类型:

牧业;

5.半湿润区

森林草原;

种植业(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6.干旱区植被类型:

荒漠;

7.湿润区

森林;

种植业(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8.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火烧寮;

9.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托克逊;

10.秦岭—淮河线的意义:

①一月份平均气温:

界线以北0°

C以下,界线以南0°

C以上;

②年降水量:

界线以北800mm以下,界线以南800mm以上;

③干湿类型:

界线以北半湿润区,界线以南湿润区;

④温度带:

界线以北暖温带,界线以南亚热带;

⑤河流:

界线以北有结冰现象,界线以南无结冰现象;

⑥农作物:

界线以北小麦、玉米,界线以南水稻;

⑦气候类型:

界线以北温带季风气候,界线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⑧耕地类型:

界线以北旱地,界线以南水田;

⑨地理区域:

界线以北北方地区,界线以南南方地区

三、气候

1.气候特征: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2.类型特点(高温可替换为炎热,少雨可替换为干燥):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②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降水较少;

④高原山地气候:

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降水较少;

⑤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⑥漠河(特例):

冬季漫长,寒冷干燥;

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横断山区;

4.“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

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按顺序):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6.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风向

偏北风

偏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印度洋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对气候的影响

降温减湿

增温增湿

7.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①冬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加剧我国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更大;

②夏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❶有利影响: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❷不利影响:

但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③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

使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更低,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

第三节河流

一、概况

1.河流的有利影响:

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

2.河流的不利影响:

洪灾、污染;

3.外流河:

流入海洋的河流;

4.内流河:

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5.流域:

汇集河水的地域(河流的集水区域);

6.外流区:

外流河的流域;

7.内流区:

内流河的流域;

8.外流区占全国面积的几分之几:

9.内流区占全国面积的几分之几:

10.外流区水量占总的百分之几:

95%;

11.内流区水量占总的百分之几:

5%;

12.水文特征:

河流在补给水源、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

外流河的补给水源:

大气降水

内流河的补给水源:

冰雪融水

13.汛期(填空)

我国夏季降水集中,河流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

冬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流量小,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也会有短暂的汛期,称为春汛;

14.太平洋水系(按顺序):

①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鞑靼海峡

②辽河⇒渤海;

③海河⇒渤海;

④黄河⇒渤海;

⑤淮河⇒黄海;

⑥长江⇒东海;

⑦珠江⇒南海;

⑧澜沧江(湄公河)⇒南海;

15.印度洋水系(按顺序):

①怒江(萨尔温江)⇒孟加拉湾;

②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孟加拉湾;

16.北冰洋水系:

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北冰洋;

17.华北平原的别称:

黄淮海平原;

18.外流河分布特征:

东南部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19.内流河分布特征:

西北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20.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2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

22.京杭运河

①地位:

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

②自北向南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京津冀鲁苏浙;

③自北向南贯通的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23.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黑龙江;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

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

长江;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珠江

24.我国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

我国第二淡水湖:

洞庭湖

二、长江

1.概述

①发源地:

唐古拉山脉;

②注入:

东海;

③源头:

沱沱河;

④流经省区:

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⑤上中下游分界:

宜昌(鄂),湖口(赣);

⑥主要的支流(按顺序)

❶北部: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❷南部:

乌江、湘江、赣江;

❸最大的支流:

汉江

⑦主要水利枢纽(按顺序):

三峡、葛洲坝(均在上游);

⑧流经地形区(按顺序):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⑩干流大部分经过的温度带:

亚热带

2.水文特征:

①水量大;

②无结冰期;

③汛期长

3.补充

①夏季风过强时,南北地区的自然灾害:

北涝南旱;

②夏季风过弱时,南北地区的自然灾害:

北旱南涝;

③6-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

梅雨;

④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

伏旱;

4.开发

①水能资源

❶地区:

上游;

❷特点:

水量大、流速快;

❸称号:

水能宝库;

②航运价值

❶称号:

黄金水道;

❷哪里以下四季通航:

宜宾

5.生态问题

①上游:

水土流失;

②中下游(按顺序):

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

6.重点治理

①川江:

❶状况:

滩多流急;

❷措施:

兴建三峡工程;

②荆江:

九曲回肠;

加高加固堤防、裁弯取直、建立蓄洪区

7.长江中下游洪灾多发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❶降水丰沛;

❷支流多,暴雨时各支流同时涨水;

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②人为原因:

❹上中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❺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蓄能力减弱

8.三峡工程的其他作用?

①防洪;

②发电;

③养殖;

④供水

9.长江最严重的问题:

洪涝灾害

三、黄河

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③流经省区: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鲁;

④上中下游分界(按顺序):

河口(内蒙古)、桃花峪(豫);

⑤主要支流(按顺序):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最大支流:

渭河

⑥水利枢纽(按顺序):

三门峡、小浪底;

⑦流经的地形区(按顺序):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⑧干流大部分经过的干湿区:

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①含沙量大;

②有结冰期;

③水量较小;

3.黄河的开发/贡献

①塑造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②灌溉;

③水能资源丰富(上中游);

4.黄河的治理

①上游

❶问题:

①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②凌汛;

❷原因:

气候干旱,过度放牧;

❸措施: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破冰泄洪

②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Ⅰ支流多;

Ⅱ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Ⅲ植被破坏严重;

Ⅳ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

①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种草、打坝淤地);

②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③下游

形成“地上河”,引发洪灾,凌汛;

Ⅰ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Ⅱ下游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严重;

加固黄河大堤,破冰泄洪;

5.为什么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后水量锐减?

①流经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

②支流少;

③大量引黄灌溉。

第四节自然灾害

一、概念:

①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

②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

二、分类

1.气象灾害:

干旱、洪涝、台风、寒潮、沙尘暴、龙卷风、冰雹、冻雨等;

2.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海啸、崩塌

三、特征

①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②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③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四、影响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灾害:

干旱

五、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1.台风

①分布:

东南沿海地区;

②原因:

台风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致消失,所以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干旱

华北地区;

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农业用水量大,所以容易发生干旱灾害;

3.洪涝

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南方地区);

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雨季长,多暴雨和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