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以库巴网为例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8732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以库巴网为例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以库巴网为例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以库巴网为例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以库巴网为例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以库巴网为例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以库巴网为例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

《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以库巴网为例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以库巴网为例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以库巴网为例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

2.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3.物流配送的电子化、集成化管理程度不高;

4.熟悉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人才匮乏。

物流是电子商务“四流”中的一环,是实施电子商务的根本保证。

一个完整的商务活动,必须要涉及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四个流动过程。

在电子商务下,四流中的前三流均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而物流,只有诸如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等少数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方式进行,其他不可能在网上实现,要借助一系列机械化、自动化工具传输,最多可以通过网络优化。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物流是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与载体[4]。

2相关概念及理论

2.1B2C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B2C即businesstocustomer的简称,翻译过来就是企业到客户,是指利用因特网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连接。

2.2物流配送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形式。

从物流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

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完成。

与传统物流配送相比,电子商务物流环境下物流配送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特点。

传统的物流配送需求多产生于企业与企业之间,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需求则产生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且配送服务大多需要消费者买单。

这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也产生了新的需求,主要包括价格低廉、物流服务水平高,满足二、三线城市投递需求,可进行万建投递及提供反向物流等[5]。

2.3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模式

物流配送定位在为电子商务的客户提供服务,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安装用户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工作,并将配送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管理手段,针对社会要求,严格、守信用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分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6]。

2.4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是20世纪信息化、网络化的产物,由于其自身特点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7]。

为了明晰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影响,我们从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入手加以分析。

电子商务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电子商务活动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电子商务实体、电子市场、交易事务和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与物流等基本要素构成,如图2—1所示[8]。

图2-1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

在电子商务下,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而物流则是较为特殊的一种,它是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

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

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通过物理方式传输。

在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分析过程中,强调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整合,其中,信息流最重要,它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对流通过程的监控[9]。

2.5电子商务对传统物流配送的影响

(1)对传统的物流配送观念带来深刻的革命

传统的物流配送企业需要置备大面积的仓库,而电子商务系统网络化的虚拟企业将散置在各地的分属不同所有者的仓库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虚拟仓库”,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被放大了。

这样的企业在组织资源的速度、规模、效率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都是传统的物流配送所不可比拟的,相应的物流观念也必须是全新的。

(2)物流配送的持续时间在网络环境下会大大缩短,对物流配送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物流配送管理中,由于信息交流限制,完成一个配送过程的时间比较长,但这个时间随着网络系统的介入会变得越来越短,任何一个有关配送的信息和资源都会通过网络管理在几秒钟内传到有关环节。

(3)网络系统的介入,简化了物流配送过程

传统物流配送过程极为繁琐,在网络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里可以大大缩短这以过程:

在网络支持下的成组技术可以在网络环境下更加淋漓尽致地被使用,物流配送周期会缩短,其组织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计算机系统管理可以使整个物流配送管理过程变得简单和容易;

网络上的营销推广可以使用户购物和交易过程变得更加效率、费用更低;

可以提高物流配送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物流业的普及和发展,行业竞争的范围和残酷性大大增加,信息的掌握、信息的有效传播和易得性,使得用传统的方法获得超额利润的时间和数量会越来越少[10]。

3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分析

配送模式是企业对配送所采取的基本战略和方法。

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及我国配送理论与实践,目前,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主要采用以下几种配送模式。

3.1自营配送模式

3.1.1自营配送模式的含义

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

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供应、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作业,系统化程度相对较高。

即可满足企业内部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配送需要,又可满足企业对外进行市场拓展的需求。

其不足之处表现在,企业为建立配送体系的投资规模将会大大增加,在企业配送规模较小时,配送的成本和费用也相对较高。

一般而言,采取自营性配送模式的企业大都是规模大的集团公司。

有代表性的是连锁企业的配送,其基本上都是通过组建自己的配送系统来完成企业的配送业务,包括对内部各场、店的配送和对企业外部顾客的配送[11]。

3.1.2自营配送模式的优缺点

(1)掌握控制权。

对于企业内部的采购、加工和销售环节,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性能、规格,供应商以及销售商的经营能力,企业自身掌握最详尽的资料。

企业自营物流,可以运用自身掌握的资料有效协调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能以较快的速度解决物流活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获得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最终顾客的第一手信息,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

(2)盘活企业原有资产。

企业选择自营物流,可以在改造企业经营管理结构和机制的基础上盘活原有物流资源,带动资金流转,为企业创造利润空间。

 (3)降低交易成本。

选择物流第三方,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无法完全掌握物流服务商完整、真实的资料。

而企业通过内部行政权力控制原材料的采购和产成品的销售,不必为运输、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的佣金问题进行谈判,避免多次交易花费以及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风险,减少交易费用。

(4)提高企业品牌价值。

企业自建物流系统,就能够自主控制营销活动,一方面可以亲自为顾客服务到家,使顾客近距离了解企业、熟悉产品;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掌握最新的顾客信息和市场信息,并根据顾客需求和市场发展动向对战略方案做出调整。

  同时,采用自营物流模式亦存在以下负面效应:

 

(1)增加了企业投资负担,削弱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企业为了自营物流,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仓存设备、运输设备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本,这必然会减少企业对其他重要环节的投入,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企业配送效率低下,管理难于控制。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物流部门只是企业的一个后勤部门,物流活动也并非为企业所擅长。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营物流就等于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去从事辅助性的工作,结果是辅助性的工作没有抓起来,关键性业务也无法发挥出核心作用。

(3)规模有限,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低,成本较高。

对于规模不大的企业,其产品数量有限,采用自营物流,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一方面导致物流成本过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规模有限,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低,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4)无法进行准确的效益评估。

由于许多自营物流的企业采用内部各职能部门彼此独立的完成各自的物流,没有将物流分离出来进行独立核算,因此企业无法计算出准确的产品的物流成本,无法进行准确的效益评估。

3.2共同配送模式

3.2.1共同配送模式的含义

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企业之间未来提高配送效率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

进行共同配送的核心在于充实和强化配送的功能,共同配送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实现配送资源的有效配置,弥补配送企业功能的不足,促使企业配送能力的提高和配送规模的扩大,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12]。

3.2.2共同配送模式的原则

共同配送的核心在于充实和强化配送的功能,提高配送效率,实现配送的合理化和系统化。

因此,作为开展共同配送的联合体成员,首先要有共同的目标、理念和利益,这样才能使联合体有凝聚力和竞争力,才能有利于共同目标和利益的实现。

开展共同配送、组建联合体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坚持功能互补的原则;

(2)要坚持平等自愿的原则;

(3)要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

(4)要坚持协调一致的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共同配送、组建联合体的过程中,要避免行政的干预,谨防“拉郎配”的做法。

3.2.3共同配送的类型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共同配送的种类是多种多样、互不相同的,大体可归纳为:

按联合体组织的紧密程度来划分,有紧有密、半紧密型和松散型;

有资源型和管理型;

有功能型;

有集货型、送货型和集送型等[13]。

3.2.4共同配送模式的运作方式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共同配送联合体的合作形式、所处环境、条件及客户要求的服务存在差异,因此共同配送的运作过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互不相同。

在电子商务下,共同配送的运作过程如图3-1所示。

网管信息情报传递

客户—消费需求群体

配送共同联合体

客户—销售供应群体

管理组织协调信息网络中心

企业A

功能A

网络信息情报传递

配送作业流程(货物流)

图3-1共同配送的一般运作过程

3.2.5共同配送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实现社会资源

缺点:

在我国发展共同配送涉及许多细节问题,如各企业的产品、规模、商圈、客户、经营意识等差异问题,以及组织协调、费用分摊、商业机密等问题。

特别组织协调、费用分摊、商业机密因素影响很大。

组织协调难度大,因为各个货主对自己的货物的配送都有一定的要求,包括时间、地点、安全、数量都存在差异,要把这些要素统一起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利益分配上的矛盾,由于共同配送所实现的利益在各货主之间进行分配时缺乏客观的标准,难以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

各经营主体的商业秘密由于共同配送不易保密,有此货主不愿参加出于对自己商业秘密的保护。

3.3第三方配送模式

3.3.1第三方配送模式的含义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是指除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来提供物流配送业务的运作模式。

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契约或合同的方式,将企业的部分或全部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这样有利于电子商务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从而增强竞争力。

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势是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避免因自建物流配送体系而需投入的大量资金。

企业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14]。

3.3.2第三方配送模式的优缺点

(1)获取战略优势,有利于企业资源集中于核心竞争力;

获取专业服务,降低运营风险;

扩大经营范围。

(2)获取经营运作优势;

有利于企业有效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提高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

提高顾客满意度。

(1)公司内部力量的抵制

当客户企业为了配合物流外包而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时,将对管理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如人力资源开发、流程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职能将从各部门分离出来,企业原有员工的工作环境会变化较大,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2)对物流的控制能力降低

这种控制力的降低还表现在信息沟通上,由于物流由另外一家企业承担,原来由企业内部沟通来解决的问题,变成两个企业之间的沟通,在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相互推诿的局面,影响物流的效率。

(3)客户关系管理的风险

在第三方物流服务合作中,最直接接触客户的往往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他们也往往拥有全面的客户信息,甚至是潜在的客户信息,因此,在客户关系管理的风险中,至少存在以下两类风险:

①削弱了同客户的关系②客户资料有被泄密的危险

(4)公司战略机密有泄漏的危险

物流既是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承担着公司战略执行的重任,因此,第三方物流通常对客户企业的公司战略有很深的认识,从采购渠道的调整到市场策略,从经营现状到未来预期,从产品转型到客户服务策略,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可能得到相关的信息,对于那些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强的公司,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得到的信息往往连客户自身都不知道。

因此,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大大增加了自己的核心战略被泄漏的危险[15]。

3.3.3第三方配送模式的运作方式

第三方配送模式的运作方式如图3-2所示。

需方:

工商企业、消费者等

委托代理

第三方:

专业配送公司、企业

供方:

工商企业、网站等

图3-2第三方配送模式的运作方式

4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方法

4.1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1)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

(2)企业的配送能力;

(3)市场规模与地理范围;

(4)保证的服务及配送成本。

4.2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方法

4.2.1矩阵决策法

矩阵决策法主要是通过两个不同因素的组合,利用矩阵图来选择配送模式的一种决策方法。

其基本思路是选择决策因素,然后通过其组合形成不同区域或象限再进行决策[16]。

围绕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企业配送能力来进行分析,如图4-1所示。

企业配送能力

强弱

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

重要

不重要

图4-1矩阵图决策法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根据自身的配送能力和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组成了上述区域,一般来说,企业可按下列思路来进行选择和决策。

在状态Ⅰ下,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关系较大,企业也有较强的配送能力,在配送成本较低和地理区域较小但市场相对集中的情况下,企业可采取自营配送模式,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配送效率,与营销保持一致。

在状态Ⅱ下,配送虽对企业的重要程度较大,但企业的配送能力较低,此时,企业可采取的策略是寻求配送伙伴来弥补自身在配送能力上的不足。

一般来说,在市场规模较大,且相对集中及投资量较小的情况下,企业可采取自营配送模式,若情况相反,则可采取第三方配送模式。

在状态Ⅲ下,配送在企业战略中不占据主要地位,但企业却有较强的配送能力,此时,企业可向外拓展配送业务,以提高资金和设备的利用能力,即可采取共同配送的模式。

在状态Ⅳ下,企业的配送能力较强,且不存在较大的配送需求,此时,企业宜采取第三方配送模式,将企业的配送业务完全或部分委托给专业的配送企业去完成,而将主要经理放在企业最为擅长的生产经营方面,精益求精,获得更大的收益[17]。

4.2.2比较选择法

比较选择法是企业对配送活动的成本和收益等进行比较而选择配送模式的一种方法。

一般有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等。

(1)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指一个配送模式只有一种确定结果,只要比较各个方案的结果,即可做出选择配送模式的决策。

这类问题一般为但目标决策,此时,企业可以运用价值分析来进行选择,即直接利用公式V=

来计算各种配送模式的价值系数,式中V为价值系数,F为功能,C为成本费用。

根据计算,若一种配送模式的价值系数越大,则说明该模式的配送价值越大,是企业最佳的配送模式或满意模式。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对配送模式的选择往往需要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即需要进行多目标决策。

此时,评价配送模式的标准是各模式的综合价值,一般可用综合价值系数来进行,若某一配送模式的综合价值系数越大,则说明该模式的综合价值越大,就是企业所要选择的配送模式。

综合价值系数可用公式

来计算,式中V为综合价值系数,Mi为分数,Fi为权数。

例如,某企业在选择配送模式时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目标,如表4-1所示。

表4-1

配送模式

成本费用(万元)

销售额预计(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客户满意度%

0.1

0.3

0.4

0.2

自营配送模式

10

220

25

98

共同配送模式

8

180

17

97

第三方配送模式

5

140

15

99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各模式的综合价值系数分别为:

可以看出,自营配送模式的综合价值系数最大,是企业所选择的配送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确定型决策选择配送模式时,要明确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决策的目标要明确;

二是至少要有两个可供选择的配送模式;

三是未来有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或一组确定的约束条件;

四是各备选方案的自然状态或约束条件的效益值可以确定出来[18]。

(2)非确定型决策

非确定型决策是指一个配送模式可能出现几种结果,而又无法知其概率时所进行的决策。

其条件是:

决策者期望的目标明确,存在着不以决策者意志为转移的两种以上状态,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配送模式,不同模式在不同状态下相应的损益值可以获得。

非确定型决策作为一种决策方法,虽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但也有一些公认的决策准则可供企业在选择模式时参考。

第一种方法:

按;

乐观准则来决策。

首先从每种模式中选择一个最小成本看作必然发生的自然状态。

然后在这些最小成本的模式中,再选择一个最小成本的模式作为满意方案。

这种决策方法,一般适用于把握较大和风险较小的情况。

第二种方法:

按悲观准则来决策。

首先从每种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大成本作为评价模式的基础,其实际上是对每个局部模式持悲观态度,从不利的角度出发,把最大成本作为必然发生的自然状态,将非确定型问题变为确定型决策问题来处理。

然后,再从这些最大的成本之中选择成本最小的模式。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决策方法一般适用于把握较小和风险较大的问题。

第三种方法:

按折中准则或赫维斯准则来决策。

赫维斯认为决策者不应该极端行事,而应在两种极端情况中求的平衡。

具体的方法是根据决策者的估计,确定一个乐观系数α,α的取值范围为

给最好的结果和最坏的结果分别赋以相应的权数α和,中间结果不予考虑。

计算折中成本值,公式为:

第四种方法:

按等概率准则或拉普拉斯准则来决策。

拉普拉斯认为,在非确定型决策中,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若按最好或最坏的结果进行决策,都缺乏依据。

解决的办法是给每种可能出现的结果都赋以相同的权数,若有几种自然状态,则每种自然发生的概率都相等,且其和为1。

然后计算出各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加权平均值,并根据决策的性质来进行决策[19]。

第五种方法:

按最小后悔值准则来决策。

这种决策方法是以每个模式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最小成本值作为理想目标。

如果在该状态下,没有采取这一理想模式,而采取了其他模式,从而会使成本增加,就会感到“后悔”,这样每个自然状态下的其他模式成本值与它在理想值之差所形成的损失值,就称为“后悔值”。

然后按模式选出最大的后悔值,在最大的后悔值中再选出后悔值最小的成本值,其对应的模式就是企业所要选择的模式,这种决策方法是较为保守的一种决策。

(3)风险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是指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依据预测得到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结果及出现的概率所进行的决策。

由于自然状态并非决策所能控制,所以决策的结果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风险,故称为风险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通常采用期望值准则。

一般是先根据预测的结果及出现的概率计算期望值,然后根据指标的性质及计算的期望值结果进行决策。

产出类性质的指标,一般选择期望值大的方案;

投入类性质的指标,一般选择期望值小的方案。

5案例分析—库巴购物网物流配送模式选择

5.1库巴购物网简介

库巴购物网()是库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