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前旗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08349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前旗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前旗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前旗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前旗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前旗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前旗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前旗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前旗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前旗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D.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

8.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

①装药品;

②固定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连接仪器;

⑤加热;

⑥收集气体;

⑦熄灭酒精灯;

⑧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正确顺序为()

A.③④①②⑤⑥⑧⑦B.③④①②⑤⑥⑦

C.④③①②⑤⑥⑧⑦D.④③①②⑤⑥⑦⑧

9.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B.闻到远处的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

D.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10.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加入蒸馏水

11.某同学用量筒准确量取20mL某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A.大于9mLB.小于9mLC.等于9mLD.不能确定

12.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13.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错误的是()

A物质分类

B空气中各成分含量关系

C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关系

D化学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A.A

B.B

C.C

D.D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5.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鉴别氯酸钾、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三种固体物质:

分别观察物质的颜色即可

B.除掉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氧气,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用燃烧的硫粉,可除掉氧气

C.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此气体中,若复燃则含有

D.鉴别水和双氧水: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盛有两种液体的试管中,看现象

16.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A.AB.BC.CD.D

二、填空题

17.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元素_______;

(2)钡元素_______;

(3)氖气_______;

(4)淡黄色固体粉末_______;

(5)常温下呈液体的金属_______;

(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

18.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_______;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

(填序号)

①冰水混合物②五氧化二磷③矿泉水④液氧⑤稀有气体⑥澄清石灰水⑦净化后的空气⑧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固体

19.乙炔(C2H2)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微溶于水,易燃的气体。

乙炔燃烧时火焰温度很高(>3000℃),用于气焊和气割,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其火焰称为氧炔焰。

乙炔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写一点)

乙炔的化学性质:

乙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

三、实验题

20.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

(1)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的现象:

_______,由此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填写化学符号),该气体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4)若燃烧匙内所装红磷的量偏少,则测出的氧气的含量偏_______(填“低”或“高”)

(5)完成实验后,下列物质中,请你判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木炭B铁丝C镁条D硫

21.实验室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时,还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的改动是_______,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从图A—E中选)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_______时开始收集,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后发现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写1条)

(5)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_______。

(6)实验室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控制反应速率,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从图F-I中选)

(7)常温下,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从图A—E中选)。

已知在常温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择_______来收集二氧化碳。

22.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图所示)。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

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实验2(如图甲所示):

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设计了对比实验(如图乙所示)。

你认为有无必要,请阐述你的理由。

_______

四、推断题

23.将黑色固体粉末A与白色晶体B混合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C,另一银白色固体D在无色气体C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部分生成物省去)。

(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

___________;

(2)写出所有涉及反应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4.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不溶于水的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Ⅰ.

A中无明显现象,B中迅速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①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②淀粉能_____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结束,将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①又能迅速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②淀粉质量为ag

淀粉的_____和_____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2)小组对比探究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以生成25mL氧气为标准,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20ml

淀粉 0.5g

a

二氧化锰 0.5g

b

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

(3)若a>b,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玻璃破碎,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轮胎变瘪,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野火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正确。

D、工业利用空气各成分沸点不同,分离氮气和氧气,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故填:

C。

2.C

【解析】

试题分析: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考点: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A

A、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取用液体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不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

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

5.B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错误;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正确;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正确;

故选B。

6.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A、酒精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A项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故B项错误;

C、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C项正确;

D、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氧化反应,故D项错误;

故选:

7.B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故A正确;

B、鼓励开私家车出行,会造成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

C、植树、种花、种草美化环境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C正确;

D、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故D正确。

8.C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

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④③①②⑤⑥⑧⑦。

故选C。

9.A

A、干冰升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符合题意;

B、闻到远处的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从而闻到花香,不符合题意;

C、水变成水蒸气,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

D、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不符合题意。

10.C

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空气和氧气均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空气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变化不大,氧气具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能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D、分别加入蒸馏水,均无明显现象,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11.A

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液体偏多;

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液体偏少。

用量筒准确量取20mL某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则实际剩余液体体积小于11mL,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9mL。

12.B

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故只有一种分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故有多种分子。

由分析可知,A、C、D选项各只有一种分子,故为纯净物,错误;

B有两种分子,为混合物。

故本题选B。

13.D

A、物质按组成成分种类多少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故A正确;

B、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故B正确;

C、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是“一变多”,二者关系是并列关系,故C正确;

D、只要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反应,都属于化学反应,因此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即化学反应包含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14.B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应用的原理是:

消耗氧气,改变压强,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故选项A不正确;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刚开始没有氧气放出,随着温度升高,氧气质量不断增加,当氯酸钾反应完全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加,故选项B正确;

C.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进行的程度,故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只是反应时间不同,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故C不正确;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固体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所以固体质量不应变为0,故D不正确。

15.A

A、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可分别观察物质的颜色进行区分。

正确。

B、除掉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氧气因氧气浓度较低,无法点燃硫粉。

即使点燃硫粉,产生的二氧化硫也是气体,会混入新杂质。

错误。

C、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空气中,因氧气浓度较低,不会复燃。

D、双氧水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情况下,分解较慢,生成氧气少,都不会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6.A

A、硫和氧气反应的实验中,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A符合题意;

B、通过右侧量筒的进水量,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铁和氧气反应的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

 

17.HBaNeSHgH2O

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注意一大一小;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用分子符号(化学式)表示;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1)氢元素H;

(2)钡元素Ba;

(3)氖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Ne;

(4)淡黄色固体粉末是硫S;

(5)常温下呈液体的金属是汞,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Hg;

(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H2O。

18.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①冰水混合物是水的不同状态,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②五氧化二磷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③矿泉水是由水和其他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④液氧只有一种物质氧气,属于纯净物;

⑤稀有气体含有氦气、氖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⑥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⑦净化后的空气是氧气、氮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⑧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固体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故纯净物有:

①②④

混合物有:

③⑤⑥⑦⑧

19.无色、无味、微溶于水易燃C2H2+O2

CO2+H2O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微溶于水;

通过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易燃性;

乙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号表达式C2H2+O2

CO2+H2O;

无色、无味、微溶于水;

易燃;

C2H2+O2

CO2+H2O。

20.放热,产生大量白烟P+O2

P2O5水倒吸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为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空气中氧气体积约为五分之一N2不支持低ABCD

(1)红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

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P+O2

P2O5。

(2)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的现象水倒吸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为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由此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体积约为五分之一,故填:

水倒吸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为空气体积五分之一;

空气中氧气体积约为五分之一。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故填:

N2;

不支持。

(4)若燃烧匙内所装红磷的量偏少,氧气不能充分反应,则测出的氧气的含量偏低,故填:

低。

(5)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影响气压变化,无法测定氧气体积分数,A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无法燃烧,无法测定氧气体积分数,B错误。

C镁条除了和氧气反应,和氮气也反应,生成氮化镁,气压变化偏大,进入水偏多,氧气体积分数偏大,C错误。

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消耗了氧气,生成了新的气体,影响气压变化,无法测定氧气体积分数,D错误。

ABCD。

21.酒精灯A试管口放一团棉花AD或AE

分解反应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开始就收集,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满了F、IBD

(1)仪器名称①酒精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反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时,还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该反应是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密度大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D或E;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为:

该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开始收集,如果开始就收集会收集到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导致氧气不纯;

(5)氧气有助燃性,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满了;

(6)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可以使用注射器通过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气流,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F、I;

(7)常温下,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是固液不加热反应;

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装置选D。

22.溶液不变色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由无色变红色烧杯中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运动到B烧杯中与水反应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色没有必要,因为实验1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1)蒸馏水显中性,加酚酞不变色,故填:

溶液不变色;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进入烧杯B溶液显碱性,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故填:

由无色变红色;

烧杯中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运动到B烧杯中与水反应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3)该实验没有必要,因为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故填:

没有必要,因为实验1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23.Fe3O4KClO3

KCl+O2Fe+O2

Fe3O4供给呼吸

一银白色固体D在无色气体C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根据现象可知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即D是铁丝、C是氧气、E是四氧化三铁;

将黑色固体粉末A与白色晶体B混合加热,可产生氧气,黑色固体粉末A是二氧化锰,白色晶体B是氯酸钾。

(1)由分析可知E为四氧化三铁,故填:

Fe3O4。

(2)氯酸钾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

KClO3

KCl+O2;

Fe+O2

(3)C是氧气,可供给呼吸,故填:

供给呼吸。

24.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化学性质质量

生成25mL的氧气所需的时间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好

实验验证:

Ⅰ、向A、B试管中各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B中加入ag淀粉,实验现象: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淀粉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实验现象为:

①又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化学反应前后,淀粉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②滤渣质量为ag,说明化学反应前后,淀粉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1)过氧化氢能在淀粉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由题干信息可知,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故“待测数据”是指生成25mL的氧气所需的时间,若a>b,说明淀粉作催化剂生成25mL氧气所需的时间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生成氧气的时间长,故可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