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探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7465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探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探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探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探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探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探析Word格式.docx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探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探析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探析Word格式.docx

关键词:

农业大国;

农业保险;

促进农村经济

目录

1什么是农业保险1

2目前我国市场上农业保险的现状2

2.1农村保险种类单一2

2.2保险费用标准过高2

2.3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数量少2

3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3

3.1农民的保险意识因素3

3.2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因素3

3.3农业保险人才因素3

4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对策5

4.1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立法5

4.2加强农民的投保意识5

4.3增加政府的财政补贴6

4.4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6

4.5加强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6

4.6培育农业保险市场上的消费者6

4.7适时创新险种7

4.8扶持保险公司发展7

4.9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7

5对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8

5.1要进一步加强险种推广创新8

5.2要进一步加强营销思路创新8

5.3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举措创新8

参考文献9

1什么是农业保险

所谓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禽畜)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

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的形式,组织农业从业人员集体互助,使受损单位或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农业保险是一种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纯私人物品之间的一种准公共物品。

它具有消费的不完全性和收益的不完全排他性等准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

李选芒、杨卫军、郭晨阳指出,从经济学上讲,农业保险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即农业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性,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凌云莉从农业的基础地位说明,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保险商品既不是完全的私人物品,也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它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和公共性的准公共物品。

田爱君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指出,农业保险是准公共物品中具有正外部性特征的产品。

2目前我国市场上农业保险的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是在近二十几年的时间内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的,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城市保险市场相比,尤其是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村对保险的需求相比,农村保险的发展速度却非常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

目前,农村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2.1农村保险种类单一

无论是从保险公司数量还是从农业保险品种上来说,目前的农业保险都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与城镇居民不同,通常农民将财产保险放在第一位,而将人的身体的保险放在最后一位,然而保险公司在险种开发上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设计保险产品,条款中的投保条件、费率、可保范围、缴费方式等一般都是固定不变、不可选择的,缺乏灵活性,抗风险能力也就较弱,尤其是专为农村设计的险种少,针对性不强。

2.2保险费用标准过高

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的损失率和养殖物的死亡率通常较高,农业保险的费率也就通常高于一般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费率,因为只有通过较高的保险费率,保险公司才能够弥补成本甚至盈利。

但是对于广大农民而言,这样的保险费率使得他们很难承受,再加上大部分农民的保险意识淡薄,所以很多农民普遍认为买保险是一件多余的事情。

因此,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受到损失的农业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农业保险的补偿,影响当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2.3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数量少

由于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发生的概率高,损失巨大而且覆盖面广,因此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也相对更高,从事农村保险有可能使得保险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追逐利润的天性使得作为商业公司的保险公司不愿过多涉足农村保险。

而专门从事农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没有能及时进入部分落后的农村开展农村保险业务,使得部分农村的保险业务呈现出相对萎缩的局面。

3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

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农业生产总值的0.04%,占全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8.82%。

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农民的保险意识因素

3.1.1农业保险的高风险与高成本往往使得农业保险的保费率较高,而较高的保费使得收入较低的农民买不起保险。

据统计,我国农业保险保费率最低为2%,最高时可达15%~20%,这令我国收入普遍较低的农民望而却步。

3.1.2农业保险商品作为一种“非渴求”的商品,由于农业风险的不确定性,广大农民对此存在侥幸心理。

3.1.3我国农民的参保意识较弱。

目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据王敏俊的调查研究显示,一般受教育水平越高,越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保险的作用和特点。

而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这说明,目前我国农民的参保意识还较弱。

3.2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因素

3.2.1中国农业是在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条件下进行的,市场信息容易失灵。

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生产和需求弹性小,难以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决策反应。

3.2.2由于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保险公司处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就会减少农业保险的业务,甚至会停办农业保险业务。

3.3农业保险人才因素

3.3.12000年,全国从事农业保险的专门人才只有9000余人,县以上每个行政区平均只有3人。

这说明我国农业保险人才及其匮乏。

3.3.2农业保险在操作上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保险费率的厘定、损失的评估等都需要专门的农业保险人员,农业防灾防损以及保险期间的监管也要求有专门的农业保险人员操作才能有效减少风险损失,降低保险赔付率。

3.3.3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也需要懂得农业保险的专门知识。

3.3.4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

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3.3.5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

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3.3.6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

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

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

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

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

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

4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对策

我认为,要保持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就是要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把做大做强农业保险业务作为一个重要的业务增长点,进一步加大农业保险推进力度,扩大规模,提供保障,发挥优势,搞好服务;

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保险制度和机制的创新,积极培育农业保险市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为消除制约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提供有益的保障。

同时,应着眼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主动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挖掘资源潜能,形成规模效应,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要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立法、加强农民的投保意识、增加政府的财政补贴、加强农民的投保意识、增加政府的财政补贴、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强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等方面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4.1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立法

由于农业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农业保险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更依赖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律是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保证和依据。

鉴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各国都很重视对农业保险的立法,并制定实施细则,以确保农业保险体系顺利、健康的运行,使农民的利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但是我国目前为止,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予以扶持。

李选芒、杨卫军、郭晨阳根据我国的国情,并借鉴国外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指出我国应该尽快对农业保险进行立法,并以法律的形式对农业保险具体的目的、目标、保障范围、保障水平、费率厘定、赔付标准、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而明确地规范。

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规范可有效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规范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逐步建立农业保险补偿机制。

4.2加强农民的投保意识

曾玉珍、穆月英通过对天津市农户的农业保险市场的调查分析指出,天津市农民不投保农业保险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农业保险的了解。

各级政府和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媒体、广播、印发宣传册、开展讲座等形式宣传农业保险,使农民真正意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打消农民的侥幸心理,从而加强农民的投保意识。

4.3增加政府的财政补贴

由于农业保险自身具有高保险费率和高赔付率的特征,从而农民不愿投保,保险公司也不愿经营。

如果政府能在保费及经营费用上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支持,如对投保农民提供保费补贴、对保险公司提供给用补贴、给与农业保险税收优惠等。

我国政府应借鉴国外农业保险体制成功的经验,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的财政支持型农业保险体系。

4.4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所谓巨灾,是指台风、暴雨、洪水、地震和海啸等强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当今国际社会,巨灾损失已成为国际保险与再保险公司破产清偿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国,由于巨灾保险的缺失,历来经济损失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救济,这毕竟是杯水车薪。

由于巨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损失程度等无法准确预测,因而巨灾风险管理一直是世界共同面临的共同难题。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裁吴焰指出,农业保险的风险如不能有效分散,将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性构成严重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意义深远。

巨灾专项基金是用以应付特大灾害发生而积累的专项基金,用于发生巨灾时的大额保险赔付。

4.5加强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人才很匮乏,保险专业人才的不足作为我国农业保险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应尽快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如在高校开设农业保险专业,加强农业保险的课程教育、对在职人员进行在职培训等。

有了足够的人才保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保险人才队伍,才能保障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有效运行。

完善的保险市场必须具备四个要素:

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资本要素和生产要素。

一个保险市场的发展,不仅需要成熟的保险人,也需要理性的投保人,农业保险业的发展更是如此。

因此,拓展农业保险市场除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外,还要在保险人和投保人两方面下足功夫。

4.6培育农业保险市场上的消费者

农业保险解决的不仅仅是农业的再生产问题,更主要的是农民的生活问题,这与农村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应把农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障放在一起考虑。

对于农民来说,首要的问题是满足他们对于衣食住行的需要,所以在整个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农业保险只能排在较后的位置。

当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便可以通过普及保险知识、提高保险意识来培育农村保险消费者了,这其中可采用的方法手段很多,例如组织保险知识讲座、挨家挨户讲解等等,让广大农民真正的了解保险、认识保险、购买保险、宣传保险,促成农业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

4.7适时创新险种

农业保险在原则上要做到低保费、低保障、责任宽,农民易于接受,因此保险公司应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原有险种进行技术改造,重点开发一些收费低、保额低、责任宽的适销对路的新险种,满足农民的需要,还应根据农业保险的分类有针对性的开发相应的险种。

对于贫困和富裕地区的农民,也应该针对他们的经济状况和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险种。

4.8扶持保险公司发展

由于农业保险赔付率较高,所以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大,所以国家财政和各级政府应该对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给予一定的地方性的税收优惠,在鼓励这些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同时,让利部分所得给广大投保户,适当降低农业保险的保费费率,增加农业保险供给。

另外,各地应逐步加大金融保险行业的开放步伐,还要积极吸引专业的农村保险公司进入农村开展业务。

毕竟,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开发的产品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9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

由于农业保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致使农业风险损失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宜分散,很容易形成农业巨灾损失。

在我国农业风险频发的情况下,农业再保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保险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同中国再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以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分担损失,支持农业保险业务稳健发展。

5对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应坚持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乡镇、农户、保险公司四位一体的方针,充分发挥好人保系统协调联动的服务功能,靠优势、靠关系、靠服务、靠影响去抓好农业保险的发展。

5.1要进一步加强险种推广创新

要在政府补贴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基本保险与补充保险新机制的优越性,并通过对农险的进一步推广开发,结合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从生产领域扩充到加工、流通领域,不断扩大险种的覆盖范围,补充保险的投保率,提高农业保险的广度和深度。

5.2要进一步加强营销思路创新

要学会营销政府,善于和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打交道,多沟通,交朋友,密切关系。

要积极寻求建立农村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在巩固现有农村保险市场的同时,引进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网络营销体系。

要敢于和善于竞争,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努力搞好承保、理赔一条龙服务,进一步贴近乡镇、贴近农户,为农险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争取不断扩大农险市场份额。

5.3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举措创新

一是强化联合服务。

通过农村展业、科技部门下乡指导等方式,深入农村田地和养殖场点,宣讲事故案例,宣传保险条款,普及科普知识,提高农户风险意识和参保意识。

二是加强防灾防损工作。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工作,使农户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在灾害性天气到来之前采取相应措施,将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是加强疫病预防检查工作。

主动与畜牧部门合作,加强对重点地区、重要传染病的提前预防检查,共同防范养殖业风险。

四是建立大灾理赔应急机制。

建立农业大灾快速理赔体系,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上下协调,统一步调,集中全市系统力量搞好快捷的理赔服务,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口碑推动农业保险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选芒,杨卫军,郭晨阳.农业保险的国外经验及启示[J].农业经济,2009,(4).

[2]黄亚林,李明贤.需求供给视角下的农业保险弱质性分析[J].农村经济,2009,(3).

[3]卢晓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J].金融与保险,2009,

(2).

[4]田爱君.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6).

[5]冯登艳.农业保险是私人物品吗[J].金融与保险,2009,(4).

[6]凌云莉.我国农业保险应走政策性之路[J].农业经济,2009,(4).

[7]王敏俊.影响小规模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3).

[8]吕春生,王道龙,王秀芬.国外农业保险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9,

(2).

[9]高涛,李锁平,邢鹏.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担机制模拟[J]中国农村经济,2009,(3).

[10]吴婷婷.中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出路[J].世界农业,2009,(3).

[11]于洋,王尔大.政策性补贴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影响的协整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3).

[13]陶乐明,王晓天.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几点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9,(5).

[14]刘绮涛.基于保险市场需求分析的农业保险发展途径[J].兰州学刊,2009,(3).

[15]谢昊男.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9,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