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初中阅读题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一些初中阅读题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些初中阅读题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巡视州郡。
②竹马:
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③使君:
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素结恩德()②后行部至西河()
【答案】①平素(或“一向”,或“平时”)②到
2.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围绕“郭伋比约定的日期早到了一天,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就在路边的野亭里住了一夜,准备第二天和孩子们相见”回答即可。
3.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
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案】围绕“郭伋是一个对儿童守信、亲切和蔼的人”回答即可。
李存审①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
“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
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②者凡百余。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
“尔曹③生于膏粱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注释】①李存审:
五代时后唐的大将。
②镞(zú
):
箭头。
③尔曹:
你们。
④膏粱:
膏,肥肉。
粱,精米。
表示精美的膳食。
①少提一剑去乡里()②位极将相()
【答案】①离开②至或到、达到
2.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有怎样的经历?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案】围绕“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回答。
3.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围绕“教育孩子富贵来之不易,需知创业艰难;
在安逸的生活中不可丧失斗志,应多多历练,有所作为”回答。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
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
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
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一见辄能诵()②掩卷茫然()
【答案】①背诵②合
2.作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发出感慨:
“嗟夫!
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你认为文中“二物”指的是什么?
【答案】不勤与善忘。
3.本文言简意赅,发人深省,今天读来,仍有借鉴意义,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所受到的启示。
【答案】年少时记忆力强应珍惜光阴勤奋读书;
成年后要勤苦钻研弥补善忘的不足。
(一)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
行者①见而笑曰:
“甚矣,农之惰也!
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终月不成!
”农夫曰:
“予莫知所以②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未及移时③,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④于田。
谓农夫曰:
“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农夫曰:
“非耕难,乃子之术误也!
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行者服而退。
——选自《浑然子》
【注释】①行者:
过路人。
②所以:
用什么方法。
③移时:
不多时。
④仆:
倒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数息()②子之术()
2.内行行事态度低调不盲目外露,外行惯于自我表白,贬低别人吹嘘自己。
过路人与农夫耕田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据此你判断一下谁是外行?
3.兵贵神速,追求速度也是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方式,但有很多事情却不是追求速度所能完成的,请结合本文谈谈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我们如何做才能理性把握速度?
(二)南歧①之见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②,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
“异哉,人之颈也!
焦③而不吾类!
”外方人曰:
“尔之垒然④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笑者曰:
“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贤奕编》
【注释】①南歧:
地名。
②瘿(yǐng):
颈瘤病。
俗称大脖子病。
医学称之为甲状腺肿瘤。
③焦:
细瘦。
④垒然:
像垒砌一样,指加粗了。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去尔病()②异哉()
2.佛家讲“相由心生”,西塞罗讲“脸是思想的肖像”,南歧人的一“笑”、再“笑”,让我们哑然,徒有有理说不清的感觉。
请你说说他们的“笑”,使外方人和读者贻笑大方之处在哪里?
3.也有一则短文,是说某隅因水土不良,当地之人皆六趾。
某日忽见外来人竟是五趾,于是惊讶、哂笑不止。
它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处,生活中影响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不仅是视野之内的“眼睛”。
那么,造成这种病态思维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本文说一说。
(三)唐伯虎识破术士
有术士①谒唐寅,极言烧炼之妙。
唐云:
“如此妙术,何不自为?
乃贶②及鄙人?
”术士云:
“恨③吾福浅!
吾阅人多矣,仙风道骨,无如君者。
”唐笑曰:
“吾但出仙福,有空房在城北,甚僻静,君为烧炼,炼成两剖④。
”术士犹未悟。
日造门,出一扇求诗。
唐大书云:
“破布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
如何不自烧些用?
担水河头卖与人⑤。
——选自《古今谭概》
【注释】①术士:
本指有道术的人,此指会烧炼金银的人。
②贶(kuà
ng):
赐予。
③恨:
遗憾,不满意。
④两剖:
平分。
⑤担水河头卖与人:
在河边挑了水再在河边出售给人。
①谒唐寅()②日造门()
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术士的雕虫小技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却不能欺骗我们理性的眼睛,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是怎样实施的?
3.纵观或大或小的骗局,无论其局布得是精还是劣,总有人上当,那是因为骗子抓住了人们的什么心理?
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如唐伯虎一样的明智?
(四)李播遭无赖
李播典①蕲州刺史。
有李生携诗谒之。
播曰:
“此吾未第②时所作也。
”李曰:
“前于京师书肆③百钱得此,游江淮间二十余年矣。
欲幸见惠④。
”播遂与之,因问何往,曰:
“江陵谒表亲卢尚书。
”播曰:
“卢是某表亲。
”李惭悚,然曰:
“诚若君之言,与卢尚书为表亲,还幸一时乞取与吾。
”再拜而去。
——选自《文典》
【注释】①蕲(qí
)州:
古州名,今湖北境内。
②未第:
未取得科举名次。
③书肆:
书店。
④见惠:
赏赐我。
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⑤与:
给予。
①典蕲州()②惭悚()
2.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生命也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文中李姓书生做了哪些荒唐事?
听其言,观其行,思其人,请你评价一下李生为人如何?
3.面对李生的侵权行为,“播遂与之”,从中可以看出李播对此事持什么样的态度?
克制也有个限度,超过了限度就不再是美德。
你觉得他的作法合适吗?
(五)李勉①埋金
天宝②中,有书生旅次③宋州④。
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死不救。
临绝语勉曰:
“某⑤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而于此得疾而死,其命也。
”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
“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
”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
后数年,勉尉开封。
书生兄弟赍⑥洪州牒⑦来,累路寻生行止。
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
勉请假至墓所⑧,出金付焉。
——选自《尚书读录•李勉埋金》
【注释】①李勉:
唐朝人。
②天宝:
唐玄宗年号(742—756)。
③旅次:
借宿。
④宋州:
地名,治睢阳(今河南商丘市西南)。
⑤某:
我。
⑥赍(jī):
带着。
⑦牒:
文件,证件。
⑧墓所:
墓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遗勉()②诘金()
2.“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一直是许多先达奉行的准则。
请根据你的理解,分析一下李勉埋金的原因什么?
从中可见他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3.“以清俭自律,以恩信待人,以夷坦去群疑,”在李勉身上得到了最佳体现。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在为人处事中带给你什么影响?
(六)树欲静而风不止
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
孔少而好学,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失之一也。
子曰:
“驱之驱之,前有贤者。
”至,则皋鱼①也。
被褐拥镰,哭于路旁。
孔子辟车与之言,曰:
“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
皋鱼曰:
“吾失之三矣!
高尚②吾志,简吾事,不事庸君,而晚事无成,失之二也。
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
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往而不可追者,年③也;
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吾请从此辞矣!
”立槁而死。
孔子曰:
“弟子识之,足以诫矣!
”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十有三人。
——选自《韩诗外传》【注释】①皋鱼:
春秋时期人。
②高尚:
清高。
③年:
岁月。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被褐拥镰()②弟子识之()
2.文后一句,孔子教导弟子:
皋鱼之事“足以识矣”。
在孔门师徒言论作品中有哪些言论是针对皋鱼的教训提出的,请你用学过的《论语》中的名句回答。
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②与友厚而中绝之——()
3.从“往而不可追者,年也;
”一句中,我们可以悟出怎样的道理?
(七)范张约期
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
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日:
“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①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②母,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
“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③邪?
”曰:
“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④。
”母曰:
“若然,当为尔酝酒。
”言未绝而巨卿果到。
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太平御览》
【注释】①克:
约定。
②白:
告诉。
③审:
确实。
④乖违:
做事不合情理。
①后期方至()②若然,当为尔酝酒()
2.“言未绝而巨卿果到”一句,将古代贤者的风范表现得淋漓尽致,阅读全文后,你认为范巨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说说你的看法。
3.母亲的答语“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邪”一句,表明家人对范巨卿临别的相约
持有怎样的态度?
这一句对塑造范巨卿的形象起到怎样的作用?
(八)阎罗包老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①,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
”包待制”②。
京师为之语曰:
”关节不到,有阎罗③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④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⑤,吏不敢欺。
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选自选自《宋史·
包拯传》
【注释】①敛手:
缩手,表示不敢妄为。
②包待制:
包拯曾任“天章阁待制”,故称“包待制”。
③阎罗:
佛教称其为管理地狱之魔王。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阎罗王即源于此。
这里“阎罗”比喻刚直、不畏权势的官吏。
④径造:
直接走到。
⑤曲直:
是非,有理和无理。
本文指案件的情况。
①闻者皆惮之()②适京师大水()
2.包拯是妇孺皆知、传送已久的封建时代的清官。
文章主要记叙了关于“包老”的哪两件事?
3.选文虽然短小,但构思却很精巧。
作者在开篇即指出“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的目的是什么?
(九)原宪甘贫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
蓬户不完①,桑以为枢;
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
上漏下湿,匡坐②而弦歌。
子贡乘大马,中绀③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
原宪华冠蹝履④,杖藜而应门。
子贡曰:
“嘻!
先生何病?
”原宪应之曰:
“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谓之病。
今宪,贫也,非病也。
”子贡逡巡而有愧色。
原宪笑曰:
“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⑤,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选自《庄子》
【注释】①不完:
不完整,简陋残缺。
②匡坐:
正坐。
匡,端正。
③中绀(gà
n):
内穿红色衣服。
中,内里。
绀,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
④华冠蹝履:
戴着桦树皮做的帽子,拖着没有后跟的鞋。
华,同“桦”。
⑤慝(tè
):
邪恶。
①蓬户不完()②匡坐而弦歌()
2.子贡见原宪即曰“先生何病”,而原宪却答曰“非病”。
子贡所问的“病”和原宪所答的“病”分别指什么?
3.原宪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
孔子做鲁国司寇时,他是总管家。
孔子死后,隐居于卫,破屋蓬户,衣褐食蔬。
从这段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宪具有怎样的人生信念?
(十)婿竟不调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①,恚而语女曰:
“而翁长铨②,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女寄言于母。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
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③乃还第。
婿竟不调。
——选自《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注释】①遣:
发送。
②长铨:
意为“吏”部长官(尚书)。
③旬:
十天。
①一夕置酒()②婿竟不调()
2.本文写人,文字洗练而流利。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一句中,一“置”一“跪”可以看出夫人怎样的心理?
3.王公“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婿竟不调”这两种行为能够体现王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外文言文参考答案
1.①呼吸②方法、手段
2.过路人耕田追求速度一息而数锄,一锄尽全身之力,农夫耕田数息而一锄,劳逸结合。
3.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只讲究速度,应遵循相应的规律和原则,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南歧之见
1.①除掉、去掉②奇怪
2.南歧人的可笑之处是:
自己的脖子生病却不自知,大家都一样的从众心理就以为就是正常的。
笑话正常人,在别人指出他们的疾病后,不仅没有接受,反而还振振有词的认为这是正常的。
3.因为南歧地方偏僻,不与外界接触,所以他们见识短浅,像井底之蛙一样孤陋寡闻、少见多怪,不以为丑,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不肯面对现实。
1.①拜见②到……去
2.①真正目的是骗取钱财。
②首先术士骗说自己会烧炼白银,用巨大的利益诱惑唐伯虎,然后有盛赞唐伯虎有仙风道骨,欲以奉承话麻痹,使其放松警惕。
3.①俗话说,再聪明的骗子也骗不了没有贪欲的人,骗子抓住了人们贪慕金钱名利之心,和爱贪小便宜的心理。
②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面对突如其来的诱惑,我们要冷静,要动脑筋,不要贪图便宜,不要被坏人的花言巧语所蒙蔽。
1.①掌管②恐惧、惊恐
2.①他把别人的诗拿来当做自己的作品,还企图蒙骗别人,被揭穿还不知悔改,继续冒充官员的亲属,甚至还无赖的要别人把这个亲属关系送给他
②他是一个没有真才实学,借别人的诗作招摇撞骗,是个典型的厚颜无耻之徒。
3.①容忍,宽容,大度,克制,不加管束。
②不合适。
因为面对这样的无赖,如果不加教育反而纵容下去,只会助长无赖的气焰,就会有更多的人效仿,会对社会风气造成恶劣的影响。
(五)李勉埋金
1.①送给②问,追问
2.李勉把多余的银子埋起来是为了避免嫌疑。
他虽然贫寒,但却具有乐行善事,不贪钱财,品行端正等高尚品德。
3.李勉年青时为一书生处理后事而不贪图其金钱。
影响:
人生在世,应乐行善事,不贪钱财,在道德方面要自律,纵使别人不知道,做事也要光明磊落,不能见利忘义,不能背信弃义。
1.①同“披”,穿②同“志”,记住
2.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逝去而不可追回的是岁月,去世后再也不可见面的是双亲。
母亲发丝已经不再像儿时记忆中的那般轻柔,父亲的面庞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红润,我们更应该多去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及时、随时尽孝。
1.①到;
②这样
2.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恪守诚信、言出必果,尊重友情的人。
3.表明家人不信任、质疑范巨卿的约定,认为时间久长、路途遥远,范巨卿一定
会失约不至。
这一句为后文写范巨卿到来的情景做铺垫,更衬托出范巨卿是一个
诚信之士。
1.①害怕②恰好,正巧
2.一件事是包拯下令打开公堂正门,让告状的人走到包拯面前陈述是非曲直,另一件事是宫中的官员、有权势的家族修筑花园、台榭时,侵占了惠民河,使河道阻塞不畅,时值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下令将那些花园、台榭全部拆掉。
3.一方面从侧面烘托出包拯在朝中一贯刚强坚毅,令人敬畏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是下面所叙两件事的核心,两件小事证实了文章开篇的评价。
1.①门②弹琴唱歌
2.子贡所说的病是指身体上的疾病,而原宪所说的病则是学到了东西不去施行。
3.宁可安贫守道,绝不做违背仁义道德、玷污节操的事。
1.①备,准备②调动
2.一方面欲帮女婿,而讨好丈夫,另一方面又素知丈夫为人,惧怕他刚正廉直,表现了夫人为难矛盾的心理。
3.王公做为吏部尚书,调动一个地方官的职务应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从“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婿竟不调”这两种行为可以看出王公是一个刚正廉直
三冬文史足用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
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①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②者以千数,其不足采③者辄报闻罢。
朔初来,上书曰:
"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十五学击剑。
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
(选自《汉书·
东方朔传》)
【注释】①不次:
不差。
②炫鬻:
夸耀,兜售。
③采:
采用。
(1分)
①征天下举方正()②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
2.东方朔的上书与其他人的上书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从他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2分)
3.从"
三冬文史足用"
一句中,我们可以发现东方朔在求学时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他的成就给正在读书的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答案1.①召,征聘②给皇帝送上奏书(共1分,每小题0.5分)
2.①数以千计的人在上书中夸耀自己,推荐自己,而东方朔则是平平实实地叙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求学经历。
②年纪很小时就成了孤儿,被兄嫂养大,长大后,为感念兄嫂的恩情,又侍奉兄嫂。
3.①在少年时期,用很短的时间就读遍足够使用的文史书籍,可见东方朔少年好学,胸怀大志,学习刻苦、勤奋踏实
②围绕"
学习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勤奋刻苦"
回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大败。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②于州官,州官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④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
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
“古人岂欺我哉!
”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
一年左右。
②列说:
到处游说。
③沟洫(xù
沟渠。
④甫,刚。
①伏读经年()②水大至()
2.文章第一自然段结尾写到刘羽冲“由是抑郁不自得”,是源于文中的哪两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古人云:
“开卷有益”,而刘羽冲临死前却感叹曰:
”你认为古书真的欺骗了他吗?
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答案:
1.①趴②到(共1分,每小题0.5分)
2.第一次得兵书,与人交战,大败而归;
第二次得水利书,照书治水,结果洪水泛滥,百姓几乎都被淹死。
(共2分)
3.并不是古书欺骗了他,而是他死读书,不能灵活运用,以至于在实践中大败。
所以我们对于所学知识一定要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