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7323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

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

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

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主要景点是“一寺二洞”。

前洞有“华阳”等石刻文字;

后洞又称“碑洞”。

[王安石寻生花笔]

王安石少有大志,挑着书箱行李,从家乡临川,来到宜黄鹿岗芗林书院向当时名师杜子野先生求学。

一日,王安石翻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得知李白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长了一朵美丽的花,因此,才思横溢,后来名闻天下。

于是他拿着书问杜子野先生:

“先生,人世间难道真会有生花笔吗?

”杜子野正色道:

“当然有啊!

事实上有的笔头会长花,有的笔头不会长,只是我们的肉眼难以分辨罢了。

”王安石见杜子野先生如此认真,便道:

“那么先生能给我一支生花笔吗?

”于是,杜子野拿来一大捆毛笔,对王安石说:

“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笔,究竟是哪一枝,连我也辨不清楚,还是你自己寻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

“学生眼浅,请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着胡须,沉思片刻,严肃地说:

“你只有用每枝笔去写文章,写秃一支再换一支,如此一直写下去,定能从中寻得生花笔。

除此,没有别的办法了。

”从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导,每日苦读诗书,勤练文章,足足写秃了五百枝毛笔。

可是这些笔写出来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说还没有从中找到“生花笔”。

他有些泄气,于是又去问杜子野先生:

“先生,我怎么还没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笔呢?

”杜子野没有说什么,饱蘸墨汁,挥笔写了“锲而不舍”四个大字送给他。

又过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给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笔都写秃了,仅剩一枝。

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写了一篇《策论》,突然,他觉得文思潮涌,行笔如云,一篇颇有见地的《策论》一挥而就。

他高兴得直跳了起来,大声喊:

“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笔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预习案

一、预习自测王安石(1021--1086),___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号_______,抚州临川人。

神宗时,曾推行变法,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

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___________”之一。

其作品今存《____________》等。

二、熟悉课文

1.朗读课文,尽量做到声音宏亮,句子流利。

2.读准下列字音:

褒_______ 庐______  窈_______ 怠_______ 圭_______ 父_______

3.再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各段内容。

4.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第一段         ,介绍褒禅山的有关情况;

第二段       ,记写游山情况;

第三/四段          ,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关情况。

3、根据课文注释翻译全文

4、难句解析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

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

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

这句可以译成这样:

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

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

“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

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

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

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

“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

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

在这里还要注意:

“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

“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

称或叫做。

整句可以翻译为:

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

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

从。

“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

②谬:

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

“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

③名:

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

“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

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

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

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

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

“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

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

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

亦通。

附:

关于本文的思路结构 

  全文可分为六段:

第一、二段为记游部分;

第三、四段着重于议论,是文章的重点段落;

第五、六段为结尾部分。

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至“盖音谬也”,为第一段。

着重记叙了“褒禅山”这个名称的来历和“华山洞”的位置。

其记叙顺序是,先写出名的来源,顺便引出一个“慧空禅院”;

再以“慧空禅院”为基准,点出“华山洞”的位置;

然后顺手写到一块“仆碑”,并根据碑上的残文,对山名的读音做了一番考核。

似乎是随游随记,信笔写来,实际上是经精密的选材,只不过是不露斧凿痕迹而已。

尤其是以对碑文的考释入记,不但使文章妙趣横生,而且又为第四段的议论提供了线索。

从“其下平旷”至“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为第二段。

着重记叙了后洞的幽深和游览后洞的经过。

首先,承接上文简述了“前洞”的情况,然后着力写后洞之深,为下文述写作者与四人同游“后洞”的经过作先导。

写“后洞”时,先写位置“由山以上五六里”,再写外观,“有穴窈然”,再写入洞的感觉,“入之甚寒”,再写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这样写,步步深入,条理清楚,引人入胜,又使读者不断地产生悬念,急切地想知道洞内的究竟。

然后再自然而然地转入述写游洞的经过。

写游洞经过,文字极为精炼简约: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亦愈奇。

”连用三个“愈”字,就生动地写出了游人步步深入的过程和洞内的概貌。

“盖予所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一段文字,既是补充叙述游览过程,又表明了自己未能深入的遗憾。

这就引出了下面大段的道理,为第三段关于“志”和“力”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这样自然的过渡,丝毫没有修饰的迹象。

从“于是予有叹焉”至“此予之所得也”,为第三段。

作者着重阐述了自己此次游览的心得收获。

首先,作者以慨叹的方式,指出古人研究学问所以有收获,在于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

这是作者在下面就游山大发议论的依据。

然后作者阐述了自己游山的深刻体会:

高深的学问就好象华山洞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一样,往往“在于险远”之中,因此,研究学问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必须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不能畏惧艰险,半途而废。

同时还要善于借助客观条件。

这样,尽了自己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目的,自己就不会后悔,别人也不会讥笑。

最后“此予之所得也”一句,同本段开头“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首尾照应,顺理成章。

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为第四段。

作者从“仆碑”联想到古书失传、以讹传讹的事实,进一步阐明了做学问一定要持严肃认真的态度,要经过反复思考和谨慎取舍。

  第五、六段,说明同游的人和游览的时间。

这是记游文字一般所具备的。

2.

第一课时

学习案

一、检查作业。

二、学习第一、二段

1.根据课文注释及自主预习,翻译第一段。

2.重点词语及句式

⑴ 实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下--舍:

_______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

________

⑵虚词:

 盖音谬也--盖:

___    _____    盖余所至--盖:

__   ______

⑶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___________________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___________________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

3.内容分析

第1自然段:

⑴ 这一段依次记述(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

山之    、山之    、山之    、山之    。

二、研习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加线的词句

有泉侧出

有穴窈然

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火尚足以明也。

则或咎其欲出者

2 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游洞,请分析:

(有多少则写多少)

①              。

    ②               。

③              。

    ④               。

3 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重点研读第三段(本段要求背诵)完成下列问题

(一)解释重点词句

1、于是余有叹

2、往往有得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4、夷以近…险以远

5、古人之观于天地

6、非常之观

7、常在于险远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9、至于幽暗昏惑

10、于人为可讥

11、其孰能讥之乎

(二)判断特殊句式,并解释

不随以止也=不随()以止也。

此余之所得也句

(三)积累古今异义词: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于是余有叹焉()

翻译本段、背诵本段

3.讨论:

这一段有几层意思?

怎样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二、研习第四、五段

研习第四段,完成下列问题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

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二)判断特殊句式,并解释: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三)思考题:

1、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

第四段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第一段。

结论:

研习第五段,思考:

同游的是那些人?

叫什么名字?

四课堂小结:

本文把______和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和“_______”的道理。

五.总结与巩固

1.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2.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

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

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

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

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

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

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

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

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

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

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

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

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

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

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

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优点  不是纯客观描绘山水,在刻画奇景同时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寄托于游山探奇的感受中使自然之景与人生之理巧妙地熔于一炉

3.背诵并默写第三自然段。

训练案

一、文言现象归纳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

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曰褒禅。

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泉侧出。

___________________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________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________    6.而其见愈奇。

________________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_______ 8.火尚足以明也。

_______________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三)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

________________    2.何可胜道也哉!

_________________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

(四)特殊句式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

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五)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基础知识检测

 1.选出加点字理解全部正确一项(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北面)名(命名)之也    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何可胜道(说)也哉

 B.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 不得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夫游之乐也

C.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非常(不平常)之观(景观)

 D.以其求思(探究问题)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好游者不能穷(贫困)也

 2.下列句子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加点词语是(  )

 A.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对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取名,称呼)

C.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谬论,谬误)

4.文中所言“至”的条件有若干,下列说法不属于这些条件的一项是(  )A.要有志,不随以止          B.力要足,又要不随以怠C.至于幽暗昏惑,需要足以明之火    D.要有相之之物

5.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之现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B.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处地方)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 D.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

6.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之力尚足以人,火尚足以明也(明亮)  B.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峻)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探究问题)   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7.与“莫名其妙”中“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8.对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 

叹:

叹息B.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

极少

C.夫夷以近 

夷:

平安D.其孰能讥之乎 

孰:

怎么

9.下列句中与“非常之观”的“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因得观所谓石钟者D.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10.下列“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夫夷以近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D.可以无悔也

11.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答案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晚号半山,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4.第一段说明、记叙,介绍褒禅山的有关情况;

第二段记游,记写游山情况;

第三/四段议论,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关情况。

山之址、山之院、山之洞、山之碑

⑵ 第1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第2自然段:

有泉侧出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幽深的样子。

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动→名,到达的人/更

火尚足以明也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有人/责怪,埋怨

2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游洞,请分析: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3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这些对比,下文转入议论便水到渠成,有了很好的伏笔。

第二课时

9、于是余有叹对于/这件事

10、往往有得心得,收获,名词

1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因为/并且,连词

12、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

13、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动词

14、非常之观不平常/景观,名词

15、常在于险远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1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达/帮助

9、至于幽暗昏惑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

10、于人为可讥对于/是,算得上,动词

1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二

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

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不一般)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达)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求学的人)

于是余有叹焉(对于这)3.讨论:

 这一段有几层意思?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接着以古人作为立论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再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它对比;

然后精辟地阐述了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也强调了“力、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重要作用,反映出作者能辩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