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临床经验医案选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722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琪临床经验医案选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张琪临床经验医案选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张琪临床经验医案选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张琪临床经验医案选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张琪临床经验医案选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琪临床经验医案选析.docx

《张琪临床经验医案选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琪临床经验医案选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琪临床经验医案选析.docx

张琪临床经验医案选析

痿证(急性脊髓炎)

周某,男,34岁。

教师。

1991年6月12日初诊。

1990年9月自感腰痛,其后逐渐出现下肢酸软,步履困难,发展至两腿瘫痪,经哈、北京某医院确诊为“急性脊髓炎”,用激素治疗稍好转,但仍双下肢痿软无力,只能步行10余步,近于瘫痪状态,小便色黄,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舌苔白腻,脉象虚数。

综观舌脉症诊为“痿证”,属肝肾亏损,湿热浸淫,筋脉失于濡养之证。

治宜补益肝肾,濡养筋脉,清热化湿法。

处方:

熟地25克、生地25克、山萸15克、石斛15克、麦冬5克、五味子15克、枸杞20克、寸芸15克、巴戟15克、牛膝5克、锁阳15克、炙马钱子1克、龟板20克、川柏10克、苍术0克、甘草10克。

6月27日二诊:

服上方11剂,两下肢较前明显有力,能步行一段路程,能独自上下楼,但不能远行,大便3~4日一行,较前亦好转,舌尖紫,舌苔薄白,脉沉稍有力。

此肝肾渐复,筋脉得以濡养,湿热得除之佳兆,续以上方加黄芪50克。

7月24日三诊:

服上方15剂,两腿较前明显有力,能缓慢步行1小时,大便转正常,精神较佳,饮食增加,舌质红润,薄白苔,脉沉滑。

继以前方增减治疗。

处方:

生熟地各25克、山萸15克、石斛15克、枸杞子20克、寸芸15克、巴戟15克、牛膝15克、锁阳15克、玉竹15克、炙马钱子1克、杜仲15克、狗脊20克、知母15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炙龟板20克、黄芪50克、生草10克。

服上方20剂,双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遂停药。

按:

本案为“急性脊髓炎”,迁延不愈以下肢痿软,步履艰难为主症。

据其舌脉症病位主要在肝肾,肝肾阴亏,同时又有湿热浸淫,虚实夹杂,病情复杂难治。

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

精血充盛,则筋骨坚强,活动正常;反之精虚则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筋骨经脉因失于濡养,兼湿热伤筋,络道不利发而为痿。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故以补肝肾,除湿热之剂,仿虎潜丸及三妙散方化裁,并重用黄芪益气,取马钱子通络,共奏益气、补肝肾、除湿热、通经络、壮筋骨之功,故能奏效。

远期追踪,前后共服药45剂,步履恢复如常而痊愈。

痿证(小脑发育不全)

刘某,男,14岁。

1980年5月13日初诊。

患者系早产儿,自幼体弱多病,至6周岁尚不能行走,至七八岁始能倚墙走几步,嗣后虽能行走,但步态不稳,易跌倒,两足跟不能着地,行500米需2小时。

查体:

身躯较矮,头型稍大,智力语言皆无异常,两下肢肌肉松弛。

西医诊断为“小脑发育不全”。

中医辨证属于五迟、五软之证。

初按肾虚投以地黄饮子加减,服药30剂左右,自觉两下肢较前有力,脚跟已能着地,蹲立较前灵活,能在50分钟内行走500米。

但继服上方20剂,病情无明显变化,疗效停在原有水平。

因思明薛铠《保婴撮要》谓此症必以脾胃为主,大补脾胃之药有效。

盖脾主运化,化生气血,以生精髓,故6月23日再诊时改用补阳还五汤增味,以黄芪为首选药,辅以活血通络之剂。

处方:

黄芪50克、丹参20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当归15克、地龙15克、甘草10克、牛膝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枸杞20克,水煎服。

另炙马钱子面10克,每次服0.5克,日服2次与汤剂同服。

服药20剂,两下肢明显有力,服药时下肢肌肉跳动。

服药30剂时病人两下肢较前更明显有力,脚跟已能着地,步态平稳,离拐能行走3000米,从此恢复正常生活。

按:

本案痿症,采用大补元气辅以活血通络法后,效果明显。

《素问·太阴阳明论》谓:

“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歧伯曰:

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以生,故不用焉”。

关于治疗,《素问·痿论》中提出“治痿独取阳明”。

系指一般采用补益后天为治疗原则,立大补元气之法,实亦遵循《内经》之旨,元气的亏虚与脑髓之有余、匮乏密切相关。

大补元气,气旺血充则髓海充足,人之各种机能正常,方中以黄芪为首选之品,《日华子本草》谓:

“黄芪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

朱丹溪谓:

“黄芪,补元气。

”《医学衷中参西录》谓:

“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补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

可见,黄芪补气之力甚著,药量常用至50~100克。

配伍活血通络者,本症因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髓海不足,脉道不利,筋骨肌肉失于气血之充养而致肢体不用,故在益气的同时配伍活血通络药。

应用大补元气法之辨证要点,除肢体痿软外,肌肉无力、松弛明显,或伴乏力短气等症。

有时在应用其它治法不效时,改用此法亦往往收效。

血痹(瘀热阻络)

孙某,男,49岁,干部。

1992年6月12日初诊。

两下肢外侧刀割样疼痛两周。

素有糖尿病史,经西药治疗缓解。

2周前两大腿外侧疼痛,其痛如玻璃碎片乱扎样难以忍受,号呼呻吟,入夜更甚。

经哈市几家医院检查不能确诊。

伴尿少色黄,口干渴,心烦,舌苔白腻,脉紧数。

综观如上舌脉症则属血瘀夹热内蕴之候。

宜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法。

处方:

丹参20克、当归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赤芍20克、牛膝15克、花粉15克、甲珠15克、丹皮15克、纹军7克、连翘20克、元胡15克、甘草15克。

6月19日复诊:

两大腿外侧疼痛明显减轻,痛能忍受,但疼痛面积向外周扩散,用手揉搓疼痛减轻,脉已不紧仍数。

此属血痹得以流通,故痛减而面积扩大,喜揉搓为气血不荣,筋脉失养之候,再以益气血,濡筋脉,活血通络法治之。

处方:

生芪20克、枣仁20克、白芍30克、甘草20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桂枝15克、丹皮15克、元胡15克、甲珠15克、红花15克、连翘20克、花粉15克、纹军7克、生姜15克。

6月29日三诊:

服上方8剂,两大腿疼痛完全消失,追踪观察,疼痛未复发。

按:

此案为两大腿外侧如刀割样疼痛2周,西医不能确诊之疑难病。

综观此病人舌脉症,当属血瘀络阻,不通而痛之血痹证。

因血瘀初始,故从舌诊尚未见紫色征象,但脉象紧中有数,则属血瘀挟热内蕴之候。

投活络效灵丹合复元活血汤化裁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疗效迅捷。

后易益气血,濡筋脉,活血通络法,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复元活血汤,活络效灵丹化裁,复方大法,扶正以祛邪。

重用白芍滋阴养血,濡筋止痛,疼痛消失,病获痊愈。

痹痛(毒热伤络)

邹某,男,52岁,医生。

1993年4月24日初诊。

3个月前发现巩膜黄染,经肝功检查无异常,亦无明显症状。

经会诊施剖腹探查发现胰头有一肿块,诊为“胰头癌”,给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黄染消退,体重增加。

又经某院专家会诊,疑前诊断不确,未做定论。

病人突然于近日右大腿剧痛。

发作时如电击样,烧灼感,剧痛难忍,频发每次持续4~5分钟,经神经科医生会诊,考虑为癌肿发生“骨转移”,但CT检查股骨无异常。

疼痛发作时用杜冷丁无效,病人痛不欲生,邀余诊治。

察其脉象洪数有力,舌质红,苔白干。

综观舌脉症,中医辨为邪热内郁,灼伤血脉致血瘀作痛。

病人主诉在发作前曾用过蛇精注射液,用后即大汗淋漓,伴随疼痛发作。

考虑属毒热灼伤血脉无疑。

宜清热解毒,开瘀通络。

处方:

丹参20克、当归2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生地20克、生石膏50克、知母15克、黄柏15克、白芍50克、全虫10克、蜈蚣2条、地龙15克、甘草20克、炙川乌20克。

5月6日二诊:

服上方8剂,明显获效。

痛发时间延长,持续时间缩至1分钟左右,且疼痛能忍,可下床行走,精神大好,脉数但无洪象,舌质转淡红,续以上方加桃仁15克、红花15克、牛膝15克、木瓜15克。

5月20日三诊:

服上方8剂,疼痛数小时方发作1次,且短暂即逝,自述大腿僵木欠灵活,舌质淡红,脉象小有数象。

续以上方服10剂,大腿痛消除,僵硬亦轻。

按:

本案为罕见之症。

右大腿发作性电击样剧痛,伴有烧灼感。

经各西医院医治未予确诊,止痛药无效,病人痛不欲生。

余诊其脉象洪数,舌质红,苔白干及烧灼样剧痛,并有用蛇精注射液病史,考虑为毒热灼伤脉络致血瘀而痛。

《诸病源候论》谓“热毒入深,结于五脏,内有瘀积”。

邪热入深,络损血溢,积而为瘀,“不通则痛”。

方用活络效灵丹活血通络,加生石膏、生地、知母、黄柏清热凉血,重用白芍及甘草取芍药甘草汤之意,以养阴濡筋止痛,全虫、蜈蚣、地龙通络而解毒,用川乌反佐以温通活络止痛。

诸药相配,共奏清热解毒、开瘀通络之功。

连服20余剂,疼痛蠲除,病获痊愈。

腰痛(强直性脊柱炎)

丁某,男,40岁,工人。

1993年10月28日初诊。

腰痛10年,近3年加重。

病人形体消瘦,腰痛不能俯,活动受限。

发作时痛连双腿及肩胛,遇热疼痛稍轻,遇寒冷气候变化及久坐则痛重,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

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历经中西医治疗不效,病人已丧失治疗信心,经介绍门诊治疗。

中医辨为外感风寒,日久入络,夹血瘀作痛。

治宜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法。

处方:

炙川乌15克、甲珠15克、全虫10克、土鳖虫5克、地龙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狗脊20克、千年健20克、仙灵脾15克、青风藤30克、贯筋草30克、甘草10克。

此方连服20剂,腰痛大减,能在一定限度内屈腰,左右转侧,但仍不能久坐,且觉腰背发凉。

续以上方化裁,拟方如下:

防风15克、羌活15克、秦艽15克、炙川乌15克、甲珠15克、全虫10克、土鳖虫5克、乳香10克、地龙15克、没药10克、熟地15克、狗脊20克、杜仲15克、千年健20克、青风藤30克、仙灵脾15克、甘草10克。

病人服此方25剂后,腰已不痛,久坐仍稍有酸重,已能俯身弯腰端盆,做一般工作。

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续补肝肾,益气血,壮筋骨。

辅以活血通络法。

熟地20克、肉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狗脊20克、杜仲15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丹参20克、甲珠15克、全虫10克、土鳖虫7克、地龙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甘草15克。

此方服20剂后,腰部随意活动,遂上班工作。

半年后随防,除重体力活动稍有不适外,余皆正常。

按:

本案“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腰痛”,临床表现为脊柱僵直疼痛,不能俯仰屈伸左右转侧,几成残疾,数年不能工作。

反复构思此症为肝肾素亏,督脉失养,腰府不固,兼有风寒外侵,以致气血凝滞,络脉阻塞,本虚标实之症。

在治疗中权衡正邪、标本,先后用补肝肾、充督脉、强筋骨以扶正,用祛风寒,活血通络以除邪。

尤以病程久,筋骨失养,络脉血凝,非草本之品所能奏效,突出用虫类药如山甲珠、全虫、土鳖虫、地龙搜剔外邪,活络止痛。

与前药相辅相成,故能取效。

腰痛(腰椎椎管狭窄)

黄某,女,39岁,干部。

1992年12月8日初诊。

病人形体较胖,腰痛1年,夜间痛剧,不能转侧,阴天及气候骤变则腰痛加重。

经某医院放射线摄片诊断“腰椎椎管狭窄”,因畏惧手术,前来中医门诊治疗。

舌边暗紫,脉象沉有力。

辨为外感风湿不除,“久病入络”夹血瘀痹阻,治宜除风湿,活血通络法。

处方:

川牛膝15克、地龙15克、羌活10克、秦艽15克、香附15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