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06592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Ⅱ级维修

检修周期

12个月

作业人员

高空操作人员2人

地面辅助人员1人

作业类型

停电作业

作业

工具

钢丝套子/单滑轮组/单绳/力矩扳手/链条式紧线器/卡线器/手锤/平锉/扭面器/接触线整弯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钢卷尺/游标卡尺/液压导线断线钳

作业材料

砂纸/接触线接头线夹及同型号备线/接触线补强线夹/定位线夹/φ4.0铁线/零配件(螺栓、螺母、垫片、开口销等)

安全风险卡控关键

1.接触线线面校正作业,禁止急剧扭动或松开扭面器,防止扭面器反弹或脱落。

2.调整作业人员不得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曲线上的调整作业人员应位于曲线外侧,应采取防止线索滑脱的措施并有防止线索滑跑的后备保护措施。

参考

资料

1.铁运[2007]69号《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

2.TB10421-200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TB/T2075.1~2075.23-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4.作业流程

4.1对定位点拉出值、之字值和跨中偏移值静态测量超标处所进行调整(直线区段之字值为200-300mm,曲线区段拉出值和跨中偏移值不超过350mm)。

4.1.1接触线定位点之字值、拉出值不符合标准调整方法。

4.1.1.1正定位调整方法:

a)高空操作人员A根据需要调整量,在定位管上做好标识;

b)高空操作人员B用0.75T链条式紧线器连接接触线和支柱使定位器卸载(直线区段可采取其他可靠方法使定位器卸载);

c)高空操作人员A松开定位器底座(或定位环)螺栓;

d)高空操作人员B根据调整量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高空操作人员A同时调整定位器底座(或定位环)至标识位置;

e)高空操作人员A用44N•m的力矩扳手紧固螺栓;

f)高空操作人员B拆除链条式紧线器;

g)地面辅助人员复测定位点拉出值。

4.1.1.2反定位调整方法:

a)高空操作人员A根据需要调整量,在反定位主管上做好标识;

b)高空操作人员B卸下反定位主管管帽,将0.75T链条式紧线器一端挂在反定位主管端头,另一端与接触线相连,收紧链条式紧线器使定位器卸载(直线区段可采取其他可靠方法使定位器卸载);

c)高空操作人员A松开定位器底座(或定位环)螺栓;

d)高空操作人员A用44N•m的力矩扳手紧固螺栓;

e)高空操作人员B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安装反定位主管管帽;

f)地面辅助人员复测定位点拉出值。

4.1.1.3曲线外侧软定位调整方法:

a)高空操作人员A根据需要调整量确定调整位置;

b)高空操作人员B用0.75T链条式紧线器连接接触线和支柱使定位器卸载;

c)高空操作人员A松开软定位器拉线;

d)高空操作人员B根据调整量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高空操作人员A同时调整软定位器拉线长度;

e)调整到位后,高空操作人员A收紧软定位器拉线;

e)地面辅助人员复测定位点拉出值及跨中偏移值。

4.1.1.4曲线内侧软定位调整方法:

b)高空操作人员B卸下反定位主管管帽,将0.75T链条式紧线器一端挂在反定位主管端头,另一端与接触线相连,收紧链条式紧线器使定位器卸载;

c)高空操作人员A松开软定位器拉线;

d)调整到位后,高空操作人员A收紧软定位器拉线;

f)地面辅助人员复测定位点拉出值及跨中偏移值。

4.1.1.5软横跨定位调整方法:

a)高空操作人员A根据需要调整量,在下部固定绳上做好标识;

b)高空操作人员B在下部固定绳上安装卡线器,将0.75T链条式紧线器一端与卡线器连接,另一端与接触线连接,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长度,使定位器卸载。

c)高空操作人员A松开斜拉线及定位环线夹;

d)高空操作人员B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长度,同时高空操作人员A将定位环线夹移动到标识位置;

e)高空操作人员A用44N•m的力矩扳手紧固定位环线夹,收紧斜拉线使下部定位绳与接触线间距大于250mm;

f)高空操作人员B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及卡线器;

g)地面辅助人员复测定位点拉出值及跨中偏移值。

4.1.2跨中偏移值调整方法:

4.1.2.1根据两侧定位点拉出值需要调整量,高空操作人员按照“4.1.1”调整定位点拉出值,至跨中偏移值不大于350mm;

4.1.2.2地面辅助人员复测定位点拉出值及跨中偏移值。

4.2对接触线高度、坡度静态测量超标处所进行调整(接触线高度符合设计值;

接触线坡度120km/h及以下区段≤3‰、120-160km/h区段≤2‰)。

4.2.1根据静态测量数据确定接触线高度的调整量及调整范围;

4.2.2调整相关吊弦,使接触线高度符合标准;

4.2.3如吊弦长度不能满足调整量时,更换吊弦。

更换方法执行《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

4.2.4如定位器坡度不能满足调整量时,调整定位装置。

调整方法执行《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3目视检查接触线线面、各部线夹有无偏斜。

接触线线面、各部线夹偏斜时整正方法:

4.3.1一跨距内线面、线夹普遍偏斜:

4.3.1.1高空操作人员A、B松开校正跨距内全部接触线吊弦线夹;

4.3.1.3高空操作人员A用扭面器在一侧靠近定位线夹处卡固接触线,向线面偏斜相反方向轻转扭面器,松开扭面器,观察接触线沟槽是否与轨面连线平行。

如不平行,反复校正,直至接触线沟槽与轨面连线平行;

4.3.1.4高空操作人员A、B安装接触线吊弦线夹。

4.3.2一跨距内局部线面、线夹偏斜:

4.3.2.1高空操作人员A松开局部偏斜处所的接触线吊弦线夹;

4.3.2.2高空操作人员B用两个扭面器卡固接触线线面偏斜点两边固定不动;

4.3.2.3高空操作人员A在中间用一个扭面器卡固接触线向线面偏斜相反方向轻轻扭动,松开扭面器,观察接触线沟槽是否与轨面连线平行。

4.3.2.4高空操作人员A安装接触线吊弦线夹。

4.3.3下锚非支跨距线面、线夹普遍偏斜

4.3.3.1高空操作人员A、B松开下锚非支跨距内全部接触线吊弦线夹;

4.3.3.2高空操作人员A根据在接触线合适位置安装卡线器;

4.3.3.3高空操作人员B在杵环杆上安装卡线器;

4.3.3.4高空操作人员A用3T链条式紧线器连接两个卡线器;

4.3.3.5高空操作人员A紧链条式紧线器至受力;

4.3.3.6高空操作人员B向线面偏斜相反方向转动绝缘子,至接触线沟槽与轨面连线平行;

4.3.3.7高空操作人员A松链条式紧线器,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及卡线器;

4.3.3.8高空操作人员A、B安装下锚非支跨距接触线吊弦线夹。

4.4目视检查接触线有无硬弯。

有硬弯时,调整方法如下:

4.4.1高空操作人员在靠近接触线硬弯附近安装正弯器,使正弯轮方向与硬弯方向一致,转动调整手柄使正弯轮与接触线密贴;

4.4.2拉动操作手柄,使正弯器沿接触线硬弯部位来回移动,如一次操作接触线不能达到平直时,调整手柄(逐渐加力)重复操作,直至接触线平直;

4.4.3接触线平直后,取下正弯器。

4.5使用游标卡尺对接触线磨耗程度进行测量。

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面积≥20%且<25%时,进行补强;

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面积≥25%时,切断重接。

4.5.1补强方法:

4.5.1.1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范围在100mm以内,加装接触线接头线夹:

a)高空操作人员A将接触线接头线夹中心点对准磨耗、损伤中心点,安装接触线接头线夹及同型号辅助线,

b)高空操作人员B使用44N•m的力矩扳手紧固螺栓;

c)非载流区段,高空操作人员B在接头线夹上方加装环节吊弦;

载流区段,高空操作人员B在距接头线夹100mm处加装整体载流吊弦,复线区段安装在接头线夹来车方向的反侧;

d)高空操作人员A调整吊弦长度,使接头线夹高于相邻吊弦0~10mm。

4.5.1.2120km/h及以下区段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范围在100mm至500mm以内,安装补强线进行补强。

1-补强线2-接触线3-螺栓、弹垫圈4-螺母、弹垫圈5-补强线夹

a)地面辅助人员根据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范围预置补强线,补强线长度必须大于磨耗、损伤范围500mm;

b)高空操作人A将补强线中心与接触线磨耗、损伤中心对齐,高空操作人B在补强线两端安装补强线夹,补强线端头外露150mm,并用25N•m力矩扳手紧固螺栓,在距补强线夹100mm处将补强线端头向上弯曲与水平面成30度,上翘部分长度为50mm;

c)高空操作人A调整线面使补强线与受电弓接触(曲线上装在被补强线的曲内侧);

d)高空操作人B在需补强的接触线上加装吊弦,调整吊弦长度,使补强范围接触线高度比相邻吊弦高0~10mm;

e)高空操作人A用水平尺模拟受电弓检查补强线过渡是否平滑,不平滑时用平锉进行打磨。

4.5.2切断重接方法:

4.5.2.1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范围在100mm以内,且距悬挂点应大于2m,将磨耗处导线切断,使用一个接触线接头线夹接续。

a)高空操作人员B在接触线磨耗、损伤点两端合适位置,各安装一个卡线器,将3T链条式紧线器与卡线器连接,紧链条式紧线器至接触线卸载;

b)高空操作人员A用导线切刀切除损伤点;

c)高空操作人员A、B配合安装接触线接头线夹及同型号辅助线,线夹必须入接触线沟槽,两接触线断头间隙不超过0.5mm,用44N•m的力矩扳手紧固螺栓;

d)高空操作人员B缓慢松开链条式紧线器,直至接触线受力。

高空操作人员A松开过程中注意观察接头间隙变化,间隙变化时紧链条式紧线器,重新安装接头线夹;

e)高空操作人员B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卡线器;

f)非载流区段,在接头线夹上方加装环节吊弦;

载流区段,距接头线夹100mm处加装整体载流吊弦,复线区段安装在接头线夹来车方向的反侧;

g)调整吊弦长度,使接头线夹高于相邻吊弦0~10mm。

4.5.2.2120km/h以上区段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范围超过100mm,120km/h及以下接触线磨耗、损伤范围超过500mm,损伤点距悬挂点小于2m,使用同型号接触线进行局部更换。

更换方法执行《接触线局部更换作业指导书》。

4.6目视检查接触线接头、补强线夹状态。

4.6.1对出现裂纹、破损的接头线夹、补强线夹进行更换,更换方法执行“4.5.2.1”。

4.6.2对缺失的螺栓、弹垫、平垫、螺母进行补装。

4.6.3弹垫未压平时,用力矩扳手进行紧固。

接触线接头线夹力矩为44N•m,接触线补强线夹力矩为25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