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防虫防霉工作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6422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档案防虫防霉工作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档案防虫防霉工作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档案防虫防霉工作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档案防虫防霉工作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档案防虫防霉工作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档案防虫防霉工作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

《档案防虫防霉工作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防虫防霉工作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档案防虫防霉工作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

⑤与铝粉发生猛烈反应,有燃烧爆炸危险。

(2)萘卫生球具有致癌性,已被明令禁用。

萘是一种具有致癌性的物质,毒性较大,吸收极快,对血细胞和肾脏有较大的毒性,儿童口服一粒以萘为原料的卫生球可出现溶血,摄入致死剂量约为2克。

6岁以下儿童最易出现萘中毒。

误食以萘为主要成分的卫生球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溶血、贫血、黄疸、血尿、少尿等,严重者可有惊厥或昏迷。

萘制成的卫生球已被明令禁止使用,但因其价格便宜,仍有人非法生产和销售。

萘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

萘卫生球对纸质档案有较大影响,其成分“萘”会使纸张逐渐变黄变脆。

(3)樟脑做的卫生球一般是从天然樟树上提炼而成的,也有以松节油为原料,经化学处理而合成的。

在正规商场购买的家用樟脑球一般是安全的,但如果误服并达到一定量,也会危害人的健康。

儿童如果摄入1克,就可能引起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樟脑闻起来有较清新的特殊芳香味。

樟脑丸有天然樟脑丸与合成樟脑丸之分。

含有萘的樟脑丸大多呈白色,气味刺鼻,且沉于水中;

而天然樟脑丸则是光滑的呈无色或白色的晶体,气味清香,会浮于水中。

用于防虫、防蛀、防霉的天然樟脑丸又被称为臭珠,原本是从樟树枝叶中提炼出的有芳香味的有机化合物。

而含有萘或者对二氯苯的合成樟脑丸则有刺鼻的味道。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樟脑丸80%以上均不同程度地含有萘或者对二氯苯,印有“绝不含萘和对二氯苯,安全、高效、对人体无毒无害”的产品不到1/6。

因此使用防蛀剂时一定要注意包装袋上标注的成分,切莫忽视。

“樟脑丸”(卫生球)是从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炼出来的有机物经过加工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萘、对二氯苯及化学樟脑,是芳香型碳氢化合物。

它既有强烈的挥发性,又有一定的毒性,其中:

萘早就在90年代就被国家环境保护组织禁止使用,而对二氯苯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大量的实验表明:

“樟脑丸”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樟脑丸挥发出的物质随着服装经皮肤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的是慢性危害。

使幼儿宜患溶血性黄绠病,妊妇期宜患呕吐贫血,胎儿宜患缺陷,抵抗力差的成年人造成皮肤干燥、脱发,甚至出现过敏性湿疹,长久使用10年以上可发生致命的颗粒性白细胞消失症,至慢性致癌。

女性较男性更敏感。

档案人员如一定要使用“卫生球”(樟脑丸)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购买防虫剂时要查看标签,弄清成份,对那些以符号或代号说明成分的,宁肯不买;

办公室、家庭藏书或衣物防虫剂绝对不能使用萘制品,选择以樟脑为上;

若使用对二氯苯类防虫剂时,要避免儿童接触,让儿童远离卫生球。

②几种防虫剂的鉴别方法:

萘和樟脑可用盐水进行鉴别,浮上来的为樟脑,沉下去的为萘或对二氯苯;

另外萘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而樟脑闻起来有一种较清新的特殊芳香味;

樟脑在使用中不会使衣物变色,而萘丸的氧化物表面有锈状物,接触白色衣物会使其色泽变黄;

萘和对二氯苯的鉴别用松节油,60分钟内溶解完的为对二氯苯,未溶解完的(剩余>

25%)的为萘。

③由松节油合成的樟脑,易升华,是一种兴奋剂,对人体无害。

但在空气中含量过高时,会令人有眩目或视力模糊感,因而使用时施放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在放置樟脑的库房内办公,工作需要在其中久留时,应注意间歇出外呼吸新鲜空气。

④在使用卫生球时,不要把卫生球直接放在衣物里,而是要用纸包好;

卫生球很容易挥发,要注意通风;

皮肤接触时间如果较长,要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

误食卫生球要立即催吐,在3小时内不要喝牛奶、食用含脂肪高的食物。

出现中毒症状者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2、麝香对孕妇有微弱影响,如女性档案员为正在怀孕期间,必须尽量避免进入施用麝香的档案库房或避免使用该类防虫防霉药物。

3、有些薰蒸剂药物(如溴化甲烷、环氧乙烷、磷化氢、硫酰氟、敌敌畏等)对人体有毒性,而且有的易燃易爆,在使用时必须特别注意安全,最好是在有关专业人员的直接指导下进行。

4、如果对档案库房长期或多次施放同一种药物,虫体会逐渐对其产生抵抗力,出现抗药性,难以防治。

所以应当每隔一段时间(如一年)就更换一种药物,可逐年循环更换使用。

5、使用中间不设分隔板式密集架的档案馆(室),由于该类密集架内部连通、空间较大,若药物施放量少,浓度不足,难以起到防虫防霉效果,所以密集架施放药物的量应比普通档案柜稍大,以保证防虫防霉效果。

6、要注意防虫防霉药物的有效期,如果原来施放的药物已过有效使用期,必须及时更换药物。

并做好有关防虫药物投放更换记录(附表1)。

四、调节与控制库房温湿度。

广东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地形和海洋的影响,夏长冬短,常年高温高湿,温湿变化大。

而云浮市属亚热带低纬地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一年四季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春季阴雨天气多,雨量少;

夏季高温多雨,雷暴日数多。

高湿会加速纸张纤维素的水解,同时造纸过程施胶中加入的明矾也会因纸张中水分增加而水解成酸,加速水解进程,使纸张机械强度降低;

高湿能使照片和缩微胶片乳剂层吸水膨胀,超出限度外会产生永久性变形,使乳剂层中的银粒子发生位移,影响影像的清晰度;

高湿使耐水性差的字迹(如圆珠笔、染料色笔字迹等)发生洇化褪色;

高湿有利于档案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使档案粘结成档案砖,使胶片粘连,影响保管和使用。

所以要注意控制档案库房温湿度,据实际情况采取密闭、通风、降温、减湿(抽湿)等措施。

一般档案库(含胶片库、磁带库)温度应控制在14~24℃(每昼夜允许波动幅度±

2℃)、湿度控制在45~60%(每昼夜允许波动幅度±

5%)。

并做好档案库房日常温湿度记录(见附表2)。

库房温湿度控制与调节的主要措施有:

1、密闭。

库内温湿度符合档案保护条件时,采用密闭方法可防止或减弱库外不适宜的温湿度对库内的影响,尽量使库内的温湿度处于稳定的状态。

2、通风。

根据空气流动的规律,有计划地使库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以达到调节库内空气温湿度的目的。

通风前应该详细测定库内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根据不同的目的选取不同的时刻。

如果通风是为了调节库房的温度,只要单纯比较库内外温度的高低就可以了;

如果通风是为了调节库房的湿度,则采取自然通风的方法降湿,当库房外的绝对湿度低于库内的绝对温度时,即可进行通风,反之则不行。

例如:

已知3月28日上午9时30分,室内气温25℃,户外气温20℃,云浮市档案馆库房室内湿度为72.6%,室外湿度为69.5%℃,请计算室内外的绝对湿度各为多少,这种情况下可否采取自然通风的方式降湿?

(1)室内绝对湿度=室内相对湿度×

同温下饱和湿度=72.6%×

23.0g/m3=16.7g/m3

室外绝对湿度=室外相对湿度×

同温下饱和湿度=69.5%×

17.3g/m3=12.02g/m3

(2)在库外的绝对湿度低于库内的绝对湿度时通风,能很快使库内的绝对湿度下降,相对湿度必然降低,可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降湿。

3、降温。

目前较普遍的都是采用空调设备来降温。

由于库外的热空气及太阳对库房墙体的热辐射,热通过空气的对流和传导等影响库内温度。

所以,应该尽量杜绝和减少库内热量的来源,要采取较好的隔热措施。

4、减湿。

使用制冷去湿机对库内进行减湿处理。

当所处并非高湿地区,一年中只有短期内需对库房进行降湿处理,或者库房面积较少,不适宜使用制冷去湿机时,可选择使用一些吸湿物质来降湿。

常用的吸湿剂有氯化钙和硅胶等。

五、消灭事故的隐患。

各级档案馆(室)要及时行动起来,对档案库房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漏水、虫害、鼠咬、霉变等不安全因素要立即进行整改,坚决消灭事故的隐患。

六、对档案定期检查。

各级档案馆(室)要对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全查或抽查库藏档案状况,并做好库藏档案状况检查记录(见附表3)。

在库房中一经发现虫害应及时处理——必须立即对库存档案进行清查,确认发生虫害的种类、程度及分布,采取有效措施杀虫。

对于那些已确认有虫害的档案,应立即加以隔离处理,防止虫害大面积扩散。

七、其它有关事项。

1、《档案库房防虫药物投放更换记录》、《档案库房温湿度记录》、《库藏档案状况检查记录》等所有记录材料应放入单位全宗卷之中归档存放。

2、《档案库房温、湿度记录表》中的“备注”栏填写方法:

(1)档案员放假期间不能记录温湿度时,在此栏注明何时至何时放假;

(2)发现档案库房温湿度有异常时,在此栏注明异常情况及采取何种温湿度控制或调节措施,效果如何;

等等。

附表1:

档案库房防虫药物投放更换记录

单位名称:

档案馆(综合档案室)

投放更换

药物时间

药物名称

药物剂量

药物箱柜号

药物经办人

备注

 

附表2:

档案库房温湿度记录本

年月日到年月日

档案库房温、湿度记录表

标准温度:

14~24℃

标准湿度:

45~60%

年月

日期

温度

湿度

1

上午

11

21

下午

2

12

22

3

13

23

4

14

24

5

15

25

6

16

26

7

17

27

8

18

28

9

19

29

10

20

30

31

记录人:

附表3:

库藏档案状况检查记录

检查时间

年月日

检查方式

全查□抽查□(抽查比例%)

检查人

检查范围

档案状况或

发现问题

采取措施

处理结果

说明

1.各级档案馆(室)要对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全查或抽查库藏档案状况,并做好库藏档案状况检查记录。

2.在库房中一经发现虫害或受潮等问题应及时处理——必须立即对库存档案进行清查,确认发生虫害的种类、程度及分布,采取有效措施杀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