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第四册说课稿集锦Word下载.docx
《高中人教版第四册说课稿集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人教版第四册说课稿集锦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重点鉴赏的曲词都分两个层次设问:
(1)、抒发了主人公什么情感?
(2)、曲词是怎样来达到这种抒情效果的?
要让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掌握一些鉴赏的方法。
3、借助多媒体使抽象的感觉直观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模糊的效果明显化。
如,听配乐朗诵,观看戏剧电影,让学生充分体验抒情性的曲词和流转回环的音乐相结合产生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关于说第三折的说明
我说课的篇目是新教材第四册《窦娥冤》
新教材的《窦娥冤》
内容由老教材只选取第三折,扩大到选取一、二、三3折,
但我们知道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部分,不仅最集中的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还深刻地揭露了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所以,我今天以第三折带全剧,说这一课。
二、说教材
本课位于新教材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
是元杂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悲剧代表作。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本文的学习力求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
践行新课标的要求:
通过对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
”
教学目标
:
1、品味戏曲语言,把握主人公形象。
2、鉴赏窦娥的三桩誓愿,领会作品的艺术性及思想性。
教学重点:
鉴赏窦娥的三桩誓愿。
教学难点:
领会浪漫主义手法,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性。
四、实施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
五: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主要分两大块:
一、整体感知。
二、细节探究。
三、引向深入
主要根据思维由易及难,由感性向理性的发展走向而定。
(一)整体感知
设计两个问题,设题意图:
把握情节基本构成,了解窦娥基本性格特点。
2、善良与冤有什么关系?
是否节外生枝?
像第二题,是过渡性问题,衔接整体感知与细节探究。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促进全方位思考,我故意卖了个关子,也是故意质疑法,,不但使学生保持思维的活跃性,也能完成思维由浅入深的一个过渡。
看似绕圈子,实则“诱敌深入”。
(二)细节探究
主要突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我们知道读剧本最关键是要培养现场感。
因此在品位语言一环,我首先用创设情境法,学生朗读[滚绣球],放映越剧片断。
制造现场感,给同学身临其境的感觉。
然后主要运用比较阅读法。
体会语言特色。
好的比较最关键的是找到合适的比较对象。
所以选用越剧《斩娥》片断,是我精心设计的,二者以同样的故事同样的感情,用不同的语文字内容来表达。
关键是“同中求异”
体会本文语言的通俗易懂,本色质朴,抒情性强,富于音韵美。
比较阅读是使思维深化的重要方法,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科学严谨,又交给同学品味语言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基本完成教学目标1。
鉴赏语言附加题(学生理解好,课堂节奏快情况下)
以“只落得两泪涟涟”为例。
通过不同风格的改写,本色派语文采派区别,这中间还穿插对比朗读。
更好体会怨言,集人物情感。
接下来突破中带难点。
理解三桩誓愿,把握该剧的艺术性及思想价值。
第一步:
先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创设情景,把同学待到强烈的悲剧氛围中。
利于深入思考探究。
对突破重难点,我设置5个层进式的问题,应该说有梯度有深度。
符合思维以及认知规律。
其中三个问题,是解决重难点关键。
做重点说明。
(1)本色语言不用典故可以吗?
理解三个典故,是理解浪漫主义手法、解决教学重点的一把钥匙。
主要运用启发加比较法,着重培养同学的求异思维,以往谈到三个典故都是说它表明冤情之大,使誓愿合理,但我要引导同学通过三个典故之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看到冤情古已有之,部分时代,地位,性别,同样蒙冤,理解深层社会内涵;
典故中的人物都没有积极的反抗,也是对窦娥抗争精神的衬托,对作品主题的深化。
增强学生自主发现、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下面理解浪漫主义手法奠基。
(5)、现实中,这三桩誓愿可能实现吗?
如何评价这种写法?
理解浪漫主义手法,不但是领会作品艺术性的关键,又是把握全文思想价值的钥匙,研究中,还可以引进《孔雀东南飞》《聊斋》等作品,举例对比,分析探讨,老师适当点拨引导
让同学看到运用浪漫主义笔法,除了加强艺术感染力外,越超越现实,越表明现实的黑暗不公,越为“冤”张本。
也越让人们看到窦娥的刚烈反抗性。
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中,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管中窥豹,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激发对古典文学的探究热情。
完成教学目标2,突破难点。
(6)、窦娥前面指斥天地鬼神,最后又要依赖天地昭雪冤情,样前后矛盾吗?
这个问题旨在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更理性的境界,从而充分领会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价值。
主要运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的教学手法,另外,作品的思想性有着开放性和模糊性,所以,在探究中,提倡学生’“个性化”的解读。
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又增强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悟,确立自己的审美取向。
需要强调的是:
在理解作品思想性时,在设计上我力求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结合字词句章,从人物的语言、关键语句入手,(管理美无心蒸发,使百姓有口难言;
轮到你山阳县,为我),得出结论,而不是空泛的品评议论,因为我们再上的是语文课,而不是思想政治课。
总之,这5个问题循序渐进,
符合认知规律
使学生对艺术性、思想性的领悟没有生涩感,拔高感,而是步步蓄势、水到渠成。
既学到知识,又得到探究问题的方法。
增强了鉴赏能力,提升语文了素养。
到此我们教学重点难点也一一被攻破了。
(三)引向深入
包括结束语合作业两部分:
意在把本课的思想性引向更深处,在审美情趣及价值上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社会人生更深的思考,达到言有余而意无穷的效果。
《雷雨》说课稿
一、说教材地位特点
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雷雨》。
它所处的单元是高中第四册第一单元。
这个单元是高中首个戏剧单元。
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
而《雷雨》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
而本文又位居单元之首,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教育模式学习本文,将对单元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了解戏剧常识,作者及作品梗概。
走进作品,走进大师。
学会鉴赏解读戏剧。
1、尝试网络环境中解读经典文本,充分凸现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2、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询、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信息。
最终实现网络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无缝整合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
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怎样利用网络环境解读、把握经典作品。
难点:
以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及其性格。
四、说学法引导
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戏剧常识、作者、作品、相关背景等。
2、借助网络互动方式整合学生自由探究成果。
3、深入研读文本,利用实时网络讨论,探究教学难点。
4、拓展课堂,结合课文进行多元化研究性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约3分钟)
上课伊始,我先播放电影《雷雨》结局片断。
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情感,创设氛围。
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之后,我指出七十年前的今天,年仅23岁的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声叹息。
在幻想、憧憬、挣扎、嚎叫之后。
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
《雷雨》,除了生命毁灭的沉默和黑暗之外。
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的迷,究竟还能告诉今天的我们多少些人与人性的启示。
接着,我与学生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平等的走近被称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进《雷雨》。
二、资源收集和整合分析(约13分钟)
1、设问提示,提出问题
我采用换位思考。
由学生主体积极、自主的给自己提出学习任务。
也就是假设学生是老师,在首次接触戏剧这一文学形态,在教学戏剧单元第一课《雷雨》时。
他们会让学生首先了解什么?
并让每位同学设计一个问题,发布在网络讨论区。
2、信息收集处理
⑴聚焦问题
就是将学生刚才提出发布于讨论区的问题。
进行整理、筛选、总结、提炼出两大问题。
A、戏剧常识(定义、分类、鉴赏剧本的要素等)
B、雨》故事梗概,创作背景
⑵资源搜索
教师将全体学生分为两大组。
各组负责其中一个问题。
之后,教师提供给学生解答问题的途径。
收集课文和课外资料上的信息
利用网络,使用关键词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信息的网站。
访问其中一个获几个站点,收集相关的信息。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参考网址和搜索引擎。
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和合作,使每位学生都有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享受学习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交流、汇报、讨论
接着,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把整合好的资料发布于他们自己的讨论区。
之后,教师让一些学生讲解、展示自己的成果。
期间,教师作适当重点点拨。
之后,教师作简要小结。
并补充《雷雨》人物关系图,使学生更清晰的把握《雷雨》的复杂人物关系。
为下面教学做好准备。
三、文本深入研读及网络实时讨论(约27分钟)
1、在了解戏剧要点,大体把握了《雷雨》之后。
回归文本,通过对文本的研究达到解读戏剧的目的。
培养学生鉴赏戏剧的能力。
我选择课文节选部分的第一场戏,也就是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后的重逢。
作为研读的重点。
2、插播电影《雷雨》此部分的片断,并提出思考题。
A、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什么?
这场冲突最引人入胜的戏是哪一段。
B、分析人物性格。
3、在观看完电影后,学生结合电影和课本解答思考题A。
以此得出,鲁侍萍身份确定使这场戏剧冲突的点。
之后,让学生课堂口头回答以下问题。
⑴周朴园在不知是鲁侍萍之前,周对鲁是什么态度?
找到依据。
⑵两人围绕三十年前在无锡发生的事件展开对话,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周朴园几次问鲁侍萍的姓氏和身份?
这些问话和动作展现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⑶周朴园在知道是鲁侍萍之后,周对鲁的态度有何变化,哪里体现?
(学生简要口头回答)
4、在把握了戏剧冲突和戏剧人物语言的基础上。
接下来,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和自由讨论的权利。
利用网络讨论区,深入解读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
(教师在网络讨论区发布讨论问题)
A、周朴园爱鲁侍萍吗?
他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你觉得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B、鲁侍萍对周朴园及其三十年的情感纠葛持什么态度?
你认为鲁侍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之后,教师援引角度上看待《雷雨》中的人物。
鼓励和要求学生尽量多角度、多方位,以自己的观点解读人物、读出自己。
学生在网络讨论区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广泛的、深入的讨论。
(其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关资料的网址)
5、讨论完毕。
教师选择其中精彩观点进行集体赏析、点评,以深化学生的认知。
四、课外研究拓展(约3分钟)
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研究范围,拓展课外研究性学习。
1、教师示范性的提出有关《雷雨》和《雷雨》拓展而出的研究性的命题。
A、《雷雨》的命名
B、雨》的前后历程
C、周萍和繁漪、四凤的感情纠葛
D、周朴园和他的三个女人
E、《雷雨》和《原野》比较谈
2、鼓励和要求每位学生在自己的讨论区发布一个研究性命题。
并让他们选择其中较有价值的一个命题。
作为课外研究性学习的作业。
3、要求学生课外以doc格式记录成果。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老师的电子信箱(qingqiang3@)
五、结束词
我的结束词是这样的。
同学们。
今天,在自主而平等的去感悟、去揣摩,走进《雷雨》。
现在走出《雷雨》。
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四、板书设计:
刚见面的对话
30——27
?
鲁侍萍的控诉
你们——你?
周朴园的形象?
周朴园的怀念
虚伪?
真实?
周朴园大变脸
原因?
心理?
周朴园签支票
方式?
五千块钱?
揣摩语言:
上下文语境
反复的语句
舞台说明
心理学分析
《拿来主义》说课稿
大家晚上好!
我所说课的内容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就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所撰写的一篇杂文,鲁迅的杂文具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并且善于运用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学生学习本文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特点,而且可以学习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以及议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
二、教学目标:
议论文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对学生在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如下要求:
学生能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在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能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
在写作方面能写一般的议论文,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分,且能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于是根据新课程“三个纬度”标准,结合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和本文的特点,以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理解文章关键语句的含义和课文的脉络。
(2了解、学习文章中的论证方法,提高分析议论文、提取论点论据的能力。
(3)分析课文语言特点,体会鲁迅先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语言特色。
(4)理解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主张的深刻内涵,学会用“拿来主义”的态度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高一学生对议论文的论证方法、逻辑技巧的掌握相对欠缺,以及鲁迅先生所写杂文的特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文的特点,因此:
掌握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内涵、体会语言的犀利和幽默的特点,以及掌握比喻论证和因果论证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而难点是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和各种比喻的深刻寓意。
四、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情景引导法、讲授法、提问教学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点拨法,从而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在学法上,贯彻原则是“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包括小组讨论法、朗读法,以课前预习、课堂探讨、课后练习贯穿本科的学习中。
此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课将分两个课时进行。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讲解作家和创作的背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理解文章思路和结构层次,并分析课文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
导入。
先是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从而引出他另一文体议论文的学习,激发学习相对枯燥议论文的兴趣,随之进入内容学习。
接着是创作背景介绍,课前已先让学生预习本课文,因此此环节让学生介绍,老师补充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时代背景的认识,从而利于更好得掌握本文的内涵。
2.背景介绍。
由于学生们在小学、初中阶段都对鲁迅及其作品有所学习,然而这又是他们第一接触杂文,并且文章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性,因此,在背景介绍中,我只是简单的介绍了鲁迅,而比较具体的讲解这篇杂文的创作背景。
3.检查预习。
背景介绍完毕是预习检查,主要针对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利于更好得读懂鲁迅先生犀利的语言特色。
4.感知全文。
扫清字词之后,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课文的整体结构。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先学生再次快速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脉络和段落划分。
5.然后,重点分析第一部分的内容,通过问题讨论,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我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
1.文题“拿来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2.第7自然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而“原因”又是什么呢,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
第一问由全体学生回答,第二问由讨论的小组成员代表回答,老师点播的方式解决问题。
进而让学生体会第一部分的论证方法。
6.最后是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作业主要是要求学生进一步细读课文的第二第三部分,划重点难点语句,思考其中的深意。
第二课时
第二课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主要通过讨论,学习第二、三部分(第5—10自然段)的内容,进一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学会以准确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并且掌握比喻论证和因果论证的方法,以及体会语言艺术特色。
1.检查复习
请学生们主动上台发言,表达自己对“拿来主义”的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体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
进而进入第二第三部分的学习。
2.课文讲解
在第八、九自然段我将屏幕上显示三个思考题:
1.对待文化遗产有哪几种态度、行为,作者是如何评价的?
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2.“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什么?
2.“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姨太太”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哪一部分?
第一问主要让学生针对文本来回答,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述能力,继而引出比喻论证的知识点的讲解,突破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
第二问主要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讽刺幽默的语言特色,从而理解“拿来主义”的深刻内涵;
第三问将采用提问法,重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巩固比喻论证这一论证方法,深刻体会鲁迅先生对“文化遗产继承”的态度。
接着是第三部分的讲解,此处由学生来总结对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从而学会用“拿来主义”的态度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3.总结和作业布置
再次明确本节课的重点,要求掌握议论文相应的论证方法,以及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特色,作业是“仿照《拿来主义》的比喻论证和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试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写作中深刻领会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板书将在我的授课过程中呈现,力求简洁明了。
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随笔单元。
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
单元第二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是一篇著名的随笔。
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它其实是一篇议论文。
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
也就是“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
根据教学大纲、《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及教材特点,我设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作者关于爱的理论观点;
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从而锻炼判断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人。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阐释的爱的本质及成熟的爱应具备的条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1、用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阐释的爱的观点(“爱是一种能力”)引入。
2、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探究、讨论,了解作者的观点,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形成自己的认识。
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
3、父爱、母爱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
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里搜集父母之爱的小事或感受。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
爱。
我们熟悉爱,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
父爱、母爱、友爱等等,爱在我们心中,所以它属于情感范畴。
然而,有人说:
爱,是一种能力,他就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弗罗姆,他在《爱的艺术》中系统的阐释了他对爱的理解。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父母与孩子的爱》,感受弗罗姆带给我们的那一份陌生的爱吧。
(二)朗读全文,分析文章结构。
学生推荐10名同学读文章,播放音乐营造氛围;
其他同学在文中划出自己认为重点的句子。
读完后分段如下:
分段依据为第四段首句:
“同爱的能力发展密切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第1~3段:
“我”的爱的成长过程
第4~8段:
爱的对象的发展(母爱与父爱)
第9~10段:
总结全文,阐释成熟的爱
(分段可以给学生一个整体思路,便于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
)
(三)具体分析:
用问题理解课文中所阐释的观点:
问题1、一个人爱的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呢?
学生可以在前三段中找到三个阶段:
婴儿、儿童、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