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6248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4、及,等到。

(介)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九年级上

鄙鄙陋,目光短浅。

(形)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九年级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九年级上

毕1、完毕。

(动)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八年级下

2、尽。

(动)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九年级下

3、全,都。

(副)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七年级下

兵1、兵器,武器(名)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下

2、军队,兵士(名)沙场秋点兵《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九年级上

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七年级下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行收兵。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

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曾1、通“层”(量)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望岳》八年级上

2、通“增”(动)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年级下

3、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都……”。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Chá

ng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zhǎng5、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Zhà

ng7、多余的。

而宋无长木。

《公输》

尝1.曾,曾经(副)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七年级下

尝贻余核舟一。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八年级下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睢不辱使命》九年级上

朝1、朝廷(名)于是入朝见威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年级下

2、朝拜(动)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3、朝代(名)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八年级下

4、早晨(名)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八年级上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八年级下

称1、与……相称,配得上(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诚1、诚心(帝感其诚)

2、的确,实在,果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如果,假使(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国外(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从1、介、由(名)从此替爷征。

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八年级上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公输》九年级下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八年级上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小石潭记》八年级下

无从致书以观。

2、跟着,跟随。

(动)从先人还家。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七年级下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石壕吏》八年级上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送东阳马生序》八年下

3、听从、依从(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七年级上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4、跟、向(介)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渡荆门送别》八年级上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顺,随(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与朱元思书》八年级下

6、从容,不急迫,舒缓(形)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相梁》九年级下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旦1、天明,早晨(名)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水调歌头》八年级下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2、第二天(名)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当1、对着,向着(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当户理红妆。

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七年下

2、值,正在,在……时候(介)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当余之从师也。

3、当今,现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4、将要;

就要(副)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5、应当,应该(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七年级下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九年上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6、执掌,主持(动)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7、指过去的某一时间(名)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

《智取生辰纲》

8、承当,承受。

(动)当之无愧

道1、路,道路(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

秋思》七年级上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归园田居》八年级上

未至,道渴而死。

《夸父逐日》七年级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会天大雨,道不通。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师表》九年级下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九年级下

2、正确的方法,道理(名)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八年级下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九年上

3、道德,道义(名)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九年级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也》八年级上

4、学说,思想(名)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5、说,讲(动)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八年级上

得1、获得,得到(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既出,得其船。

不复得路《桃花源记》八年级上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五柳先生传》八年级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年级下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关雎》九年级下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2、得意,满足(形)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童趣》七年级上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满井游记》八年级下

3、能够,可以(动)二者不可得兼。

得为众人而已耶?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心亭看雪》八年级上

余因得遍观群书。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八年下

4、会,能(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办到(动)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领会,体会(动)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通“德”,感激(动)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吊:

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安慰(人皆吊之)

独1、单独;

独自(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年下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望江南》九年级下

独往湖心亭看雪。

2、惟独,只是(副)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七年级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八年级上

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非独贤者有心也,人皆有之。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独特(形)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老而无子的人(名)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度1、过,越过(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估计,衡量(动)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于天下。

端:

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对1、回答(动)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九年级下

2、对着,向着(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恶:

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发1、征发(动)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2、出发(动)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开放(动)野芳发面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发作,表现(动)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唐雎不辱使命》九年级上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年下

5、抒发,伸张(动)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江城子·

密州出猎》九年上

6、起,指被任用(动)舜发于畎亩之中。

7、头发(名)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曾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

《观潮》八年级上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九年级上

可怜白发生。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九年级上

方1、方向,方位(名)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公输》九年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方圆(名)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3、通“旁”,侧,边(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九年级下

4、正,刚刚(副)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5、当,当……时(介)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伐1、砍伐(动)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讨伐,攻打(动)伐无道,诛暴秦。

十年春,齐师伐我。

fēn1、划分,分开。

(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

(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n4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奉:

1、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夫:

1、fú

,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2、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3、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扶:

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福:

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富:

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

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复1、繁复(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恢复,复兴(动)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主。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又,再(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八年级上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年下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八年级下

4、回答(动)不敢出一言以复。

更:

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再、又(更上一层楼)

3、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苟:

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固:

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顾1、回头看(动)元方入门不顾。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狼》(这里指往旁边看)七年级下

2、看(动)相对惊疑,念此中无此禅院。

《山市》七年级上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拜访,探望(动)将军宜枉驾顾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故1、旧,原来(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七年级上

故人具鸡黍。

《过故人庄》七年上

2、原因,缘故(名)扶苏以数谏故,使外将兵。

楚王问其故。

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九年下

此独以跛之故。

《狼》七年下

马无故亡而入胡。

《塞翁失马》七年上

3、故意,特意(副)主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4、所以,因此(连)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九年上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又名“鬼市”云。

冠:

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

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光:

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归1、女子出嫁(动)男有分,女有归。

2、返回,回来,回去。

(动)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九年上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七年上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3、归依(动)微斯人,吾谁与归?

4、聚拢(动)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

观1、看(动)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观赏(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七年级上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观之,兴正浓。

3、景象(名)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作青云白鹤观。

4、阅读(动)余因得遍观群书。

国1、国家(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八年级上

2、国事(名)等死,死国可乎?

3、诸侯的封地(名)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4、地势,地方(名)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隆中对》九年上

5、国都(名)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八年下

6、国防(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队,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过:

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好:

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恨1、叹恨,不满意(动)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九年上

2、遗憾(形)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怨恨(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号1、大叫,呼啸。

(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别号。

(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国号。

(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号召。

(号令召三老……)

还:

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

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患:

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惠:

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会1、聚会,集会(动)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2、适逢,正赶上(副)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3、终将,定将(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体会、领会(动)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或1、有的,有人(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

”《惠子代梁》九年下

2、有时(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传》八年下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遇其叱咄,不敢出一言以复。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3、或许,也许(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4、或者(副)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疾1、病,疾病(名)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八年上

2、毛病,缺点(名)必为有窃疾者。

3、快(形)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八年上

即1、就要,就(副)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七年下

死即举大名耳。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余幼时即嗜学。

《送东阳马生序》八年下

2、当即,立即(副)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伤仲永》七年下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桃花源记》八年上

3、就是(动)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亥杂诗》八年上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七年上

4、与“则”用法相同,可译为“那就”(连)且壮士不死即已。

极:

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